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技法例谈(一)
2016-03-20江西临川一中饶礼喜
●江西临川一中 饶礼喜
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技法例谈(一)
●江西临川一中 饶礼喜
一、“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题怎么解?
【典例1】(2014年全国课标I卷)下列各项中,其性质不属于原文所论悲剧的一项是( )
A.在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中,祝英台女扮男装外出求学,为追求爱情自由,面对封建势力的巨大压力,拒绝委曲求全,最后触碑殉情,化成蝴蝶。
B.在甲午海战中,清军致远舰在中弹累累、舰身倾斜、弹药耗尽的情况下,开足马力,冲向日本吉野舰,最后被鱼雷击中,沉入海中,200多名官兵壮烈殉国。
C.在电影《狼牙山五壮士》中,五位八路军战士为了掩护大部队撤退及当地群众安全转移,阻击了3000多名日寇的多次进攻,弹尽粮绝之后,跳下悬崖。
D.老舍笔下的祥子,纯朴善良,勤劳能干,有着骆驼般坚韧的精神,在饱受旧社会、旧制度的沉重打击之后,沦为自甘堕落的行尸走肉。
【题目详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所论悲剧”表明这道题主要考查理解“悲剧”这一概念的含义,“不属于”表明选项列举的内容有一个与文中论述的“悲剧”内涵不同。这道题要求考生不仅要理解“悲剧”这一概念的内涵,还要在此基础上把握其外延。概念的内涵是概念对事物的特有属性的反映,概念的外延指具有该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一切对象。文本中“悲剧”这个概念的特定内涵是“在真、善、新与假、恶、旧的冲突中,美好的一方失败、死亡或毁灭”;外延是“具有悲剧性质的文学艺术作品”。
【思路破析】这里首先要判断“原文所论悲剧”是什么样的悲剧。我们可以看到,原文一共涉及两种悲剧,即文学艺术上的悲剧和现实中的悲剧,但原文的主旨是论述文学艺术上的悲剧。尽管原文中“现实中的悲剧”也出现了4次,但那都是为论述文学艺术上的悲剧服务的。所以,不难判断“原文所论悲剧”就是指文学艺术上的悲剧。弄清了这个问题,就可以来答题了。我们不难看到,A、B、C、D四项中,A、C、D三项说的分别是民间文艺(戏曲)、电影艺术和小说的悲剧故事,唯有B项才是现实生活中的悲壮情节,因此从性质上来说,B项当然不是 “原文所论悲剧”。
【答案示例】B
【典例2】(2012年全国卷)下列对科技黑箱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黑箱,在认识上主体对其内部情况全然不知;而科技黑箱,则至少它的设计者理解和掌握其中所含有的知识。
B.与黑箱不同,科技黑箱的操作是可控的,使用者不必透彻掌握其工作原理,只需按规则操作即可得到预期的结果。
C.科技黑箱是一种特殊的存贮知识、运行知识的设施或过程,在科技黑箱的生产过程中,价值观和伦理道德对科学知识进行了修正。
D.几乎技术的全部中间成果和最终成果,如电脑、手机,都集成了物理学、计算机科学等知识,可以说,是科技造就了科技黑箱。
【题目详析】词语是构成语篇的基本单位。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准确把握重要词语(概念)在文中的含义,是衡量考生阅读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本文谈论的“科技黑箱”究竟指哪些方面的内容,要求考生有一个正确的理解。本题的四个选项从不同角度分别表述“科技黑箱”,要求选出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思路破析】原文说,“‘黑箱’是控制论中的概念,意为在认识上主体对其内部情况全然不知的对象”“‘科技黑箱’的含义与此有所不同,它是一种特殊的存贮知识、运行知识的设施或过程……例如电脑、手机、摄像机、芯片,以及药品等。”这意味着“科技黑箱”与“黑箱”是不同的,至少“科技黑箱”的设计者能够理解和掌握其中所含有的知识。因而A项符合原文原意,不是“不正确”的选项。B项,原文说:“使用者如同面对黑箱,不必打开,也不必理解和掌握其中的知识,只需按规则操作即可得到预期的结果。”由此可以看出,使用者不必透彻掌握科技黑箱的工作原理,只需按规则操作即可得到预期的结果。这样看来科技黑箱是可以操控的,因而B项也符合原文文意,也不是本题答案之选项。C项的前半部分说“科技黑箱是一种特殊的存贮知识、运行知识的设施或过程”,这与原文的表述是相同的。原文说:“在科技黑箱的生产过程中,科学知识是基础,价值观和伦理道德则对科学知识进行选择。”而C项的后半部分表述为:“价值观和伦理道德对科学知识进行了修正。 ”“选择”与“修正”的含义并不相同,因此C项对“科技黑箱”有故意曲解之处。至于D项,原文第一段说:“例如电脑、手机、摄像机、芯片,以及药品等,可以说,几乎技术的全部中间和最终成果都是科技黑箱。”同时第一段末尾也说:“在电脑或手机中就集成了物理学、计算机科学等知识。”据此可以得出“科技造就了科技黑箱”的结论。所以D项符合原文意思,不是本题答案。
【答案示例】C
【技法总结】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既要有对文章全局的“整体把握”,又要根据词语所处的具体语境来体会。解答“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类选择题可采用下面的方法:
1.锁定阅读区域。一般情况下,在文章中一定会有一定的篇幅对重要概念进行说明或者阐释,对概念的阐释有的在文中比较集中,有的则分散在文章的多个段落里。解题的关键就是要快速确定答题(阅读)区域,理解相关信息,弄清楚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2.要有语境意识。一般情况下,作为概念的词语在文章中不是孤立存在的,总是与其他词语组成句子表达某种意思,上下文中总是或多或少、或隐或现地包含对这个概念的解释,或者影响对这个概念的理解。解题时要结合语境、联系全文,要有整体观念,切忌断章取义或以偏概全。
3.辨清概念修饰语。对重要概念的理解要以准确判断其本质属性为基础,仔细辨析概念前面的修饰语的含义,通过筛选,选取揭示概念特点的信息,然后一一与选项仔细比较对照,找出选项与文本具体内容的异同。
【解题路径】解读题目,找准关键;回到原文,圈定文段;前后勾连,表里参验;找准信息,比对分辨。
二、“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题怎么解?
