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牙塔“除魅”
——初探《象牙塔》中的美国高等教育困境
2016-03-21卢玉洁
卢玉洁
象牙塔“除魅”
——初探《象牙塔》中的美国高等教育困境
卢玉洁
美国纪录片制片人Andrew Rossi携新作《象牙塔》于2014年1月18日,在第30届圣丹斯电影节上亮相,并获得了该届电影节评审团大奖的纪录片提名。虽与奖项失之交臂,但此项荣誉已是这位导演从事纪录片拍摄十年来的最好成绩,另外,本片在“豆瓣电影”上的评分高达8.3分,亦反映了国内观影者对影片整体成就上的某种肯定。
影片以Gale Storm的同名歌曲开场,镜头在悠扬的旋律中探入正值开学季的哥伦比亚大学校园,从而引出当下美国社会对本国高等教育所面临的困境的相关讨论,以及寻求解决之道的尝试。不同于借助人物和情节表达明确题旨和立场的剧情片,《象牙塔》基本可以归为尼科尔斯所划分的四种纪录片类型之一的“观察型记录片”,即“充分运用运动长镜头、同步录音、连贯剪辑等技术手段,以一种透明的、无中介的风格,试图对现实事件进行完整的复制”[1],采用某种近乎平铺直叙的剪辑方式,在社会各界的声音中,还原了美国高等教育在政府拨款逐年减少和高校“军备竞赛”的环境下,产生的学生教育贷款问题、学术质量问题和就业问题,并上升至政府针对公民是否及如何享有教育权所作解释的相关讨论中。片中先后介绍了这场质疑高等教育合理性及必要性的海啸中,深泉学院(与世隔绝,其宗旨是“自治,学习,劳动”)、斯佩尔曼学院(黑人女性高等学府)、库伯联盟学院(150余年间坚持全额奖学金,倡导免费教育)各自所持有的价值观,和以MOOC(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为代表的共享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及其在圣何塞州立大学施行的失败案例。最后则总结道:美国高等教育仍会继续下去,而探索解决的途径,寻求大学乃至社会未来发展方向的希望,都应寄托在具备批判性思维的年轻人身上。
对中国的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们而言,囿于《象牙塔》所呈现的严峻现实,将思考的重点集中在甄别影片中开具的诸项对策孰优孰劣的争论上,或者就此断言高等教育已是穷途末路,显然是种不太明智的做法。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中美两国的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和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本质上的不同,而毫无疑问地,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与面临的当下形势,和各国国情息息相关,这就决定了一部分现象性的问题,放到当下中国社会其实不足为虑,当然相应的,某些中国高等教育亟待解决的难题,亦很难找到大洋彼岸的对应物,承认并维持中美两国国情的相对独立性,是分析本片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前提。
强调中美两国高等教育现状的差异,并不意味着《象牙塔》无法为我们关于高等教育的思索提供启示。近30多年来,中国高等教育与国际趋势相向而行,加快大众化步伐,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市场化进程,推进大学自主办学,建构质量保障体系,提高国际化水平,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能力显著提高。[2]许多理念和愿景与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有共通之处,因此,本文将在上述两个前提下,从市场化、大众化和批判性思维三个方面,揭示当下美国高等教育正经历的社会历史变革。
一、陨落的神坛:市场化浪潮下的高等教育
