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教学方法 培育语文素养
——从2016年新课标全国卷2语文作文试题谈起
2016-03-20陈章佳
陈章佳
改进教学方法 培育语文素养
——从2016年新课标全国卷2语文作文试题谈起
陈章佳
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教学中需要下功夫训练的一个重要内容,更是一个中学生语文素养的集中体现。社会生活的变化,在高考作文题目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每年的高考作文试题往往都会成为大家议论的焦点。
2016年高考语文试题一出,新课标全国卷的两套作文试题就博得大众眼球,两道作文试题不约而同直击教育问题,尤其是新课标全国卷2,更是直击语文教育问题,让学生自己谈如何提高语文素养。这样一个命题确实贴近考生,让考生有话说,能够表达自己的理性认识,充分体现了高考作文命题的以人为本的要求。但这个问题更适合向教育工作者尤其是语文教育工作者发问,新课标全国卷2却以此为高考作文试题,将这样一个问题抛向广大考生,让考生自己表达对于如何提高语文素养这个问题的思考、观点和看法。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样一个命题的指向区别于以往视角,让考生也参与到对语文教育的思考中来。尤其是通过高考作文这样一个有力的平台,将问题公之于众,让社会各界共同思考,从而不可避免地使其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
一、何谓语文素养
在2001年“语文素养”这个概念提出之前,关于它的提法莫衷一是,有称之为“语文能力”的,还有叫“语文素质”的。但似乎无论哪一个,都有点狭隘或者片面,不够丰富和完整。首先看“语文能力”,能力即能胜任某项工作的主观条件,强调一种功用性。而素养肯定不仅仅只包含这种功用性,它应当还有着某种超脱于功用之上的非功用性,是一个人通过长期学习实践在某个方面所达到的高度。[1]其次是“语文素质”,“素质”强调一种先天的静态结果或存在状态。然而,“‘素养’是一个比较抽象的名词,强调‘素养’实际上是强调人的自我发展,强调人的可持续发展。”[2]素质是一个已经存在的特质,具有稳定性。而素养则是不确定的,具有可持续性和动态性,具有发展的空间。而且“素养”一词,较之“素质”更具有“后天的教养效果”的意味。[3]
再看现在对于语文素养的定义,百度词条上的解释是:语文素养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思想情感、语言积累、语感、思维品质、品德修养、审美情趣、个性品格、学习方向、学习习惯的有机整合。而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语文素养是指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丰富内涵。课程标准中语文素养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它绝不是一种纯粹的语言技能,而是一种综合的文明素养,是个体融入社会、自我发展不可或缺的基本修养。
二、关于语文素养的培育
高考语文试题中提及如何提高语文素养,通过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对当前中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做出某种思考。在中学语文的教育教学中,怎样才能在有限的条件下尽可能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呢?
首先是课堂教学。在语文课堂教学上,老师需要充分拓展学生的视野,启发学生的思维,给予学生充分的指导,从而帮助学生塑造健康人格。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交流中来,通过古今“实用类”“文学类”“论述类”等语篇类型的学习与讨论,领悟规律、构建知识、培养情怀。在教学的可视化、情境性中,提升课堂体验,培养语言应用能力,关注语言运用的新现象和跨媒介运用的新特点,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感受正能量。
最重要的是教师需要发展学生思维,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文学欣赏是一种审美认知活动,遵循着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一般认知规律。同时它还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它由感觉器官对作品进行感知,再调动生活积累,产生共鸣,然后经过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分析,进而领悟到作品所揭示的生活内涵。通过理解、玩味,得到赏心悦目的、怡情养性的审美享受和思想认识。教师掌握并遵循这一规律,可以引导学生去发现美、认识美、创造美,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另外,通过审美体验,学生还能够激发情感,增强感知能力。情感在文学教育中有特殊作用,教师的教学情感、作品的创作情感和学生的学习情感,三者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影响着教学的效果。教师应当用饱满的热情、真挚的情感,引领学生步入文学殿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创设一种和谐美好的课堂气氛,引导他们发现和感知语文的美。
教师还必须加强学生的训练,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在教学中,既要重视学生的个体感知体验,又要重视学生的理性分析、口头表达。课堂上,可以要求学生用口头语描绘形象、意境,分析作品结构、语言,分析文学形象的社会意义和得到的思想启迪。通过口头表达,使存在于学生头脑中的模糊的、不大鲜明的文学形象,经过梳理后变得更清晰、更鲜明。在分析鉴赏的基础上,推荐有关评论文章让学生阅读,让学生了解别人对作品的评价,参考别人的见解,以启发学生的思维。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充分利用文学活动,帮助学生提高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培养审美能力,塑造健康的人格,这是每一个语文教育者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其次是课外阅读。老师应当在阅读方面做积极的引导。学生通过持续的阅读,能不断增强文化底蕴,形成一定的语文素养。