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016-03-20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宁县第十小学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6年11期
关键词:中宁县新知长方体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宁县第十小学  王 冲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宁县第七小学  梁 龙

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宁县第十小学王冲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宁县第七小学梁龙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把“只关注知识结果”转向“要重视知识结果,更要关注获取知识的过程”。学生以被动听讲和练习为主的方式学习难以促进思维发展。教师不能把知识结果直接告诉学生。学生要以多种方式和智力行为在探索中发现新知。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多种培养思维能力的方式,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思维 感知 能力培养

一、在观察中感知,丰富思维

事物的运动蕴藏着数学知识。例如,教师教轴对称图形后,先让学生通过折、看、比得出对称,再让学生走出教室,引导学生观察树叶、房屋、动物。学生争先恐后地说:树叶、蜻蜓、风筝是对称图形。学生不但自觉参与,且丰富了对对称图形的认识,使学生深深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离得很近。

二、在争论中悟知,激发思维

具体形象的语言表述是学生思维由具体到抽象的概括。例如,学生走近工厂会听到这样的议论。今天的加工任务由于大家的努力,提前1小时完成了。前天由于大家干活不努力,推迟了40分钟完成任务。学生可以从议论中悟出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三者之间的关系,使学生之间的争论探讨更富启发性和主动性。例如,《按比例分配》教学导入新课时,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学校买故事书860本,分给甲、乙两个班。甲班有45人,乙班有41人。每个班各应分多少本比较合理?有的学生说:“两个班平均分。”有的说:“两个班人数不同,不应平均分,应按人数的多少来分配。”一番激烈的争论,多数学生理解了什么是按比例分配。由此可见,语言情境对学生很重要。

三、在识记中获知,深化思维

没有形象记忆就没有表象积累。学生感受到形象,通过默述、默记等手段逐渐巩固强化。例如,长方体的特征。教师让学生通过观察,明白教室是一个长方体,有六个面、十二条棱、八个顶点。教师让学生举例说出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是长方体,使学生把长方体的特征深深印在脑子里,使学生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学生利用生活情境能达到建立丰富表象的目的。

四、在练习中提升,拓展思维

练习是为巩固知识,但机械的练习会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学生喜欢活动的课堂,喜欢活动的练习形式。例如,教2的乘法口诀后,教师可以设计一道看图巩固练习题:①4人有几只手?②8只手有几根手指?笔者改变以往的教法,请四名学生上台,伸出两只手。学生结合情景自由提问题。学生的注意力马上集中到这几个学生身上,他们积极动脑,很快提出有意义的数学问题。生1:4个同学一共有几只手?生2:4个同学一共有几根手指?生3:4个同学一共有几只眼睛?生4:4个同学一共有几条腿?生5:每个同学都穿一件上衣和一条裤子,4个同学一共穿几件衣服?学生在练习中激发了学习兴趣,培养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展了思维。学生学得主动、学得开心。

五、在设疑激趣中,引发思维

创设问题情境是教师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创设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与所提问题有关的情境中,激发学生产生弄清未知事物的迫切愿望,诱发学生的探索性思维活动。例如,教圆柱体体积时,笔者巧设陷阱,创造出强烈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考。上课一开始,教师拿着事先设计好的两张完全相同的长方形纸板,分别以其长和宽做高,卷成两个不同的圆柱体,配上相应的底。学生猜一猜,如果用这两个圆柱体容器装沙子,装的沙子是否一样多?部分学生猜测一样多,理由是:围成这两个圆柱体的硬纸板是一样的。这时,教师再请一位学生到前面试验,通过试验学生发现它们装的沙子不一样多。学生纷纷向教师投来询问的目光,急于知道其中的原因。教师有意识地布下陷阱,抓住学生学习新知的好奇心,造成疑惑,使学生带着问题学,对新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以积极的学习心态进入新知探索中。

六、在矛盾反思中,提升思维

学生的学习是在已有经验和知识背景下进行的。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新知的学习有正迁移和负迁移作用。教师在教学时经常用的做法是促进正迁移、防止负迁移。负迁移往往防不胜防。学生会出现错误现象,其原因很多,关键是在头脑中已形成错误的认知结构,使学生一错再错。怎样才能把错误的认知结构纠正过来呢?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巧设陷阱。教师按照错误的认知把他们引入矛盾或困惑的境地,使学生对自己的错误产生怀疑,自助反思,最终达到解决困惑和改造错误认知的目的。例如,教学工程问题,部分学生将接替方法错误地凝固为1÷(1/ a+1/b)。为此,笔者在巩固练习中设计了这样一道题:甲单独打一份稿件要1/2小时完成,乙要1/3小时完成,两人合作,多长时间才能完成?有的学生列成1÷(1/2+1/3)=6/5(小时),结果出来他们感到惊讶。怎么两人合打,所用时间反而多了?于是他们对原来的解法产生怀疑,自觉地对自己的解题思路进行反思,最终找到错误的原因,以此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认知能力。

七、在促进创新中内化思维

小学生对所学的公式、法则、定律等常常停留在浅层次的识记上,这样易造成学生思维的惰性,使学生不愿做深入思考,更谈不上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为此,教师可在学生掌握了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巧设陷阱,适时适度地将基础知识做一些变式练习,及时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疑难和错误暴露出来,进而引导学生质疑、释疑,触及知识本质,有利于学生深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促进知识的内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总之,教学中,我们要根据教材实际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思维特征,重视学法指导,运用各种手段启迪学生的思维,把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作为发展智力的突破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启迪学生思维,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和谐发展。

ISSN2095-6711/Z01-2016-11-0120

猜你喜欢

中宁县新知长方体
有几个长方体
新知
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生活新知
2009~2018年宁夏中宁地区风的时空分布特征
拆拼长方体
拆拼长方体
气象灾害对中宁县枸杞生产影响的评估
中宁县初中教师体育健身现状研究与分析
宁夏:硒砂瓜飘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