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中学艺术课程实施困境及其突破*

2016-03-21赵娟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6年6期
关键词:农村中学

赵娟

(湖南科技大学 教育学院,湖南 湘潭 411201)

农村中学艺术课程实施困境及其突破*

赵娟

(湖南科技大学 教育学院,湖南 湘潭 411201)

摘要:在艺术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大中城市的艺术教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广大农村地区的艺术教育状况却无较大改观。农村中学艺术课程实施遭遇着来自家长和学校的认知态度偏差、实施方式单一、师资匮乏等现实困境。必须纠正艺术课程认知偏差,摆正艺术课程的学科地位,课程实施注重学生参与、潜在渗透,课程评价注重多元化、多层次,建立稳定的专业师资,完善学校硬件设施,提升农村中学艺术课程实施的整体成效。

关键词:农村中学;艺术课程;实施困境

众所周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完整”的人是我国教育的最终目的[1]。艺术教育作为我国基础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实现素质教育的核心手段,更被誉为“心灵净化剂”,在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艺术教育在大中城市已取得可喜的成绩,然而广大农村地区的情况却尽不如人意。因此,研究农村中学艺术课程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寻求农村中学艺术教育发展对策十分必要。

1农村中学艺术课程实施困境

从笔者所做的问卷调查和访谈来看,造成农村中学艺术课程实施成效欠佳的原因主要来自于家长和学校艺术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授课内容和授课方式单一,课程评价不尽合理,对艺术课程的经费投入不够等,严重影响了农村中学艺术课程的实施效果和实施质量。

1.1家长、学校对艺术课程的认知偏差

1.1.1家长“重主轻副”

农村家长大多思想闭塞,观念陈旧,知识文化水平较低,再加上长期受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家长们主要关心孩子“语、数、外”等主科学业,像“政治、历史”等所谓“副科”都难以进入他们的考虑范围,对“音乐、美术”之类的艺术类课程认识不高。在他们看来,这种艺术课程对于子女考大学没有太多作用,因而不准其浪费时间在这些“不考”的课程上,即使有部分家长对艺术课程的重要性有所思考,也往往忍痛割爱,仍片面重视子女升学考试科目的学习情况。

1.1.2学校不甚重视

由于城乡经济和社会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艺术教育的政策在农村中学的实施并不明显,加之各个学校普遍追求升学率,艺术课程不被学校领导和教师重视的现象仍然很普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艺术课程常常流于形式,虽然课表中每周会排1~2课时的艺术课,但经常会被“语、数、外”等学科挤占;艺术课程教师大多非科班出生,由其他学科老师兼任;对各种艺术画展、艺术比赛等缺乏正确的理解,认为其只是为应付领导的一时之需,出现简单敷衍、消极对待的情形。

1.2课程实施方式、方法单一,课程评价狭隘化

1.2.1课程实施方式、方法单一

由于来自学生升学和生源的压力,艺术课让位于主科课,艺术教师的地位较之于主科授课老师一直处于次要位置。因此,有的艺术教师失去了对艺术课的重视和责任感,放松了对艺术课教学方法的探究与实践。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艺术课上多以教师课堂教学为主,教师只是讲讲、画画或领唱,学生则是模仿和跟唱,对艺术知识的理解和认知、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和审美,学生大多数处于抽象、模糊的状态,难以真正明白。有些条件较好的农村中学也没有采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可见,教法单一,重视程度不够,违背了中学艺术课的教学原则[2]。

1.2.2课程评价狭隘化

课程评价作为课程实施效果的检测手段,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以及整个评价体系的健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然而,由于物质条件和师资水平的限制,农村中学对艺术课程学生的评价仍然以简单的上课的节数、是否旷课、参加课外活动的次数来衡量,这种只注重形式而非实质内容的评价方式必然会造成学生艺术观的异化。学校对于艺术课程教师的评价也简单的以工作量和其带学生的升学率作为标准,在教师的考核晋升中,艺术课程教师往往因为教授非主业课程而被边缘化,这种缺乏激励性的评价制度愈加挫败了教师的积极性,不利于艺术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

1.3艺术课程教师匮乏、教学配套设施短缺

1.3.1艺术课程专业教师匮乏

教师作为课程的执行者和实施者,其执教水平直接影响课程实施成效[3]。笔者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农村中学,超过半数以上的艺术教师是由其他学科抽调过来的非专业教师兼任。而那些专职的艺术教师虽然学历基本达标,但能力跟不上,教法陈旧,手段单一,更有部分教师不甚积极,敷衍了事,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再者,由于农村地区发展落后,偏远贫穷、条件艰苦,让许多刚毕业的艺术师范生望而却步,在职的艺术教师难以长期安心工作。因此,农村中学艺术课程教师人员补给不足、流动性较大,这些进一步加剧了农村中学艺术课程教师匮乏的状况。

1.3.2教学配套设施短缺

艺术课程要在农村中学顺利实施,除了需要先进的教学理念和专业的师资之外,还需要有相应的设施设备等配套体系为课程的实施提供保障。农村中学艺术课程教学设施的配备情况极不乐观,超过半数的学校能及时购买和更新艺术教学设备,如美术课程需要的基本颜料、画纸等,音乐课程所需要的手风琴等。调查中,有近六成的教师认为本校的艺术教学设施不齐全,不能满足学校需求,只有极个别的学校拥有专门的音乐和美术教室,拥有艺术课程方面的图书资料或开设了小型图书阅览室的只有两所中学。因此,艺术课程的实施在缺少基本的教学器材和教具配备不完善的情况下,实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2农村中学艺术课程实施困境的突破

