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切实抓好校本教科研 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2016-03-20黑龙江省鹤岗市第21中学刘悦华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6年11期
关键词:教科研校本专业

黑龙江省鹤岗市第21中学  陈 平  刘悦华

切实抓好校本教科研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黑龙江省鹤岗市第21中学陈平刘悦华

校本教科研工作是集学习、工作、研究为一体的活动,其能突出目标管理,完善学校的保障措施,推动教师专业成长。

校本教科研 岗位自修 团队研修 培训进修

校本教科研是集学习、工作和研究三位为一体的学校活动和教师行为。笔者所在学校的校本教科研工作本着“突出一个目标、完善两大保障、搭建三个平台”,不断引导、帮助教师,提高自身专业素质,更好地服务于学校的教育教学。

一、突出一个目标

教师的学习态度决定教师发展的高度,教师发展的高度决定课堂教学质量。笔者所在学校提出的校本教科研总目标是:通过参加有效的教研和培训活动,更新教师观念,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教育创新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促进教师个人专业发展,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本着这个目标,笔者所在学校教师在校本教科研中随时总结教育教学经验,改进教学方法,为打造学习型学校奠定坚实基础。

二、完善两大保障

1.组织保障

学校坚持加强校本教研的组织领导,整体规划并完善校本教科研制度。笔者所在学校一直视校本教科研为一把手工程,由校长任领导小组组长,教学副校长任副组长,教导主任和各学科骨干教师为成员。领导小组通过观课评课、访谈调研等形式,切实了解校本教科研的实际情况,依据校情、师情和生情,做好顶层设计,制定计划,明确研究目标和基本策略。学校依据“硬件要实、软件要硬”的原则努力为教师搭建高质量的研修平台,做好保障性的优质服务。

2.制度保障

学校在原有各项管理制度的基础上,聚焦校本教科研实际,凝聚全体教师的经验和智慧,制定《二十一中学校本教科研制度》,将其作为引领、指导教科研活动的纲领,确保校本教科研依规有序进行,积极健康发展。同时,我们还对学校原有的相关配套制度,如《教学常规检查制度》《教师小课题结题奖励制度》《教师年度考核、个人评优、教研组评优制度》等进行了修改和补充,从而完善校本教科研的导向机制、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

三、搭建三个平台

我们本着“人力资源建设永远是回报最丰厚的投入的理念”,依据教师专业发展规律和发展需要,倾力为全体教师打造岗位自修、团队研修、培训进修三个发展平台。

1.岗位自修成长平台

教师专业发展是生命的发展。教师是独立的生命个体。我们尊重教师的发展权,关注教师的生命发展,通过及时周到的优质服务和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更新观念,树立使命意识、忧患意识、发展意识、争先意识,实现自主发展、主动发展。

2.团队研修共进平台

教师具有再强大的个人能力也要以团队的实力为基础。今天的课堂教学已是教师专业化、多元化的课堂,教师的合作互助是教师成长的动力,是校本教研的核心工作。

(1)师徒结对互助。教师每年在教研组内自愿进行师徒结对,制定近期和长期培养计划,每学期按照计划开展工作。师徒研究的重点是对青年教师基本功的培养,帮助青年教师尽快胜任教育教学工作。被培养人定期出课,汇报培养成果,师徒之间至少每两周互听一次课。教学研究中,指导教师对自己的要求更高,师徒平等交流,和谐对话,共同进步。同伴互助是促进教师进步的明显方式,师徒双方以人之长补己之短。

(2)研讨交流助力。课堂是教师的练兵场,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最佳舞台。笔者所在学校提倡教师把每节日常课当成公开课来上,省级骨干教师、市级教学能手、市级骨干教师、市级教学新秀发挥带头作用,日常课每天都面向全体教师和家长开放。每学期,教师做的示范课、公开课、展示课,本学科的教师全部参加听课,其他学科教师听课加分计入教师量化考核,课后实行“1+1”评课法,即优点缺点同时说,不说客套话。“以课代培”策略受到教师的欢迎。

(3)课题研究推动。笔者所在学校承担了“开展小课题研究,提高教学有效性”省规划办重点课题的研究。教师在教学实际中遇到的教学困惑就是自己的研究课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是研究的过程,课堂教学的展示是研究成果,激发了教师的研究热情。学校教师在市科研所申报结题的有15位,两年来教师撰写的论文、案例获省级奖项的有30多篇,有4名教师成长为市科研骨干教师。

3.培训进修引领平台

为提高教研层次,使教师能聆听到专家、大师们精彩的课堂教学和学术报告,学校邀请市学院领导和不同学校的著名教授到校开展指导教育教学工作。这些培训活动给教师注入大量新的教育教学信息,促使教师教育观念发生变化,促进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提高了教师的素质和业务能力。

笔者所在学校编辑出版的《教育教学学习报》为教师提供了大量的前沿信息。为强化教师学习的自觉性,我们定期对教师教育教学理论和专业知识等方面进行考核,将考核结果与教师的评优、晋级挂钩。学期末的教师专业考核促进了教师钻研业务的积极性,帮助教师不断提高和完善自我,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钟启泉,崔允淳.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张万祥,万 玮.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王少非.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本文系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项目编号:JJB1213023)

ISSN2095-6711/Z01-2016-11-0096

猜你喜欢

教科研校本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基于STEAM教育的立体教科研模式构建与实施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校本教科研要为提升教师整体素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