Ivory Tower一词最早见于 《旧约·雅歌》第7章第4节,相传是为所罗门王所作的爱情诗歌,“象牙塔”一词在该诗句中仅用来歌颂新娘的颈项,而其目前最广为接受的释义,则是法语tour d'ivoire之译。19世纪的法国诗人、文艺批评家圣佩韦·查理·奥古斯丁 (Sainte-Beuve,Charles Augustin)在书函《致维尔曼》中,借“象牙塔”一词来批评同时代的法国消极浪漫主义诗人、作家维尼(Vigny,Alfred Victor)忽视现实社会的丑恶悲惨之生活,而自隐于其理想中的美满之境地———象牙之塔(tour d'ivoire)。从此,“象牙塔”就被用来借指那种脱离现实生活的文学家和艺术家的小天地——一种与世隔绝、逃避现实生活的世外桃源。[3]“象牙”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下,具有比较统一的内涵,往往代表着神圣、高贵和纯洁,从建筑学的角度看,“象牙”作为建材体现了西方建筑的精髓,即“砖石艺术”。这种对石头建筑的偏爱呼应着希腊神话中丢卡利翁和皮拉以石块造人的典故,与古罗马建筑一脉相承,西方的建筑师们希望借此表达出一种“人化的自然”或“自然的人化”,因而质地近似砖石的象牙,同人的身体和人本身间亦存在着隐秘的联系。至于“塔”,则在以宗教建筑为本位的西方建筑中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直指苍穹的艺术造型,很好地诠释了西方人对神灵的敬畏与对宗教的信仰。
以“象牙塔”喻大学,不仅仅是种美好的褒扬,事实上,大学在西方和“宗教”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影片中提到,美国的第一所大学——哈佛大学,最初就是教堂的产物,“而大学的精髓——讲座,其实只是一种更现代的布道”。“大学是延续人类文明,逃脱死亡的一种方式,是人类与时间和死亡的抗争。”但随着中外大学的发展,并不是所有大学都可以被称之为“象牙塔”,济南大学的蔡先金教授在《大学与象牙塔:实体与理念》一文中,将象牙塔式大学应具备的条件概括为:办学要具备相对独立性,这是前提;要有独立之精神与自由之思想;要纯净得没有“僚气”、“铜臭气”。从这一点上看,“象牙塔”,更多的是一种关于大学的理想,是所有大学的精神标杆。
“大学”不能和“象牙塔”完全划上等号,同时,它也无法代替“高等教育”而涵盖其内涵和外延。由于我国现代高等教育的理念绝大部分是舶来品,缺乏一个完整的生长、成熟历程,使得一部分高等教育研究者们长期以来将“大学”和“高等教育”混为一谈,这种概念的混用在我国高等教育井喷式发展、价值呈现多元化的社会现实出现前,尚能够满足问题阐述的需要,但到了今天,高等教育再一次站在新的十字路口,亟需与国际高等教育发展接轨之际,相互间的替代就变得很不实际了。
通常意义上,“大学(University)”更多指代的是承担高等教育任务的机构,现代意义的大学有别于“学院(College)”,不是单科院校,而应是一个综合性的、多学科的教育机构,以免单一学科因为缺乏其他学科的配合而走向狭隘和衰弱。“高等教育”则“是建立在中等教育基础上的、由大专院校及其以外的与之同等水平的其他教育机构所实施的各种类型、各种层次、各种形式的教育。”[4]亦即,高等教育只是一个相对初等和中等教育存在的概念,指某种较高的教育程度,重点在于“教育”,而不是学术组织的组成形式。唯有以这两个概念为基础讨论 《象牙塔》所涉及的高等教育问题,才不会将深泉学院、库伯联盟学院以及MOOC拒之门外,阻碍本片叙述线索的整理。
美国作家Anya Kamenetz用一个比喻来解释高等教育陷入困境的部分原因:“一直以来,高等教育都如一个黑盒般存在,它被一种威望及神秘感所环绕着,但我们从没认真去探究过盒子里的东西。”而一旦明确“高等教育的本质特点在教育”,被《象牙塔》中看似嘈杂喧嚣的声音复杂化了的核心问题立刻就能得到凸显。高等教育,至少是影片所呈现的高等教育所处的瓶颈,实际上是高等教育的初衷“教育”同一往无前的市场化进程产生龃龉的必然结果。表面看,是美国政府对高校支持的一路走低,将个人技术能力提升的成本转嫁给公民自身,使得教育贷款违约吞噬了大量美国年轻人的梦想,直接导致人们在触目惊心的高昂学费和惨淡的就业前景前,质疑高等教育的合理性,但问题的根源其实在于,传自哈佛的美国教育的DNA“为了更好的教育、资源、声望及学生所需的竞争模型”,所谓的“精英住宿式高等教育体系”发展到当下,已然演变成一场舍本逐末、由升学主义操纵的大学间的生存游戏与“军备竞赛”。
高等教育的初衷是教学生如何在之后的一生里去思考、总结及怀疑,教学是大学的本体职能,研究与服务则是派生职能。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大学在过去一直从增加项目和设施、高薪聘请顶尖人才、吸纳更多学科门类三个方面,努力将自己建设成现代大学所要求的综合性、多学科教育机构,拔高自己的排名,以期通过激烈的竞争实现可持续进步。竞争使具备福利性质基因的高等教育变成了一个超级市场,大学及其附属环境不可避免地成为商品,与之相对,学生拥有了另一层身份,那就是消费者,高等教育的市场化进程亦就此启动。
