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话让课堂奏出美的和声

2016-03-20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蔡集初级中学王德兵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6年11期
关键词:师生关系教师应师生

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蔡集初级中学  王德兵

对话让课堂奏出美的和声

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蔡集初级中学王德兵

要使阅读教学实现高效,师生之间必须在平等的基础上实现对话。只有平等对话,才能走进心灵;只有平等对话,才能彼此接纳。师生之间平等对话,能提高对话质量,让课堂奏出美的和声。

平等对话 课堂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对话作为新课程标准理念下阅读教学的一种新形态,给语文课堂注入生机和活力。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一些语文教师在阅读对话教学中存在问题。一些课堂实际是由教师主宰的“假对话”,一些课堂是脱离文本的“空对话”,一些是教师漠视学生差异的“零对话”,这使对话教学效果低下。出现这些现象,是师生双方不平等造成的。要使阅读教学实现高效,师生必须在平等的基础上实现对话。

一、平等对话,需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提高教师教学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师生关系融洽能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关键在于教师。

教师要有积极的情绪状态,要有较强的感染力,要以自己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情、对工作高度负责的态度、对学生的一片爱心、对所任学科的深厚感情,影响学生。教师要善于挖掘学生的优点。我们不带着有色眼光看待成绩较差的学生,应在教学中挖掘学生的优点并加以强化,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长处,让学生知道教师对他们的欣赏和关注,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自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也因此在学习中获得自信,阐述学习的主动性,在师生关系中获得平等的主体意识,为融洽师生关系打下良好基础。教师要对学生多表扬,少批评。“责子一短,不如奖子一长。”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吝惜表扬,让每个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为创造良好课堂氛围做好铺垫。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用鼓励、期待的眼神望着每个学生,让他们感到教师时时刻刻关注着他。

教师应有民主意识和平等观念。教师要摒弃“师道尊严”的架子,树立民主意识,真诚和善于对待每一个学生,把学生视为朋友,用民主平等的思想和态度进行教育教学活动。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意愿,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允许学生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及时捕捉他的思想火花,使学生个性得到健康、充分发展。学生在民主、平等自由的环境中学习,会感到教师对自己的爱和尊重,会在正确的认识和积极的情感基础上与教师建立良好的心理关系,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育,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自己的质疑,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和蓬勃的创造力。因此,教师民主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是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石,是师生平等对话的前提。

二、平等对话,需要教师钻研教材,吃透文本

《语文课堂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师要重视文本对话,如果教师不能把文本读懂、读透,怎么与学生进行对话?教师个体面对文本时,可能只需要读一遍就可以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思想。但当文本作为教材运用于教学中时,我们认为教师的阅读要求就不应该简单停留在读懂的层面上,而应读透、读深,领悟到深层次的内涵,这需要教师对文本进行多角度反复阅读。

现行教材很多是教师多次阅读、多次教学的老文本。对经验丰富的教师而言,这些熟悉的文本未必有利于教学,他们往往会被曾经有过的体验和认识所束缚,没有办法突破原有的教学思路。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尽可能地以一种空白的心态面对文本,对文本进行陌生化阅读,以平静的心态接触文本,用心灵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平静地倾听作者的叙述,不带任何先入为主或认识框架进行文本阅读和评价。教师要借鉴参考身边的教学资源,如教参、网络资源、优秀教案等。面对这些优秀资源,教师应合理借鉴,而不是照搬照抄。教师在熟读文本、对文本有自己的思考理解的基础上,与教参资源相比,不断优化提升自己的文本阅读理解能力。

学生是教学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因此,教师在文体阅读时要进行师生之间的换位性阅读,从学生的角度与文本对话,站在学生的体验世界里与文本对话,找准学生认知的起点,根据学生认知的规律与文本对话,探究学生阅读的好奇心,寻找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兴奋点、质疑点和难点,以此寻找课堂教学对话的切入口或师生共同关心的、有意义的话题。

三、平等对话,离不开教师的恰当引领

课堂教学中,教师不是一个旁听者。教师是掌舵者,是有效的提升者。当学生对话中出现偏差时,教师应适时点拨,巧妙暗示,引导学生回归文本正确的价值体系中。一些教师以“珍视学生独特感受,发展学生鲜明个性”为口号,在对话中一味鼓励学生生成新的东西。教师切不可让学生打着“自主探究,个性化解读”的旗号走弯路。

同时,教师应善于从学生的发言中捕捉亮点,通过评价点拨,引导话题深入,使对话的价值更高、质量更好。遇到对话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教师一定要灵活处理,因势利导,既要做对话的组织者,又要做阅读对话的引导者。

教师要树立民主作风,在教学中创造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以此真正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在这样氛围的课堂中,学生敢说、想说。教师应把文本读透、读深,领悟更深层次的内涵,把对话引向深入。教师要让学生拥有参与对话的自信,要让学生有充分的准备,以此使师生之间的交流产生积极的、愉快的效果,让课堂奏出美的和声。

ISSN2095-6711/Z01-2016-11-0058

猜你喜欢

师生关系教师应师生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浅议优秀器乐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