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缘起、失落困境与动力唤引:高中作文教学中的“人文性”问题
2016-03-20贾晓珍
贾晓珍
概念缘起、失落困境与动力唤引:高中作文教学中的“人文性”问题
贾晓珍
从缘起至今,“人文性”都是一个蕴藏着丰厚人文价值意蕴的概念。它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的个性、差异、价值与尊严,关心、爱护人,它深深地扎根于中国传统语文教育中。而作文作为语文教育中的重头戏,它一直都承担着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作用。然而,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受到“高考指挥棒”的左右,作文教学中的功利色彩仍然很严重,作文教学中仍然存在着“技术性淹没人文性”“作文意识淡漠化”“教师人文素养缺乏”“作文评改机制欠缺”等问题,这严重背离了新课标中的“人文”教育理念,高中作文教学已经陷入了人文性失落的困境。面对困境,我们的作文教学必须立足于“人文性”,回归教育的根本,从教师和学生的角度出发,重新唤引出主体的写作动力,燃发真情。
人文性;主体性;概念缘起;失落困境;动力唤引
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曾指出:“吾民族所承受文化之内容,为一种人文主义之教育。”[1]此话虽简短,却可谓是一语中的,道破了中国传统语文教育的本质。传统语文教育“以人为本”,最能涵养人性、熏陶情操、完善人格,同时也最具生命力。正因为语文教育与人的一生是如此密不可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2]显然,教育已愈来愈倾向于“人文性”,愈来愈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愈来愈关注学生自身人格的完善与发展。
然而,理想之花是要根植于现实土壤之上的,先进的理念亦要经过实践的严苛检验。长期以来,新课改在教育实践中虽然朝着“人文性”的教育目标日益前进着、调整着,但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受到“高考指挥棒”的左右,中学语文教育中“重技术,轻人文;重分数,轻思想”的痼疾仍然十分严重。在如此扭曲的教育现状下,我们的人文教育内涵该如何有效实施,学生的个性发展该如何彰显?
“人文性”的失落已经成为语文教育者的共识,而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育的中枢,其“人文性”缺失所带来的“学生思想上的枯萎、感情上的冷炙、语言上的空洞”的弊病,已成为作文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难题,“人文性”失落下的动力唤引也成为燃眉之急。
一、“人文性”的概念缘起及精神实质
何谓“人文性”?学术界并没有统一、明确的界定。追根溯源,人文精神在我国传统教育中,是一个古老悠久、宽宏博大的命题。早在三千多年前,“人文”一词就曾出现在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的《易经·贲卦》的象辞上:“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观察天道自然的运行规律可以认知时节的变化,观察人性人情的道教伦理可以教化天下。显然,这是一种传统意义上的比较宽泛的人文思想,它融礼教、道德、教育、自然等为一体,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中厚重的人文精神。
此后,在流淌千年的教育长河中,作为中华文化思想主要支撑的“儒家学派”基本上承继了这种人文教育理念。儒家教育思想体系以孔子为核心代表人物,教授“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这些教育课程的制定实际上是将“诗教”“礼教”“乐教”等紧密融合起来,不仅传授文化知识,更注重提高作为人应该掌握的各种文化素养。所谓“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以“儒家”思想体系为支撑的“诗书礼乐”教育理念,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在人文观的教育里程中熠熠生辉。《礼记·大学》“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韩愈“教学相长”“师其意不师其辞”、王夫之“教必著行”等思想理念,都是对尊重人性、关注个体发展、关注文化对自身素养影响的“人文”理念的继承与发展。当然,中华文化思想博大深邃,源远流长。除了以儒家为核心的教育思想体系外,以“老庄”为核心代表的道家思想体系,崇尚道法自然,尊重人性的自然价值,追求遗世独立的超逸风度;以魏晋“竹林七贤”为代表的玄学思想体系,追求个性解放,追求人内在的价值,在吟啸山林、放浪形骸、佯狂纵癫、自虐颓废中蕴藏着对礼法名教、功名节操的抗争与批判,呼唤人的觉醒。“采菊东篱下,悠闲见南山”(陶渊明 《饮酒·其五》)“天性所爱,各有本分,不可挑,亦不可加”[3](《庄子集释》),那韵味无尽的禅境、那满溢耀动的天性,千余年来仍是无数文人士子所倾慕向往的。因此,中华民族思想发展史上的语文教育实际上是一种融“诗书礼乐、经史子集”为一体的综合性教育,它凸显着强烈的人文性,是一种传统意义上的人文教育。
