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民武装学院学生管理能力培养途径探析

2016-03-20云南民族大学人民武装学院冯润宇梁爱琼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6年11期
关键词:学院基层能力

云南民族大学人民武装学院  冯润宇  梁爱琼

人民武装学院学生管理能力培养途径探析

云南民族大学人民武装学院冯润宇梁爱琼

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管理能力是人民武装学院办学宗旨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然要求。本文基于学生就业岗位分析,结合学院办学特色,针对学生应具备的管理能力,建议从课程体系构建、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践教学创新等方面入手,提出通过夯实学生管理理论基础、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和锻炼学生理论知识的转化能力等方面,实现学生管理能力的培养目标。

人民武装学院 管理能力 途径

人民武装学院是培养高素质专武干部,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提供专业人才和智力支持的重要基地。学员经过四年的大学生涯,毕业后的主要就业途径是到乡(镇)一级人民武装部任职。作为我国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基层单位,基层人民武装部在我国国防建设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它不但是联系军队和地方的桥梁、纽带,也是战时国家将战争潜力转化为战争实力的基础,在国防动员体系中起着基石般的作用。因此,人民武装学院作为培养专武干部的专门教育机构,所输送出的人才适应基层任职需要,既是学院培养人才综合能力的体现,也是提升专武干部整体素质的根本所在。

为使人民武装学院学员走出校门后能尽快适应岗位需要,顺利实现角色转换,为基层人民武装部的建设和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增添新活力,人民武装学院努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管理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学生管理能力的培养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涉及方方面面的内容。对独具特色的人民武装学院而言,其要做到有的放矢,真正有效地对学员进行管理能力的培养,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以就业岗位分析为基础,明确学生管理能力内涵

人民武装学院培养的人才主要面向乡(镇)基层人民武装部。作为基层专职人民武装干部,他们既是专门从事兵役、动员工作的国家干部,也是基层民兵、预备役工作的一线组织者、指挥者和实施者,同时是带领广大民兵积极参加生产建设、完成各项急难险重任务的骨干力量。

要成为一名合格的高素质专武干部,不仅需要高尚的道德情操、坚定的政治立场和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还需要过硬的专业业务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人民武装学院在培养标准上应采用“双重”标准,即普通大学生和准军事人才的标准,既要把学生培养成“通适性”管理人才,还要强化他们在国防教育和国防建设方面的军事才能,培养学员既要懂军事,还要懂管理,既能文,又能武。这要求学院培训的人才必须立足于基层人民武装部的建设和发展。职位的需要就是学院的需要,基层人民武装部的中心任务就是学院任职能力培养的教育任务。

学院在学生管理能力培养方面应从基层人民武装部的客观现状出发,认真研究解决当前基层人民武装部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着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对其进行规划协调能力、组织指挥能力、控制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地培养。

二、以科学的课程体系为依托,夯实学生管理理论基础

人民武装学院学生毕业到基层任职,面对艰巨任务和复杂情况的直接考验,必须具备较强的规划协调、组织指挥、控制和创新能力,方能独当一面展开工作。四年大学学习期间,教师要帮助学生学习、掌握和领悟相关理论知识,在此基础上逐步培养他们建立正确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模式,这是学生形成实际管理能力的“基石”。因此,学院应依托科学的课程体系设计,全方位夯实学生的管理理论基础,使学生树立坚定政治立场和信念,能扎根基层,在艰苦环境中做出正确决策,果断理事,创造性地完成各项任务。

人民武装学院课程体系设计应以管理学、军事学和教育学为主干学科,辅助于哲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方面的教育,以丰富的课程资源和充足的教育教学时间为保障,使学生得到较为系统、全面的管理理论知识熏陶。在未能直接获得足够管理经验的前提下,教师可通过相关课程教学,帮助学生积累和借鉴足够的管理间接经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从事管理工作的职业意识和价值取向。

教学中,教师应把现代管理的新思想、新知识和新成果及时充实到教学内容中,创新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手段,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使学生真正走上管理岗位、从事管理实务之前,获得足够的理论知识储备和智力支持,为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展示管理能力、发挥管理潜能奠定坚实基础。

