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与古为新·因势利导·公民建筑——冯纪忠先生建筑文化精神的启示

2016-03-21TraditionalArchitecturalThoughtsbasedInnovationCurrentArchitecturalSituationbasedGuidanceCivilArchitecture

重庆建筑 2016年2期
关键词:以人为本

Traditional Architectural Thoughts-based Innovation·Current Architectural Situation-based Guidance·Civil Architecture

顾孟潮



与古为新·因势利导·公民建筑——冯纪忠先生建筑文化精神的启示

Traditional Architectural Thoughts-based Innovation·Current Architectural Situation-based Guidance·Civil Architecture

顾孟潮

摘要:该文对冯纪忠先生建筑文化精神的研究,特别是对冯纪忠“以人为本”的公民建筑设计思想的分析,提出了建筑如何实现与古为新问题,即建筑理论的思维空间视野要扩大,不能只是在建筑范围内打转转,要从大科学的角度观察建筑问题,所谓走出建筑学;走出建筑学界的象牙塔,建筑是全社会、全民族和全体公民的建筑,需要建筑界内外的共识与合力才能改变中国建筑的落后面貌,只靠建筑界的自治自为是不可能再创辉煌的。

关键词:公民建筑;以人为本;与古为新;城市建筑现代化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study on the architectural culture spirit of Feng Jizhong and especially the analysis on his civil architectural design thought of humanism, the question is presented of how to innovate architectural thoughts based on the old ones, which refers to expand thinking space and vision for architectural theories instead of focusing on architecture only, to perceive architectural issues in the light of Big Science instead of architecture for architecture is of the whole society, the entire nation and all the civilians. The reappeared splendor of Chinese architecture calls for the joint efforts from both the architectural circle and outside the circle instead of the circle itself.

Keywords:civil architecture;humanism;traditional architectural thoughts-based innovation;current architectural situation-based guidance;urban architectural modernization

前言

冯纪忠(1915-2009)先生,是我国著名建筑学家、建筑师和建筑教育家、中国现代建筑奠基人、现代城市规划学家、现代风景园林学家、中国城市规划专业及风景园林专业的创始人。

2015年是冯纪忠先生百年诞辰,从年初开始建筑界已先后举行了一系列纪念活动。

余近日也在品读冯先生今年5月刚刚问世的《冯纪忠百年诞辰研究文集》(赵冰、王明贤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 年5月第一版,定价98元)受益良多。总体上感受到“与古为新因势利导公民建筑”这12个字是冯纪忠先生建筑文化学术思想的精髓。

对于公民建筑这里要多些说明,因为公民建筑是冯先生的建筑设计哲学,他一生所追求的是做“以人为本”的公民建筑设计师。以人为本做公民建筑设计,是冯先生的主导思想。

冯纪忠教授在2008年12月荣获“第一届中国建筑传媒奖”时讲:

“我怎么理解公民建筑呢?应该讲,所有的建筑都是公民建筑。在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里公民建筑才是真正的建筑。如果不是为公民服务,不能体现公民的利益,就不是真正的建筑。这句话是否说得太绝对?不!在我工作当中,依照我的理解和坚持,现在自问我是在做公民建筑。凡不是公民建筑的东西,我都加以批评或者不满意。现在这次获奖,给我一个肯定,使我更加坚定地走这条路。我相信,这样的理论,能够使得中国建筑走上世界顶尖水平。”

冯纪忠教授的这段话有着界定时代特征的历史重量,需要引起我们建筑界内外的重视,因为不少专业工作者往往仍然未意识到自己是在做臣民建筑或市场交易的工具,而缺乏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公民是与臣民根本不同的现代政治身份。

“公民”是一种从历史上的“臣民”变化而来的。

这种转化是民主意识和民主变革带来的,不是自发自然地就能产生的。

需要认清的是,在许多国家里,从臣民向公民转化的象征意义大于实质意义,那里的人民虽然不再生活在国王或皇帝的统治之下,但却生活在某种现代专制之下,并没有成为社会——政治意义上的民主公民。

