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学教学的语文师范生培养问题调查研究
——以南昌市第十六中学的教学实习为例
2016-03-20朱腾
朱腾
基于中学教学的语文师范生培养问题调查研究
——以南昌市第十六中学的教学实习为例
朱腾
师范生被称为“未来教育的预备者”,而语文师范生,无疑是未来语文教育的重要储备力量。语文师范生的培养一直受到教育界的重视,得到广大学者的共同关注。二十世纪有众多学者通过比较中外师范生教育,来获取师范生培养的启示。他们主要是比较中外师范生教育的课程改革、实践活动等。姚云比较了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与中国师范生教育实践的形式、时间、方式,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在形式方面,他认为我国的教育见习应该与实地挂钩,师范生可以每周利用一段时间去参与所挂钩班级的活动,协助相关教师处理教学事务和班级管理;在教育实践时间方面,他发现我国教育实践时间相对较短且分布较为集中,这使得实践目的很难达到,时间安排需要改进;在教育实践方式上,师范生教育需要一批稳定的实习基地作为后盾,以提高实习质量。[1]
进入二十一世纪,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对国民素质的提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教育被置于优先发展的地位。教育界对汉语言文学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进行了思考。有一部分学者在关注师范生的专业成长、思想成长后,探讨了师范生教育培养的内容、过程以及保障。他们探讨知识与技能哪个具有先导地位,以及师范生专业知识类课程和教育职业知识类课程的设置问题、教育信念和教育能力的关系、师范生的选拔与培养、师范教育的培养资源,等等。[2]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界倡导师范生掌握必要的现代教育技术,由单一的媒体教学向多媒体教学转化。宫起斌调查了师范生对于教育技术能力的认知及掌握情况,认为师范教育应该加强教育基本理论的学习,培育现代教育观念,并进行课程创新,搭建教育技术能力发展平台。[3]时代在不断发展,新技术的出现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课程标准的修订及新课程改革也要求语文师范生与时俱进,及时调整教学理念,提高研究性学习能力。
语文师范生培养问题的研究对于促进语文教育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汉语言文学(师范类)专业的学生,在深入南昌市第十六中学实习的时候,我发现了专业培养上存在的一些不足,期望立足于中学教学实践,探讨师范教育与教学实践衔接之间存在的一些问题,并试图确定改进对策。
一、语文师范生培养出现的问题
(一)知识运用的不灵活
学科专业知识,影响着教师对课文的理解。课文的讲解不应局限于课文本身,而是需要进一步拓展延伸,从而促进学生发散思维的形成与发展。
语文师范生知识运用的不灵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学科专业知识不扎实,不能灵活运用专业知识。刚刚开始教学的师范生往往不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讲课不能做到通俗易懂。比如,教学仅仅停留在一篇课文中,而没有联系整个单元中的其他课文,与它们连成一个整体去讲解。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教授课文《记承天寺夜游》,不仅逐字逐句巩固字词、理清文章思路,还要引导学生做到知人论世、以意逆志。教师需要让学生了解苏轼的字号、所属诗派、重要生平经历等,而讲解“三苏”“唐宋八大家”又不得不稍加提及其他人物。词中出现了“月”,由此教师问学生知道哪些关于“月”的诗句,而学生不仅背出了诗句,并且还说出了诗句出处。而作为语文师范生的我们在听到学生说的一些诗句时,还未能完全反应过来,我们在学科专业知识方面需要加强巩固。对于一个单元的课文所要学习的内容也需要有扎实的学科知识,例如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这是一个以说明文为主要内容的单元,需要让学生把握说明文的写作方法、语言特点等内容。其中的每篇课文运用了不一样的说明方法,例如,《中国石拱桥》一文用到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而《说屏》用到了引用的说明方法。教师需要在告诉学生新知识的同时,联系课文内容让学生巩固旧知识。而师范生往往会脱离单元整体去单独讲解课文,未能联系前后课文加深学生的印象。
第二个方面表现在没有真正理解课文,不知道怎样灵活运用知识。师范生唯有把所要教授的课文理解透彻,才能把握文章的脉络,清晰正确地讲解。师范生在接受高等教育之后,较少触及中学课文,对增设的课文或是模块会存在不太熟悉的状况,对于课文的考点也没那么了解。不了解课文,会使得授课重点及线索不清晰。一堂好的课,需要教师从课文本身出发,并结合生活经历或其他知识进行讲解,融入感情,引起学生共鸣。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听课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生命感悟。就从初中的“综合性学习和口语交际”这一学习版块来看,它就要求教师能够结合生活经历去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而一般来说,师范生在创设情境、引用生活实例方面还不太熟练。
(二)教学技能的不牢固
教学技能不牢固的第一个方面,体现在教学设计的不合理。教学设计是指教师讲课之前,根据教材、学生等情况,对教学过程进行设计。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堂课的优秀与否。而在实习过程中我发现,师范生在课程导入方面,往往针对性不强。引入课文经常占用很多时间,这不利于有效完成教学。八年级上册课本中的《说屏》一课段落字数较少,内容也比较简单,在南昌十六中的教学实习过程中,师范生的教学设计使得课堂节奏太快,让一个课时讲完都显得时间略多,教学效果不算好。
