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东坡精神突围的心路历程
——《前赤壁赋》课堂教学实录
2016-03-20谢剑伟
谢剑伟
感知东坡精神突围的心路历程
——《前赤壁赋》课堂教学实录
谢剑伟
【学情分析】
《前赤壁赋》是苏轼散文的代表作之一,是苏轼“黄州文学”中非常重要的篇章。作为“文赋”的代表性作品,此文既体现了传统赋的语言特点和“主客问答”的表现形式,又掺用散文化语言表达方式。文章既文笔优美,又不事雕琢,学生阅读起来难度不大。此文文脉清晰,作者思想情感的变化过程虽较明了,但背后原因探究和把握并不容易;特别是作者苏轼正处在政治生命和精神生命发展的“拐点”,其生命体认的独特感知和人生哲学的质性飞跃,将成为学生能否读懂文章的关键——而这一切均基于文章形象化语言和哲理化语言相交互的文本语言表达个性。因此这便给师生课堂对话与深入探究留下了足够空间。
此文编入沪教版高中二年级语文教材。高二学生基本具备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结合注释和导学案的相关资料,通过课前预习,学生基本可以把握文脉,疏通文意。因此,笔者把教学重点放在引领学生体会作者内心发展变化的轨迹及关于人生的认识上,培养学生以“平等”之心去体会感知作家精神突围的过程。在教学策略上,探索以“文”带“言”、“文”“言”交融的途径,以改变“文”与“言”的教学相对孤立割裂的传统教学方式。
基于探索打造“主动·有效”语文课堂的追求,用1课时完成此文教学。
【教学目标】
1.品读关键字句,把握文中苏轼情感变化的心路历程并能理解背后的原因。
2.探究文中苏东坡精神突围过程的艰难性及其对于苏轼人生的意义。
【教学实录】
一、了解背景:把握作者写作的内心起点
师:今天我们一起走近苏轼的千古名篇《前赤壁赋》。在没有读这篇文章之前,苏轼这个人给你怎样的印象?
生:比较乐观、超脱吧。师:你的印象有依据吗?
生1:他的一些词可以表现这一点,比如《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中,作者虽然仕途不顺,但想到“千古风流人物”,作者依然豪情满怀。
生2:其实这首词中,苏轼的内心并不是那么达观的。这首词里面,作者既表达了对昔日英雄人物的无限怀念和敬仰之情,也有词人对自己坎坷人生的感慨之情。
师:你说得很有道理。苏轼的内心是矛盾的。这首词和本文的写作背景一样,在本文中作者的心情依然是矛盾的。大家说说本文中你读到的苏轼吧,看看是否可以印证我们的判断。
生:文中的苏轼似乎一会儿很高兴、乐观,一会儿又陷入悲伤中。最终好像是比较喜悦、乐观的。
师:何以见得?
生:文章最后说“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从这里可以看出来。
师:苏轼的内心为何会产生这样的矛盾?
生:因为他遭遇了乌台诗案。
师:请同学说说,这是一个怎样的“案件”?
生:苏轼由京官被贬到湖北黄州,只是做了一个有职无权的团练副使。
师PPT投影出示苏轼 《狱中寄弟子由》和苏轼写给李端叔的一封信。
苏轼《狱中寄弟子由》(绝命诗):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是处青山可藏骨,他年夜雨独伤神。与君今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
苏轼给李端叔的一封信: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辄自喜渐不为人识。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有书与之亦不答……
师:从中大家读到了苏轼怎样的心境?
生1:苏轼想要结束自己的生命,因为他觉得遭遇这件冤案后,自己被贬黄州,可能没有翻身的机会了,甚至觉得可能被迫害致死,所以说“与君今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
生2:我说说这封信吧。我觉得苏轼此时十分孤独,他内心孤单到了极点。
师:你怎么看出来的?
