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教学督导工作的实践与反思

2016-03-21沈阳建筑大学彭宝权王洪明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6年5期
关键词:教学督导引导高校

沈阳建筑大学 彭宝权 王洪明



高校教学督导工作的实践与反思

沈阳建筑大学彭宝权王洪明

摘 要:高校教学督导工作的方式与功能决定了其在高校改革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面对我国高校教学督导工作存在的诸多问题,我们需要认真反思,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关键词:高校 教学督导 监督 引导

一、高校教学督导工作的方式与功能

1.高校教学督导工作的方式

(1)以课堂为督导的核心场域,采用随机听课的方式进行督导。高校的首要职能是教育教学,而教学的主要场所在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大多数问题都能在课堂中清晰地反映出来,高校的教风、学风、教学管理水平等维度的考量因素通过随机课堂、听课调查便能得到重要的信息反馈。教学单位同时要向教学主管部门提供听课记录,这种双向的互动式督导方式是高校教学督导工作开展的主要路径。

(2)以专项调研为突破,深化教学督导工作。高校教学督导工作具有复杂性,不同学科的课程教学具有差异性,对于覆盖面广、影响力大的课程或具有突出问题的教师需要对其进行跟踪调查或召集学生座谈了解,做出专题阶段性评价,深化教学督导工作。专项调研对于特殊性的教学工作具有有效督导作用,可以为教学管理部门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

(3)以督导会议为载体,保持信息交流畅通。高校教学督导工作需要吸纳与整理大量零散的信息,而信息获取的最直接方式便是召开督导会议,广泛听取教学一线教师及学生对于教学工作的意见与建议。

(4)以随机性的教学质量评估为基点,发挥教学督导的辐射性作用。教学质量评估是教学督导的一种重要方式,随机性的评估能有效监督和鞭策教师严肃、认真地对待教学工作,便于督导人员广泛交流教学管理理念与成功经验,指导教学工作。

2.教学督导对改进教学工作具有重要功效

(1)为高校的教学改革提供重要依据。教学督导工作能广泛吸取各个层面的教学信息并及时上传到教学主管部门,运用科学的方式进行归纳、综合与删选,将其应用到教学改革中,为高校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决策依据。

(2)提高高校教师的基本教学能力。教学督导对于教师教学工作来讲是一面镜子,能反映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从实践出发对教师教学工作献言献策,科学、有效地指导教师实现教学目标,提升教师的基本教学能力。

(3)提高教师的教学管理能力。教师除了完成教学任务外还要参与教学管理工作,教师在会议讨论与教学评估过程中掌握基本的教学状况,对于课程安排、专业发展、制度设计等工作有一定见解,掌握大量教学信息的基础上提升基本教学管理能力,这是教学督导功能的重要体现。

二、高校教学督导工作存在的问题

1.理念层面:教学督导的认知存在偏差。我国高校教学督导工作多以“督”为主,不仅将监督、检查、评估做到实处,还不断深化督促的范畴,以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核心,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量化考核并将结果作为绩效评估的重要指标。但这种督导理念忽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面,即引导教师形成正确的教学观念,在思想与认识上引起他们对教学理念的重视。另外,督导成员对督导内容存在较大认知偏差,高校教学督导不仅是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效果的评价,还应注重对其教学态度的评价,按照权重制订合理的评估标准。

2.制度层面:教学督导制度不完善。目前,我国高校教学督导制度建设仍借鉴各国教学督导的先进经验,处于模仿阶段,没有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形成完善的教学督导制度。

我国高校教学督导体系主要存在以下三种模式:一是职能处室模式,教学督导部门是学校行政管理系统的独立单位;二是依附教务处模式,教学督导部门挂靠在学校教务处;三是相对独立的督导和咨询模式,督导委员会直接对校长负责或直属学校领导。这三种模式虽有一定好处,但总体来看仍然存在较大弊端,没有达到制度化标准。职能处室模式下,教学督导机构难以协调与教务部门之间的关系,容易造成由于职能交叉而出现的部门矛盾,导致教学管理效率降低。教务处模式容易导致教学督导工作逐步边缘化,同时程序的繁琐与权力的下移也会造成权重指数降低。相对独立的督导咨询模式容易越位,凌驾于教学管理之上,与教学工作的关联性不强。

