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独立学院计算机类专业建设与教学模式研究

2016-03-21潘勇

卷宗 2016年1期
关键词:专业建设独立学院教学模式

潘勇

摘 要:本文对课题概念的界定、课题研究的意义、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完成课题条件等方面对独立学院计算机类专业建设与教学模式研究进行论述,为相似院校的专业建设和教学模式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专业建设;教学模式;独立学院;计算机类专业

本论文是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教研项目“独立学院计算机类专业建设与教学模式研究”的成果总结。

1 课题概念的界定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独立学院计算机专业建设问题,其主要内容涉及到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与教学模式、教学体系、教材体系、教学方法与评价方法等。从学科分类上看,本文属“独立学院应用技术教育”,是综合性研究课题。

2 课题研究的意义

近几年,我国独立学院蓬勃发展,各地独立学院如雨后春笋增长迅速,虽然部分独立学院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但从总体上看独立学院教育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特别是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与广泛应用,推动了企业的技术改造与政府和社会的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同时促进了IT应用技术人才市场的持续大量需求,远居其他行业人才需求量之首。

各独立学院为适应社会对IT人才的需要,纷纷开办了计算机应用专业,或物联网、计算机与信息管理、信息网络工程、信息安全工程、网络技术与信息处理、计算机软件、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科学与技术等十多种相近专业,逐渐形成了独立学院计算机专业群。但从各独立学院计算机专业设置、主干课程设置和教学实际情况看,仍存在诸多问题。如独立学院教育的特色不鲜明,一些学校对专业的定位不准确,培养目标不明确,缺乏科学的职业岗位能力分析,教学针对性不强,课程设置不合理,应用技术型教学体系还没有建立,职业能力培养不突出,没有形成独立学院以有效教学见长,培养学生应用技术能力为主的计算机教育专业的特色。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外部环境问题,如社会对岗位的分工不明确、人才招聘的不规范和人才需求的高消费、计算机专业技术变化速度快与更新周期短、人们对知识的盲目追求等问题;也有学校内部因素问题,如部分学校相对封闭,对外信息不灵与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模式和方法不适应、师资和设备条件相对不足等问题。

虽然,近几年来,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研究院所和各独立学院做了大量的基础研究、技术探索和教学改革实践工作,各出版社组织出版了不少适应独立学院计算机专业教材,但由于缺乏系统的、科学的独立学院计算机类专业建设研究,加上院校与产业间的联系与结合不够密切,新技术、新知识、新方法在教学中未能得到充分体现,而学院自身也存在着教学理念滞后、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手段和方法落后、师资队伍质量不高、实验实训设备不足与落后等办学条件的限制,再加上课程设置不合理、教材形式单一、生源质量下降等因素,致使目前独立学院计算机类专业虽然每年招收人数较多,但普遍存在着毕业生质量不高、与人才市场需求脱节、很难与国际标准接轨等现象。

鉴于上述情况,课题组决定根据福建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各独立学院计算机类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开展教学改革研究,希望就独立学院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定位与能力标准、知识结构与课程体系、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监控与质量评估标准、教材建设与实训基地建设等问题提出研究报告,为教育厅有关部门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为各独立学院计算机类专业建设、教学过程控制、质量评估方法提供指导方案。

3 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

1.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本文的研究,旨在重新认识独立学院计算机类专业建设的基本问题,探讨和构建与时代和技术同步的独立学院计算机类专业知识架构和课程体系,研究探讨与课程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教学环境和教学方法,探索专业实验、实习、实训的途径和方式,研究专业教学过程管理质量监控方法,开发配套系列教材和学习实训指导书,指导和规范独立学院计算机专业建设,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为社会培养更多应用技术型岗位针对性IT专门人才。

本文将围绕下列问题开展研究:

(1)各计算机专业人才市场定位与培养目标问题,即专业定界问题;

(2)各计算机专业人才知识结构与能力层次问题,即专业内涵问题;

(3)各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与相互关系问题,即专业教学计划问题;