教学技能的不牢固还体现在课堂气氛的调动方面。在听课调查中,我发现富有经验的教师会让学生对古诗文进行多次翻译,在课后作业中还会涉及重点字词句的翻译。第一遍翻译能够让学生发现自己不懂之处,第二遍能够理清文章,后面几遍能够加深印象。翻译开始前,老师会让学生说出个人的不懂之处,并给其他同学参考,后面的翻译是学生跟着教师一同翻译,与学生进行互动。而师范生讲课时,在提问方面会较为直接,没能更好地引导点拨,主要是直接解说课文。对此,师范生需要更好地学会调控学习氛围。
其次还体现在多媒体运用方面。大多数师范生对教育技术不太了解,不能有效利用Flash动画等多种形式促进教学。师范生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较好,但却不能很好地应用到课堂,一般只会制作普通的PPT课件。在实习过程中,很少发现实习教师使用除了PPT以外的课件。虽然网络信息化为教师提供了海量的教学资源,但师范生自身能否熟练运用教学软件影响着自己的教学质量。讲课时,好的课件能使课文更加生动形象,有助于学生理解。生搬硬套他人的教学课件,会忽略学生学情和自身的教学设计,不能体现自己的特色。
(三)教学观念的不合理
在南昌十六中进行教学实习时,该校正在进行教学改革,倡导学生小组讨论和自主探究课文问题,教师起引导作用。例如对于《台阶》这篇课文,具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教师就将班级中的学生前后两桌四人分为一组,以问题贯穿教学,整堂课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都较高。在南昌十六中举办的朗诵比赛中,也是将班级中的同学以小组形式分配成多组,然后一组对一组,经过多次比赛评出最好的一组。在过去的教学中,我们可能都会更加注重个人能力,但经常进行小组之间的讨论也能培养集体意识和团队意识,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而在日常教学实习中,师范生很难很好地利用小组讨论探究这种教学方式,主要都是教师在进行讲解,辅以单个学生回答提问,教学理念和方式还比较陈旧。
师范生教学观念的不合理还表现在师范生对教学工作的不了解。师范生在师范教育中较少接触到初高中教学工作的情况,不太了解语文教学现状,在教学进度安排上不尽合理。师范生一般都是进行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工作的实习,较少接触到教研活动。在教学中,师范生能够通过参考教案了解教学的重点,但对于学生易错或不易把握的知识研究不多,了解不透。
二、语文师范生培养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师范生课程设置的分析
语文师范生教育课程,大致由公共基础课程、学科专业课程和教育专业课程组成。公共基础课程包括政治、外语、体育等;学科专业课程包括语言知识系列、文学史系列、文学理论系列等;教育专业课程包括学科教学方法、教育学、心理学、教学实习等。在当前的语文师范生教育中,理论课程是核心课程,实践课程比重很小。虽说学科专业知识对语文师范专业具有支撑性作用,但是实践课程的不合理比重使岗位适配能力弱化。
课程设置的不合理造成了师范生职业意识淡薄、教学技能缺失。师范生不能很快适应教学工作,因为见习和模拟训练课程太少。教学技能的不牢固就在于教学实践的缺乏,试讲课程与实际课堂是不一样的,试讲课程中,坐在教室里的同学或多或少了解你所讲的课文,能够配合你准确说出问题答案,课堂气氛容易掌控。而实际课堂中存在许多变化,学生不太了解课文,不一定按设定的方向回答问题,需要多加引导。
(二)大学培养理念的分析
大学具有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的功能,大学需要培养师范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语文师范生要具有较强的写作能力,较强的思辨、分析、鉴赏能力,以及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能清晰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具有较扎实的语文教育基本功。而在汉语言文学师范教育中,存在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被搁置或者被边缘化的现象,教学以理论知识传授为主。师范专业的人才培养,需要扎实的专业理论,但应用性也需要强化。
(三)中学学生培养理念分析
以南昌十六中为例,学校不仅重视知识的教授,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与特长,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南昌十六中有着较为完善的社团运转流程,而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我也发现,许多学生很喜欢学校多样的社团活动,希望教师在教授课程之余能够培养自己的课外兴趣,还希望教师能够将自己的特长与日常授课相联系。而这就牵涉到学校本身对于教师的素质要求,以及教师对于学生兴趣的正确引导。社团活动不仅仅是吉他社、舞蹈社、绘画社之类,也有涉及文学兴趣培养的文学社类,而该类社团的指导老师多为语文教师。例如曲艺课,讲解戏曲知识,这考验语文师范生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戏曲知识是否扎实。文学社同样要求语文师范生对文学类书籍有相对丰富的了解,了解更多文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文学兴趣。
(四)中学教学课程标准学习分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要求语文学习要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应该开放而有活力,并且根据不同年级有具体的课程目标和要求。《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也说明了对于高中语文课程的目标,不同模块的具体要求,还给语文教师提出了实施建议。不了解中学教学的课程标准,会出现教学的偏差,不知道教法与学法、教学目标以及上课的重难点。教师了解中学课程标准,能为其教学设计和备课提供参考。