3.机制层面:教学督导工作运行机制不畅。首先,高校教学督导在部门之间的关联与方式的选择上缺乏行之有效的工作计划,许多工作相互脱节,造成教学督导工作流于形式。其次,高校教学督导过程过于注重监督与评估,忽视对具体教学工作的指导,发现问题却不能立竿见影地解决。再次,高校教学督导工作范围过于狭小,对督导的范畴认识有误,造成督导与教学不能相对应,影响教学督导的工作效果。最后,获取相关信息后缺乏处理教学管理问题的措施与路径,导致许多问题难以解决。

4.团建层面:教学督导队伍的专业化程度不高。目前,我国高校教学督导团队建设存在明显不足,督导队伍的专业化程度不高。我国高校教学督导队伍主要是由离退休人员及在职党政负责人、领导干部组成,领导力与权力分配等方面的优势比较明显,但仍然不能掩饰其结构不完善、层次不清晰的问题。

三、高校教学督导工作的改进策略

1.树立全新的教学督导理念。高校教学督导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形成“督”与“导”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坚持以监督促引导,以引导巩固监督,促进教管双方顺畅沟通与交流,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服务,顺利完成教学目标。“以人为本的教学督导工作,要求督导专家以激励为导向,以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为逻辑起点,在肯定和尊重师生的基础上,帮助师生实现自我价值。”全新的教学督导理念能将人文关怀渗透到具体工作中,明确教学督导双方人员的身份与地位,彰显高校现代治理理念的重要价值,鼓励双方在督导过程中严格要求自己,增加相互之间的情谊,以平等、诚恳的态度开展教学督导工作。

2.健全教学督导的相关制度。充分发挥教学督导在教学质量监控、引领教学工作改革等重要功能,建立适合我国教情的教学督导制度,进一步明确教学督导的工作定位,确立督导专家的职责与要求,丰富教学督导的方式方法。

高校教学督导制度主要是由基本制度、工作制度、考核制度等内容构成,从工作的原则到责任分工,从评价的过程到责任的追踪都应确保教学督导工作逐步规范化与科学化,制度的完善能进一步明确督导人员的权利与义务,根据制度安排设计具体的实施细则,循序教学督导的先进理念,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引导高校教学工作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3.构建科学的教学督导工作机制。首先,厘清教管双方权利与义务,明确双方的工作职责,根据高校的具体情况建立两级督导体系,保证督导工作的灵活性。其次,形成完善的教学督导标准体系,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态度、教学水平做出全面、客观评价,保证教学督导的有效性与权威性。其次,形成教学督导的信息反馈机制,收集上来的教学信息要及时反馈到教学督导部门,以便能及时做出决策,充分发挥教学督导应有的作用。最后,建立督导的多元化主体机制。“在专家督导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督导,这是近年来国内高校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重要举措。”

4.加强教学督导团队建设。首先,培养教学督导工作人员要具有丰富的教学管理经验,在了解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引领其快速地实现专业成长。其次,培养教学督导人员较强的沟通能力。教学督导要面对学校整体教学人员开展监督。最后,培养教学督导人员应具有终身学习与开拓进取的精神。高校蓬勃发展,各种督导新理念不断涌现,这就需要督导人员加强学习,更新自身观念,将不畏的精神与热情投入到督导工作中,保证教学督导工作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申金霞.高校教学督导工作创新与发展的路径探析[J].中国大学教学,2012

[2]寇尚乾.高校教学督导工作的现状及实践反思[J].中国成人教育,2011

[3]申金霞.高校教学督导工作创新与发展的路径探析[J].中国大学教学,2012

[4]薛国凤.从“局外”走向“局内”——高校教学督导理论与实践问题的探讨[J].高等教育研究,2014

文章编号:ISSN2095-6711/Z01-2016-05-0069

猜你喜欢

教学督导引导高校
新建本科院校教学督导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网络时代大学生非理性爱国现象的引导
细细品味课堂语言 轻松享受教学过程
移动版教学督导听课评价系统建设初探
互动式教学法在大学散打教学中的应用
高校如何发挥教学督导在考试中的作用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精心引导,实现学生语言积累多点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