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环境下高校档案信息安全管理刍议
2016-03-20河北大学王勇慧
河北大学 王勇慧 白 波
大数据环境下高校档案信息安全管理刍议
河北大学王勇慧白波
本文以大数据为背景,结合高校档案信息安全管理现状,分析大数据对高校档案信息安全管理提出的要求,探究高校档案信息安全管理措施和策略,为相关部门提供借鉴。
大数据 高校 档案 安全
2015年,国务院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系统部署大数据发展工作。《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指出,到2020年底前,要逐步实现信用、交通、医疗、卫生、就业、社保、地理、文化、教育、科技、资源、农业、环境、安监、金融、质量、统计、气象、海洋、企业登记监管等民生保障服务相关领域的政府数据集向社会开放。大数据正式从概念上升为国家行动。
一、大数据的定义及其特点
目前为止,理论界对大数据没有形成统一概念。普遍的观点认为,大数据指无法在可承受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它具有海量的数据规模、快速的数据流转、动态的数据体系、多样的数据类型和巨大的数据价值。从信息安全角度看,大数据指规模和格式前所未有的大量数据,它从各个信息源和途径搜集而来,具有相互关联性,技术人员对此可以进行高速分析。
二、高校档案信息安全管理现状
大数据时代,档案信息服务是高校向社会开放数据和有效利用社会开放数据的重要途径。目前,高校的档案信息管理现状难以适应大数据要求。
1.多头管理,信息安全管理存在缝隙和漏洞。目前,各高校均设有档案馆(室)负责档案信息的存储、管理、查阅和使用。但日常管理中,多头管理现象普遍存在。例如,学籍信息由教务部门或学生部门负责,有专门的教务系统。人事档案信息由人事部门负责,有专门的人事管理系统。资产信息由资产管理部门负责,建设有本单位的资产管理系统等。各部门内部电子信息系统与传统的纸质档案管理并存。
多头管理容易造成管理缝隙和漏洞,引发部门间沟通不畅,协调不灵,数据被泄露和窃取的风险加大,搜集、分析和利用数据信息的能力减弱。同时,开放数据的不同步、不全面易造成外界分析结果的偏颇,给高校带来不利影响。
2.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难以适应大数据要求。长期以来,档案管理工作的误区,导致人员队伍知识层次偏低,知识结构不合理,从业人员的信息素质和专业知识难以适应时代要求。大数据时代,云计算、分布式处理技术、存储技术、感知技术将成为重要的数据处理手段,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同时具备计算机应用技术、数据处理技术和档案管理知识。
3.信息监督机制不健全,监督技术落后。现阶段,高校的信息监督管理机制大多形同虚设,无法实现对信息地有效监督。同时,很少有高校应用较为专业的信息监督技术,监督技术落后。例如,防火墙应用方面,高校只对信息源、信息目的端口作简单限制,难以应对IT黑客的恶意攻击,信息毁损、丢失、泄漏情况时有发生。
三、提升高校档案信息安全管理的措施和途径
大数据以获取数据、处理数据和分析数据为主要内容,获取信息、防范信息泄露和恶意篡改是关键。为更好地履行职责,高校档案信息管理部门必须从以下几点提升自身能力。
1.提高档案意识,弥合信息安全缝隙和漏洞。多头管理造成的信息泄露损失、信息处理效能低下、信息公开不全面与不及时,归根结底是管理人员和使用人员的信息意识薄弱、信息安全意识缺乏造成的。现阶段,高校弥补这一弊端,较为可行的措施是宣传和培训。宣传的目的是使信息管理人员和使用人员了解信息安全的重要性,提高档案意识,从“心”维护信息安全。培训是从技术层面提高管理人员和使用人员的防护技能和数据处理技能,从“技术”手段维护信息安全,提高信息利用效能。
2.加强人员培训,引进复合型管理人才。人才是先导。大数据时代,高校要提高信息管理人员素质,必须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高校加大对现有人员的技术培训,强化工作人员的信息素养,使其具备基础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信息安全防护知识;另一方面,高校要引进具有计算机和档案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提高管理人员整体素质。
3.完善信息监督机制,夯实信息监督技术,形成立体化信息安全体系。高校维护信息安全,一靠管理,二靠技术。管理方面,高校要建立切实有效的监督管理制度,开展好信息维护工作,定期对信息系统进行安全测试,弥补漏洞和缺陷,加强设备管理,坚持关键信息专人专用和信息保密制度。技术层面,高校要加强网络安全维护,从信息公开范围、访问者身份认证、访问链路等方面加强网络监管,做好数据的安全维护,通过备份、加密管理、分层控制等措施,维护数据安全。高校要加强终端安全防范,在终端设备安装并定时更新防火墙、杀毒软件等,避免终端数据与内网连接时的安全漏洞。
大数据时代,档案信息管理部门一方面要积极获取教育文化行业、国内外与省内外高校的档案信息数据,对其进行分析整合利用,为本校自身建设发展做出决策依据;另一方面要妥善维护和保管本校内部的信息数据,确保数据不被动泄露和篡改,不被恶意使用,从而掌握决策主动权,促进高校快速发展。高校档案信息管理工作要提高自身能力以适应大数据时代的要求,满足高校发展对信息数据的需要。
[1]王 倩,朱宏峰,刘天华.大数据安全的现状与发展[J].技术论坛,2013
[2]孙艳丽.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J].情报科学,2012
[3]欧华实.大数据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信息安全研究[J].电子测试,2016
[4]雷善雨.浅析大数据环境下的个人信息安全保护[J].科技创新导报,2015
[5]张艳欣.高校数字声像档案信息安全保障研究[J].兰台世界,2010
(本文系基金项目:河北省教育厅2016年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计划“大数据环境下高校档案信息安全管理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SQ161138)
ISSN2095-6711/Z01-2016-11-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