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高职教育有效衔接值得思考的问题

2016-03-21卫圆杰

卷宗 2016年1期
关键词:有效衔接旅游

摘 要:近年来,我国职教改革方向之一就是铺设中高职教育“立交桥”,使中职毕业生除了就业之外还可以升学,构建中高职衔接的职教体系已成为我国职教发展的目标之一。旅游管理专业中高职的衔接,有利于培养一大批素质高、能力强、视野开阔的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以适应目前我国旅游业飞速发展的要求。本文就旅游管理专业为例对中高职教育有效衔接提出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以期对中高职衔接的研究有一定的价值。

关键词:中高职教育;有效衔接;旅游

多年来,世界各个发达国家都将发展职业教育作为政府政策的重点。西方发达国家的中高职衔接模式经多年运行,形成了两种成熟的模式:一种是国家确认普教和职教相应文凭等级对口衔接模式;二是通过课程或大纲直接衔接,建立“中高职直通车”的衔接模式。国外关于中高职衔接的研究趋向于具体化,如大纲、课程、教学如何实现中高职的递进与对接、职业资格证书体系的完善等,借鉴国外的中高职衔接经验,我国亦应提高职业教育核心发展力,根据各地实情,加强中高职教体系优化,顺应职业教育终身化的发展趋势。

1 中高职衔接研究的意义

中高职衔接研究的意义,就其作用而言,可以表述为:关注职教体系类层里中职与高职“两个重点发展”层面的衔接沟通研究,有利于提升普通技术人才的技能水平和复合能力,有利于促进中等和高等两个层面职业教育的共同健康发展;有利于职业教育结构和体系的完善,为培养高技能、复合型人才拓宽了路径;有利于克服中等职教是终结性教育的错误认识,引导和促进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有利于高等教育结构的调整,改变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满足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性,为加速实现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战略步伐做出探索规律和方法的贡献。

2 旅游管理专业中高职教育有效衔接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培养目标要准确把握

中职旅游专业教学的总体目标为两个层次:一是从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出发,教学直接为培养第一线劳动者服务,学校通过三年的教学,直接向社会输送具有一定文化基础、具有相应专业知识和较强工作能力的导游和旅游管理人员。二是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规格不断提升的长远角度出发,中职专业教学又是直接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较扎实的中等文化基础和一定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合格毕业生,为他们适应高一级学校的深造打下基础。

高职教育是国家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社会经济联系更为紧密,既有它的职业一线性又有教学高层次性等特点。高职旅游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创造精神、创新能力和良好职业道德,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旅游经济活动中从事服务和管理型的专业人才。通过教学指导和实践实习,使毕业生在社会旅游经济活动中,既能熟练操作旅游实务,又能依据景点景区作整体规划,并能根据旅游法规制定相应的准则。

(二)人才需求市场要准确把握

由于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市场亟需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紧缺的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中高职衔接的模式探讨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现的。然而,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规范管理,让我们河南地区的很多民众对旅游业有了偏见,其基本的价值判断就是“酒店很乱,导游很黑,伺候人的活,地位低”。通过走访调查,我们发现很多同学在报志愿的时候充分反映了这一事实:除了中职学生必须对口升学以外,填报旅游专业为第一志愿的不太多,很多同学是“被服从”“被志愿”到旅游专业的。而媒体对旅游业接待事故的过度曝光也使得旅游业的负面影响扩散。传统观念的偏见、家长的阻扰以及行业发展过程当中出现的问题,都使得中职学生在向高职深造时放弃旅游专业而转为其他如会计、商务、法律等待被传统认可的专业,为旅游类专业在中高职衔接时设置了有别于其他专业的无形障碍。

旅游市场的不断扩大,为旅游从业人员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据世界旅游组织和国家旅游局预测,中国未来十年,每年将增加旅游从业人员一百万人,而且随着新兴旅游业的兴起和新型旅游产品的开发,我国的旅游业发展必须培养和造就一支多功能、复合型、国际化的旅游专业人才队伍,因此,我们的中高职有效衔接要抓住这个时机,适时推进旅游专业中高职进一步更全面的衔接,培养出更高端的旅游人才,这样才会打消一些固有的思想。

(三)“大旅游教育教学”在专业衔接教学中意义重大

旅游业具有“无烟产业”和“永远的朝阳产业”的美称,发展大旅游,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作为旅游教育的前沿阵地——学校,有必要对开发新型旅游项目及旅游新范畴的教学进行探究,在专业设置和教材开发上可以实施“大旅游教育教学”。除培养传统的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素养的导游和旅游企事业单位基层管理人员目标外,还可以培养具有现代旅游业经营思想、熟悉旅游市场运作规律和方法、熟悉现代传播媒体的特性和运用、能够从事旅游业包装、策划、宣传等的专门人才。

(四)改革对口升学考试办法对中高职衔接的必要性

目前,对口招生考试存在一些问题,如重笔试、轻能力。为了更好地发挥对口升学的正确导向作用,应对对口升学考试办法作些必要的调整。

增加技能考核测试。旅游管理专业对口升学的技能考核可测试学生的现场导游和导游业务技能.将两项技能成绩按比例计入总分。

增加专业课的综合性知识测试。以“宽基础、活模块”的综合性出卷形式检验学生专业知识的全面性。调整文化课与专业课考试的分值之比。中职由于生源质量、培养目标较普高有明显差异,毕业生的文化基础知识普遍低于普高毕业生。为使中职教学的特色不变,又有利于高职教学,可将对口升学考试中的基础文化课和专业课分值统一调整为1:1。

增设特殊加分项目。对在职校期间表现优异、获得重大奖励的学生,对口高考中应给予特殊加分,这既可提高生源质量,也可激励大批优秀学生发展个性。从而培养出更多更好的人才。做好对口招生工作,是保证中、高职教学有机衔接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既有利于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又有利于中等职业教育的稳定发展。

3 结语

中高职有效的衔接是中职学校学生实现终身教育的重要途径,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中高职衔接系统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不仅仅是简单的学历嫁接,需要在衔接的对象、内容和教学管理等方面不断完善,提高衔接的有效性。譬如在招生对象上,除了在应届中职毕业生中开展全日制的衔接教育,还可以考虑已经走上工作岗位且有进一步求学深造需求的往届毕业生;在衔接内容上,除了中高等学历的衔接,还要重视职业能力的有效衔接,同时在目标导向、学分制和弹性学制等方面还应当继续深入进行探索与实践。

参考文献

[1] 朱雪梅.中国中职与高职衔接研究述评[J].天津:高等职业教育,2010(6).

[2]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职业教育综合改革研究分卷[N].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 刘爱英.中高职衔接主要模式的研究与探索[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

[4] 李全奎.中高职衔接问题的研究[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1(3).

[5] 邓卓鹏,陈芳.中高职教育衔接视角下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研究[J].旅游教育管理,2011(11).

作者简介

卫圆杰(1986-),女,汉族,河南省济源市人,硕士学历,助教职称,研究方向:英语教育,旅游英语和旅游管理。

猜你喜欢

有效衔接旅游
我们一起“云旅游”
旅游
解析中高职贯通班级语文课程的有效性衔接
终身教育背景下中高职英语类课程有效衔接途径探究
小学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衔接
中高职公共课有效衔接研究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