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角度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培育

2016-03-21胡利敏

卷宗 2016年1期
关键词:认同认识论核心价值观

摘 要:培育大众的认同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提,本文立足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从认同主体—大众、认同客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培育所需要的外部条件—各项社会制度、认同感培育的基础—实践四个方面进行论述,以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培育提供一点借鉴、启发。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核心价值观;认同

基金项目:信阳师范学院2015年青年科研基金资助项目,编号:2015-QN-01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但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角度看,始终贯穿一条主线,那就是:以满足国家、社会发展需求,民众价值诉求为前提;依据不同层次的认识主体,有的放矢为关键;以完善社会基本制度为保障;以实践为基础,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形成民众的共识和自觉追求,外化于行,最终转化为改造社会的重要力量。本文围绕着此条主线进行论述。

1 前提——继往与开来,不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马克思主义从认识和实践的矛盾关系中把握人类的认识活动及其成果。认为,认识主体把什么的客体作为

自己的认识对象,取决于客体自身能否满足人自身和社会需要。而认同的实质是作为认识主体在对客体理性认识的基础上,权衡利弊,而进行价值选择的过程。因此,培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说服力、凝聚力就成为培育大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的前提。

1.汲取优秀传统文化思想,赋予中国特色、中国气派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意识范畴,反映着一个国家、民族在长期发展中孕育形成的文化积淀和坚持的价值追求。而认识主体,作为社会存在物的人,所获得对世界的认识也充分体现在背后社会所提供的巨大知识库。因此,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植根于传统文化,符合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心理,体现民族特性,才能获得广泛认同。但中国传统价值观,由于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客观要求批判继承传统的价值观,通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精神内核与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使它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才能产生共鸣,引起大众认同。

2.紧扣时代主题,兼收并蓄人类优秀文化成果

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不同文化相互排斥、冲突而又相互影响、融合的辩证发展过程。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除了要注意立足本国,从传统文化深处寻找能引领中华民族前行的价值理念,进行不断地创新和发展外,更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吸取世界各个国家和民族的优秀的文化成果和思想结晶,丰富和发展本民族文化。特别是在全球化、多元化的今天,只有顺应世界发展潮流,紧扣时代主题,反映本民族的发展方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引起社会大众的广泛认同,凝聚民心,彰显生命力。

3.坚持培育一元性为主导、多元性相结合的价值观

在当代中国,建立了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制度。但我们也要看到,基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非公有制经济得到充分发展、对外开放不断深入,各种思想、价值观念也相互交织,出现了马克思主义为主导的主流意识形态和非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并存的局面,这些不同价值观念的交融交锋激发了社会创新发展的活力,推动了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繁荣发展。这种思想和价值观念的差异和多样正是对社会存在的客观现实反映。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同时,尊重、包容多样化的价值观,才能满足社会各种价值需求,显示勃勃生机。

2 保障——完善社会各项制度,为认同培育保驾护航

马克思主义认为,认识本身的要求就是实现改造世界。但在实践中形成的理论认识向实践的转化受实践手段和条件的制约。就像恩格斯指出的那样,“每一个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精神的历史所赖以确立的基础。”1 培育大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客观要求完善社会各项制度,使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客体的合规律性、主体的目的性和现实的可行性有机结合起来。

马克思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价值这个普遍性概念就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事物的关系中产生”。2制度,虽然和价值观是两种不同的存在,但和价值观有着深刻的内在关系。它通过赋予人们权利,引导和激励价值主体感受自觉认同价值规范的热情,使主体真正获得价值认同的动力。同时,又通过义务和责任规范人们的行为、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来增强人们交往行为的稳定性和成效性,保证社会良序运行。因此,作为社会价值共识具体化和规范化的制度,就为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培育提供了保障。近些年来,由改革开放引起的社会环境的变化所导致的社会价值领域的混乱,迫切需要作为最主要的建构主体国家,通过完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制度、社会制度和生态建设,来规范市场经济和社会秩序,创建大众认同所必需的社会环境,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培育保驾护航。

3 关键——有的放矢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指出,认识主体不是纯粹生物学意义上的人,而是处于一定社会条件和社会关系之中,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在改造世界的认识活动中,主体对客体的认识程度会受到主体自身知识结构、思想水平、文化水平等因素的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培育的认识主体具有广泛性、层次性,客观要求培育手段的有的放矢。依据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联系、认知程度,大致分成党员干部、知识分子;学生;普通民众三个层次。

