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居山志》僧俗交游诗考论
2016-03-20熊超
熊超
(南昌大学人文学院,江西 南昌,330031)
《云居山志》僧俗交游诗考论
熊超
(南昌大学人文学院,江西 南昌,330031)
《云居山志》是以云居山真如寺为记载主体的佛寺史志文献,其中收录了该寺僧人与当时文人士大夫交往而流传下来的一些诗歌。笔者选取真如寺的佛印了元、大慧宗杲、诸缘洪断、晦山戒显四位禅师的交游诗为例,考证这些诗歌的创作背景、文献著录情况,研究《云居山志》选录僧俗交游诗的一般作法,探讨僧俗交游史实及其与真如寺的关系,由此对江西禅宗文献作文化层面的研究。
云居山志;真如寺;僧俗交游诗
《云居山志》(以下简称“《山志》”),付梓于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①该志的成书年份,最早可推至康熙丁未年,即康熙六年(1667年)。燕雷元鹏《云居山志·缘起》中说:“鹏忝继席,匡领之暇,苦心搜采,积之十年,捃实诠次,薄成卷帙。”鹏,即当时真如寺住持燕雷元鹏禅师,是晦山戒显禅师的法嗣。晦山戒显《云居山志·序三》中说:“今丁未,鹏子主席之十载。忽传一编至,则约翁所定,鹏子手辑《云居志》也。”“约翁”,即熊维典,字约生,建昌人,明崇祯四年(1631年)举进士,官至兵科给事中。入清不仕,隐归乡里。可知成书年份为丁未。修志过程颇费周折,经近三十年,辗转三人,始成于燕雷元鹏之手。②熊维典《云居山志·序二》中说:“《云居山志》,颛愚师欲为之,……晦山师又欲为之,……今燕雷师卓锡是山,始克为之。”颛愚禅师于明崇祯十年(1637年)住持真如寺。其后,20世纪50年代虚云大师住持真如寺时,“因志版久毁,书册亦绝。后于苏州访得残本,漫漶殊甚,乃属岑学吕居士考订重辑之,略有增删。……其中文移产业,……酌为删去,其余悉依旧本”③虚云老和尚鉴定,岑学吕居士重编:《云居山志》卷3,台湾:明文书局,1980年版,第37-38页。,岑学吕编《山志》初版于1959年,与康熙初年版《山志》差别不大。
《山志》载录的内容以真如寺为主,实际是一部寺志。真如寺,位于九江市永修县西南的云居山上。始建于唐宪宗元和(公元806-820年)年间,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
《山志》中收录的诗歌集中在卷十四“诗”、卷十五“诗”、卷十六“集景诗”和卷十七“集景诗、歌词”这四卷之中。具体来看,卷十四收非僧人之诗,卷十五收僧人之诗,卷十六收非僧人之集景诗,卷十七收僧人之集景诗及歌、词。
这其中,有一类诗歌特别值得注意,那就是卷十四中展现僧俗交游的诗歌。这些诗歌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赠答之作;二、怀念之作;三、题咏而涉及交游之作。其中包含了大量的信息,是对真如寺历史有益而别样的补充。对它们进行整理与研究,能够再现当时僧侣与士人交游互动的图景,探知他们的活动,他们的心态,以及他们与云居山及时代的关系,是江西文化研究的重要文献资料。本文试图对僧俗交游进行线条性勾勒,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文献佐证。
一、佛印了元禅师的交游
关于佛印了元禅师的生平事迹,地方志如《南康府志》、《饶州府志》等,佛寺史志如《云居山志》、《续金山志》等都有记载,且各种志书记载的内容各有不同。如《南康府志》和《饶州府志》详细记载了佛印与苏轼交往的小故事,分别为供怪石与留玉带,都较为著名。
《南康府志》载:“住归宗,与苏东坡善。一日,东坡得怪石于齐安小儿,书供了元曰:‘禅师道眼观一切空洞,夜光、尺璧与瓦砾等,况石乎?虽然,愿受此供,灌以墨池水,强为一笑,使自此以往凡欲供禅师而力不能办,皆得以净水注石为供。’”①(清)盛元等纂修:《南康府志》卷23,台湾:成文出版社,1970年版,第559页。
