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实效性的实践研究

2016-03-20河北省唐山市丰润西魏庄子小学付长晔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6年11期
关键词:品德课思想品德实效性

河北省唐山市丰润西魏庄子小学  付长晔

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实效性的实践研究

河北省唐山市丰润西魏庄子小学付长晔

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实效性、实现知行统一,是思想品德学科教学的内在要求。 当前学生的知行脱节、实效性不强,是影响思想品德课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以做好教学过程中的“三个结合”为切入口,着眼于缩短学生“知”与“行”之间的距离,以求真正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实效。

思想品德课 教学实效

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如何使学生以知导行,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始终是摆在每位思想品德课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尽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努力追求活动性,突出多样性,强调学生参与,提高学习兴趣,但是目前思想品德课教学难以收到应有的实效,学生知与行的脱节依然严重。要想切实改变这一现状,提高教学实效性,教师必须努力做好三个结合,引导学生学以致用,缩短学生知与行的差距,使思想品德课不仅为学生在理论上答疑解惑,而且为学生提供行为上的指南,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一、坚持课堂教学与日常教育管理相结合,为学生思想品德的知行统一创造条件

长期以来,思想品德课由于学时限制,教师只能在课堂传道解惑,学生的思想品德实践停留在一般号召上,教学工作难以落到实处。思想品德课教学应突破只靠课堂教学指导学生思想品德修养的局限性,把教学的触角延伸到小学生的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中。只有把两者紧密结合起来,教师才能更有效地指导并督促学生在思想品德的知行统一上下功夫,思想品德课才能够真正收到实效。

思想品德课要与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管理活动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达到知行的真正统一。自我教育是当代小学生成才的必经之路。教师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不仅要在理论知识上加以传授,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学习生活实践,后者与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管理活动联系紧密。思想品德课教师应与学校政教处、团委、生活指导、班主任等密切配合,将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与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管理活动融为一体,为思想品德课所传授的理论知识提供实践检验,以提高教学实效性。

二、坚持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为学生学以致用搭建平台

目前,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局限于课堂讲授,社会实践活动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或者尚未开展,或者流于形式,未能真正起到缩短学生知行差距的作用。要改变这一状况,从事思想品德课的教师切忌坐而论道,只满足于知识讲授,而要重在体现学以致用、知行统一的原则。思想品德课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安排和设计,应切实紧扣教学内容,注重理论联系实践、突出多样性、参与性及启发性的原则。社会实践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课堂教学密切联系、相互映衬。学生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认识、实践、提升思想品德的自我教育过程中,体验知与行的统一。

学习竞赛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能极大调动学生自我学习、成长的积极性。思想品德课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各类知识性竞赛及学习小论文评选活动,引导学生结合实际深入学习和钻研。教师可以积极鼓励学生组织各种课外学习小组,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更加深入、广泛,使学生在思想上尽快成熟,在品德修养上尽快提高。参观考察作为课堂教学的直观印证,对学生思想、情感及行为的影响效果非常明显。教师可以在现有条件下组织学生赴本地或周围地区建设得较为理想、具有典型教育意义的社会实践基地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参观考察,使学生喜闻乐见。教师对每次参观考察活动要精心设计,做好主题的确定、步骤的安排、活动的总结等环节工作,使每次活动都能收到切实效果。思想品德课教师可以适时展开书面问卷调查,包括政治思想综合调查、心理素质测试、人际交往测试、品德素养调查等,让学生了解自己的素质状况,通过调查对症下药,使课内外的教学更具有针对性。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研究时,教师必须在确定选题及调查大纲、拟定社会调查步骤、辅导学生完成社会调查报告等环节上提供指导,让学生学用结合,走进社会。

行为规范的养成主要根据思想品德课教育教学目标要求,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实践活动,能达到促进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目的,使学生在解决知与行的结合问题上找到契合点。行为规范养成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拟定短期或长期的思想品德提升计划,开展“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好人好事活动,开展学雷锋活动、志愿者活动、社会公益劳动等,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强化学生的“认知”和“情感”塑造的基础上,对学生的行为实践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教师指导学生由知到行的转化,提高了学生行为的规范性、目的性和指导性,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体现了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三、坚持知识性考核与行为规范考核相结合,对学生思想品德的知行统一做出科学评价

思想品德课作为学校政治思想教育的主要课程之一,具有十分突出的思想性、实践性特点。它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在认知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同时将其真正落实到行动上,做到知行统一。目前,思想品德课的考核方式只检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分析、运用能力,这很难促使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自觉的行动,知与行相脱节,与思想品德课的目标要求有一定距离。这不是思想品德课考核评价的唯一方式,教师应建立一套符合客观实际、形式多样的思想品德课学生考核评价体系。教师对学生思想品德素质进行考核评价,不但要有知的一面,而且还要有行的一面,既要注重对学生笔试成绩的记载,又要重视对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和日常行为规范的考察,以适应思想品德课多层面、多角度的考核需要,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果。

ISSN2095-6711/Z01-2016-11-0167

猜你喜欢

品德课思想品德实效性
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融入法制教育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融入法制教育的实践探索
初中思想品德翻转课堂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解题技巧
在思想品德课中教师如何以“惰”督“勤”
初中思想品德课案例教学摭谈
未雨绸缪 静等花开——基于“儿童立场”下的品德课前准备策略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