三、以师资队伍建设为保障,发挥教师“传、帮、带”作用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充分说明教师在学生成才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人民武装学院要培养出具备优秀管理能力的学生,首当其冲的是建设一支管理理论素养和实践经验俱佳,能真正担负起“传道、授业、解惑”重任的师资队伍。“严师出高徒”“强将手下无弱兵”,均强调教师对学生的“传、帮、带”作用。

因此,学院应努力创造条件,帮助广大教学人员及时更新原有知识体系,全面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努力向“双师型”教学人员转变,以适应新的人才培养需要。“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要求广大教师既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较高的专业教学技能,同时要具备丰富的实践操作经验,使教师既能从事教育又能从事管理实践,达到“上台能讲授,下台能操作”的境界。

学院强调对学生进行管理能力培养的同时,还要有针对性地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学院可充分利用军地联合办学的有利条件,推行教师与军队双向交流、代职锻炼和流动培养等制度,采取“送出去”和“请进来”的方法,鼓励教师到部队进行管理实践锻炼,丰富实践经验,帮助他们不断提高工作中的教学方法和技能,增强其教学针对性。同时,学院可从部队、科研院所、其他地方高校聘请实践经验丰富的指导员、专家、教授任教,充分整合各方在人才管理能力培养方面的优势,推动教学相长,发挥多层次教师对学生的“传、帮、带”作用。

四、以实践教学为抓手,强化对学生理论转化能力的培养

学生管理能力的培养必然要求学校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人民武装学院也不例外。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和教学条件的限制,人民武装学院在制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组织实施教学时,往往偏重课堂理论教学,对实践性教学有所忽视。学生管理能力的培养不仅依赖于传授管理知识和管理理论的课堂教学,还依赖于操场上的训练、野外课中的磨炼和真实环境中的反复实践锻炼。因此,改进教学方式,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为学生创造理论联系实际、运用知识于实践的教学环境,成为人民武装学院培养学生管理能力的必经之路。

实践教学是通过科学实验的训练,使学生强化对所学理论知识印象与理解的重要途径。人民武装学院加强实践性教学应采取让学生参与实践的方式,突出对学生规划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控制能力、领导能力和创新应变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知识和间接经验运用于实践中。现有条件下,学院缩小“学”与“用”之间的差距,可以使用增强教学条件和环境的一致性的方法,以此使教学最大限度地接近实际。

学院在教学方法和内容上可尝试采取模拟代职、任职实习、联教联训、综合演练等多种方式,尽可能拉近学生与实际工作环境之间的距离,在实践中不断促进学生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的转化,努力构建与基层人民武装部实际结合的培养教育体系,实现学员管理知识、管理能力与管理素质的协调发展。

人民武装学院应加强同各级人民武装部的横向联系,依托外部资源,拓展实践教学渠道,尽快建立符合自身特点的长期、稳定的教学实习基地。人民武装学院与人民武装部合作,共同建成校外实习基地,使学生尽早接触到未来任职岗位,亲历实际工作中的各种问题和矛盾,通过对各种情况的分析和处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技能和管理能力。这样不仅能使学生获得足够的实践时间,还能使学生把在校所学、所练、所思运用到实践中,接受实践检验,实现教学和实践地的良性循环,这对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准军事院校的人民武装学院,肩负着培养高素质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人才的神圣使命。由于建设和发展的时间较短,人民武装学院在培养学生管理能力积累和可借鉴的经验不多。人民武装学院的学生,从普通大学生到基层人民武装部干部的角色转变,离不开科学和专业的任职培训。为此,人民武装学院要继续针对基层人民武装部的实际需要和学生的自身特点,借鉴军事院校的宝贵经验和有效方法,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向社会输送优秀管理人才,为我国国防、经济和社会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1]冯润宇.人民武装学院学员第一任职能力培养途径探析[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9

[2]潘晓兰.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问题的思考[J].教育界,2011

[3]黎鸿雁,邵彩玲.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研究 [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8

ISSN2095-6711/Z01-2016-11-0143

冯润宇(1970—),男,云南陆良县人,云南民族大学人民武装学院副教授,管理学硕士,研究方向:公共管理和兵役制度研究;梁爱琼(1968—)女,云南民族大学人民武装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政治思想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学院基层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初等教育学院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基层在线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海盗学院(7)
学院掠影
走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