既然公民社会是由臣民社会转化而来的,那么虽说已进入公民社会,仍然会有大量的臣民建筑的遗存物存在。

比如,臣民时代的宫殿、寺庙、陵墓、园囿以及臣民们自己直接居住使用的住宅、市场、墓地等等。从广义上讲它们都属于臣民建筑,不同的仅仅是,前者是统治臣民用的建筑,后者是臣民自己使用的建筑。

当我们登上北京景山知春亭俯瞰北京城区时,这种景象十分令人醒目醒脑。全城中,占据最佳位置和风水宝地的是金碧辉煌的帝王宫殿(万岁爷建筑)和绿色琉璃瓦的亲王府(千岁爷)的建筑,而当今被人们形容的十分美好的北京四合院那些灰砖、灰墙、灰瓦的住宅只能灰溜溜地靠边站——这些碎砖头拼凑起来的建筑,一遇到雨雪风霜,大雨大漏、小雨小漏,甚至突然倒塌压死人,一家几代人挤在一间小屋里生活,不得不在院子里搭上小屋小蓬解决分居、做饭、储存蜂窝煤、杂物等问题……这类四合院均属于臣民建筑。

1 建筑文化领域的众多首创

粗略统计,冯纪忠先生从业60多年来,在建筑文化领域曾先后开创了许多中国当代建筑的第一:

(1)做“中国戏剧”演讲(1941);(2)做“中国文字”演讲(1941);(3)提出有机发展规划设计思想(1949);(4)在规划设计中引用模型分析法(1950);(5)翻译引进《室内声学入门》(1954);(6)推动建立声学实验室(1955);(7)提出教学思想上有收有放的“花瓶式教学模式”(1956);(8)成立城市规划专业(1952);(9)讲《苏联建筑》(1959);(10)提出“建筑空间组合原理”,开“原理”课、主编“原理”教材(1960);(11)在建筑院校建立蔡元培式“八国联军”的教师队伍(1956);(12)第一个按诗的生成理念生成建筑构思(1952);(13)第一个翻译引进设计方法论(1980);(14)国内首次运用大薄壳屋顶(1951);(15)首创风景园林专业(1979);(16)在建筑设计中首次引用安徽民居的马头墙(1950);(17)完成第一个成街规划设计(1950);(18)办有规划师的建筑事务所(1947);(19)首次提出公民建筑价值判断标准(2009);(20)提出与古为新的设计理念(1978);(21)中国现代风景园林设计实践的精品(1978)……

在如此众多的开创性的“第一”贡献中,笔者认为,特别值得重视的是“与古为新”的设计理念的提出,与其相应的公民建筑设计理念与实践,对于当代中国建筑今后的教育改革和城市建筑理论与实践的深化和提升有着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战略意义。

2 与古为新是城市建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按冯先生说法,他做方塔院规划设计时,首先要贯彻的就是“与古为新”的精神,因为“与古为新”乃是城市建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正如赵冰教授所言,“这是一条克尼西在维也纳工科大学开创的如今已被广泛认同的现代之路”。

“与古为新”是一种什么精神,什么样的现代主义之路呢?

冯先生解读“与古为新”四个字:“为”是“成为”,不是“为了”,为了是不对的,它是很自然的。与古前面还有个主词(Subject)是“今”啊,是“今”与“古”为“新”,也就是说今的东西与古的东西在一起成为新的,这样的意思就对了。同时他强调“与古为新,前提就是尊古。尊重古人的东西,要存真,保存原来的东西。”

我理解,所谓“尊重古人的东西”,就是要尊重堪称“古典的东西”,因为“古典”在时间上“古老”,在品质上是“典范”,经过多年的历史考验,有着被人们公认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所以,古典学被称为现代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古建文物和古代城市的保护和重建已经成为专门的学问和技术。“与古为新”既是尊古的需要,更是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如最近复建的上海白马咖啡馆这个70年前犹太难民日常集聚的场所,既有恢复犹太人上海记忆的意义,也有传承弘扬人道主义精神的作用。