【典例1】(2016年全国课标甲卷)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讲故事的人不一定是小说家,小说家在讲故事的时候,不像传统的故事讲述者那么依赖亲身经历和耳闻目睹的事。
B.传统故事和早期小说的本质差异在于,前者是故事的口耳相传,后者则是作家创作加工后的游历见闻。
C.17世纪的欧洲流浪汉小说和部分中国古典小说,或在叙述形式方面,或在素材来源方面,都受到了传统故事的影响。
D.当小说家越来越依靠想象力虚构故事的时候,小说和传统故事在内容来源方面的差异使它们之间的关联不再像过去那么紧密。
【题目详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近年来全国课标卷论述类文本阅读第1题基本是这种题型,主要考查考生对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理解能力,对文章内容的把握能力。这类试题,一方面需要考生真正阅读原文,了解大意,明确原文表述的主要观点态度或学术研究的最新成果;另一方面需要考生根据“三不离”(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阅读原则,领会重要语句的意思。具体解答时,要将每个选项的说法与原文相关句子进行细心的比对,找出其表述上的差异,进而筛选出答案。
【思路破析】由原文第二段 “除流传形式上的简单差异外,早期小说和故事的本质区别并不明显,经历和见闻是它们的共同要素”可知,B项偷换了概念,因而曲解了原文句意。“前者(传统故事)是故事的口耳相传,后者(早期小说)则是由作家创作加工后的游历见闻”属于对传统故事和早期小说在流传形式上的差异的解说,并非对B“传统故事和早期小说的本质差异”的解说。
【答案示例】B
【典例2】(2013年福建卷)文章说,“‘趋时’是人类的天性”。请简要阐述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
【题目详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题目的要求十分明确,指出了需要考生理解的对象——“趋时”是人类的天性;规定了答题角度——简要阐述你对这句话的理解。考生必须以此为出发点作答。需要指出的是,该题考查形式为简答题,与全国课标卷近五年的单选题不同;但因其考点相同,我们便也将它放到这里来分析,以期给广大高三师生复习迎考提供参考。
【思路破析】“‘趋时’是人类的天性”一句出自选文的第三段,同时也是第三段的中心论点。为了论证这一观点,作者从人的“顺变”能力、人的“从众”心理和人都爱“面子”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议论,考生将这三个方面的内容概括归纳起来就是本题的答案。
【答案示例】①人具有“顺变”能力,能适应时尚。②人有“从众”心理,往往会趋时逐流。③人都爱“面子”,易于屈从时尚的压力。
【技法总结】“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类试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分析句子结构。如果是单句,就要弄清其基本结构,在找出主干的同时,还要弄清主干与修饰限制成分之间的关系。一般而言,重要语句主干所包含的内容,常常就是其所处文段的核心,修饰限制成分所表达的内容,则决定能否对核心意思作准确的阐释与解说。
2.找出句子重心。如果重要语句是复句,就要对分句间的层次关系进行分析,弄清楚它是总分关系、因果关系,还是转折关系、递进关系等,从而找出句子的重心所在。
3.抓住关键词语。通过抓关键词语来理解全句的含意也是一个便捷有效的办法。在有些情况下,抓准并理解了关键词,全句的意思也就明了了。
4.查看管辖区域。重要语句之所以重要,就在于它一般处在文中重要或关键的位置上,它就在这个特定的位置上将它的作用辐射到整个“辖区”。由此可见,明确其“辖区”有助于正确理解该句子的含意。
5.辨别邻里关系。在明确重要语句的“辖区”的基础上,联系句子所处的语言环境,进一步分析其与上下句之间的联系,才能对该句子的含意有准确、全面的理解。
【解题路径】理解句意有规律,抓住语境来分析。单句把握主谓宾,复句看清其正句。设题往往有误区,别忘关键修饰语。弄清概念的转述,两相对照要仔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