生2:因为此时亲戚朋友没有人和他通信,自己写信给他们,也没有人给他回信,他已经到了孤立无援的境地。
师:说得很棒!我们来总结苏轼此时的境遇(PPT 投影):
苏轼的处境——遭遇“乌台诗案”:同僚排挤、朋友畏而远之、皇帝不信任、弟弟也牵连治罪。
师:苏轼失去了所有的精神援助,他“无路可走”(PPT投影),因此要让自己解脱出来,就只能“自救”,也即进行“精神突围”(PPT投影)。而这篇文章正是作者精神突围过程的一个写照。
二、整体把握:分析主客情感变化的原因
师:我们先来看看文中作者情感发展变化的过程。 从文面看,全文“主”“客”对话,“主”就是苏轼,“客”是和他同游赤壁之人。大家分别梳理两者情感变化的过程。
(学生讨论,师生归纳)
教师板书:苏轼:乐——愀然(悲)——喜(乐),客:乐——悲(哀)——喜。
师:PPT投影问题——分析主客情感变化的原因
师:开篇中主客之乐从何而来?
生:因为景色很好,很优美。
师:哪里读出了景色的优美?
生齐: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师:作者写了月下赤壁的风和水。哪些词能体现景色的“优美”?
生齐:徐、不兴。
师:“徐”什么意思?
生:慢慢地,表明风很小,是微风。
师:“不兴”呢?
生:表明波浪细微,江面很平静。
师:这样的景色有什么特点?
生:平静。
师:“平静”一词更多用来形容人的内心,换一个形容景色特点的词吧。
生:幽静、静谧。
师:很好!可是赤壁夜景只是美在“幽静”吗?
生:还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这几句。前两句依然表现景色的宁静之美,但后两句则不一样了。后两句写出了月下江面的浩瀚之美。
师:你怎么读出来的?
生:一个是“横”字,指水汽弥漫于江面的样子;还有一个“接”,表明光十分巨大明亮,这里用了夸张手法,写出了月光反照于江面,一片澄澈、光明的样子。画面非常开阔。
师:幽静之景,开阔之景,赏此景,作者与客人当然心情愉悦。板书——赏景之乐。
师:苏轼与客之乐,仅仅因为赏美景吗?还有什么?
生齐:饮酒之乐,颂诗之乐。
师:面对此景此境,苏轼心情如何?哪些句子能体现他此时的心情?
生:“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苏轼感觉自己进入了仙境。
师:“如”什么意思?有什么作用?
生:“好像”的意思,这是苏轼面对美景后的内心联想。写出了苏轼像仙人一样,脱离了俗世的纷扰,有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他似乎完全从现实中超脱了,达到了快乐的极点。
师:说得很好!板书——超脱世俗。
师:可是这种心情很快发生了变化。苏轼变得“愀然”,客人变得“悲哀”,这个变化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生:苏轼变得情绪低落的原因是因为他听到了客人在吹箫,文中说(箫声)“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师:这里的“如”什么意思?
生:“如同”的意思。这是客人的箫声给苏轼的感受,它触发了作者内心的悲凉。也就是作者其实并没有完全从悲哀的心绪中走出来。
师:“触发”说得很好!也就是苏轼并没有因为美景乐事而完全摆脱悲哀,悲哀依然淤积于内心。大家读读这段中苏轼唱的诗,看看能否从中找到苏轼淤积于心中的悲哀?
(生齐读: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泝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生:诗歌的后面两句能看出他内心的悲伤,“渺渺”形容内心悠远的样子,看出他的内心有些迷茫。而“美人”“天一方”则看出他的忧郁和无奈,写出了他的理想很遥远,自己思慕的贤君远在天边。似乎有些被遭贬偏远之地的感伤。
师板书:箫声幽怨,思念明君。
师:接下来看看导致客由乐而悲的原因。详尽表达客人内心的语段是?
生齐:第三段。
生:他想到了周瑜和曹操。他们曾经都是一时的英雄,现如今都不在了。“而今安在哉”就是“现在在哪里呢”的意思。用反问句表现英雄已经不在的感伤。
师板书:英雄不在,人生无常。
生:作者说“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想到之前很风光,现在却很渺小。“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师:作者把人的生命比做成“蜉蝣”,也就突出了生命的渺小。“须臾”什么意思?
生齐:生命的短暂。
师板书:人的渺小,生命的短暂。
师:客人的悲观情绪解开了吗?
生齐:解开了,在第四段。
师:苏轼是怎样解开客人的心结的?