《饶州府志》载:“师一日与学徒入室,适东坡居士到。师曰:‘此间无坐榻。’坡曰:‘暂借佛印四大为坐榻。’师曰:‘山僧有一问,居士若道得,即请坐;道不得,即输腰下玉带。’坡欣然便请,师曰:‘只如山僧四大本无,五蕴非有,居士向什么处坐?’坡不能答,遂留玉带。……”②(清)锡悳修、石景芬纂:《饶州府志》卷31,台湾:成文出版社,1975年版,第3221页。
佛印禅师“自承天迁淮之斗方,庐山之开先、归宗,润州之金山、焦山,江西之大仰。又住云居。凡四十年间,德化缁素,缙绅之贤者,多与之游。四众倾向,名动朝野”③虚云老和尚鉴定,岑学吕居士重编:《云居山志》卷3,台湾:明文书局,1980年版,第67页。。上述两则故事,一则发生在庐山归宗寺,一则发生在金山江天寺,而对于佛印住云居山真如寺时是否与苏轼交游,则没有明确的文字记载。
《山志》卷十四中载有苏轼的《和黄山谷游云居作》:
一行行到赵州关,怪底山头更有山。一片楼台耸天上,数声钟鼓落人间。
瀑花飞雪侵僧眼,岩穴流光映佛颜。欲与白云论心事,碧溪桥下水潺潺。④(清)元鹏禅师编纂,何明栋、卢川校注:《云居山志》(合订本),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33、333、333-334页。
以及黄庭坚的《登云居作》:
瘦筇扶我上稜层,眼力穷时脚力疼。天上楼台山上寺,云边钟鼓月边僧。
四时美景观难尽,半点红尘到不能。白发庞眉老尊宿,祖堂秋鉴耀真灯。⑤(清)元鹏禅师编纂,何明栋、卢川校注:《云居山志》(合订本),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33、333、333-334页。
这两首诗没有收录在两人的诗集中。从诗题来看,两首诗的关系应当是黄庭坚作《登云居作》,而后苏轼唱和,作《和黄山谷游云居作》。两诗都描写了山势、寺庙、景色以及禅意。关于《登云居作》,《山志》在此诗后有注:“此作唐名僧皎如晦公《咏荆溪正观寺》也,唯起结稍更几字。后修县志者失考。晦诗载《春花集》,因流传既久,存此。……”⑥(清)元鹏禅师编纂,何明栋、卢川校注:《云居山志》(合订本),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33、333、333-334页。表明《咏荆溪正观寺》和此诗相类。注中提到“后修县志者失考”,说明《登云居作》可能来源于县志,或至少参考过县志,康熙十四年(1675)版《建昌县志》也确实收录了黄庭坚《登云居作》。⑦晦山戒显《云居山志·序三》中写道:“既得艾志载欧峰山川名人题咏颇悉,并搜讨宗书世典,几成集矣。”艾,即指建昌(今永修)。永修的县志,更前的有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版,惜已失散不全。而梁章钜父子所编《楹联续话》中载有:施愚山《矱斋诗话》云:“龙济寺在吉水城东南,距东山胜处。苏长公初到岭外,曾过此寺,题联云:‘天上楼台山上寺;云边钟鼓月边僧。’手书于柱,明末犹存。或曰:‘此坡老诗中一联也。’惜未见其全篇。”⑧(清)梁章钜等编注:《楹联续话》卷1,《楹联丛话全编》,北京:北京出版社,1996年版,第153页。认为这首诗是苏轼题咏吉水龙济寺的。种种说法,莫衷一是。
既然黄庭坚的《登云居作》难以辨明真伪,那么苏轼的《和黄山谷游云居作》也就难下定论。但佛印和苏轼交游过程中是否涉及真如寺却是可以考究的。