一方面,师范生对语文课程标准不是很了解,这造成教学的困难。教学设计的不合理部分会在了解课标要求后得以改进。另一方面,语文师范生应合理衔接课程标准与教学实践。上文在教学设计方面提到《说屏》课文内容少,课堂节奏快,在讲课过程中如果能以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代替教师讲解,那么课堂节奏就能放慢。比如可以在学生整体阅读完一遍课文之后,请两三位同学板书课文结构,各个段落如何划分及其主要内容。既然课文较为简单,那就让学生自主去概括课文,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训练他们的概括能力和文章理解能力,摒弃教学中的灌输方式。
三、解决语文师范生培养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一)优化课程设置的结构
教育类有关课程应该适当增加实践课程比重,发挥教育类课程在教师素养的重要作用。这尤其表现在教育实习的时间上。教育实习作为师范教育中联系理论和实践的桥梁,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我国师范生教育实习的时间较短,师范生教学课时数较少,在教育实习中很难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学习。教育实习应当穿插在师范教育的整个过程中,做到连续性和阶段性相结合、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并重。在不同阶段获得不同体会,在持续实践中不断完善。而在每个阶段,学生不一样的感受,能够促使师范生根据不同学生调整教案,灵活应对课堂。有教学实践,才有教学反思。第一次讲解时我们可能忘记知识点或者存在设计错误的地方,第二次讲解也许就能够在前一次的教学反思中加以改善。课程设置优化方面,教材的钻研也显得尤为重要。语文师范专业在课程设置中少有校本研究课,这样师范生容易忽视语文课本的学习,对课本内容认识不透彻,造成知识运用不灵活,而研读课文对师范生有着重要的意义。总体而言,对于教师技能较为重要的课程,应尽量移入必修课程中,以提升师范生的能力,并在不同阶段强化巩固。
(二)注重教师技能的提升
师范生的教师技能的强化,更能凸显师范生教育的“师范性”。师范生应当能写规范、整洁乃至美观的钢笔字、粉笔字、毛笔字,并且能够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熟练完成课件制作。对此,学校可以经常举办“三笔一话”竞赛活动,推动师范生基本技能的提升。语文师范生还需要提升文本解读能力,善于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文本感悟他人的生命体验。语文师范生需要提高处理教材和整合教学内容的能力,为此应增加师范生说课等技能活动的开展次数。
而对于中学语文的新模块,例如课程改革后的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技能训练也应该与此接轨,切实培养适应性和实践能力较强的未来教师。为此,在教学技能训练中,要让师范生接触不同类型的课文并熟悉口语交际等其他教学类型。
(三)加强师德教育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承载着“教书育人”的使命,教师的素质高低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发展和思想道德素质。我国具有悠久的师德文化,有为天下育英才的人生理想抱负、崇尚养成育人的教育指导思想、因材施教的教育目标基本要求和追求科学与民主的教育实践。[4]加强师德教育,能够加强师范生职业认同感和自豪感,使他们严格要求自身,优化教育环境,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因材施教。我们应当阅读各方面的书籍,增强独立思考的能力,在实践中探索自己的教学之道,将自己的个性特长与教学相结合,提升自己的师德水平。
(四)推进师范院校建设
高校能否培养出卓越的语文师范生,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语文教师的质量。师范院校应该注重建设师范生实习基地,让师范生与实习基地构成紧密联系。教师教育与中学教学隔阂,不利于切实提高师范生教学能力、班主任工作能力。为了弥补师范生教学能力的不足,师范院校应该加强与各层次中小学的交流合作,充分利用实习基地的资源优势,让师范生了解中小学的教学,积累一定的教学经验。与此同时,师范院校也能在与中小学的联系中了解学校对未来教师的要求,为师范生的培养提供借鉴。
师范院校要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加强师范生对于教师职业的认同感,激发他们对于教育事业的兴趣。学校要加强师范生科研意识的培养,让其学会研究并努力解决教育领域的问题。对于多媒体技术能力的学习,应搭建促进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提升的平台,把技术能力的培养与师范生活动相结合,开展一系列教学课件制作相关活动。学校要积极采取各种措施激发师范生的阅读写作兴趣,促使师范生积淀更多的专业知识。而就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本身而言,要注重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学生考试、评价机制。此外,学校应经常邀请教育教学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给师范生做讲座,让师范生感受优秀教师的职业精神,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借鉴他们的教学方法。
注释:
[1]姚云:《中外师范生教育实践的比较及其启示》,《比较教育研究》,1998年第1期,第28-30页。
[2]戴立益:《师范生的培养:内容、过程与保障》,《教师教育研究》,2011年第5期,第1-5页。
[3]宫起斌:《网络信息化下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研究》,《经济视角》,2012年第3期,第133-134页。
[4]熊刚、彭智平:《师范生基本素养与师德养成》,四川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278页。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编辑:李运
责任编辑:金润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