市场化运作在诸多领域和事实中证明了自己存在的必要性和影响社会的能力,是现代社会资源配置的重要一环,不应蒙受责难,美国高等教育的阿克琉斯之踵在于,它在竭尽全力拥抱市场化的同时,逐渐偏离了教育的初衷。一方面,愈演愈烈的福利战争下,就像“重建派”所担忧的那样,象牙塔“迎合着重物质轻精神、重经济轻文化、重科技轻人文、重操作轻思想的倾向”[5],一点点丧失了校园文化及精神的健康,学习与生活环境的建设远远超出必要的范围,消费主义盛行,日夜笙歌、纸醉金迷之中,原本应该代表着高等教育的傲人成果,向世界发出超前性、独立性、批判性思维的学生,心智遭到腐蚀,终日沉迷于Party和狂欢之中;另一方面,过于单一的教师考核制度,仅看重所聘教师的研究成果及学术影响,正在把美国大学推向师生彼此孤立的研究所境地,相同的隐患同样存在于当下的中国高等教育之中,一边是来自校方对外“教学军备竞赛”的巨大学术压力,一边教学评估由尚待建立自律及清醒判断力的学生,通过填写满意度调查表进行,教师自然更倾向于降低学术要求,减少教学投入。到最后,高昂的学费“买”来的是庞大的心理落差,匮乏的思维能力,及对未知前途的迷茫和悲观。
作为高等教育最主要的承担者,大学必须认识到自己的使命,在市场化的必然趋势中找到教育和产业的平衡。而高等教育面临的另一个矛盾,是在精英和大众二者之间,应该如何抉择。
二、倾斜的天平:精英与大众之辩
如何提供更好的高等教育,以及,如何让尽可能多的人接受高等教育、实现高等教育的公平和大众化——这两种理念分别位于“高等教育”这架天平的两端。无论在中国,还是美国,高等教育都起步于少数人中间,长期以来为身处金字塔顶尖的人所享受,19世纪60年代,美国国会颁布的《莫里尔法案》使“高等教育可以让每个人从中获益,人们应该学习一切需要的知识,以成为合格公民”的理念迅速发酵,以史无前例的规模,扩建了州立大学的前身——赠地学院,让全国遍布高等学府,设立了以斯佩尔曼学院为代表的黑人大学,在种族隔离与性别隔离的年代,让教育率先突破了肤色和性别的偏见;“镀金年代”的慈善家们向美国社会灌输了“高等教育大众化是基本人权”的理念,其中的代表人物,企业家彼得·库伯于1859年创建库伯联盟学院,旨在通过提供全额奖学金使无论何种背景的人都能来到学院学习实用技艺,高等教育机构的形式更趋于多样化,在促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同时,更好地实现了其服务职能;至美国总统罗斯福在二战后公开发表的一次国情咨文演说,强调接受良好教育是公民应有的权利,随后,退伍军人法案的通过,使超过两百万的退伍军人得以免费踏入校园,并直接促成了1965年的《高等教育法》,和联邦学生援助项目、佩尔助学金的创立,美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进程真正具备了切实的制度、资金和政策支持,无疑得到极大的推动,以数据为例,1977年佩尔助学金可支付的州内学费达116%,新生们只需要在暑期打短工,就能够顺利获得入学所需要的资金。
政府的高调介入,使花费极大的资源建立的精英住宿式高等教育体系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并行不悖,亦掩盖了大学无限扩张过程中的诸多隐患,于是也就不难理解,20世纪70年代罗纳德·里根要求个人承担自我教育的成本,不再赋予公民教育权后,美国高等教育庞大而低效的结构遭受的冲击。高等教育的市场化和大众化两个趋势似乎在此发生了冲突,而被习惯性地与“昂贵”紧密联系起来的“精英式高等教育”,又仿佛同普及高等教育的使命并不兼容,紧随其后的技术革新和信息时代的来临,将持续发酵的质疑瞬间引爆。美国社会在见证某些“名校辍学”幸运儿的成功,肯定他们改变了世界的同时,一种中国国内亦并不陌生的声音甚嚣尘上,那就是转而群情激愤地将高等教育存在的必要性彻底否定,即所谓的 “读书无用论”,美国大学在投入市场化进程的怀抱时将自己变成了研究成果和文凭的生产者与销售者,教育形同投资,而作为这一切的消费者,学生与家长把走出校门后的账户数额和“本金”做某种量化的、固定的联系,表面上也非常顺理成章。“大学被打着‘以创造更美好未来’的名义,被抬到过高的位置”,正是对其本职的真正消解,狭义的知识、不菲的工资和美满的生活,基于一种共同的固定印象所结成的同盟,促使整个社会都缺乏对大学的准确定位。鉴于高等教育就是出售知识,而掌握知识就拥有了完美人生的等式,相当大一部分人开始认为,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就是狭义知识的大众化,所以,当MOOC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时,“读书无用论”,更准确地说,“大学无用论”的信徒们欢欣鼓舞:如果原本要价高昂的知识,通过互联网就可以免费得到,那么大学还有什么存在的价值?影片中Udacity的授课人之一更是通过一种极富挑战性的口吻将这种论调加以表达:真的有必要让500个教授在500所大学教差不多的课吗?或者挑出其中最厉害的那个,给他更多的时间把课讲好,也许后者的授课效果比前者更好。
