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科融合的当代高校设计教育讨论

2016-03-20武昌理工学院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6年11期
关键词:科目培育学科

武昌理工学院  刘 波

基于学科融合的当代高校设计教育讨论

武昌理工学院刘波

目前,高校设计教育正在经历转变,专业教育融合了很多学科知识。设计教育包含根本的设计原理,同时也不可缺乏设计实践。对于设计教育,高校有必要密切融合与此相关的各学科内容,在此基础上推进设计教育的总体质量提升。本文阐述高校在设计教育这方面的现状,采用学科融合的根本理论,创造设计教育的新思路。

学科融合 当代高校 设计教育

在高校体系内,设计教育表现出学科融合的特性,这是因为设计教育密切衔接多学科根本理论以及实践。从设计教育的角度看,设计专业融合建筑学、工艺和绘画、制作技术及雕刻技术等多样学科,进而构成更完整的学科整体。进入新阶段,高校需要在根本上创新现有设计教育,融入多学科的综合性知识,以此提升设计教育的整体质量,服务于广大学生。

一、设计教育的学科融合

1.设计教育的现状

设计行业的进步不可缺乏初期的设计教育。我国的设计教育源自图案和手工制作的教育,起源于清末阶段。改革开放后,我国接纳了设计教育的现代理念,设计教育快速发展。到上世纪末,大众性的设计教育拓展了总体规模,各类院校陆续开设新式设计专业。为适应现今的设计教育需要,教育部选择设计学的名称取代原先的艺术设计,因此构建了设计教育的科目系统,推进了设计教育的总体改进。然而,设计领域的人才较少,无法符合现今剧烈的市场竞争。同时,毕业生通常面临突显的就业难题。由此可见,现今的设计教育亟待改进。

2.学科融合指导下的设计教育

学科设计中,学校可以选择学科融合的方式以及思路。具体来看,设计教育领域的学科融合了雕刻学、绘画和建筑学、制作技术的学科。完善设计教育的过程中,学校有必要把设计学融入更广的学科体系内,全面整合现有学科。相比于传统的科目设计,学科融合的设计方式更有助于整合资源,获得突显的学科教学实效。从现今的设计教育来看,学校有必要选择学科融合的具体设计方式。

二、学科融合的设计模式

从设计教育本身看,学科融合的根本思路为:学校进行专业设计前,充分考虑到该科目以及其他科目的关联程度。经过全方位考虑,在设计中采用融入多科目的设计方式。从本质来看,设计教育密切关系到较多的其他学科,如社会学、心理学和哲学,设计专业不是单一且孤立的。

学校进行学科融合,关键点在于创造新颖的学科设计方式。经过融合和交叉,多学科可以表现出创新性。设计教育范围内的学科融合可以跨越多科目以及多领域,因此表现出突显的综合性。这样做有助于学校培育复合型的新式设计人才。具体设计时,高校需要把设计专业融入其他多学科的实践中,创新机构设计以及人才培育。同时,高校有必要整合资源,进而摸索更适合用于学科融合的专业设计方式。

三、探析融合的思路

1.培育复合式的设计人才

培育人才时,高校应秉持培育复合式设计人才的新思路,采纳学科融合的专业培育模式。高校具备正确观念,才能真正做好学科融合。针对研究生以及在校本科生,学校应当让其掌握根本的设计原理并且充分参与实践。经过全面实践后,学生会贯通多科目的知识,不仅停留于较窄的单一学科。进行设计时,学生可以借助综合思路解决难题。复合式人才具备更优的设计水准,也具备创新性。

2.重构学科体系

专业设计中,核心是学科体系的构建。从学科融合的角度入手,学校应重构现有的设计学科体系,转变单一的学科思路。跨科目的设计教育能调动并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锻炼学生高水准的设计思维。设计教育不仅重视具体设计作品的美观度,更重视引入多科目的常识。经过多学科融合,师生能学会妥善解决某一设计难题。为此,构建设计学科体系时,学校需要融入其他学科,可以创造教学群组,在平日教学中融入专题探讨或者讲座。

3.探析新颖的教育方式

条件允许时,高校可以尝试引入工作室的新式设计教育,或者选择导师制的模式。尤其进入研究生阶段后,学生更能适应工作室这类模式。学校不断摸索新式的流程和模式,利于培育优秀的设计人才,强化日常性的师生互动。同时,高校可视情况选择项目教学流程,构建开放式的跨科目团队,促进团队的协作,突破多科目的壁垒,师生可以共同分享珍贵的设计教育资源。

教育改革思路引导下,高校多学科呈现融合的趋势,模糊了学科之间的界限。这种状态下,高校体系内的多学科都可以互相融合,构成体系性的完整系统。设计教育的根本点为提高设计实践的质量。因此,设计教育应紧密衔接其他与之相关的科目,进而拓展设计教育的视野。然而,从目前看,设计教育的学科融合仍没能达到完善,有待长期改进。未来设计实践中,高校有必要探析学科融合的新式设计方式,优化设计教育的总体内容以及结构,进而培育高层次的设计人才。

[1]匡 阗,陈 珂,董凤丽.高校德育创新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研究——基于沈阳农业大学大学生信仰现状的调查[J].中国林业教育,2016

[2]刘 青.学科融合视野下的当代高校设计教育研究[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6

[3]刘菊青.大学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发展研究[J].教育探索, 2015

[4]王 娜,杨 平.基于学科融合的大学语文教学团队建设研究[J]. 教育与职业,2013

ISSN2095-6711/Z01-2016-11-0032

猜你喜欢

科目培育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2024年拟在河北招生的普通高校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发布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高校开设专业的首选科目和再选科目要求浅析—以法学(类)专业为例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汉语或成俄罗斯高考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