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让小学数学课堂更高效

2016-03-20江西省丰城市实验小学余小平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6年11期
关键词:小雨解题思维

江西省丰城市实验小学  余小平

浅谈如何让小学数学课堂更高效

江西省丰城市实验小学余小平

教学中,笔者不断改进教学方式,不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寻找构建高效数学课堂的必经之路。

小学数学 高效课堂

一、数学课中让学生“说”

语言和思维密切相关,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是思维的工具。语言可以促进思维发展,良好的逻辑思维会引导出准确、流畅、周密的语言。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只强调“怎样解题”,忽视“如何说题”(说题意、说思路、说解法、说检验等)。看似是重视解题,实则忽略了解题能力的培养。笔者认为加强课堂教学中的“说题训练”,不但能养成学生解题的思维习惯,而且能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第一,每解答一道应用题时,教师不必急于求答案,而要让学生分别进行顺思考和逆思考,先把解题思路及计划说出来,再把说出的意义与原题对照,看看是否一致,如不一致,要重新分析、认真检查,直到说出的意义与原题一致为止。第二,对题中某一个条件或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运用转换的思想,说成与其内容等价的另一种表达形式,使学生加深理解,从而丰富学生的解题方法,提高解题能力。这样学生解题的思路会开阔,方法会灵活多样,从而化难为易。第三,教师鼓励学生有理有据的自由争辩,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勇于发表不同见解的思维品质,寻找到独特的解题方法。例如,一位教师教学解答圆面积一题时,问学生:“计算圆的面积要知道什么条件才能进行计算?”多数学生回答:“必须知道半径,才能求出圆的面积。”但有一个学生举手表示不同意,他认为:“知道周长或直径,同样可以计算圆面积。”对这个学生的回答,教师一方面给予肯定,另一方面要他和持不同意见的同学辩论。双方经过几轮辩论后,这位学生认识到“已知周长或直径,最终还是要先求出半径”的道理,使大部分同学明白了“不光只有知道半径才能计算圆面积”的道理。

二、创造宽松友好的课堂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师生情感与合作能力

教学过程首先是沟通和交流的过程。教师营造宽松友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没有任何心理负担的情况下自由地提出问题、发表见解,有利于激发课堂趣味和学生的热情,从而形成师生合作的教学方式。教师在这种合作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师生情感,设置课堂情境便有了可操作性。教学中学生互相监督,在监督中慢慢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打下坚实基础,并且为逐步提高学生课堂上的学习效率起到很好的作用。这种不断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成为构建高效数学课堂的第一步。

三、适当的表扬奖励是上好数学课堂的添加剂

教师要给每位学生成功的机会,尤其应“偏爱”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要善于设法消除学生的紧张畏惧心理,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采用激励性评价,补以适当表扬。激励性评价、表扬能让学生如沐春风、敢想敢问、敢讲敢做。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才能充满生命的活力,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充分展现,学生的创造、创新火花才能迸发。例如,练习时,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教师可以奖励“小红旗”给学生。学生得到教师的奖励,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提高,会更进一步发现问题,发挥想象力,从而摆脱苦学的烦恼,进入乐学的境界,发展创新能力。

四、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培养学习兴趣

教育家陶行知指出:“从前,先生只管照自己的意思去教学生,凡是学生的才能兴味,一概不顾,专门勉强拿学生来凑他的教法,配他的教材。”这样的结果只可能是教师教的很多,而学生收获的非常少。兴趣是学生最好的指导教师。当学生对一件事有兴趣的时候才会积极、主动地对其进行思考以及探究。因此,教师要抓住学生“好奇”的心理特征,创设最佳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课上,教师要善于利用新颖的教学方法,唤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好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进程中,教师要善于将教材中的重点或难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连起来,让学生感觉到所学的东西是在身边的,感觉到学习的兴趣及重要性。例如,教路程、时间和速度关系的应用题时,教师可设计这样一道题:周小雨早晨吃完饭后,小雨的妈妈让小雨给爷爷送一壶茶水,小雨骑车出发时正好是8点整,骑完一段上坡路,周小雨一看表正好是8点30分,骑上坡路时每分钟行120米,接下来全是下坡路,当他到达爷爷家时正好8点50分,骑下坡路时每分钟行180米。问题:①他上坡路行了多少米?②他骑下坡路行了多少米?③他家离爷爷家有多远?这立即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从而对要学习内容产生兴趣。教师要抓住学生“好胜”的特点,创设“成功”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是在自由、自主的学习环境中获得的。因而,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学习动机,尤其是在对“好胜”之心的把握上,通过运用巧妙的手段,让学生在“争强好胜”的情况下把所需要的知识掌握住。

五、帮学生建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笔者所在班级的一名学生数学基础较差,学习态度不明确,别人帮助他学习他不愿意,认为很没面子。教师问他懂了吗,他回答说懂,但作业往往是错的。看得出,他做作业时很急躁。笔者从写字开始,要求他把字写端正,允许作业少做,要求做一题对一题,不会做的重新做,做对了继续,让他认识到自己也能做对,慢慢树立学习的信心。笔者发现他的优点及时表扬,使他尝到成功的喜悦,认识到学习需要脚踏实地一步步来,不能有任何虚假的行为。渐渐地,他对数学学习有了信心,字写端正了,成绩提高了。

总之,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效地起到主导作用,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教师既要有明确的目标因材施教,又要有灵活的方法和收效显著的教学措施,以此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打造高效课堂。

韩晓梅.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J].教师,2015

ISSN2095-6711/Z01-2016-11-0174

猜你喜欢

小雨解题思维
用“同样多”解题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设而不求巧解题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用“同样多”解题
卧薪尝胆
一箭之仇
假途灭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