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之浅见

2016-03-20江西省新干县三湖中学傅国平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6年7期
关键词:生源师资办学

江西省新干县三湖中学 傅国平



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之浅见

江西省新干县三湖中学 傅国平

随着农村义务教育“两基”目标的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凸显出来。如何让农村学生和城市学生一样不仅有学上,而且上好学,享受优质教育是农村义务教育必须解决的问题。然而,城乡之间、乡镇之间、中小学之间,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的问题比较突出且有继续扩大的趋势。

农村义务教育现状 设想 思路 加强保护

一、农村义务教育不均衡的原因

1.办学条件不均衡。由于实行“乡办初中、村办小学、以乡为主”的经费投入体制,乡镇财政资金有限,农村义务教育存在较多后遗症。农村中小学校的校舍条件、教学设施、校园环境、校园文化的建设严重滞后,教学活动仍停留在“粉笔+黑板”的最原始的办学条件上,与步入信息化时代的城市学校差距巨大。农村居民居住分散,农村中小学遍地开花,形成众多小而全的“麻雀”学校,耗散办学物力、财力,导致办学条件标准降低。虽然目前已经实行以县级为主的经费投入体制且重新进行学校网点布局,但短期内的教育差距难以消除。

2.师资力量不均衡。机构改革后,教师编制只减不增,随着教师老龄化到来,农村学校出现“爷爷、奶奶教小学,大伯、大妈教初中”的现象,农村师资严重老龄化(同时包含知识结构的老龄化)。 农村学校近十年未招聘或很少招聘师范院校毕业生,加上农村学校的工作条件、生活条件、生存环境都无法与城市比,青年教师在农村工作三五年就想方设法离开了。农村学校成了教师的“培训基地”,学校师资青黄不接。

行业实际收入及工作量大是农村骨干教师流失的主要原因。笔者所在校从2010年至2015年五年间流失青年骨干教师 16人,仅补充师范院校毕业生三名,其中二名是省“三支一扶”的毕业生。由于福利待遇低,工作任务繁杂,工作时间长,既当学生的教师又当学生的保姆,生活条件差,农村学校师资出现结构性短缺。

农村地区人口密度小,学生数量少,而教师编制是按师生比率配置的,农村学校的师生比高于城市,即使是相同的比率,农村学校因规模小,教师的工作任务重于城市,这是造成农村学校教师紧缺的重要原因。

农村教师流失较多,学科教师不均衡,如农村学校紧缺英语教师,几乎到了无法开课的程度,这使农村学校的英语教育形成“木桶的短板”效应,制约农村教育均衡发展。

3.学校生源不均衡。城镇学校生满为患,存在超级大班,而一些农村学校却生源不足,门庭冷落,一些农村学校全校学生数还抵不上城市学校一个年级。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

一是农村地区人口密度小,在国家低生育计生政策影响下学生绝对数量减少。二是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许多农村人口迁移到城镇。三是农村人口进城务工,孩子随父母转移到城镇。四是农村办学条件、师资力量薄弱,家长为了孩子受到优质教育,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宁可到城市租房供养孩子,也不愿让孩子在农村上学,这是农村生源流失的重要原因。特别是初中阶段,教师为让孩子考上重点高中,初中生源流失尤为严重。城镇学生免除杂费、教材费后,这种非正常流动逐年加剧。五是由于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存在巨大差距,家长对子女学习丧失希望,失去教育的动力和热情,直接影响子女对读书的认识和态度,使子女对读书缺乏热情,抱着无所谓态度,认为读不读书都一样,甚至产生“读书无用论”的思想。这是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辍学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产生新一代文盲,直接影响我国义务教育的实施。

4.学校办学经费不均衡。无论是过去向学生收费,还是现在由财政统一拨付经费,学校办学经费取决于在校学生数量、经费标准,这是因为“学校办学经费=生均公用经费×实有学生数”。农村学校学生本来就少,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始终低于城镇学校,加上生源流失带来经费流失,农村学校办学经费更加紧张。学校有限的经费主要投放于基本办学,根本没有资金用于信息化教学设施建设和教师进修学习,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工作积极性受到制约。城市学校不存在这些问题,相反,城市学校聚集了资金、师资、生源方面优势且有政府政策、资源倾斜,最终强校越强,弱校越弱,农村学校生源流失进一步加剧,农村办学陷入萎缩状态。

破解农村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难题,推动义务教育正常、有序、均衡发展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必然要求,是满足广大农村人民对优质教育需求的必然要求。新《义务教育法》第22条、32条、45条对学校、教师、经费三方面明确提出实现教育均衡的责任主体,从根本上为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奠定基础。但是教育均衡发展不可能自动完成,需要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各司其职、各尽其责。

二、实现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设想

首先,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制定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一是搞好中小学校网点布局调整规划,集中教育资源,提高办学质量;二是搞好中小学“危房”改造及校舍维修规划,对农村中小学校摸底排队,从薄弱乡校开始重点突破,分批、分年度逐步改造;三是搞好师资补充、培训规划,及时引进新教师,为师资队伍注入新鲜血液,加强原有教师培训,增强师资队伍造血能力;四是搞好教师交流、支教规划,使现有师资基本保持相对均衡,避免差距进一步拉大。

其次,地方政府要转变新建、改建学校经费投放思路:

一是将打造一所城镇示范学校的教育资金分散若干份,用来打造多所农村示范学校,体现教育公平性、公益性,造福更多农村学生。农村人口众多,地方政府应避免城市学校“生源增加——扩校、建校——生源激增——再建校、扩校”这种“水多加面,面多加水”的建校思路。二是将过于分散的“危改”及校舍维修专项资金集中投入农村学校,实现一次改造到位,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利用3~5年时间均衡区域内办学条件。再次,地方政府要转变师资配置思路:

一是地方政府要切实担负应有责任,建立长效教师招录用制度,根据教师正常减员情况面向社会公开选拔教师,这是师资均衡的前提。二是改变师资优先城镇配置的办法,对城乡师资、中小学师资进行一体化管理,统筹配置,适当向农村学校倾斜。三是适当降低农村学校的师生比率,兼顾农村学校的班级数,减轻农村教师工作量。四是尽量缩小农村教师与其他行业的收入差距,改善农村教师的工作生活条件。五是从留住人心着手,从政策和待遇上予以倾斜 ,建立一套人性化、科学化的人才激励机制,使教师乐于在农村奉献,利用3~5年时间基本实现区域内师资均衡。

最后,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农村学校的保护:

一是政策上的倾斜,各方面给予适当优惠。二是加大扶持力度,尽快缩小城乡学校差距,唯有均衡发展教育才是从根本上破解家长“择校”问题的钥匙,才能体现教育的公平性、公益性。这是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三是加强对农村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帮助,提高教学质量,巩固在校学生数量。

农村义务教育不均衡问题由来已久,它是城乡差别的副产品。彻底解决这一问题不能毕其功于一役,只有科学规划、周密部署,教育均衡才能实现。

ISSN2095-6711/Z01-2016-07-0024

猜你喜欢

生源师资办学
新形势下提升传统本科专业生源质量的思考和认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农村生源不是“摇钱树”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北京印刷学院新媒体学院师资介绍
第二节 2015年法学专任教师师资情况
中国和主要发达国家学前教育师资职前培养体系比较
幼教师资培训班在京开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