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研究

2016-03-20河北农业大学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6年11期
关键词:培育农民培训

河北农业大学  王 鑫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研究

河北农业大学王鑫

目前,我国的“三农”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是其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为适应新时期农业发展的需求,进一步解决“三农”问题,国家有必要培养新型的职业农民。本文阐述新型职业农民的内涵,在此基础上对其在培育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对策展开具体分析。

新型 职业农民 培育问题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涌入城市,为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也导致农村劳动力骤减,大量田地荒芜,给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隐患。培育新型农民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本文从其内涵、问题和解决对策等三个方面展开讨论。

一、新型职业农民概述

新型职业农民除要符合农民的特征之外,还必须符合如下几点要求。第一,新型职业农民是市场主体,除维持基本的生计,还要充分进入市场,尽可能利用一切条件,实现报酬的最大化,提高农民的收入。第二,新型职业农民必须具有高度的稳定性,将农民作为终生从事的职业,维持农村劳动力的稳定性,这是职业农民的基本要求,也是区别于传统农民的根本性特点。第三,新型职业农民必须具有高度的现代观念和社会责任感,除要包含文化、技术,科学经营外,还要能对生态环境、社会以及子孙后代承担一定的责任。新型职业农民是将农业作为一种产业进行经营,充分利用市场化机制获取最大化的利润和报酬,并具有高度社会责任和综合素质的农民。

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存在的问题

1.培育观念相对落后。为适应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需求,现代的农村职业教育需要根据其职业变化,科学地开展相关的职业培训和教育,为新型农民的职业生涯提供有力保障。但是从当前农村职业教育的实际情况看,部分培训只是一次性的教育和培训,没有建立系统性和持续性的培训系统,无法满足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持续发展能力和系统性职业素质的要求。

2.农民不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主体。目前,很多人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对农民的认识不全面,存在较大偏见。加上当前农民在社会的现状,导致很多学子努力摆脱农民的身份,很少愿意成为新时代的农人。同时,农民群体是当前最有可能成为新型职业农民的群体,但是他们没有机会接受专业的职业教育。因此,我们需要在现有的农民群体中,寻找一批具有一定文化基础、技能手段,并愿意长期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人群,对他们实施科学教育,让他们成为我国新型职业农民的主力军。

3.职业教育的内容不匹配培育要求。近几年,我国的农村职业教育取得了较大发展,但是其内容还停留在提高农民的基础文化知识以及科学素质方面,没有对他们的实际需要以及内部素质分化的情况引起足够关注,导致职业教育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针对性不足,会对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产生严重影响。从另一个角度看,农村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侧重于社会发展的热门专业,背离了服务“三农”的宗旨,使农业职业院校学生学习内容与未来成为新型职业农民所需的职业素质脱节,对满足现代农业发展所需的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产生不利影响。

三、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对策

1.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提高职业农民的社会地位。首先,积极转变社会大众对农民的认识。农民与教师、医生等一样,是一种职业,并不是身份的象征。职业无贵贱。我们要消除对农民的偏见。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过程中,相关部门要从宏观角度出发,对城乡经济的发展进行统一规划,逐步推动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城乡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进程,让职业农民能享受到和城市居民相同的社会保障服务。其次,进一步完善立法,建立新型职业农民的准入制度。农业管理部门可以结合国情,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职业农民的资格认证制度。只有接受专门的培训和教育,并获得职业资格认证,才能成为职业农民。同时,管理部门对符合职业资质的农民进行登记备案,给予一定的资金补贴,定期开展农业技术、运营和管理知识的培训,提高职业农民的综合素质。最后,加大惠农政策的力度。对符合条件的农村创业青年或者返乡农民工,政府可以给予适量的财政补贴和贷款支持,在税收、信贷、土地流转、技术服务、保险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吸引更多的有志青年投身于农业,成为职业农民的骨干。

2.明确培育主体,增强培育力度。新型职业农民的构成主体主要有四种:第一种,有返乡务农打算的年轻劳动力;第二种,种养殖大户或家庭农场的继承者,或农村合作社的骨干成员;第三种,农业专业学院的毕业生;第四种,从事和农业生产经营和技能服务相关的人才。相关部门要对上述人员展开专业的技能培训,并培养他们的创业思想,全面提高他们的经营和管理水平,为培育他们成为新型职业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

3.全面提升职业农民的综合素质。一方面,相关部门要对多样化的农民培训项目资源进行整合利用,侧重于培训新型的职业农民。国家应加强培训项目的监管力度,把重复的培训项目加以合并,把培训项目资金集中到劳动就业技能培训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上。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项目可和农业部试点开展的农民创业培训项目合并进行立项,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专项资金投入力度。另一方面,科学设置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课程,基本可以分为以下几部分:一是军训拓展类课程,旨在增强他们扎根于农业的信心;二是创业理念类课程,转变观念;三是经营管理类课程,主要是提升新型职业农民的经营管理水平。

[1]杨成明,张棉好.多重视阈下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4

[2]王丽萍,周 敏,张 健.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5

[3]胡小平,李 伟.农村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研究[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

[4]郭智奇,齐 国,杨 慧.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问题的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

ISSN2095-6711/Z01-2016-11-0243

猜你喜欢

培育农民培训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
也来应对农民征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