需要仔细斟酌的是,“与古为新”这四个字中包含“今、古、新、旧”四个关键字。我们许多错误的观念就来源于对这四个字的错误认知:认为今=新=好,并且认为古=旧=坏,结论成为“破旧立新”,不加分析地批判所谓“厚古薄今”,盲目地主张“厚今薄古”,实际上通过破“四旧”立“四新”变成了一个“没有历史文化的国家”,这真是十分可怕的后果。

诗圣杜甫云: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窃攀屈宋宜方驾,恐与齐梁作后尘。我们将步何人的“后尘”确实当深思。

所以关键是要认清“古”和“旧”的实质,因此冯先生举重若轻地提出“与古为新”问题,实际上这有着“拨乱反正”重大意义。

“古”和“旧”是具有5000年历史的中国的现实,必须正视而且必须实事求是地认真调查研究选择处理好一切与“古、旧”有关历史环境、历史制度、历史习惯、历史观念等等问题。冯先生强调“设计要因势利导、因地制宜”,而“古”与“旧”常常便是冯先生强调的“势”与“地”,由此可见“与古为新”时“古”与“旧”的奠基作用。如,北京为何斜街多?据考证,古代的北京曾是水乡泽国,到处是河流、湖泊及各类蓄水坑。为了取水方便,在兴建大都城时几乎全保留下来。天长日久,当这些河湖干涸后,就变成弯斜的街巷了。这些斜街也是“因势利导”的结果。

3 与古为新实例

“与古为新”的理论与实践有着久远的历史。据有关专家研究,“和中国中唐时期的复古派一样,西方的古典研究传统背后曾经有极强的立法意图。在文艺复兴时期,对古典的热爱本质上一味着对现世生活、对新的思想与制度的热爱。到18、19世纪,古典学者如温克尔曼、歌德、施勒格尔等依然致力于复古开新的进程。”“与古为新”的提倡,正是为促进“复古开新的进程”。

这里列举一些“与古为新”的实例共同好者参考。

(1)并立式:上海方塔园与何陋轩规划与建筑——不设主轴线、不搞对称,不同时代建筑各自功能独立(图1);

(2)联立式:北京饭店新楼与老楼相连——颜色、线条、凸窗装饰等类似老楼又有微差,新楼主体高度控制又有与老楼的对比之处;

(3)延伸式:天安门观礼台——高度、颜色、形式简洁大方,甘做配角,给人有与天安门同时建成的错觉,总体上“似有若无”;

图1 冯纪忠设计的松江方塔园一景

(4)呼应式: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碑体造型、用材,位置、平台、汉白玉栏杆等民族传统意味甚浓,庄严肃穆,建时得体“小中见大”,现有“大中见小”之憾;

(5)符号式:多年多处重复使用的方法——做大屋顶、斗拱、贴琉璃瓦、加汉白玉栏杆等;

(6)重建式:北京永定门城楼、湖北武汉黄鹤楼、上海白马咖啡馆等——作为标志和记忆;

(7)新建式:北京民族文化宫——1959年国庆工程,属“复古开新”的成功之作;

(8)原址原状式:西安古城墙、古城楼等;

(9)写意式:上海方塔园北门入口、北京中国美术馆——敦煌壁画岩洞入口古建形式借鉴而成。

(10)综合式、总体规划式:以上(1)-(9)主要是单体建筑或某个项目的实例,而综合式、总体规划式这类做法是最为重要的实现与古为新的方式。因为规划是城乡建设的龙头,是指导城乡建设方向、决定城乡结构的先决条件。

冯纪忠先生在参与南京市和上海市规划时认真深入的现状调查已经体现有与古为新的思路。他还强调“做调查实际就是为公民服务。”

