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理高考综合题复习的教学策略研究

2016-03-21郑晓东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第六中学吉林长春130011

地理教学 2016年8期
关键词:综合题答题解题

郑晓东(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第六中学,吉林 长春 130011)



地理高考综合题复习的教学策略研究

郑晓东
(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第六中学,吉林 长春 130011)

摘要:近几年高考中,综合题已成为学生成绩提高的瓶颈,如何帮助学生提高综合题的得分率,是高三教学中关注的焦点问题。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寻找地理综合题答题能力低的根源,探讨普通高中地理高三综合题复习答题有效性的各种策略并予以实施。

关键词:地理高考复习;综合题;教学策略;学生活动策略;解题策略

近几年高考中,综合题已成为学生成绩提高的瓶颈。自然与人文结合,整体与区域融合,关注现实,多角度开放性设问,文字与图表多种信息多角度呈现,关注学生举一反三迁移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的考查是高考综合题的发展主流,尤其强调对“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能力[1]的考查。因此,如何帮助学生提高综合题的得分率,是高三教学中关注的焦点问题。在平时的模拟考试和地理高考中,学生面对综合题时,答非所问,不能举一反三,得分率低。很多学生提取有效地理信息能力、描述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较为欠缺。

一、问题分析

针对高三复习中存在的这个问题,笔者进行思考,虽然学生做了很多的题,可是考试却无法得到理想的分数,原因在哪儿?

1.问题症结

(1)教师方面

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往往只注重对知识的讲述,而不太重视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只注重课堂上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学生是否真正地掌握了知识。同时,为了追求好的成绩,往往以题海战术作为代价,布置大量综合题,把学生压得喘不过气来。这样显然既会加重学生的负担又不利于学生归纳提炼综合题的解题策略。

(2)学生方面

目前大多数高中学生多年养成了被动学习的习惯,学生的经验和阅历是有限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往往较少去思考应用何种学习策略能够提高综合题的解题能力等问题。

2.充分调研

通过分析学生的答题情况、与学生的谈话以及问卷调查,笔者分析了学生解答综合题失分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审题不细致,答非所问或漏答

没看清楚题目图文资料和题目要求就匆忙作答,出现问题在所难免,或答案与材料无关,或与问题无关,或出现漏答等现象。

(2)地理概念混淆,张冠李戴

如地形类型与地质构造、土壤类型与土地利用类型等概念混淆。

(3)表述不够全面

如区位的分析,思路不灵活,不针对具体题目,只按自己的套路或是模板,得不到高分。

(4)答题不规范,不用专业语言

如语法(缺主语)、行文习惯(合不合理,先结论再解释,或在中间、后面出现)、不在指定范围内答题、逻辑混乱、照抄照搬、画蛇添足、过于具体等,不用地理术语答题,直接影响答案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二、问题解决

1.制定计划

制定了形成有效的地理高考综合题复习教学策略的计划,以普通高中地理高三综合题复习的教学策略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高三学生综合题答题现状及相关理论的研究,寻找地理综合题答题能力低下的根源,探讨地理高三综合题复习答题有效性的各种策略,认识学生地理学习过程中的障碍因素,全面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主要研究内容有:学生针对综合题的图文材料进行有效的信息提取的策略研究;对学生在进行综合题解答过程中解题策略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对学生综合题答题普遍存在问题的调查、分析;探索如何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渗透综合题答题策略的教学。即关于地理高考综合题复习的教学策略研究、学生活动策略研究、解题策略研究。

2.策略实施

(1)教学策略

方法1:综合分析的思维方法的形成

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逐步构建完整的地理事物综合分析思维方法,学生知道应从哪些角度去全面地、综合地分析和评价不同地理事物的特点。

例如,在区域地理的学习中,分析区域自然地理特征要知道从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关位置)、地形(主要类型、组成、地势、地表形态)、气候(气候类型、气温与降水特点、温度带、干湿区、成因)、河湖(分布、补给、水文与水系特征、成因)、植被(类型、分布、特点)、土壤(类型、分布、特点)、自然资源(种类、分布、数量、质量、优势和制约性因素)等方面入手。

分析区域人文地理特征可以从区域社会构成特点(人口状况、民族状况、宗教)、区域经济发展特点(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区域在世界或全国的经济地位、农业、工业、商业、旅游业、交通、城市)、区域经济竞争力(优势、制约性因素)、区域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综合分析区域内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各因素,明确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等方面入手。

认识地表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不仅自然地理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和制约,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之间也存在密切的联系和制约关系。

方法2:综合题分类突破

首先将历年高考试题和各地的经典模拟题中的图像问题进行整理归类,将综合题分为四个大类:即自然地理综合题、人文地理综合题、自然人文综合题及区域地理综合题。精选经典类型题进行分析,形成不同类型综合题的解题方法。

