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学体育新课堂教学

2016-03-20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浮江九年制学校李绍武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6年11期
关键词:体育教师中学体育

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浮江九年制学校  李绍武

浅谈中学体育新课堂教学

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浮江九年制学校李绍武

现阶段,我国体育教育结构不断优化和完善,高中体育作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门重要学科,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通过对高中体育教学结构和教学方法地整体梳理,结合当今高中体育教育实际,提出一些教学革新方法,以期有利于提高高中体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中学体育 新课堂 教学

一、构建新课程标准体育课堂教学方式

1.创新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是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的步骤、程序、法则、方式等,包括教法与学法。教法起着组织、控制、激发、引导、示范、说明、概括、评价等作用。学法起着主体、目的、内化、发展等作用。教法和学法是有机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有什么样的教法就会有某种相应的学法。学校创建发挥学生主动性、创造性的教学方式,是当前体育教学改革的方向。

2.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策略。学校要根据学生的需要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为其创设独立练习的时间和独立思维的空间,在运动技能形成过程中使学生自我表现、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校要为学生创造充分展现的机会,展现他们的独立个性、创造能力、实践中的创新成果。这种展现推动他们思考、探索、创新。

3.深入进行教学研究,探索适应新的体育课程的教学规律。教学研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体育教师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教师要从教学理念、教学策略、教学模式、现代化教学手段地运用等方面着手,研究改进体育与健康学科的基本规律,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指导实践的原则,及时将研究成果运用于教学实践。学校要把学生的今天和未来的发展联系起来,建立保持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动态平衡。

二、体育教学应加强中学生对体育兴趣的培养

中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不仅应关注学生的体育成绩,更应重视对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体育活动感兴趣,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并获得体育的乐趣。若是一些中学生因为对某项体育项目缺乏兴趣,而体育教师又强制要求学生参与其中,最终只能带来适得其反的教学效果,更有甚者会导致中学生对体育活动失去学习兴趣。因此,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时,体育教师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或以活动形式或以竞赛形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才能获得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一些学生对长跑没有兴趣,但长跑能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这时体育教师可以在公园或是广场开展学生的长跑活动,学生通过熟悉的环境减轻对跑步的压力,最终让学生在快乐活动中转变对体育的态度。

三、体育教学应重视对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由于时代发展的需要,社会上的激烈竞争蔓延至学校。对中学生而言,他们因为升学易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学校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关注变得尤为重要。这方面素质的培养可以在中学体育教学中体现出来。体育竞赛的组织能帮助学生切实理解“失败是成功之母”的含义。

四、加强中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

体育活动的实施离不开课外活动的配合。课外活动的组织不仅可以巩固体育教学效果,更能帮助学生全面发展。为此,中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可以考虑将体育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例如,体育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登山运动,让学生在费力登山过程中学会坚持与互帮互助。体育教师可以建议学生平时多参加球类活动或是鼓励学生每天坚持长跑,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体育的魅力。

五、较强的教学组织能力

教学组织能力是中学体育教师课堂教学能力中较为支柱性的能力,它使体育课堂室外操作具有了一些特殊性。这种组织能力超越了教育制度与教学模式的限制,是中学体育教师必备的课堂教学能力。

中学体育教师必须具备传统的教学能力以外,还应有所提升,尤其要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进一步强化自身的课堂组织能力,更好地体现新课程标准理念下学生的主体地位。新课程标准理念下的中学体育教学要求教师转变主体地位,成为课堂的主导者与辅助者。如果体育教师的课堂组织能力有限,有可能让体育课堂显得松散、无纪律性。因此,中学体育教师在原有课堂组织能力的基础上,必须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课堂组织能力,从而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与自身的主导性作用。

六、做好体育课堂教学中的评价

体育教学评价中,学生个体之间身体性差异比心理性差异更明显。教师采用标准评价,对一些学生有失公允,对其他一些学生有失目标的激励作用。对目标的可操作性问题比其他学科具有更大的研究难度,给教学评价带来“沉重”,给广大教师的体育教学评价艺术提出更高要求。

笔者认为教师提高教学评价的艺术性,“沉重”是可以逾越的。教师要改变传统的观念,把评定、筛选型的评价改为鼓励、帮助性的评价,采用多种评价方法,为学生指明努力方向,促进学生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评价要反映学生的实际。教师要进行“因人而异”和“与时俱进”的评价,适当增加技术评定、态度评定和参与行为评定,对不同学校、年级、班级的具体情况区别对待,进行符合实际的评价,给予教师一些自主性。教师可以自定一部分评价标准的权利,要给予学生一定的选择性,以增强体育教学评价标准的权利,增强体育教学评价的思想性、适应性和全面性。教师对学习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要有特殊的评价方式,配合“成功体育”的思想和实践,开展“面对全体学生”的体育评价。

[1]毛振明.体育与教学改革新视野[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

[2]薛超军.高中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与策略研究[J].运动,2013

[3]邵更生,任 杰.中学体育教学模式改革探索[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1

ISSN2095-6711/Z01-2016-11-0028

猜你喜欢

体育教师中学体育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在多解中学创新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
体育教师应重视自主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