而现代意义上的人文思想则可以追溯到欧洲社会的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时期比较通用的一个词是“人文主义”,实际上它的英文“Humanism”并不是一个本土词,而是由拉丁文中的一个对等词“Humanitas”(“人文”)发展而来,后者的原意是“人性”“人情”“修养”等一系列与人有关的词语。可见,“人文主义”一词在文艺复兴萌发之初,就已经孕育着深厚的人文素养。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学者把人抬到了中心地位,尊重人的价值,肯定人生的意义,关注人的现世生活,旗帜鲜明地反对中世纪时期严重压抑人性的“神权”。应该说,文艺复兴以后的西方人文主义思想虽然有各种各样形式的变化和发展,但大体上都是沿着“以人为本”这个轨迹前行的。从那时至今,西方主要教育家的思想几乎都与人文主义直接相关。用马克思的话概括来说就是:“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4]
可见,无论怎样的缘起,“人文性”的概念都始终与具有独特个体的人有关,强调以人为核心,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的个性、差异、价值与尊严,关心人、爱护人。无疑,“人文性”的教育理念对于当今沉迷于“工具论”、抹杀学生主体性和个性差异的语文教育界来说,具有醍醐灌顶的重要意义。
二、“人文性”的失落——技术“座驾”及精神“失慌”
语文教育的本质说到底就是人文教育,而作文作为语文教学以及语文考试中的重头戏,它在充分表达学生的个性思想情感、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等方面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然而,受到“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作文教学中的功利色彩越来越严重,高中作文教学已经陷入人文性缺失的困境。
1.课堂教学成为技术“座驾”,作文失去人文色彩。
“所谓‘座驾’,德文原词是 Gestell,意思是指某种用具,如书架”。[5]“座驾”一词,是20世纪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海德格尔用以说明技术本质的一个关键概念,“他用它来表示技术的本质乃是人用一种逼迫、强索的方式,来‘向自然提出蛮横的要求’,对自然采取一种掠夺的态度,要求它提供能够被开采和贮藏的能量,使之服务于人的生存目的。”[6]海德格尔的这个概念,很好地解释了当今高中作文教学的困境,我们学生思想中的人文性就好比混元纯真的大自然,模式化的课堂教学就好比浸染了很多浑浊之气的人类世界。当人无限度地向自然界掠夺索取之时,课堂教学即成为一种技术“座驾”,成为彻彻底底的“工具性”课堂,只注重讲解技巧,如何开头,如何过度衔接,如何结尾,如何布排结构,如何遣词造句。形式化的技巧性演练完全掩盖了思想内容上的“人文性”,作文呈现出严重的“应试化”倾向,如此以来,本应最具人性之美,最宜充斥人文深蕴的作文“人文性”丧失殆尽。
例如,我们的学生在一篇“表现父爱主题”的篇名为《风,它知道》的片段作文中这样写道:
微风拂过,我还站在那昏黄的路灯下,静静地等待,等待他的到来。风,它知道。他,陪我走完了多少个有风的夜晚。
走在孤寂时,惶恐时,迷茫时,是他引导我,走向成长。
风,它知道,他的背渐渐弯曲,银丝也早已爬上了黑发,脸上的皱纹也爬上了那黝黑的脸颊。
风,它知道,他是我最爱的爸爸。
风,它知道。
此篇文章技巧上的精雕细啄已让我们眼花缭乱,可思想上的人文性呢?父爱浓浓表现的细腻感怀呢?技巧上的荼毒已让我们感怀颇深。
2.作文教学重视程度不够,人文精神培养出现偏差。
如果有一节阅读积累课,那么学生的目光肯定是围着老师转,只要老师稍不留神,数理化或英语试卷已经掩藏在阅读材料之下。这不是语文教学中的个案,而是大部分教师的真实感触。假如问学生为什么不多看点书、多积累点写作素材,他们几乎都会告诉你这是在浪费时间。尽管这点时间很微薄,但是足够他们做几道理化题甚至是一张英语试卷。相对于耗时持久而又收效甚微的作文,他们普遍认为数理化对于提高高考成绩来说见效更快。甚至,部分学生家长、班主任也会委婉而含蓄地暗示你,自己也曾从学生时代走过,深知数英理化的快效性和重要性,而作文实在见效太慢。不知不觉中,“唯考试为一切”的功利化思想已经渗透到国民的骨髓中,根深蒂固。