(4)各计算机专业主干课程教学目标与内容定位问题,即教学大纲问题;

(5)各计算机专业主干课程教学手段、方式与方法问题,即教学模式问题;

(6)各计算机专业课干课程教材内容定位与编写风格问题,即教材编写问题;

(7)各计算机专业主干课程实验实习教学问题,即实训基地建设问题;

(8)各计算机专业主干课程考核评价标准问题,即教学质量评测问题;

(9)独立学院计算机专业与岗位认证考试关系问题,即毕业证岗位证问题。

本文研究的基本观点是突出独立学院办学特色,强调计算机类专业建设与教学模式保持四个同步,即: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同步、课程设置与市场变化同步、教学内容与科技进步同步、教学方法与认知能力同步。

2.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手段及实验方案的可行性分析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独立学院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改革问题,研究的内容是专业建设与教学模式问题。

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是用科学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对计算机人才市场进行调查,充分吸收各独立学院计算机类专业成功的办学经验和教学文档资料,依托计算机网络环境、多媒体软件技术和现代教学手段,对各种研究资料进行整理,通过专题分析、研究和交流,构建独立学院计算机类专业培养目标、知识结构、技能标准、课程体系、教材框架、教学模式、教学环境、质量监控、评价指标,通过试点独立学院的实证研究,编写研究报告,提出计算机各专业建设方案和教学改革方案。

本文的研究主要运用文献法、历史法、调查法、讨论法、分析法、归纳法、实证法等研究方法。注意吸收科学哲学、教育学、职业学、人才学、信息学相关的最新研究成果。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并举,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全面分析与专题研讨相结合,以实证分析和补充研究为主,辨析中外前人研究成果为辅的方法。

(1)运用文献法和历史法。将在充分占有文献的基础上进行。不仅尽可能搜集当代国内和国外典型计算机专业教育理论研究的文献和IT技术资料,还将搜集前人关于专业建设、教学理论、职业培训、教材建设研究的主要文献。这些文献,既为本文研究所必须,也可为后人研究计算机专业教育教学、专业建设等基本问题提供资料。

(2)调查研究法。设计两种调查表,一种是针对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和IT企业的IT人才需求调查表,抽样调查用户对IT人才的需求状况、知识和能力要求等;另一种是针对独立学院计算机系的调查表,抽样调查目前计算机专业办学规模、办学条件、教学体系、实验实训以及就业等情况。根据用户需求和学院办学现状,找出二者之间存在的差异。

另外,对当前国内外流行的几种IT应用技术教育培训体系进行调查和研究,吸取其优点和好的做法。

(3)分析设计法。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IT技术的发展,结合用户的实际需求,考虑独立学院办学条件,借鉴国内外IT教育体系成功经验,选择信息科学与技术、软件技术和物联网技术等具有代表性的计算机专业,设计出适合我省社会、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和独立学院办学能力的新的专业教学计划与实施方案,为独立学院计算机专业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一套整体解决方案。

(4)实证研究法。根据所设计的几个典型的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整体解决方案,在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和其他部分独立学院进行试验和实践,从中总结经验,进一步完善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方案,使其更具代表性和通用性。

4 完成课题条件

本文研究对象明确,待研究的基本问题清楚,省内各院校计算机课程教改原始资料齐全,而且愿意提供进一步研究的实验环境,课题组成员均为教学科研骨干,部分相关理论和实践研究已有初步成果。因此,我认为本文的研究具备了良好的条件,其理由如下:

(1)有丰富的实践研究资料。独立学院计算机专业本科教育经过近几年的高速发展,特别是国家和省教育厅对工科专业的重视、在重点建设专业和精品专业建设、精品课程建设、全国和省级技术竞赛教学改革实践中提供了大量的研究案例。本文的主要研究人员即是课题研究的参与者,又是课题内容的实践者,可收集和提供本校和周边院校的一手实践资料,及时反馈和交流研究信息,增强课题研究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2)有多年积累的理论研究成果。本文主要研究人员,不但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而且多年来主持和参加各种省、校级教育课题研究和专业建设研究,收集整理了大量的理论研究成果,结合各自的实践和探索,在北大核心和省级以上期刊公开发表了不少研究论文,主、参编了计算机专业系列教材、学习实训指导书,为本文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有一支年富力强的研究队伍。本文主要负责人多年在IT企业、教育系统从职业技术培训、科研开发、计算机教学和管理工作,在独立学院计算机本科教育与专业建设、教学与管理方法等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在北大核心和省级以上期刊公开发表了十多篇教研教改论文,出版了多本本著作和教材,课题负责人现为ACM高级会员,中国计算机协会高级会员。本文组全体研究人员均为经验丰富的教师,大部分都有海外留学背景,对国内外教学机制相当熟悉,平均年龄40岁左右,年富力强。长期从事独立学院教育教学、管理、科研工作,具有丰富的计算机教学专业理论知识、工程实践经验和综合素质,有较强的科研能力,有能力完成本文的研究工作。

(4)有各级领导和院校的大力支持。学院对教改非常重视,提出“以有效教学见长”的教学理念,本课是对学校教学理念的诠释和实现,将课题成果推广应用于本校教学改革实践中,更能产生良好的效果和影响。

目前课题组尚缺省内IT行业人才需求与产业结构调整与发展的详细数据资料和计算机应用技术教育与劳动社会保障部门的岗位资格认证配套措施。

课题组将通过与行业主管部门和产业界进行研究和交流,获取相关数据资料,为本文研究提供直接、有效的论证依据;通过与劳动、人事部门配合,并与国际IT认证机构沟通,探讨独立学院教育与技术资格认证的途径和方法,为教育部门的决策提供建议。

基于上述理由,我们认为:课题组研究基础良好,方法可行,条件具备,相信课题负责人有能力与成员一道共同努力圆满完成研究任务。

5 总结

本文的研究的特色是在调查、分析、总结的基础上,一是强调突出独立学院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即科学的合理的规范各专业的定位和内涵、充分合理的构建能力与知识匹配的课程体系、总结和研究应用技术教学规律、规范教学环节和实训要求、制定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二是强调理论研究与具体实践相结合,即独立学院计算机专业培养目标与市场人才标准相结合、专业课程设置与技术进步和社会需要相结合、教学模式和方法与学生认知能力水平相结合、师资设备条件与学院经济实力相结合、质量评价体系与学院教学管理实际相结合、毕业生知识和能力水平与行业岗位认证相结合。

本文的创新之处,一是专业课程体系结构的创新,即改变传统的普通高等教育课程结构模式,增加实用技术课程,适当压缩理论课时比率,在保障必要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提高操作技能训练的课时比率;二是教学模式与方法的创新,即在保持和发扬传统教学方式优点的基础,强调充分利用投影、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和高科技教学手段展示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改变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主体的“一本教材,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学生被动学习的教学方法,将传统的课堂延伸到现代的网上教室,将纸介质教材与网络教学资源库相连接,将单一的本校学习师生集体扩展到国内外众多的师生群体,将传统的被动式学习转向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个性化自主学习方式,从而构成一个全新的、开放的、共享的、互动的教学体系,为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开创一个新的教学平台和环境,为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开辟新的途径。

参考文献

(1)“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建设与教学模式研究”,2004年湖南省“十五”规划重点课题

(2)“游戏设计师国家技能鉴定标准”,2005年湖南省劳动与社会保障厅课题

(3)“基于岗位能力培养的高职智能化教学信息管理平台”,2006年湖南省科技厅课题

(4)“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模块式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2006年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子课题。

(5)“软件技术”省级精品专业建设项目,2007年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6)“多媒体应用专业教学体系创新研究与实践”,2004年获湖南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三等奖

(7)“高职院校学生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2006年获湖南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三等奖

猜你喜欢

专业建设独立学院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以就业为导向的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建设探索
高职院校新开设无人机专业的探讨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
独立学院法学专业的学科特色及其发展研究
以微课教学促进独立学院国际经济学应用性教学转型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