MOOC的全称是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即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如今在部分国内顶尖大学的招生录取工作中,作为学生学业水平的参考之一,MOOC的结业证书有一定效力,但非常有限,而国内尚无学校拥有圣何塞州立大学的气魄,选择由MOOC代替大学基础学科的全部教学,进行教学方式改革的尝试。但遗憾的是,该次的结果并不尽如人意,网络课程的通过率和学生保留率比传统课程更低,因此第二个学期,圣何塞州立大学就终止了和Udacity的合作。正如在信息时代来临之际,妄图彻底否定传统高等教育模式,完全倚赖网络是不可取的一样,MOOC所遭遇的滑铁卢亦不能说明高等教育联手新兴科技和媒体的可能性不复存在。断言何种形式更具生存权不是纪录片拍摄的初衷,同样也不是分析圣何塞州立大学这次宝贵尝试的重点,应该看到的是,它有力地证明了以大学为代表的高等教育机构尽管面对诸多质疑,但仍是高等教育至关重要且不可或缺的一个载体。要实现完全的网上自主学习,学生首先必须具备自律、自驱力、自信和毅力等基本素养,知识本身却没有赋予求知者这些品质的能力,仍然有相当比例的学生需要一个相对独立且各学科相互渗透的环境,在引路人的悉心教授答疑下,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彼此促进,将高等教育机构代代流传的良好品德与精神的DNA加以继承,完善自己的人格——“育人”,这是包括高等教育在内所有阶段教育的接力所期望达到的最终结果,尤其是高等教育的核心价值与存在的意义。
为此,高等教育必须处理好“质量”和“数量”,即精英式与大众化的关系。《象牙塔》中介绍的“深泉学院”就是一个在教育市场化大众化浪潮中特立独行的高等教育机构,它以“自治,学习,劳动”为宗旨,坚持封闭式免费办学,学生在与世隔绝的环境中,一半时间学习,一半时间在农场或社区劳动,大部分事务是一个人无法独自完成的,学生们彼此聆听,彼此交流,彼此妥协,共同做出决定。“深泉学院”的世外桃源式教学当然令人向往,可它仅仅只能作为一个个案,不具备普遍的可操作性,就像旁白里所说的,深泉学院越来越跟不上时代,然而它回归教育本身的精神,是当下浮躁的美国高等教育环境中一道清醒的声音。
三、批判性思维:在质疑声中一往无前
就像本文开始论述前所做的说明那样,到了第三个部分,是时候从纪录片呈现的现象跳出来,挖掘导演Andrew Rossi真正想告诉观众的部分。影片下方的评论模块中,有观影者反映《象牙塔》的剪辑“稍显凌乱,有些拼凑”,大量的对话和讲解让人应接不暇,感到乏味,事实真是如此吗?如果联系导演的真实意图——倡导批判性思维,那么“失败”的拍摄与剪辑,就有可能是一种借助形式做出的巧妙叙事。
在初期,纪录片以其“纪实”的特点得以和剧情片泾渭分明,人们普遍认为剧情片是 “虚构”,相对的,纪录片还原的是完整的“真实”,这种一厢情愿的固定印象随着电影产业和文化的发展逐渐遭到巨大的质疑。纪录片并非纯然是客观的,“不管他们(纪录片导演,译者注)采纳的是观察者的立场,或者是编年史家、画家乃至任何其他什么人的立场,他们始终无法回避自己的主观性。影片所呈现的世界是导演自己版本的世界。”[6]尼科尔斯将纪录片创作时普遍存在的主观性称之为纪录片的 “Voice”,Voice的重要性则在他对纪录片所下的定义中有很好的体现:“纪录片所讲述的情境或事件包含了故事中以本来面目呈现给我们的真人 (社会演员),同时这些故事传递了创作者对影片中所描述的生活、情境和事件的某种看似有理的建议或看法。影片创作者独特的视点使得这个故事以一种直接的方式对这个历史世界进行观看,而不是使其成为一个虚构的寓言。”[7]
回到《象牙塔》本身,国内观影者的国籍差异使得我们很难对影片中呈现的美国高等教育所面临的危机产生异常强烈的代入感,被纪录片中的“现实”调动起全部的情绪,油然而生一种寻求方法改变现状的使命味道,观影情感体验的不到位是国内观影者的损失,不过,这种代入感的缺乏却从反面帮助我们更加清晰地听到影片自己的“Voice”,由此观之,本片豆瓣网上的一条评论就非常耐人寻味,这位ID为“骚年P”的用户这样写道:“这片子最感动我的两个点:所有人对自由的尊重,以及不知为何人人都有的梦想。”自由与梦想的现象,和影片最后提出的“批判性思维”息息相关,片中的受访者很少表现得一筹莫展(当然,可以认为这是导演刻意为之),无论身处怎样的境况,他们身上都有着一种坚定的自信和强大的行动力。