如此,学生没时间理会人情冷暖,没时间关注国家大事风云变幻,没时间欣赏云卷云舒。当遇到作文练笔之时,“爷爷去世”“同学得病”“雨中爸爸或妈妈倾斜的伞”“考试后父母的牵挂”等类似的主题应接不暇。议论文时,“李白”杜甫”“司马迁”“三毛”等名人身上耳熟能详的故事时不时都会映入我们的眼帘,甚至连“揠苗助长”“掩耳盗铃”“井底之蛙”等孩童皆知的寓言哲理也是我们作文中常见的论据材料。一切的根本就在于学生的思想已经被考试模式严重“异化”了,脱离了生活之源。而“异化”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哲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原本说的是劳动者自己被自己所生产出来的商品所控制、所支配。用于作文教学中,即是考试模式严重支配了我们的学习运转方式,学生已经被扭曲到只顾分数而无暇顾及人文积淀。这势必导致学生写作障碍的发生:思维短路,材料干瘪,情感冷漠。
一位学生在作文中这样写道:“一大早不情愿起了一个懒觉。为了考试不得不。艰难的一个上午飞驰的过去了。”
离开了生活势必远离了人文,学生的精神素养势必出现偏差,作文教育的价值意蕴势必无法呈现。
3.教师缺乏人文精神,学生主体性丧失。
新课改在教育界已经被呼吁很多年,课程标准的部分理念也开始渗透到语文教学中,比如教育界已然普遍认可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教育的主体,要倡导主体性教育”。[7]“主体性”即是在学习过程中,要倡导“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教师适时引导为辅”的教学方式,充分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因为缺乏人文精神,并没有在课堂教学中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三尺讲台,辅助于先进的多媒体图像,教师口吐飞沫、45分钟课堂讲解绘声绘色,俨然一个教学设计的总工程师。但学生却在课桌下心不在焉,甚至意志力不强的学生早已梦游周公。归咎到底,受制于教学进度,教学课堂仍是以教师填鸭式灌输为主,学生本身被当作了装载知识的容器。学生主体性丧失,学习动力系统遭到破坏,长期以往,必然“培养”出自学能力匮乏的学生,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必然丧失。课堂教学本应是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尊重学生展现自我的个性,而不应是单纯的完成授课任务。少教多学,还课堂给学生这个主体,人文的光芒必将绽放于课堂,因为21世纪的学生都是很有表现欲,很愿意展示自己个性、挖掘自己潜能的。
再者,教师人文精神缺乏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教师自己从不曾写过下水文。教师高高在上,对学生的文章颐指气使。殊不知,没有亲身的实践,就无法体会学生写作时的艰辛和困惑。缺乏对学生写作心理的探究,只会纸上谈兵,课堂教学效果势必要大打折扣。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研究学生,钻研学生,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事半功倍。
4.作文评改缺少心理分析,学生呈现精神“失慌”状态。
作文是语文考试中所占分值比重最大的部分,它所占据的重要地位和所彰显的人文价值意义不言而喻。相信,不管出于何种目的,学生最关注的还是作文的分值,他们通常以作文的分值来衡量本次自己的作文水平达到何等的程度。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如果本次自己的作文分值很高,他会受到鼓励进而点燃写作的热情;如果接二连三的作文中分值都是平均分乃至更低,即使是写作水平高的同学也会怀疑自己的写作能力甚至丧失写作信心。因此,教师的评改作文机制就显得尤其重要,越是大规模的正规考试越是如此。如果教师在大规模的正规考试中仅仅为了赶进度给一个平均分左右的分值,或在平常训练中胡乱打分、不写评语、写诸如内容空洞等类似的空大评语,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就会严重受挫,因为除了极少一部分写作能力强的同学外,大部分同学在写作中都是绞尽脑汁、劳心劳力,他们期待老师能给予一个公正的分值,一个中肯的评价。教师一旦忽视了对学生写作心理的分析,一旦忽视了对学生主体的关心和关爱,学生就会觉得在写作文时无家可归,呈现精神上的“失慌”状态。
一个曾经很有文采的学生在多次大考中得了平均分之后,在一篇名为《灰色地带》的随笔中这样写道:
最近的我,稍微有些迷茫,每天都过得很糟糕。……现在连自己最喜欢写作文的兴趣也没劲了,文字对我来说越来越生疏,我想写好作文,可怎么也学不好。作文的分每次都只有那么一点儿,越来越疲惫的我,不知道哪天会想要彻底放弃。这只是开始,以后的路会越来越难走。前路漫漫,是眼睛没了方向还是心已盲?