如针对自然地理综合题的分析,解题关键在于准确把握各自然要素的分布规律及内在联系。解题的思维过程是:提取试题的图文信息,明确试题考查的知识和范围——回忆相关自然规律和原理——调用相关规律和原理进行综合分析——按试题要求作答。

而人文地理综合题的试题设问侧重“区位”的考查,分析有关区位的试题时,注意设问,如评价区位选择是否合理;判断影响区位布局的主导因素;分析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分析影响地理事物区位的有利条件或制约因素等。

区域是考查地理规律、原理的载体,近年高考的综合题,都是以区域地理为基础,考查系统地理问题,关注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有助于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能力,体现了地理学科的地域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因此,准确读图是基础,区域定位很关键,把握自然人文地理特征是核心。

方法3:地理图表的专题突破

地理图像是高考命题的素材和信息载体,所谓“无图不成题”。如果学生能够读懂各类图像语言,解读、处理、运用好地理图像就能落实高考能力要求,从而更好地备考。

总结各类地理图像问题的解读方法,主要采用读图记图;以图设疑,创设情境;图图、图文变换,化繁为简等方法。

首先在课堂上反复呈现不同比例尺的地图,让学生利用比例尺量算距离,确定方向。其次帮助学生掌握读图顺序:地形图,读海拔和地势、地形种类,并与同比例尺政区图叠加;水系图追根溯源,找出河流发源地、分水岭、流经省区和河口地区,气候图则以等值线图为重点,启发学生归纳读图规律,认识自然地理特征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等高线地形图的分析判读是近年高考的必考点,又是学生的弱点,复习中选择经典地形区,设置疑问,把形象、生动的图与思考题紧密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关注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分析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

重视图形的变式、转换。例如:针对人口、资源、气候、工农业发展等方面的问题,通过图图变换将剖面图转换成地形图;平面图转换成立体图;局部图转换成整体图;表格数据转换成曲线图或改变设问角度等方式来提高学生读图分析能力。

变文字为图像,有关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关系、发展等方面的问题,都反复进行图文变换,有助于学生进行空间关系、空间结构的分析。

(2)学生活动策略

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研究。

方法1:学会审题

学生总结提炼,获取解读地理信息的主要途径:从文字材料中、从图表中、从设问中、从前一题结论中。

平时训练中可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看到了什么?将图示内容全面浏览,将关键词圈出,将时间要素、空间要素地理事物列在草纸上。

题目在问什么?图像和设问之间有什么关系。

想到了哪些?将看到的和想到的建立联系,信息梳理、归类,对信息进行甄别、筛选。明确设问要求,整合信息,确定思路。

所问所答,解答题目过程中,注意将提取到的信息合理转化与使用。

方法2:学会知识系统建模和解决问题建模

引导学生以关键问题为中心建构知识网络或思维导图,在此过程中完成知识的自我建构,这对提升学生分析、归纳、推理等思维能力具有积极的意义。

引导学生以主干知识为核心,可以章节为线索,也可以要素为线索,由学生进行主动建构。有助于学生把头脑中数量众多的点状知识形成网络,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居高临下地俯视各知识点,沟通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这样,由学生梳理学科知识,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概括总结,形成知识库,将头脑中的“知识库”与试题考查内容建立正确的联系,才能进一步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新情境中,去解决新问题。

方法3:案例分析

尝试通过具体案例进行多维分析,帮助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如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与我国东北商品粮基地的比较和借鉴;澳大利亚混合农业与我国南方地区的农业多样化发展比较借鉴;鲁尔区与辽中南工业区的比较分析;非洲萨赫勒地区与中国西北土地荒漠化的分析;田纳西河流域开发与长江流域开发的分析等。

方法4:不同类型设问的分类突破

学生研究近年高考综合题的设问,总结出主要类型,如特征类、原因类、措施类、评价类等不同类型设问的基本答题思路。

(3)解题策略

通过教学策略和学生活动策略,帮助学生确定解答综合题的基本步骤:看、定、关、美、练。看题型特点——确定解答模型;定解题步骤——根据题目的设问和分值思考;写地理关键词;美观的卷面;练答题技巧。

三、实施效果

通过地理高考综合题复习的教学实践研究,总结提炼了教学策略、学生活动策略和解题策略,帮助学生建立综合题的分析模式。

学生活动策略的实施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养成正确的地理思维习惯。促进了学生个体的成长,为学生提供了自我展示的平台,丰富了学生的成功体验,帮助其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激发其内在发展的动力,从而促进其在原有水平上获得发展,实现自我价值。让学生遇到综合题不再畏惧,有信心、有能力去解决复杂的地理问题。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考试中心.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文科)[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责任编校:周晓辉)

猜你喜欢

综合题答题解题
巧用全等形 妙解综合题
用“同样多”解题
邀你来答题
设而不求巧解题
邀你来答题
一次函数与几何图形综合题
邀你来答题
用“同样多”解题
邀你来答题
an=f(Sn)型数列综合题浅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