元丰三年(1080)苏轼谪居黄州之后,于元丰七年(1084)量移汝州,在这一年里,苏轼两次往来庐山。孔凡礼《苏轼年谱》有详细记载,“(四月)二十四日,至庐山北麓,宿圆通禅院”,⑨孔凡礼著:《苏轼年谱》卷23,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617、618、625、628页。“在庐山,了元(佛印)来简约同游,答简约自筠州还日同游。时了元自润州金山来。《文集》卷六十一与了元第三简:‘见约游山,固所愿也。方迫往筠州,未即走见,还日如约。’知作于庐山”。⑩孔凡礼著:《苏轼年谱》卷23,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617、618、625、628页。苏轼于四月二十四日到达庐山北麓,其后收到佛印邀请游庐山的书简,因赶往筠州(治今高安)而未能如约。是时苏轼并未遍游庐山。
而后,苏轼先后至建昌(今永修)、奉新,于五月端午前至筠州。《苏轼年谱》“(五月)十三日,过温泉(汤泉)和可遵诗”下有:“按:……自还庐山至离江州,时间约近一月,遂得以遍游山南北。”①孔凡礼著:《苏轼年谱》卷23,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625、628页。后又有条目记载:“与了元(佛印)游庐山,识其徒自顺,并为题品。《文集》卷六十一与了元第七简:‘复欲如去年相对溪上,闻八万四千偈,岂可得哉!’元丰八年作。《舆地纪胜》卷二十五……:‘顺菩提:《洋州志》云:僧自顺,兴道县人。南游,师佛印禅师了元,住南康之云居,顺为侍者。一日,元与东坡游某寺,读某碑,顺在旁。……”②孔凡礼著:《苏轼年谱》卷23,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625、628页。这里提供了一个很重要的信息,即苏轼在游庐山时结识了自顺,自顺为云居山的僧人。那么,苏轼在游庐山期间很有可能游览或至少听闻过真如寺。
至今,云居山上还有关于佛印和苏轼的山水、古迹,《山志》卷一、卷二记载道:
其形正圆,面如削成。恰横在架上,而面向常住。上有佛名四字。相传佛印遗迹。(石鼓峰)16近寺前。佛印桥跨其上。(碧溪)③(清)元鹏禅师编纂,何明栋、卢川校注:《云居山志》(合订本),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96、197、198、203、204页。
平整莹洁。时登其上,古翠潺湲,谈锋愈壮。近佛印桥。(谈心石)④(清)元鹏禅师编纂,何明栋、卢川校注:《云居山志》(合订本),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96、197、198、203、204页。
以佛印鼎建得名,今号“碧溪桥”。而内翰苏东坡诗云“欲与白云论心事,碧溪桥下水潺潺”,则是在佛印时先名碧溪矣。而紫柏诗云“佛印桥头夜月凉”,必追思佛印后,以人名在寺前。(佛印桥)⑤(清)元鹏禅师编纂,何明栋、卢川校注:《云居山志》(合订本),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96、197、198、203、204页。
以赵州访膺祖,曾到云居,故名。至今丛藓石壁上“赵州关”三大字尚存。故苏内翰有“一行行至赵州关,怪底山头更有山”之句。(赵州关)⑥(清)元鹏禅师编纂,何明栋、卢川校注:《云居山志》(合订本),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96、197、198、203、204页。
佛印桥又名碧溪桥,跨于碧溪之上,因佛印鼎建得名,与石鼓峰同为佛印遗迹。赵州关、佛印桥俱得苏轼题咏。谈心石相传为佛印与苏轼促膝长谈之所。
《山志》卷十三“书问”中还载有苏轼和黄庭坚给佛印了元的书信,可以了解他们的交游。其中苏轼的两封书信分别收录在《东坡全集》卷七十五和卷八十二中,题为《与佛印禅老书》和《答佛印禅师》;黄庭坚的《答佛印禅师》收录在《宋黄文节公全集》正集卷第十九中。⑦(清)元鹏禅师编纂,何明栋、卢川校注:《云居山志》(合订本),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96、197、198、203、204页。