2.1纠正艺术课程认知偏差,摆正艺术课程的学科地位

艺术教育关系到农村中学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家长都应转变对艺术课程的认知,提高对艺术课程的重视程度。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强对学校领导进行教育理念学习和培训,可将学校艺术教育的发展情况纳入校领导的考核标准中。学校领导和教师也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充分认识到艺术教育在中学教育中的重要意义,严格贯彻执行艺术教育的各项方针、政策,注重学生艺术素养的养成、推进艺术课程的改革。同时家长的态度也要适时转变,摒弃传统的教育思想观念,接受新的理念,激活思维,对子女进行积极正面的引导。

摆正艺术课程的学科地位,改变“艺术课程是副科、杂课”等错误认识,将艺术课程和其他主干课程摆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学校应制定详细的艺术课程实施指导方案,其内容包括艺术课程的实施目的、课程设置、时序推进等方面。再者,加强对艺术课程的课程管理以及课程实施情况监督,可成立课程实施监督小组和艺术课程教研小组,对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实时反馈和讨论。家长作为家庭教育的直接教育者,其思想观念必须和学校教育方针保持一致。教师可利用家长会、访谈或是微信、QQ等方式,积极宣传学校艺术教育的政策、目的和发展情况,使家长在思想上认同艺术课程,在行动上积极支持艺术课程。

2.2课程实施注重学生参与、潜在渗透,课程评价注重多元化、多层次

艺术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审美情绪和情感,以培养审美完善、身心和谐发展的完整的人为目的[4]。这要求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营造良好艺术氛围,创设出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艺术教育情景,以情感调节为手段,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发展,把学生的认知和情感结合起来,全面提高学生品质。学校和教师还应积极开展各项艺术活动,将课外的艺术活动和课内的艺术教育结合起来,增强学生的美育和体育,发挥学生才能,例如美术课的绘画,可带领学生去野外写生,描绘家乡的美丽,体验质朴的生活。艺术教育并不局限于艺术课程,它与其他课程紧密相连,因此,将美育和其他艺术课程的思想渗透到学科教育中,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更好地实现艺术教育的发展。

农村中学应改变长期以来以成绩、升学率作为重要标准的评价机制,加大艺术教育在评价机制中的权重比例,必须把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评价的出发点和归宿点[5]。针对城乡学校的差异,建立和完善多元化、分层次的评价标准,并强调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与进步。对于教师的评价而言,不仅要评价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教学决策,更要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以及感知鉴赏美的能力进行评价,建立起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和艺术课程实施效果发展的评价体系。

2.3多方面建立稳定的专业师资,多渠道完善学校硬件设施

为提高农村中学艺术教师的整体师资质量,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第一,对艺术师范生进行积极引导,增加农村艺术教师的编制名额,适当放宽农村艺术教师招聘条件,以尽可能地吸引优秀人才去农村地区任教。第二,适当提高农村地区艺术教师的薪资水平,增加交通补助、改善住房和生活条件,减少他们在生活上的负担,使其能安心工作,减少教师的流动。第三,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不定期地组织对艺术课程教师的培训,也可邀请地区知名艺术人士开展艺术交流会,还可成立城乡教师互促小组,相互指导工作,以全面提高农村中学艺术教师的专业水平。

学校的硬件设施是开展艺术教育不可或缺的物质条件,也是顺利实施艺术课程的物质基础[6]。首先,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大对农村中学艺术教育的资金投入,通过多种方式筹集资金,帮助农村中学建立和完善最基本的艺术教学设施。再者,学校还可以和当地文艺部门或者文艺爱好者合作,租借其场地或设备缓解学校教学设施不足的困境。另外,农村中学还可因地制宜,利用本地区的土地资源和其他条件,开发出适合本校学生的艺术课程资源和教学设施,如美术课的画架子、音乐课的练身房、学生表演所用的舞台等,在物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积极开发和利用已有资源,确保艺术课程的正常开设和实施。只有学校的发展稳步向前,才能吸引更多的优秀艺术教师加入,提升农村中学艺术教师的整体实力。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艺术教育的意见[Z].教体艺[2008]8号,2008.

[2] 缪胤,霍力岩.多元智力理论与艺术教育的回归——美国“艺术推进”课程及其对我国艺术教育的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3(3):65-70.

[3] 周冰结.中学“艺术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

[4] 殷波.中国现代艺术教育思想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6.

[5] 万丽君,尹爱青.让农村每一个孩子的眼睛都亮起来——全国农村学校艺术教育改革实验的启示[J].人民音乐,2011(11):58-61.

[6] 胡继渊.走向生活:国外中小学艺术教育改革的重要走向及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4(5):9-14.

(责任校对王小飞)

doi:10.13582/j.cnki.1674-5884.2016.06.008

收稿日期:20151217

基金项目:湖南科技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资助项目(S140061)

作者简介:赵娟(1987-),女,湖南湘潭人,硕士生,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论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5884(2016)06-0023-03

猜你喜欢

农村中学
农村中学美术教学实施激励机制的做法与影响
农村中学美术教学面临的挑战及应对
赣南地区农村中学体育课程教学对策研究
给每个孩子一双腾飞的翅膀
农村数学教学中的后进生转化
农村中学英语词汇学习策略探析
陕南农村普通中学体育实践课实行选课制的可行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