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初中历史教学如何创新教学理念

2016-03-21李胡敏

卷宗 2016年1期
关键词:参与主体作用主体

李胡敏

摘 要:历史课堂教学该如何创新,才能使课堂有生机,有活力,才能吸引学生主动学习,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我想学。本文就这方面进行一些探讨,以便参考。

关键词:创新;参与;主体;主体作用

课堂教学的创新,是我们一线教师多年来在探究思考的问题,很多教师在这一方面一直在尝试和探索,并获得了不少的经验。我认为课堂创新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课堂结构的改革创新。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讲,学生听,然后是课堂巩固练习。这种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思维空间,抑制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学生更不会主动思考分析问题。这种模式已经不适应教育发展。二是对课堂教学形式的创新,如何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些开放性,新颖性形式,完全与传统不同的课堂形式。例如:相互讨论交流,辩论,历史情境再现,调查访谈,历史故事的演讲竞赛等。当然无论是对课堂结构创新,还是对课堂形式的创新,都应紧扣课程标准,围绕大纲展开教学工作,下面就本人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创新与同行共享。

1 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

1.学生没有学习的兴趣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电脑已经成为一种交流工具走进寻常百姓家。对于电脑的操作,尤其是学生,可以说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电脑上有聊天工具,还有许多游戏,学生大多都喜欢上网而对课堂教学没有多大兴趣。再加之,在电脑上可以查到各国的历史,而且电脑可以用视频、图片将各国的历史信息传达给学生,这让学生觉得比上课生动有趣得多。在初中历史教学的课堂上,老师在讲台上讲,学生根本就没有认真去听,纯粹是当老师的观众,这样怎么可能有好的课堂效率。

2.老师传统的教学理念

其实,初中历史教学课堂不仅是给学生传授各个国家的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各个国家的发展的历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以及价值观,是一门很重要的课程。而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不是靠单纯的说教就能行的,停留于口头的简单知识的灌输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比如,讲中国战国时代的历史时,有些历史老师就简单地讲一下战国时期有哪些著名的战争以及战争发生的年代,其实这些内容就算老师不教,学生只要认识字都能了解,所以这不应该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针对这段历史,老师可以通过向学生提出问题的手段来解决。比如,老师可以问学生战争发生的背景,这样学生就必须结合战国时代的历史来回答,通过提问,不仅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还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单一的教学评价方法

目前最常用的教学评价就是用学生的成绩来评价,其实这是不科学的,学生的成绩只是一方面,有些内容只需记忆就行,根本就不用理解,学生若是记得牢,得的分数自然就高,记忆不牢固,得的分数也就不高,所以说这种单一的评价方法是不够科学的。在新课标的要求下,老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和个性,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不能对每个学生都用一个标准。教育者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要肯定不同层次的学生,从而让学生也学会自我肯定、建立自信,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教学的有效性。

2 初中历史教学如何创新教学理念分析

1.激发求知

作为授课教师要注重自己的语言,讲好一堂历史课,必须具备良好的语言素质,力争做到开始引入课题语言或方法能感染学生,引起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在后面的学习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发挥其主体作用。

2.教学与心理相适应

学生在不同年龄阶段,心理特点是不相同的。我们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特点和风格,若要求每个学生来适应教师是不太现实的。这就要求教师学会把握各时期学生的心理变化需要,调整自己的授课风格来适应学生心理需要,也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要以学生为主体,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使他们对历史感兴趣,创造宽松的课堂氛围,使他们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有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无论学生的看法想法是否正确,都要给予鼓励,使学生产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同时纠正学生的不足之处,帮助他们提高认识,掌握理解知识,使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快乐,从而产生对历史学习的爱好。以达到提高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历史教学的创新,要以学生为主体

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压制了学生思想思维的发挥,也就违背了新课标理念中提出的以学生为主体,而是以教师为主体了。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社会信息化渠道增多,作为历史教师应超越传统模式,自觉主动探究历史教学的创新和改革。如何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使他们成为学习求知和参与者,而不是被动接受者。

3.1课堂结构的创新,要给学生提供自我展现的平台,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的每一个环节,充分体现和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只有学生参与到课堂和教学活动中,才能不断的获得知识;才能让学生有所感悟,真正体会到学史可以正人明智,从而树立正确的情感价值观,正确的人生观和历史观,使学生感受到我参与我受益。

3.2课堂形式的创新要做到教学有针对性,如: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平台,对一些历史事件的图文或视频再现,让学生直观的,现实的了解历史。还可是设置一些具有探索性问题激励学生积极主动求知,课堂形式的创新就是要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历史知识不再枯燥无味,而是有生活乐趣的学科,让学生在探究思考中轻松学习,通过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提高概括与语言表达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形式的创新中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要充当好导演的角色,把握好教师在整个进程中"导"的作用,使学生在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中,觉得学习是一种宽松愉乐的活动,我参与我快乐。

4.教学目的实现

历史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情感价值观,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所以在教学中要善于抓住历史事件中有情感的事件,使学生树立爱国思想品德,最终达到以"悟"致"动"的良好效果。

5.应用历史知识进行课前导入或课堂总结

课前导入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的注意力到所教授的课堂角色,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通过有趣、离奇和情节紧凑的历史故事作为铺垫,学生会带着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随着教师的讲述,进入所学的内容中去,例如,通过讲述唐玄宗和杨玉环的感情故事来引出“安史之乱”,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背景产生探索欲后,老师就可以就历史故事的发展线索来探讨为何最终美人香销玉殒、葬身马嵬坡,引导学生思考安史之乱发生的主要原因。同样,以历史故事作为课堂的总结,也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调动学生的情绪,让学生主动去探索下一堂课的教学内容,将历史知识串成一个整体,保持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做好下次教学内容的铺垫。

3 结束语

课堂教学创新主要在于教师,所以我们教师要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与时俱进,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自我,形成自己的教学特点,初中历史课堂应该如何创新,本文所谈只是自己的一些实践,希望有更多的同行参与到改革创新中。总之有创新的课堂,有学习氛围的课堂,才是有生机活力的成功课堂。

参考文献

[1]纪九梅.浅谈初中历史创新教学[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4(30):19.

[2]常粹永.新课标下创新教学在农村初中历史的应用[J].金色年华:下,2011(03):44.

[3]徐敏.新课标下的历史教学[J].新课程学习:中旬,2013(06):43.

[4]闫书玲.浅析初中历史教学如何进行创新[J].科学新时代,2011,(07)

[5]上官忠芬;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新课程(教师);2014年02期

猜你喜欢

参与主体作用主体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充分发挥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主体作用
“参与”北约军演的UFO
关于有效思品课堂的几点思考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如何发挥编辑的主体作用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发挥主体作用,加强高中数学复习的自主性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
翻译“主体间性”的辩证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