观影者可能普遍对通过“占领校长办公室”反对库伯联盟学院高层收取学费决定的学生行动印象深刻,还是“骚年P”,提及本部分时使用了“泪牛满面(泪流满面)”一词,不卑不亢、无所畏惧地站出来,向权威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异议,并采取实际行动争取权利的能力,尤其还有勇气,之所以引发观影者的阵痛,是因为它就是我们身上所缺失的部分。库伯联盟学院校长面对压力时的回应,使得他身上那种传统剧情片里 “对立面”引起的敌意被极大淡化,占领行动是一种抗争,更是一种对话。对话、倾听和思考充斥在看似零乱的每个场景之中,深泉学院的学生毫不避讳地表示 “在其他的大学读书我会变得自私而自恋”,哈佛新生大卫·布恩拒绝申请黑人院校以期“学会和不同的人交流”,Udacity的创建者们离开斯坦福大学时脸上洋溢的改变未来高等教育的自信,哲学系教授瑞塔·曼宁辛辣地讽刺所供职的学校和Udacity的合作,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即便是背负着十四万美元教育贷款引起的债务的斯蒂芬妮,仍然坚持“我所受到的教育是无价的”,出现在镜头前的人无一不对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有着相对充分而理性的认识,明白自己灵魂深处想要的东西,并笃信即使周围所有人都告诉你你做不到,自己内心仍有个坚持“You can”的声音,相信想要的世界即使不在眼前,但终会到来……批判性思维是谨慎反思和创造,是辩证的认知过程,更是理智、美德和技巧的结合,从这一点上看,“批判性思维是美国的根基”,分布在讨论高等教育问题各个阶层中发出自己声音的这些人们,证明了美国的高等教育依然是有成果的,而高等教育何去何从,解决之道就在于这些具有批评性思维的年轻人身上。
四、结语
Andrew Rossi的纪录片《象牙塔》从美国在高等教育领域令人震惊的庞大投资切入,展现了在政府拨款逐年减少和高校扩张的环境下,滋生的学生贷款问题和通过率问题,通过介绍包括深泉学院、库伯联盟学院、MOOC在内,当下美国高等教育多种多样的形式,和社会各界关于高等教育问题的讨论,共同突出了美国社会的根基——批判性思维,并将解决高等教育问题、缔造更美好社会的希望,寄托在具有批判性思维的未来年轻人身上。本片所包含的信息量较大,而97分钟的片长稍显局促,使得影片节奏过于紧凑,剪辑上有一定问题,容易使观者感到疲软,但总的来说,还是较为到位地表达了“美国教育要培养受教育者的批判性思维”这一主题。
本文从市场化、大众化和批判性思维这三方面,揭示影片《象牙塔》所反映的当下美国高等教育正经历的社会历史变革,尽管如前文所说,中美间存在巨大的国情差异,不能将影片反映的问题和已有的解决方案盲目代入我国社会,但是,处理好市场化和高等教育本位职能、精英式和大众化进程,以及思考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它所期望达到的最终目的等问题,亦能给我们国家今天的高等教育带来有益的启示。
注释:
[1]王迟:《纪录片究竟是什么?——后直接电影时期纪录片理论发展评述》,《当代电影》,2013年7期,第81页。
[2]别敦荣、杨德广主编:《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30年》,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73页。
[3][日]厨川白村:《出了象牙之塔·题卷端》。见鲁迅:《鲁迅全集》(第1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第155-156页。
[4]张澜、温松岩:《“高等教育”和“大学”概念的界定与分析》,《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5年第1期,第69页。
[5]蔡先金:《大学与象牙塔:实体与理念》,《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第2期,第36页。
[6]Erik Barnouw.A History of the Non-Fiction Film(2nd e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3,P97.
[7]Bill Nichols.Introduction to Documentary,Indiana University Press,2010,P169.
(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编辑:舍予
责任编辑:文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