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现状调查与改革初探
2016-03-20河北省正定县胜利街小学
河北省正定县胜利街小学 闫 欣
小学语文教学现状调查与改革初探
河北省正定县胜利街小学闫欣
小学语文是基础教育的根基,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发展,小学语文教育取得可喜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理念不科学,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手段陈旧老套。本文对小学语文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改变此现状的策略。
小学语文 教学现状 课程改革 多媒体技术
一、小学语文教学现状
随着新课程改革深入发展,小学语文教学取得不错的成绩:
一方面,加强了教师队伍建设。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感到压力,知识跟不上时代发展,思维不如学生活跃,这些问题促使广大教师主动学习,最终实现教学相长的目的。
另一方面,学生有了明显进步,课堂主体地位越来越明显,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自主探究,从学习亲身经历中体验学习乐趣,兴趣盎然地提高语言应用技能。
二、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1.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观念陈旧。很多教师教学时非常卖力,感觉身心疲惫,因为他们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备课,上课及时辅导学生,但是教学效果却不理想。原因是教学观念陈旧,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使语文课堂教学氛围死气沉沉。
2.小学生的作文水平及阅读能力有待提高。影响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是作文教学,一说起作文,学生就表现得非常害怕,主要是教师指导不到位,学生缺乏素材积累,写作时无从下笔。
传统教学模式是教师主宰课堂,教师的思维代替学生的思维,教师讲授代替学生阅读,不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阅读和思考,不能深入把握文章内容,更不能和作者产生共鸣,学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得不到培养。
3.不能合理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可以为课堂增添活力,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但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不能科学合理地运用多媒体甚至过分依赖多媒体,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课件上,没有时间阅读和思考,严重影响语文教学质量。
4.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落后。很多教师安于现状,没有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不及时补充新鲜知识,与时代发展脱节,导致自身知识结构不健全,教学方法单一死板,阻碍小学语文教学发展。
三、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的发展策略
1.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以往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做好充分的备课工作,把备课内容原封不动地传授给学生,忽视学生的主体性,这样的教学模式严重束缚学生的创造力。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要以学生为本,转变传统教学观念,了解学生记忆特点,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采取合理的教学节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要具备创新精神,做到因材施教,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成功的快乐,达到快乐学习的目的,构建高效课堂。
2.吃透教材,创新教材,灵活运用教材。教师要灵活运用教材,从学生实际出发对教学进行创新整合。
另外,教师在分析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应引进教材之外的相关资料,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帮助学生理解文本,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运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读书能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首先,教师要想法设法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贯穿“以学生发展为本”的阅读教学观念,摒弃 “课堂代替阅读”的弊病,注重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其次,教师要尽量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留出充足的时间指导学生阅读。再次,教师要教给学生有效阅读的方法,提高阅读效率,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积累知识。最后,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创造机会让学生阅读,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4.科学运用多媒体技术,转变传统教学观念。信息时代,多媒体为教学带来很多便利,但在实际运用中还存在很多弊端,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小学语文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要适度,需要板书的地方必须板书,需要教师示范朗诵的时候不能用多媒体代替,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习效率的提高有很大帮助。语文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方法,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束缚,构建高效课堂。
总而言之,语文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教师要立足于小学课堂,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潜力,发展他们的个性,使他们愉快、有效地学习。语文学习讲究实际运用,这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有效推动小学语文的课程改革需要语文教育工作者一起努力。
[1]张 玲.浅析小学语文教学的误区及其突破路径——对“自主探究热”教学模式的几点反思[J].考试周刊,2014
[2]朱爱兰.全面树立新型理念,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问题[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2011
[3]王 梅.浅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J].新课程学习·上旬,2013
[4]郭素芬.立足创新角度把握科学提问——浅谈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提问艺术[J].青春岁月:学术版,2014
[5]周新霞.新课标视阈下小学语文阅读与表达共生课堂的思考与实践[J].江苏教育研究,2012
ISSN2095-6711/Z01-2016-06-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