文学作品所展示的画面,几乎遍及人类生活的所有领域,它的内容无不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文学对人性的塑造和对社会风尚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优秀文学作品表现出来的高尚的理想、坚强的意志、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真善美的心灵,无不对学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一个人的语文素养的高低,关键在于个人对语文主动积淀的厚实程度。当语文积淀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在人身上形成一种富有个性的文化底蕴,而积淀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广泛阅读和识记背诵。在阅读方面,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阅读经典、亲近经典、走进经典,要引导学生读几本“看家的书”。曾国藩说:“古今书籍,浩如烟海,而本根之书,不过数十种。”[4]这就是在告诉我们应当多读经典,读得多了,学生的语文素养会不断集聚、酝酿发酵。教师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应运用各种策略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欲望,在尊重学生兴趣、爱好、特长的前提下,帮助学生制定个性化的“课外阅读菜单”,充分调动他们的阅读内在驱动力,让学生在愉悦的阅读过程中开阔视野、拓展思维、启迪心灵、陶冶情操、增长知识、提高语文素养。广泛地阅读,不仅可以开拓视野,而且还能体会到丰富的人生感受。在重视广泛阅读的同时,仍要重视识记背诵。识记背诵,是促进学生规范语言积累的重要途径,是学生形成良好语感的必要条件。好的朗读本身就是对文章极好的感悟,在琅琅的读书声中,文章优美的意境、丰富的情感、象征性的意义,都能得以充分体现。读能够提高学生感悟语言的能力,读出语感,可以把学生带入文本情境中去,激起心灵的共鸣,使他们在读中陶冶情操,在读中得到美的享受,从而提高语文素养。背诵无疑是学生积增体验、培养语感的好办法。会背一定数量的诗文佳品,是语文素质高的一种表现。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优秀的诗文往往包含着深邃幽远的意境、丰富多彩的感情、博大精深的思想,有意识地积累、感悟和运用古诗文,能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熏陶,纯洁心灵,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提升修养。但阅读不要目的性太强,最重要的是从中体会对生命的态度、对事物的看法,其次才是从中学习表达技巧、提高写作能力。阅读对一个人素养的提高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过程,不要抱着过强的目的性。
最后是社会生活实践。在社会实践方面,学生一方面要关注书本、阅读经典,另一方面要关注社会、关注民生,做社会生活的参与者。开展社会生活实践,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给予学生充分动眼、动脑、动口、动手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从而使学生的语文知识得以很好地展示和发展。首先,培养了学生动眼的能力。观察是认识事物的基础,观察能力的形成是学生认识能力发展的基础,也是构成学生创造力的始发因素。陶行知先生说过:创造需要广博的基础,解放了空间,才能搜集丰富的资料,扩大知识的眼界,以发挥其内在之威力。组织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学生观察了处于自然状态或社会活动状态下的各种事物,可以获得鲜明、真实的感性知识,从而扩大视野,提高认识能力。陶行知主张:去接触大自然的花草树木、青山绿水、日月星辰,以及社会中之士农工商、三教九流,自由地对宇宙发问,与万事为友,并且向中外古今三百六十行学习。因此,我们应该提倡、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扩大了学生的视野,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丰富了学生的语言,为学生写出文质兼美的文章打下了良好基础。其次,还提高了学生动口的本领。学贵有疑。爱因斯坦说过:“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地追究问题罢了。”动口去问表明学生在动脑,在思索,是思维极其活跃的表现。动口问了,说明学生已不满足于现有知识,还想得到更多更有意义的东西。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不仅使学生的创新潜能获得有利开发,同时使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得到锻炼。最关键的一点,培养了学生动手的能力。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是当今很多学生的生活写照,劳动意识淡薄、动手能力差是如今学生的一个致命弱点。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动手的欲望,培养了学生动手的能力。社会实践活动极大地提高了学校劳动教育的社会效应,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发扬了中华民族勤劳善良的优良美德,这些都极大地促进着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评价一个人的语文能力高低,最重要的是看他的写作能力如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不仅解决了学生“难为无米之炊”的窘况,还帮助学生建立了一座色彩斑斓的 “材料库”。多练出技巧,多写增智慧。久而久之,学生不仅知道“要写什么”,还悟出“怎么写”。
以上只是对语文素养培育的浅显看法。心理学家张德诱认为:创造者最重要的特质乃是进攻的志趣和努力的热忱。一名教育者应当树立为创造而教的信念,真心实意地去激发学生群体的积极性,去塑造学生特长,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让每个学生都在动态的探究情境中获得最大发展。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也需要语文教育者怀着进攻的志趣和努力的热忱,不断地去求索。
注释:
[1]李冲锋:《论语文素养及其培养》,《当代教育科学》,2010年第18期。
[2]魏本亚:《高中新课标新在哪里?》,《语文建设》,2004年第4期。
[3]巢宗祺:《关于高中语文课程改革基本理念的问答》,《语文建设》,2004年第4期。
[4]曾国藩:《曾国藩文集》,海潮出版社,1998年,第478页。
(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编辑:李运
责任编辑:金润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