轼启:归宗化主来辱书,方欲裁谢。栖贤迁师处又得手教,眷与益勤,感怍无量。数日大热,缅想山门方适清和,法体安稳。云居事迹已领,冠世绝境,大士所庐,已难下笔,而龙居笔势,已自超然,老拙何以加之?幸稍宽假,使得款曲抒思也。昔人一涉世事,便为山灵勒回俗驾。今仆蒙犯尘埃垂三十年,困而后知反,岂敢便点涴名山?而山中高人,皆未相识,而迎许之。何以得此?岂非宿缘也哉!向热,顺时自爱不宣。轼再拜。(苏轼《答云居佛印禅师》)
经年不闻法音,经术荒涩,无与锄治。忽至手教累幅,稍觉洒然。仍审比来起居佳胜。行后二年,水陆万里,近方弛担,老病不复往日。而都下人事,十倍于外,吁可畏也!复欲如去年相对溪上,闻八万四千偈,岂可得哉!南望山门,临书凄断。苦寒,为众珍重。(苏轼《答云居佛印禅师》)
启:往来云居、庐山之下,闻道誉籍甚,而不得不赞文。言句多传中朝士大夫门,望风怀想则勤耳。忽辱示书,存问勤恳。小人沉迷俗状,去道甚远,何以得此于善知识也。未缘参对,愿为甚忍世缘。谨奉状。(黄庭坚《答佛印禅师》)⑧(宋)黄庭坚著:《黄庭坚全集》第2册,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01页。
佛印与秦观也有交游,《山志》载秦观《送云居佛印禅师》:
抱包初舍蔚头蓝,江月松风处处参。他日惠林为上首,几年弥勒作同龛。
真珠撒帐开新座,飞鸟衔花绕旧庵。云散虎溪莲社友,独依香火思何堪。⑨(清)元鹏禅师编纂,何明栋、卢川校注:《云居山志》(合订本),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17-318、334页。
此诗收录在《淮海集》后集卷一中,题作《送佛印》。对于此诗的创作时间,有两种对立的观点。周羲敢等编注《秦观集编年校注》中认为:“此诗作于元丰七年。……元丰七年八月,苏轼自黄移汝途中,与佛印、少游会于金山,故少游此诗作于其时。”⑩(清)元鹏禅师编纂,何明栋、卢川校注:《云居山志》(合订本),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17-318、334页。又在此诗首句注释道:“此句谓佛印告别庐山佛寺来到金山。”①周羲敢、程自信、周雷编注:《秦观集编年校注》卷6,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25页。徐培均则认为苏、秦相见时,佛印并不在金山,此诗作于金山相见之前,年月不详:“据《苏诗总案》卷二四云,元丰七年八月十九日,东坡‘发仪真,滕元发乘小舟破浪来迎,执手涕下,而许遵、秦观亦至,遂会于金山,作倡和诗。’按:苏轼《与佛印十二首》之六云:‘殇子之戚,亦不复经营(指宜兴买田),惟感觉老忧爱之深也。太虚已去,知之。’据《苏诗总案》卷二三,元丰七年七月二十八日,轼子遯亡。此简当作于其后不久,是时佛印不在金山。则少游之送佛印必在其前,年月不详。”②(宋)秦观撰,徐培均笺注:《淮海集笺注》后集卷第1,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1362-1363页。
参考孔凡礼《苏轼年谱》,其中记载了“会于金山”之后的两件事,一是“在金山,以玉带施了元(佛印),了元报以衲裙。为作诗。时了元自庐山回金山”,③孔凡礼著:《苏轼年谱》卷23,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645、646页。认为佛印这段时间内在金山;二是“秦观、刘涇诗贺刘发首荐,次涇韵。观旋回高邮。……时观、涇皆从游。《文集》卷六十一《与佛印》第六简云观‘已去’,回高邮”。④孔凡礼著:《苏轼年谱》卷23,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645、646页。以这则材料来看,秦观离开时,佛印尚在金山。但即使佛印在金山,此诗应为送别佛印之作,不可能作于相会之时,所以此诗不是在苏、秦金山相见期间创作。
