APP下载

素质教育视野下的高校音乐教育分析与研究

2016-03-21朱亚楠

卷宗 2016年1期
关键词:审美教育综合素质音乐教育

朱亚楠

摘 要: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的主要组成内容,对培养大学生文化素养,提升精神审美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将音乐教育与大学生文化教育相融合,是当前高校素质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音乐教育;审美教育;素质教育;综合素质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而竞争的关键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核心内容是素质的培养。作为未来经济建设的中坚力量,大学生能力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和竞争力。因此,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是当前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主要目的教育,其中包括了科学文化、审美、思想政治及自身素养等多个方面。要想培养出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人才,就要重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从多年来高校的教育实践中可以发现,审美教育一直不被重视,而音乐教育作为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和代表,也被人们所忽视。随着高校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改革,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与音乐教育密切相关。

1 音乐教育能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情操和人文素养成

音乐是流行的艺术,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表现力。人们通过音乐来抒发内心的情感,表现高尚的道德情操,因此将音乐教育融入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有着积极的助推作用。对于思想道德教育来说,仅以单纯的说教来规范和要求人们的社会行为和价值标准,不仅方式刻板,而且也无法激发人们的兴趣,学习效果自然大打折扣。想要使人们真正实现自觉的道德规范和思想言行,情感是最有效的诉求。音乐本身蕴含着深刻的情感和思想内涵,常常传达出动人的艺术情感,能够打动人的心灵,陶冶情操,使人的精神得到愉悦,激发人们内心的渴求,提升审美体验。

古今中外,许多先人将音乐的教育功能进行了论述。例如孔子曰:“移风易俗莫善于乐。”柏拉图主张:“对于身体用体育,对于心灵用音乐。”可见,音乐与思想道德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是相互融合的。教育最终的目标不是知识的传授,而是人的教育。运用音乐教育这种方式,可以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让学生能够在音乐作品的欣赏中获得知识,打动心灵,得到情感共鸣,在音乐教育的指导下使自己的精神得到升华,自觉地规范个人的行为。例如在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中,学生在演唱这首歌曲时能够在激昂的曲调中感受到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民族感情,进而升华为深刻的民族责任感。

2 音乐教育能培养和完善大学生的思维创造力

随着现代科学的迅猛发展,各个学科也呈现出更复杂的趋势,不同学科之间的交集也越来越频繁,对于知识的理解也增加了难度,这对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还要具备综合素质和创造力,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培养个人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升综合素养,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创造力源于人类的想象,也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最高体现。音乐本身没有一个具体的形象和状态,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和包容性,而音乐较强的感染力和想象空间能够给人以丰富的想象力,因此,音乐也成为许多文学家创作的艺术源泉。例如科学家爱因斯坦,他曾经演奏过小提琴和钢琴,他认为音乐是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源泉,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却是无限的,正是这种想象力才推动了知识的进步,艺术的腾飞。除此之外,高尔基、罗曼罗兰等大家,都曾在音乐的启发下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作家雨果说:“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学,一把是文学,一把是音乐。”由此可见音乐的重要性。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对音乐的认识也越来越清晰。根据科学验证,人的大脑分为左右脑,其中左脑具有计算逻辑功能,右脑具有分管审美形象等功能,被称为“音乐脑”。左右脑是逻辑与形象思维的结合。在人们的智力开发中,音乐能够调整人的思维平衡,促进人的智力。在传统的硬式教育中,一味地强调成绩和升学率,左脑的使用率大大提升,这也导致了左右脑使用不均衡,脑功能逐渐减弱。想要充分发挥大脑的功能,就要使左右脑得到均衡发展,而音乐则是最好的方法,在紧张的学习过程中,留取适当的时间用来欣赏音乐,不仅能够陶冶情操,使精神获得放松,而且能够提高学习效率,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古今中外,有许多大家都对音乐情有独钟,他们虽然在自己的科学领域获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对音乐的钟爱也对他们的智力有着积极的影响。

3 音乐教育能够促进大学生身心发展

音乐有着丰富的思想内涵,是人类表达情感的重要方式。音乐教育是一门艺术学科,从音乐中,可以感受心灵的流淌,使精神得到升华。音乐以独特的表达方式替代着文字所不及的情感,通过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感染着学生,使他们在艺术的熏陶中获得高洁的品质和民族情怀。在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充分融入音乐活动,能够使学生的思想情绪得到有效控制,心灵和情感得到净化。激昂的音乐能够使人热血沸腾、充满自信;轻松明快的音乐使人轻松欢快、心情愉悦;优美的乐曲能够使人心情舒畅、释放压力;悲凉的音乐使用人悲愁万分、感同身受。大学生正处在人生的黄金时期,在面对来自于社会各个方面的影响时,经常会出现不良的情绪,无法排解。如果在学习时遇到挫折时听一曲激昂的音乐,能够使他们从苦闷的情绪中脱离出来,重新激发起斗志;当遇到情感困惑和矛盾时,一曲悠扬的乐曲能够褪去怒气,稳定情绪,使他们重新审视自己的情感与抉择,以选择正确的方向。只有音乐能够触动人心弦,激发人的斗志;只有音乐能够给人以无限慰藉,丰富人的情感;也只有音乐,能够培养人的气质,提升人的审美体验。

大学生正处在青春期,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他们接受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广泛,各种各样的信息充斥着大学生的思想和生活,由于他们的身心正处在逐渐成熟和完善阶段,对于外界的信息无法做到有效甄别,因此经常会出现矛盾和无法选择的情况,这会使他们的思想情感有挫败感。想要使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得到健康良性的成长,就需要在面对各种起伏挫折时,做到正确的调节,当自己的情绪出现问题时,要学会有效控制,能够驾驭自己的情绪,避免负面情绪影响自己的正常学习和生活。音乐教育正是通过有力的节奏和优美的旋律,丰富的思想内涵和鲜活的生命力,吸引着当代的大学生,他们能够在音乐中获得情感的慰藉,释放和缓解压力,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因此,在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要充分融考虑到大学生的个性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积极、乐观的音乐作品,使他们在音乐教育中加强自身调控能力,激发自身创造力,提升思想品德意识,形成完整的人文素养。

总之,音乐教育与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融合是当前高校素质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通过音乐教育可以有效地提升大学生的道德情操,使他们形成更积极完善的人格,促进身心健康发展,这也是高校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加强音乐教育是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综合素质人才的有效方法,对高校的教育体制改革有着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作用。

参考文献

[1] 梁建华.论“快餐文化”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 J]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08, (1)132 -134.

[2] 周远清, 阎志坚编.论文化素質教育[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3 -25.

[3] 郑兆领. 关于素质教育模式的思考[J].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04)

[4] 徐小荣,樊冀,熊仲超,乔立胜. 努力构建大学创造性素质教育模式 为促进西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服务[J]. 经济问题探索. 2002(05)

猜你喜欢

审美教育综合素质音乐教育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小学体育教学中审美教育初探
以心育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建立的研究
浅谈规划展览馆讲解员的综合素质
论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音乐美学基本原理对音乐教育的几点启示
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育的价值与功能探讨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