1.加强培养党员干部、知识分子的意识自觉性,发挥行动引领作用

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开宗明义的指出了共产党员是共产主义觉悟的先进分子组成,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代表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紧扣时代主题,顺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而提出来的。作为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利益、具有先进觉悟的中国共产党人和大众精英的知识分子应自觉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思想上自主认知、行为上自觉践行,发挥引领作用。但我们也应看到,由于复杂的原因,有些共产党员意志薄弱,立场不坚定,出现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官僚主义,侵蚀了社会的公平、正义,严重影响了干群关系,要有效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认同,就必须不断加强党员自身建设、培养知识分子的文化自觉,有效发挥党员干部和知识分子的传播和引领作用。

2.增强体系的有效性

著名社会学家涂尔干指出:“教育在于使年轻一代系统地的社会化”。3教育的本质是国家意识形态的渗透、规范和强化。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培育认同深厚的社会基础。因此,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使青少年通过持续的学习、理解,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成为重中之重。

核心价值观融入整个学校教育全过程,有几个方面需特别注意:一是注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体系的成效性。学校是社会核心价值观社会化的重要渠道和天然平台。但目前,受市场经济的侵蚀,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往往更多流于形式,成效不明显。在这样的形势下,最重要的是社会要提供相应的长效机制,来保障其在教育、教学中受到切实的实施。二是注意融入国民教育体系的方式方法。由于不同阶段的青少年心理情况和成长规律不同,就迫切需要针对不同的学习阶段创新采用不同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培育的成效性。三是重视挖掘所有课程的教育资源和所有教师的行为规范。由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盖了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次,在学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就不应仅仅宥于传统的德育课程、单纯依靠思政专职教师,而应该广泛挖掘资源,通过教师的行为示范,融会于所有课程教学以及一切可能的时间和场所。

3.发挥大众媒体正面、积极的宣传和传播作用

大众媒体是重要的宣传、传播渠道和工具。一直以来,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大众媒体的宣传和传播功能。现阶段,我们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大众媒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众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为追求商业利润,有些大众媒体在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缺乏有效、深入人心的方式和手段,甚至有时候会背离自己宣扬的社会核心价值观;再加上缺乏相应的制约约束机制,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网络发挥虚假信息引发社会事端,削弱和淡化了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这就要求大众媒体要发挥正面积极主动性,采用生动的形式、鲜活的内容、大众的语言、科学的手段,深入浅出地进行宣传和普及,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广泛为人民大众普遍理解、接受、认同、进而自觉遵从。

4 基础——以社会实践为基础,实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充满矛盾的辩证过程。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认识,需回实践中进行修正、补充和发展。正是实践和认识矛盾运动的这种循环反复使认识形成和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认识的辩证运动过程为认同培育提供了科学的认同路径。

认识主体对客体的感知、认识和了解是认同的逻辑起点。为保障大众的价值取向和政府导向相一致,作为建构主体的国家,通过建立一整套的灌输机制,运用宣传、引导、教育等手段进行有意识的推广,使社会民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义、地位、作用和要求有一定的认知。但认知不等于认同,要达到认同,使社会大众承认、赞同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性和必要性,除了国家和政府在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培育的良性运行外,更需要大众主体通过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全面、深入的理解,并在实践中不断修正、重构自己已有的价值观念,自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自己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实现知行合一。

以上四个方面有机结合、相互贯通,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培育的统一整体。其中,认同主体受外部社会环境的制约,其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需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和制度建设创造出的良好的外部条件;认识主体又通过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不断培育认识客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完善保障认识主体认同培育的社会各项制度;而实践又是认同培育的基石,贯穿着整个过程始终。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56:82.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257.

[3][法]爱弥尔·涂尔干.道德教育[M].陈光金,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235.

作者简介

胡利敏(1981-),女,硕士,讲师,信阳师范学院图书馆。

猜你喜欢

认同认识论核心价值观
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阐释的认识论困境及其终结
基于信息技术哲学的当代认识论研究
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看马克思认识论的变革
认同的崩溃
融媒体时代领导者媒介形象重构与认同
跨性别者认同矛盾研究
煤企关注大学生员工心理成长的现实意义
藏传佛教认识论评析
国产喜剧电影的核心价值背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