学生的心声透露出作文评改机制的弊端和教师忽视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后果,也许,高明的老师不应仅仅是讲师,更应是学生心灵上的导师。关注学生所思所想所感并适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只有真正贯彻执行“学生为本”理念,教育才能真正达到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是为了不教”的教育目标。
三、“人文性”的回归——动力唤引与真情燃发
在作文教学中,“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本就是新课改中不断重申的教育理念。然而,在实践性极强的教学课堂中,我们的“人文性”教育却面临着如上所述的种种尴尬窘境。推究根本,我们的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心理发展需要。而心理需要是产生写作动机的内部驱动力,心理需要得到满足,学生就会点燃写作热情、激发写作兴趣。如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只关注“教”与“学”,更应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从教学本质上来说,课堂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性交流与互动。因此,问题的解决还应立足于“教师和学生”。
1.从教师角度出发,教学应懂学生之心理,燃写作之真情。
(1)在选题范围方面,找寻学生熟悉的题目或话题。
高中作文应该怎样写作?对于这个作文教学中的本体论话题,我国近代著名的语文教育大师叶圣陶和夏丏尊先生早就给出了指引。叶圣陶先生在《怎样写作》一书中指出:“我们的作文,要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8]夏丏尊先生在《文章作法》一书中也说过:“文章是传达自己的意思和情感给别人的东西。倘然自己本来并无这样的意思和情感,当然不应该作表示这样的意思和情感的文章,不然便是说诳了。”[9]可见,两位教育大师都十分强调作文写作应抒发真情实感,而这种理念也深深地渗透在我们的语文课程标准中。
诚然,要想在作文教学实践中真正做到让学生抒发真情实感,我们的教师就必须在选题范围方面多花心思。比如,在高一基础年级阶段,由于学生还处于初高中知识衔接和心理转换的过渡时期,教师不妨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立足于他们的学习思想实际,多选取一些学生自己熟悉的人或事来作为命题范围,充分燃起写作的兴趣和热情。“牵挂”“感动”“亲情”“内疚”“我的幸福故事”“让我铭记的时刻”“假期感受”等话题,都可以成为贴近学生生活的熟悉命题。熟悉的命题学生才会有话可说,才能真正触动心灵,写出来的文字才能流淌出感情之水。
笔者所教高一年级的一名学生曾在一次考场作文中写过这样一段关于 “母爱关怀”的文字:
外面的雨重重地捶打在她那瘦小的身躯上,疼痛在我心里。接下来是一段泥泞的、坑洼的山路。车子在颠上颠下,母亲吃力地抓紧龙头,好控制方向,她的手左右摆动,好像随时都要脱把。“哗、哗”车子经过积水处,好像变成了大船在潜水中艰难地行进,而雨点儿侵蚀着她的身体,狂风击打着她憔悴的面孔。她不得不用两脚使出全身力气蹬着地上,身子微微前倾,这时,车子才慢慢走动起来。
熟悉的身影,切实的生活经历,才会有作者笔下涓涓的母爱真情。假如学生在高一阶段学写记叙文,教师硬要选取偏向议论文写作题材的话题来考查学生的能力,这无疑是为难学生为难教学。假如学生丧失写作信心,失去写作兴趣,我们的“人文性”教学理念又将如何落实。教学不是高姿态的俯视学生而是懂得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顺势引导,进而燃发他们的写作信心和热情。
(2)在课堂教学方面,充分尊重不同层次学生的个体差异。
夏丏尊先生曾说:“教育不能没有情感,如同池塘之没有水一样,就不能成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是说没有教育。”[10]就“人文性”教学的价值意义来讲,夏先生的这句话至今读起来仍觉得发人警醒,他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人文性”教育的本质实则上是一种“爱”的情感教育。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作文讲评的对象必须是面向全体学生。在作文课堂上,教师的讲评应尽可能顾及到不同层次学生的心理感受,因人制宜,制定不同层次的考核标准。
曾经在一次议论文的教学课堂上,笔者根据长期观察,选出四类有代表性的文章,分别反映不同层次学生的写作水平并进行针对性的讲解。第一类学生的文章,立意不准确;第二类学生的文章,立意准确,但存在着诸如论点和论据脱离等写作问题;第三类学生的文章,立意准确,是中规中矩的规范议论文;第四类学生的文章,是摆脱了模式的窠臼,比较有自己独立个性的文章。讲解中,笔者告诉学生不要妄自菲薄,循序渐进,只需向比自己层次高的同学学习一点儿自己所需的即可,而写作能力强的学生不要骄傲自满,可以保持可以鉴取他人作文中的闪光点也可以找老师相互探讨。课后,很多写作水平较差的学生竟然因为在课堂讲解中顾及到了他们那个层次的学生的写作水平而向我表示感谢。这次作文课堂的教学实践让我深深地感触到了“人文性”教育的价值和意义,教育只有真正深入学生的内心,才能引发他们的写作兴趣,才能呼唤“人文性”的回归。
