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心灵花园竞相开放
——作文高效课堂的构建

2016-03-20洪强

读写月报(语文教育版) 2016年10期
关键词:周记习作作文

洪强

让心灵花园竞相开放
——作文高效课堂的构建

洪强

课间,一个小女孩跑进我办公室,羞涩地问道:“老师,抄不抄作文,什么时候背?”我很诧异:“抄什么作文,怎么背?”“明天不是要学语文园地一吗?以前的老师就是让我们抄一篇作文,第二天还要背出来。”

“噢,是这样,你们喜欢作文吗?”

“不喜欢”,小女孩斩钉截铁地回答道。

我刚接手的这个班有五十多个学生,竟有一大半不喜欢作文,部分学生甚至到了害怕写作的境地,作文教学让我倍感压力。

反思当前的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一是写作指导粗放,范文在手,如获至宝。曾几何时,我也热衷让学生模仿范文,结果模仿模仿就成了抄范文。

二是选材单一,人为我用,你有他有。由于小学生阅历浅,生活经历不丰富,我曾经让学生把从书本上看到的事当成自己做过的,把自己想象成故事的主人公,不曾想雷同作文多,有些就是生搬硬套,子虚乌有。

三是重形式,轻实践。作文课上,教师详细指导:开头结尾如何写,分几段,怎么描写……教师尽心尽力。学生没有亲身体验过的事,怎么能写出真情实感?结果一动笔发现无话可说,没内容可写,只得瞎编乱造。

四是评改方法单一,学生参与度低。写作指导,批改,讲评缺一不可。而事实上重指导,轻评改的现象不在少数。

怎样才能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让学生们不再害怕甚至喜欢作文呢?这就需要构建高效的作文课堂。

为此,我采取以下几项措施进行高效作文课堂的探索。

一、增强信心,激发写作兴趣

课堂上,我宣布不抄作文,不背作文,话音刚落,立刻得到学生们的一片欢呼声。我布置一项新任务——写周记。听到这个任务,马上就有学生“唉唉”起来。我讲了自己小时候写周记、作文的有趣故事,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

周五全校大扫除,我抓住这个机会,首先给孩子们布置了观察思考要求:记住自己干了些什么,怎么干的。好朋友在干什么,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哪些人或事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于这次劳动的体会。

劳动结束,我选了三个学生说一说。然后我总结了今天大扫除的情况,并大力表扬干得出色的卫生小组及个人。

孩子们听得兴致盎然,他们也学着我的样子谈劳动感受。我告诉他们,这就是周记、作文的素材,有了这些,还怕没有东西可写吗?

之后我总结了自己一周来印象最深的事:哪一堂课最精彩;哪一次作业最出色;某某同学课堂上思维活跃,积极回答问题;某某同学学习进步了;某某同学这一周表现最乖……孩子们喜形于色,恍然大悟,原来作文素材是这样来的。

第一次周记交上来了,效果虽然并不理想,但也不乏让我眼前一亮的习作。整理并复印了五篇周记,专门利用一节课进行了讲评。

进入课堂,人手一份,我请孩子们和我一起欣赏这五篇大作,并让他们猜一猜是哪位同学的,孩子们饶有兴趣。我请学生朗读了一篇写学习生活感悟的,一篇写家长里短的,两篇写上周五大扫除体会的,一篇写悄悄话、心里话的,并让孩子们对这五篇周记一一评价:好,好在哪里?什么地方写得具体生动……课堂上热闹起来。孩子们在评价别人的同时,其实自己也学会了方法。当我宣布名单时,孩子们瞪大了眼睛,有的人甚至“啊”了一声。原来,这五个学生中,有两个是所谓的“中等生”,还有一个是所谓的“差生”。讲评之后,我让他们修改誊抄,展示到学习园地上。这在班里引起不小的轰动,孩子们议论纷纷。

为提高学生写作兴趣,我做了以下几点:

(一)利用教室的一面墙,制作了“每周大作展”。专门展览孩子们一周写得优秀的,感人的,甚至是进步的周记。

(二)在学习园地设置“优秀作文展”专栏。展览每次学生习作的优秀作文,并不定期邀请家长来参观,这极大地满足了孩子们对成功的渴望。

(三)利用每周两节早读课举行“我是小作家”朗读展示。学生习作中的好词佳句、精彩片段、感人段落、吸引人的开头、耐人寻味的结尾都是朗读的内容。听着自己的习作上了朗读展示,孩子们无比自豪的情绪可以持续好久好久,走路都是连蹦带跳的,喜悦之情无以言表。

(四)激励评价,积极引导;悉心讲评,全员参与。学生习作我总是用心批改,多用鼓励式的评语,在强调优点的同时,坚决不放过出现的问题。我常常用商量式的评价指出他们习作中的毛病,学生既得到了尊重,又乐意接受,同时也学会了自主思考。

作文讲评全员参与。我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哪怕是对一个词,一句话的点评。学生你一言我一语,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看法。相当一部分学生特别盼望每周一次的作文讲评,因为他们愿意把流露于笔端的情感展现给大家,更乐意和全班同学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通过评价别人的习作,孩子们在下次的习作中遣词造句就会注意推敲,作文水平也渐渐提高。

