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共图书馆的卫生防疫工作与良好阅读环境的营造

2016-03-21黄秋福

卷宗 2016年1期
关键词:阅读环境卫生防疫公共图书馆

黄秋福

摘 要:公共图书馆不仅是文献信息的资源中心,也是人群密度大、高度集中的公共场所。近年来,随着诸如高致病性流感等各类传染性疾病的不断暴发,使得公众在无限恐慌的同时,也更为重视卫生防疫工作。图书馆的卫生状况不仅是衡量图书馆办馆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影响工作人员和读者健康关键环节,为此,做好公共图书馆的卫生防疫工作,切实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极为迫切。本文对公共图书馆的几种污染途径进行了分类说明,着重就如何做好公共图书馆的卫生防疫工作,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进行探究,以期为避免疫情发生,构建科学的公共图书馆防疫机制提供可行借鉴。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卫生防疫;阅读环境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公众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逐日提升,在精神生活方面的选择日益增多。公共图书馆是面向全社会开放的区域,其凭借着强大的信息提供功能和资源发散功能受到了愈来愈多人的青睐,读者数量不断攀升。但不容忽视的是,公共图书馆人群复杂,读者群体庞大,每天遭受到来自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危害。图书、期刊、各种公用设备为介质,不仅切实关系到读者及图书管理员的身体健康,还关系到各类传染病的传播与扩散。因此,做好公共图书馆的卫生防疫工作是当前公共图书馆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1 图书馆污染来源

(一)空气污染

公共图书馆每天承载了数百读者的借阅任务,面对来自四面八方、体质各异的读者,对图书馆的空气质量造成了巨大挑战。在局限的空间内,这些读者的说话、呼吸、咳嗽、打喷嚏等行为都会将寄生于口腔的微生物排出体外,飞散到空气中,致使图书馆内空气污染严重高于室外。尤其是室内有带病读者时,病原菌的传播将会大大高于外界。加之空调的开放,室内外空气交流减少,空气质量更是令人堪忧。

(二)图书污染

公共图书馆内最为重要的资源即为图书,图书以纸张为载体,在加工生产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携带各种微生物,而在运输环节,就更易成为污染源。随着大量真菌被带入纸张,在公共图书馆环境下,真菌在阴、湿的书页上快速繁殖生长,也会在空气、墙上,亦或是空调通风管道里数量倍增。同时,书籍在不同的读者之间传阅,遇到不甚爱护的读者,就会使图书被乱扔到饭桌、厕所等处,从而致使书籍携带的真菌更多。

(三)公用设施污染

随着国家对图书馆事业的愈加关注,对图书馆的软硬件建设投入日臻加大。图书馆作为社会公益单位,更倾向于为读者提供优渥的阅读环境和良好的阅读质量,不断提升馆内服务设施水平。在公共图书馆内部,桌椅、检索台、电子阅览室、饮水机、卫生间等都是公用的设施,每天的使用量巨大,从而成为了传播疾病的主要途径。尤其是被读者所钟爱的计算机,更会在键盘、鼠标和耳机上寄生大量的病原微生物,从而导致污染加剧。这些公用设施在受到一些病菌及病毒的污染后未经过消毒处理,将会使致病菌及病毒长时间存在。

2 如何做好公共图书馆的卫生防疫工作,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一)做好日常防护工作

图书馆的卫生状况密切关系每一个读者和馆员,是衡量其办馆水平的重要标志。为此,公共图书馆要做好日常的防护工作,致力于为读者营造健康良好的阅读环境。

一方面,要保持室内外环境的干净整洁,确保空气流通,对于桌椅、地面等设施,要早晚消毒擦拭。在馆内,还可放置一些有助于空气净化的绿植,并在馆内张贴明显的宣传标语,培养读者健康的阅读习惯。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图书的管理,做好图书的防霉和消毒工作。尤其对于归还的图书,更需消毒,避免带菌图书的流入。再者,要加强对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健康防护,建立健全工作人员的健康体检和预防接种制度,使得工作人员能够以健康的身心和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为读者提供优质贴心的服务。

(二)制定防疫应急预案

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对图书馆而言是一个巨大的威胁和挑战,一旦发生,将会对图书馆的正常运作和管理造成不便。当前,公安、消防等部门都较为重视图书馆的安全、消防工作,制定了一系列应急方案。但对于公共图书馆的卫生防疫方面,却鲜有相关部门作出要求。

实践中,一旦卫生事件发生,就只能由公共图书馆的负责人临场应变,缺乏紧急有效的应对方法,致使工作中的应对效果不佳。为此,公共图书馆要切实制定卫生防疫应急方案,将其落实到日常的工作中去,强化领导对此的重视,将公共卫生防疫工作置于重要地位,确保事件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予以应对与抗击。

(三)实现卫生防疫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公共图书馆内的管理人员大多是由图书馆专业而非医疗卫生专业的人员担任,他们一般都没有经过系统化、正规化的卫生防疫培训,仅有的防疫知识也只是来自于报纸、电视或是图书馆的零星宣传,对于图书馆的卫生防疫工作缺乏足够的认知和重视。

对于卫生防疫工作而言,做好其的重要性绝非是在传染病流行期的突击消防预防,而是日常的坚持与规范,将卫生防疫制度落实到每日工作中。为此,公共图书馆要切实制定卫生防疫制度,对人员的培训、卫生宣传标语、日常环境卫生清洁、消毒工作等进行明确规定,责任明确,落实到人,促使卫生防疫实现制度化和规范化,营造全馆上下共同关注、共同维护的良好卫生防疫氛围,为广大读者创设一个更安全、更可靠的阅读环境。

3 结语

公共图书馆的发展代表着社会的进步,体现了各界对于文化产业的关注与重视。做好公共图书馆的运营和管理工作,就需切实为读者提供健康安心的阅读环境,使得读者能够安全地从公共图书馆汲取知识。当前,公共图书馆在卫生防疫工作方面还存在若干不足,对于馆内的空气污染、书籍污染和公用设施污染等缺乏科学有效的应对策略。为此,公共图书馆要切实做好日常的防护工作,制定防疫应急方案,实现卫生防疫的制度化和规范化,真正为广大读者营造一个健康良好的阅读环境,使得读者在汲取知识的同时获得精神的享受,推动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 徐洪升. 谈图书馆的传染病预防工作[J]. 大学图书情报学刊. 2006(05)

[2] 何作顺. 图书馆内环境污染及其防制[J]. 职业与健康. 2006(06)

[3] 赵丰丰,李映兵. 图书馆与卫生防疫工作[J].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03(02)

猜你喜欢

阅读环境卫生防疫公共图书馆
奶牛场卫生防疫工作要点
回顾“东方之星”沉船救援中卫生防疫的特点及做法
高校图书馆阅览环境的人性化设计
试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MOOC时代公共图书馆服务探索研究
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的实践与思考
谈公共图书馆如何建立自助服务推广长效机制
浅谈班级阅读环境的现状和改善策略
“8?12”天津港特大爆炸救援部队卫生防疫实施
一种新型卫生防疫车结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