生:这里作者在写自己理解的“变”和“不变”,从“变”的一面看,天地万物都在不停地变化着,比如月有阴晴圆缺,水也在不停地流走。从“不变”的一面看,万事万物包括人都是可以无穷无尽的,如文中所说“水未尝往”,“月卒莫消长”。也就是时间、万物的变与不变是相对的。
师:客之悲原因在于——?
生:他看到了万物“变”的一面,而没有看到“不变”的一面。
师:我们一起来读读这段的后面部分吧。看看作者是怎样解开客人心结的?
生:希望他寄情于自然,因为那里是人可以任意选取、使用来放松心情的地方。
师:也就是作者希望客人可以通过置身于自然来缓解自己内心的矛盾和悲苦心结。
师生总结(PPT投影,划横线部分要求学生填空):
客人只是看到了人生“变”的一面,而没有看到人生“不变”的一面;只看到了自然界“不变”的一面,没有看到“变”的一面。所以他感叹英雄不在,人生无常,生命的渺小,人生的短暂;作者为客解开这个心结后,希望客人去享受自然,在其中释放现实生活中带来的悲伤。
师:同学们接下来就可以来解读那句没有说明白而很有玄机的话: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生:联系作者的遭遇,作者的意思是人世间的功名,例如官场得失,这些都不是任由自己主宰的。生命的长短是“不可取”的,其实人生的得失也并非全由自己主宰。“生命本来没有名字”。官位、头衔、功名利禄乃“身外之物”(学生引用周国平 《生命本来没有名字》中的话);人生应该有所追求,但对于结果要得之泰然,失之淡然。生命只存在于短暂的一瞬,没有必要徒钦羡、空叹息。
师:说得很好!板书——明“变”与“不变”之理,知“取”与“不取”之道。
师:苏轼告诉我们可以去享受大自然的“无尽藏”,让心灵超脱;我们还可以找到更多充实心灵的途径。(PPT投影法国蒙田《热爱生命》:我们的生命来自于自然的恩赐,它是无比优越的。……由于生之本质在于死,因此只有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恼。……我想靠迅速抓住的时间,去留住稍纵即逝的日子;我想凭借时间的有效利用去弥补流逝的光阴。)
三、深入探究:理解作者精神突围的过程
师:接下来我们来探究一个大家在预习中提到的问题。“客”与“主”的对话中“客”是谁?为什么?
生:我觉得客人说的话就是自己的内心想说的话。因为他政途失意,遭受贬谪。客人话的悲伤基调正符合作者此时内心的心境。
师:你是从写作背景来看的。有道理!
生:我觉得客人那段话其实就是苏轼自己的话。因为客人是谁,文中没有交代,因此他的那段话就没有由来。苏轼没有必要写一个没有交代的人的内心感受,所以就是他自问自答,是他自己的内心独白。第三段就是作者内心悲观一面的展示吧。
师:你是从“客”身份交代的缺失来看的。有道理!
生:我也觉得这个“客”就是他自己。这是他内心矛盾的体现,苏轼原本是一个很乐观洒脱的人,但遭遇乌台诗案,他对人生的看法开始犹豫了,并且人性格中悲观的一面开始占了上风。这就是它内心斗争的一个真实写照。
师:很有道理!