上世纪50年代初,年轻的周干峙规划师在吴良镛教授和苏联专家穆欣指导下完成的西安市首轮规划兼顾历史和地形,保留棋盘式格局,旧城作为行政中心,又增加了广场体系,为后来的“与古为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正如西安市城市规划委员会总规划师韩骥两次强调的:周部长的西安市首轮规划起大作用了,只要省市换新领导,我就把周部长的文章送上去,他们一看就知道西安是怎么回事,西安宝贵在哪儿,应该怎么保护西安,才有了今日的西安。

与西安城市规划不同的是古都北京上世纪50年代初,决策时既未接受梁思成、陈占祥建议的“梁陈方案”,也没有接受华揽洪先生保护古城、民居、文物建筑的规划思想,终于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当然未能“与古为新”而成为我国城市千篇一律的始作俑者。由此可见“与古为新”思想对科学决策的重要性。

另外,属于此类“与古为新”做法的还有很多值得重视的实例,如吴良镛院士关于京津唐大都市区的设想和北京菊儿胡同楼房四合院试点、冯纪忠先生关于上海新里弄的试验探索、钱学森关于21世纪中国建设山水城市的构想以及建立建筑科学大部门的呼吁……值得纳入新一轮中国城镇化决策的参考思路。

4 如何实现与古为新

如何实现与古为新?

这是一个涉及整个中国今后城镇化发展战略的大问题,实践起来是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

目前亟其需要列入第十三五计划,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从决策制度上保证城镇规划建设的科学性、法治性,落实到实践中去。如邹德慈院士最近接受凤凰台“前行者”专栏采访城市问题时所指出的,“所有的城市病都是人的错误”,要使科学的城市规划“有力量、有能量”促进城镇建设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改变规划决策的随意性。建筑界的情况同样如此,邹院士一语道破了建筑学目前在中国的困境。

鉴于此,我感觉有两个问题要面对:

一是建筑理论的思维空间视野要扩大——不能只是在建筑范围内打转转,要从大科学的角度观察建筑问题,所谓走出建筑学;

二是走出建筑界——建筑是全社会、全民族和全体公民的建筑,需要建筑界内外的共识与合力才能改变中国建筑的落后面貌,只靠建筑界的自治自为是不可能再创辉煌的,丑陋建筑多年来不绝如缕地出现也说明这个问题。

“让当代中国公民能够诗意栖居”是冯先生一生建筑事业的奋斗目标,这也应是纪念冯纪忠先生百年诞辰学术研讨的中心议题。《冯纪忠先生百年诞辰研究系列丛书》的出版和一系列学术研讨会为此奠定了很好的基础。该“系列丛”书的内容特别是实现冯先生规划设计公民建筑以及“与古为新”的思路,是中国建筑再创辉煌的路子,不能只在建筑界内热,应当得到全社会和城市建筑的决策层更多的认同和支持才有希望。

责任编辑:黄定坤

作者简介:顾孟潮,男,北京人。1962年毕业于天津大学建筑系,中国建筑学会会员,中国建筑师学会会员,中国当代建筑文化沙龙召集人,长于建筑理论和环境艺术理论研究。主要译著有《建筑构图概论》、《外国当代村镇建设》、《世界艺术建筑史》(合作)、《现代艺术辞典》(建筑卷)等。发表有论文《从香山饭店探讨贝聿铭的设计思想》等多篇。

收稿日期:2015-12-31

doi:10.3969/j.issn.1671-9107.2016.02.057

中图分类号:TU2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107(2016)02-0057-03

猜你喜欢

以人为本
寄宿制学校的班级管理更需要“以人为本”的心灵沟通
浅析“以人为本”理念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
坚持以人为本做好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
基于以人为本理念的高校学籍管理制度的研究
马克思主义青年理论的当前价值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精细化浅析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对宪法沿革的几点思考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