(五)每个学期举行一次作文擂台赛。擂台赛分为“美词”“佳句”“真情”“综合”四个部分,学生情绪高涨,每个人都想露一手。因为多数学生都可以当擂主,等待别人来挑战,每个人都有享受成功的机会和快乐。这种形式学生津津乐道,写作兴趣越来越高涨。

二、引导观察,积累素材,注重写作方法指导

要想写好作文,仅凭兴趣是不够的,必须要有一定的方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教学中,我重点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强化有意注意,引导他们积累素材,指导写作。

(一)观察景物。每天从家门出来,走在熟悉的路上,自己看到了什么景物。这些映入眼帘的物体,你要能描绘出它的形状、颜色、大小、位置,抓住给你印象最深的事物特征。刮风啦,下雨啦,打霜了,下雪了,各种物体会发生什么不同的变化等等,这都是我要求孩子们观察并记录的内容。

(二)观察人物。我们每天和那么多人接触,熟悉的,陌生的。怎么去观察这些人?我教孩子们一看外貌,二看穿着,三看动作,四听声音,五猜职业。路上,行色匆匆的人们总有几个给你留下印象;校园里,打扫卫生、晨练的同学,也会有让你印象深刻的;步入教室,朝夕相处的同学,谁和昨天不一样了,什么地方不一样;老师今天上课状态,他的神情如何……这都是我要求学生观察并记录的对象。

训练很快有了结果,习作里有了许多路途景色,身边人物的描写,有的甚至惟妙惟肖。一次习作中,小兵写道:“每次考完试要讲评卷子,语文老师目露凶光,严肃地坐在讲台上,双腿抖啊抖,只要他的腿不抖了,就要发火了,一拍桌子,开始训人……”当我把这段描写拿给该班的数学、英语老师看时,她们哈哈大笑,连连赞叹这个孩子观察细致。由此可见,只要教给孩子们有效的方法并坚持训练,他们一定会从中得到收获。

(三)观察活动场面。学生感到最难写的恰恰是活动场面,因为他们不知道如何抓住重点描写。每次校园砍草、拉线修边,我都给孩子现场指导做示范:先观察一个人,然后观察一群人,抓住他们劳动时的动作、神态,说了什么话,任务完成的情况进行描述,最后总结自己干得怎么样,心情如何,有何感受。孩子们很快学会了,再也不愁描写活动场面了。

每个学期,学校里、班级里搞过不少活动,可是问起学生,要么是寥寥数语,要么是洋洋洒洒的流水账。我结合每一次活动指导写作:活动前期的准备,活动当天会场的布置,活动过程本班的表现,自己的心情,印象最深的节目,演员的妆容及表演,台下观众的反应,颁奖结果等等方面让学生一一说,然后让他们自己提炼哪些可以作为重点描写的内容。孩子们逐渐掌握了方法,他们也越来越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了。这样的作文课堂效果明显,学生学到很多方法。

三、多角度选材,灵活训练,在实践中提高写作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写作教学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表达真情实感。为此,我结合学校的阶段性活动,适时进行写作训练。

九月份开展庆祝教师节活动;十月份举行了“庆国庆”诗歌朗诵比赛;十一月份《孟母教子经》诵读活动;十二月份纪念“一二·九”,我鼓励学生运用学到的方法,大胆写作,效果良好。

我校举办了趣味运动会,我抓住时机适时训练。结果,全班五十三人,有写袋鼠跳的,有写懒惰自行车的,有写螃蟹运球的,有写赶球的,有写比赛结果的,还有写赛后感悟的……这样贴近生活实际的训练,让学生更易于动笔,能够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我布置了以“冬”为主题的习作。不久,一篇篇写雪景、街景、冬天人物、冬天生活、喜欢冬天、讨厌冬天的习作应运而生,几乎人人都有自己的体会。

最让我赞赏的就是小芮的 《这个冬天不冷》。她描写了寒冬时节,妈妈在棉花地里用冻得红肿并且满是裂口的手拾着棉花,她想帮母亲多拾一会儿,可母亲的一句“别冻着,早点儿回!”顿时让她热泪盈眶,温暖全身。在冰天雪地里,她觉得这个冬天一点儿也不冷……文章感情真挚,发自肺腑。整篇习作没有华丽的辞藻,一句句朴实的语言,打动人心。细腻、真挚、丰富的情感跃然纸上。

由于作文教学始终以写作方法为主导,学生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我班学生不再“谈写色变”了。他们已经具备了较强的写作能力,作文高效课堂效果突显。

回顾自己的作文教学经历,我感到作文高效课堂需要教师沉下去,把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加强师生合作,使课堂变为学生乐表达、善实践的舞台。此时,学生们就会有表达真情实感的欲望,才能有一吐为快的欢畅,孩子们的心灵花园里将会竞相开放五彩缤纷的花儿。到了那时,作为园丁的我们,该是多么的欣慰和满足啊!

(作者单位:新疆第一师阿拉尔市十团中学)

编辑:苏雨

责任编辑:文海

猜你喜欢

周记习作作文
主题式周记活动的实施与探索
写进梦里的周记
帮忙
周记辅导应符合学生的口味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