师板书:主客对话,“客”是另外一个自己。主——自己内心乐观、超脱的一面,客——自己内心悲观、消极的一面。
师:大家联系写作背景来做佐证,联系作者身份来做佐证,还可以联系文章内容前后的关联来证明。例如文章中说:我们就是江边的渔夫、樵夫,这和自己被贬而担任一个有职无权的芝麻小官的身份很切合。写到“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和开头“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的内心愿望何其一致?老师还可以给大家出示一个证据。
PPT投影:
《东坡小品》中“书《前赤壁赋》后”一文:轼去岁作此赋,未尝轻出以示人,见者一二人而已。钦之(即傅尧俞)有使至,求近文,遂亲书以寄。多难畏事,钦之爱我,必深藏之不出也。
师:作者感慨“多难畏事”,怕让别人看到自己的文章,其实他是想掩盖自己内心的悲哀。一个善写诗文,能作画且精通书法的文坛大才子,如今落到如此走投无路的境地。他很不愿接受这个现实,所以假借客之语曲折表达出来。
师:接下来我们就可以来解答同学们预习中提的另外一个问题:前后两个“乐”的区别。
生:前者是短暂的快乐,是苦中作乐,是浅层次的感性的快乐;后者则看透人生,是心灵解脱后的快乐。它构成了苏轼超然洒脱的人生观,是深层次的理性的快乐。
师:说得很到位!现在我们可以来解释这节课开始时的那个判断:这篇文章正是作者精神突围过程的一个写照。
生:文章思想情感的实质是遭遇人生困境后,苏轼内心悲观一面和乐观一面的对话。主客对话体现他内心的“斗争”的过程,也就是苏轼“精神突围”的艰难过程。经过这次精神突围后,苏轼的内心变得强大了、伟岸了,最终还原了一个本性乐观旷达的苏轼。
师:很好!经过精神突围后的苏轼,他的内心变得强大了,他就有更大的精神力量来面对接下来更大的政治打击。
师PPT投影:
苏轼再度遭贬,被贬到岭南的一首诗:《惠州一绝》: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黄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
师:苏轼被一贬再贬,但我们已经看不到政途失意带给他内心的矛盾纠结了。“不辞长作岭南人”,他再也不把生命的快乐与痛苦关联到政治上了,他走向了成熟,一种人性的成熟。这正如余秋雨先生对他的评价(PPT投影):
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教后反思】
散文是写实性文学,它的“实”主要体现为叙事的真实和情感的真实。因此,散文教学的重点应该落实于品读作者叙事真实中的情感真实。言乃心之声,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文中的心路历程是散文教学的核心任务。文言文的教学有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是,“文”与“言”的教学如何结合。这节课我把重点放在“文”的教学,通过“文”的教学争取做到以“文”带“言”,从而实现“文”“言”并举。
从乌台诗案后被贬黄州到作者夜游赤壁及其后的种种行为来看,苏东坡经历了从人生低谷向豁达超脱的内心蜕变过程,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作者内心自救和精神突围的过程。而此文恰是作者这一内心斗争过程的生动再现。因此,在进入课文之前,笔者请同学读苏轼的“绝命诗”和他的书信,就是为文本阅读做“前阅读”的铺垫,让学生知道作者写作的心理起点。在文本把握的过程中,笔者重点引导学生把握作者心理情感的脉络,并引导学生探究导致作者内心起伏变化的原因。这能让学生深入体会作者内心斗争的复杂过程。在“深入探究”部分,笔者引导学生重点探究“主客对话”的段落,实际是引领学生进一步体会作者内心斗争和精神突围的艰难过程,让学生更清晰地把握作者情感变化的轨迹,深入领会作者是怎样实现人生观升华和飞跃的,从而让学生了解一个后人眼中的“豁达超脱”的苏东坡是怎样炼成的。
教学过程中,笔者摸索以“文”带“言”的文言文教学方式方法。 比如“徐”、“兴”、“渺渺”、“安在”等词句的品读,即理解了文言词汇的语境义,又服务于学生对文意的理解。当然,由于此课重点在于“文”的教学,“言”的部分或许还没有完全“带”到位,但我可以通过后续作业和学生的自学来进一步落实。不过,我想教学内容总归要有所取舍,有所侧重,也不必面面俱到,否则文言教学必将重走“少”、“慢”、“费”、“差”的老路。
当然,改变语文老师教文言文的惯常做法,打造“主动·有效”的文言文教学课堂,不可忽视的一面是要通过老师的教,来指导或影响学生的学,尤其是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尊重和激发。老师课堂上没有字字落实和面面俱到之处,实际是给学生留足了预习和复习的空间,也留足了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从这一意义上说,以“文”带“言”的教学实践不失为对老师教和学生学的策略方式的一种革新。无论从道理和实践层面都具有积极正面价值。要坚持做好这点,笔者还需要在“以文带言,文言并举”的教学探索中做出更多的实践和尝试。
(作者单位:上海市崇明中学)
编辑:李运
责任编辑:文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