同时,要想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顾及学生的自尊,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作文讲解中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尽可能地展示出不同层次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可以是整篇优秀文章,也可以是写得比较好的某个片段文字,甚至某个学生的一个恰当比喻。即使,在课堂讲解时,教师没有时间一一展示,也要在课后印发优秀作文的同时摘录这些优美片段,并注明作者,附上教师评语。这样,被摘录的同学看到自己的文章成了范文,内心就会特别有成就感,没有选录同学的内心也可以受到激发,而成就感正是点燃写作动力的有效方式之一。
(3)在作文评语方面,书写饱含真情的“人文性”评语。
众所周知,语文教学的课程理念紧紧围绕着新课标贯彻实施。《普通语文课程标准》除了提出“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的教学目标外,还明确提出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目标。新课标强调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正是“人文性”教育的价值所在,关怀学生的情感、关注学生的价值存在,让他们活出自尊活出自我的个性。落实到教学实践中,教师的作文教学该如何实现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的关注呢?对于这个问题,需要从情感的抒发地——我们的作文写作开始。在作文写作中,同学们或文思泉涌,或搜索枯肠,但写出的文章都是倾注了情感和心血的,因而也期待着教师的价值认同和情感关注。正如美国著名的人文主义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曾在 《动机与人格》一书中所指出的那样:“除了少数病态的人之外,社会上所有的人都有一种获得对自己的稳定的、牢固不变的、通常较高的评价的需要或欲望,即一种对于自尊、自重和来自他人的尊重的需要或欲望。”[11]渴望教师对自己思想情感和文字作品的尊重和关注,这正是学生内心深处的最真实也是最隐蔽的想法。因此,在作文评价方面,教师应重视对学生作文的评语写作。
从“人文性”教育的价值理念出发,教师的评语“要立足于爱护、鼓励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上,注重再发扬优点,肯定进步。”[12]在作文评改中,教师的眼睛要时刻聚焦在对学生作文进步之处的找寻上,哪怕是一句优美生动的话、一个贴切的用词,只要学生有进步,教师都应用饱含真情的评语,进行大力的夸赞,诸如“笔下的同桌个性十足,很不错!”“赣江边嬉戏的那句细节描写形象传神,精彩!”相信饱含真情的评语定会燃起学生熊熊的写作之火。只要写作热情和兴趣在,学生的作文必将在自信中点滴进步。
除此之外,教师的评语还应是充满“人文性”关怀的评语。通常,在作文练笔尤其是随堂练笔之时,学生时常会表露出一些喜悦、感伤、彷徨、抱怨的情绪,这时教师充满关爱的人文评语不仅可以很好地与他们进行思想交流而且可以引导他们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如此,只有尊重学生关爱学生,教育的三维目标才能真正落实,“人文性”的价值理念才能真正服务于人生。
2.从学生角度出发,教师应引导学生汲生活之源,抒心灵之感,品琢文之妙。
(1)引导学生多观察积累,勤于练笔,抒发真情实感。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在“表达与交流”板块,明确地提出:“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都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多方面地积累和运用写作素材。”[13]的确,作文中要想抒发出真情实感,要想闪耀出人文性的光辉,必须善于观察,多加积累。多观察,学生才可以捕捉到大自然中一花一草、一木一景之间的细微变化;多观察,学生才可以感受到“酸甜苦辣”、“喜怒哀乐”等世间百态、人情冷暖;多观察,学生才可以体会到国际形势风云变幻、扑朔迷离的深奥微妙。而在生活中多观察多积累,这也是两千多年前我们的教育先师孔子所强调的。孔子说:“不观于高崖,何以知颠坠之患;不临于深渊,何以知投溺之患;不观于海上,何以知风波之患”。[14]可见,通过观察积累,胸中有了对自然、人生及社会的真实感触,写作才有了思想源泉。在平常的作文教学中,总会听到有些学生不断地向老师倾诉没有东西可写,没情感可抒。其实,不是这些学生在写作上缺乏材料,而是思想上缺乏观察积累的意识。
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思想意识上有了观察后的体悟还不行,必须付诸于实践。作文教学必须引导学生勤于练笔,每周都可以写观察日记、生活随笔和人生感触。因为,情感的汇聚往往源于一瞬间的感悟,如果不及时捕捉、记录,写作的冲动和欲望就会丧失。动力一旦失去,写作又会陷入“思想僵化、文字堵塞”的怪圈。长此以往,写作者将怀疑自己,不愿动笔写作,越是写作水平不高的学生越是如此。所以,多观察积累并及时记录,养成习惯,写作自然会流畅。待所需之时,平常体悟感触后的文字就会是涌动的能量之源。有了写作材料,感情自然会真切自然,而真性情的流露正是关注学生个性表达的“人文”价值理念的很好体现。
(2)引导学生展开“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评、自改、互评、互改”作文。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在教学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的表达。应该说,这种“人本主义”教育理念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的“最高需要——自我实现需要”的理念相契合。在马斯洛看来,“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的最高需要,它是“一种实现个人的理想、抱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希望完成和自己能力相称的工作,越来越成为自己所期望的人物的需要”。[15]事实上,这两种理念的共同之处都在于十分强调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主体能动性。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拟定切合学生实际的的具体而细腻化的评价标准,引导学生自己发现作文的闪光点,以增强自信。同时,教师也要善于引导学生展开“同桌合作”“小组探究”等多样化教学方式,努力找寻别人作文中的长处,并附上商榷后的精彩评语,以期达到在尊重、学习别人的同时又激励自己前进的目的。当然,“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可以对作文中的不足之处进行反思和批判。只要乐于自我展示、相互评价,学生就可以激发内在的潜能,作文教学也将朝着“去不足、取特长”的方向良性发展。
在具体的修改方式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养成“诵读”的好习惯。一篇作文写完之后,“诵读”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语句不通顺的地方,也可以帮助学生删除无关紧要的废话,养成思维缜密的好习惯。思维一旦缜密了,作文中的很多问题诸如 “中心不明确”“语言文字不优美”等都可以迎刃而解。正如朱熹在《论读书诗》中所说:“读书切忌在慌忙,涵咏工夫兴味长。”所谓“涵泳工夫兴味长”,即咀嚼回味,慢慢品尝语言文字的悠长韵味。通过“诵读”,可以发现问题,充分挖掘出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潜能,达到“人文性”教学的目的。
如陈寅恪先生所言,三千多年来,中国民族教育的本质一直是“人文性”教育。然而,在实践性极强的教学课堂中,我们的作文教学却面临着“人文性”缺失的种种尴尬窘境。尽管老一辈教育大师像叶圣陶先生、夏丏尊先生、梁启超先生等都曾在我们的作文教学之路上指引过,当代也有一批十分优秀的教育学者像李镇西老师、于漪老师等也在作文教学之路上不懈地探索着,但作文教学中“人文性”缺失的问题依然很严重。也许,只要“应试性”的教育体制仍然存在,只要 “唯高考指挥棒为一切”的“功利化色彩”思想依然存在,我们的“人文性”教育之路就必定会布满荆棘。然而,可以确定的是,只要吾辈愿意努力,“人文性”的璀璨光芒必将绽放!
注释:
[1]刘桂生、张步洲编:《陈寅恪学术文化随笔》,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年,第87页。
[2][1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
[3]郭庆藩辑、王孝鱼整理:《庄子集释》卷二《〈人间世〉注》,中华书局,1961年,第163页。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6年,第248页。
[5][6]陈嘉明:《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66页,第167页。
[7]柳海民:《教育原理》,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532页。
[8]叶圣陶:《怎样写作》,中华书局,2007年,第 8页。
[9]夏丏尊、刘薰宇:《文章作法》,中华书局,2007年,第1页。
[10]徐世贵:《论情感教学的功能》,《辽宁教育》,2000年底1期,第79页。
[11][15][美]亚伯拉罕·马斯洛:《动机与人格》,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8页,第124页。
[12]于漪:《我和语文教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36页。
[14]赵善饴:《说苑疏证》,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年,第498页。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第一中学)
编辑:金润根
责任编辑:文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