《山志》卷十五载有佛印《寄怀县令》:“昌水贤侯德泽深,旧山间与县僚寻。刚肠可夺相如玉,重诺能饶季布金。黄菊谩劳夸栗里,白莲休更问东林。与君共结诗禅社,何日松关话此心。”⑤(清)元鹏禅师编纂,何明栋、卢川校注:《云居山志》(合订本),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61页,第334页。可以了解佛印与苏、黄、秦以外之人的交游。
此外,佛印与彭汝砺也有交往。彭汝砺是鄱阳人,佛印是浮梁人,两县同属饶州府管辖。彭汝砺中过状元,又曾知江州,其《鄱阳集》中有《寄佛印禅师》(遣奴持书问云居,我今持节行匡庐。……云居若言太粗疏,谓我寄声谢云吁)、《答云居佛印(二首)》、《答云居佛印禅师》、《送云居佛印禅师诗五首并偈》等诗。在这些诗里,均将云居与佛印并称,较之前的材料更加清晰地表明了佛印的交游与云居山的关系。可惜这些诗未被《山志》收录。
二、大慧宗杲禅师的交游
大慧宗杲禅师,即妙喜禅师,北宋末南宋初临济宗杨岐派高僧,字昙晦,号妙喜,圆悟克勤禅师之法嗣。俗姓奚,宣州宁国(今安徽省宁国县)人,生于北宋元祐四年(1089),示寂于南宋隆兴元年(1163)。南宋建炎元年(1127),圆悟克勤禅师奉敕住持真如禅院。次年,也就是建炎二年(1128),宗杲前往省觐。至山次日,克勤禅师即命其为首座。建炎四年(1130),宗杲迁往海昏云门庵。四年后,即绍兴四年(1134),宗杲由赣入闽。
《山志》卷十四载有李彭的《送妙喜禅师归云居》:
落絮霏霏搅客心,鸣鸠历历唤春阴。未于莲社添宗炳,先向兰亭减道林。
远峤云屯钟磬晚,诸天目断薜萝深。诗缘病废苦无思,为子送将聊一吟。⑥(清)元鹏禅师编纂,何明栋、卢川校注:《云居山志》(合订本),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61页,第334页。
此诗收录在《日涉园集》卷八中,题为《送果上人坐兜率夏》,诗集中“云屯”作“烟横”,“诸天”作“禅天”。《大慧普觉禅师年谱》(以下简称“《大慧年谱》”)载政和六年丙申(1116),“往兜率,求照禅师书为绍介;之荆南,求塔铭于无尽居士丞相张公。天觉李商老以诗送师云:‘落絮霏霏搅客心,鸣鸠历历唤春阴。未于莲社添宗炳,先向兰亭减道林。远峤云屯钟磬晚,诸天目断薜萝深。诗缘病废苦无思,为子送将聊一吟。’……师既归,以道路之艰,乃告于商老,商老作《清饿赋》以戏师。商老与师最为莫逆,往来石门、欧阜,追随无间。……”⑦(宋)祖咏编:《大慧普觉禅师年谱》,《明嘉兴大藏经》第1册,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78版,第794-795页。在《大慧年谱》中,写明了《送果上人坐兜率夏》一诗是送给宗杲的,那么该诗应当为《送杲上人坐兜率夏》,“杲”误作“果”。李彭另有一首《送杲上人复往荆南》,可以印证“杲上人”这一称呼。
李彭大约在政和初期回到家乡建昌,与宗杲禅师多有交游。《大慧年谱》中这方面的记载,如上述政和六年(1116)事,此外还有政和五年(1115)和政和八年(1118)事。《山志》中收录的《送妙喜禅师归云居》,与《大慧年谱》中的诗内容一致,但和《日涉园集》中的《送果上人坐兜率夏》个别字句不同,且诗题有明显差别。政和六年,大慧宗杲往兜率求照禅师书为绍介,并非归云居,可知《山志》中的诗题错误。另外,根据《大慧年谱》,两人政和六年既已“往来石门、欧阜”,《山志》中载“云居山,即欧阜”,可知建炎二年(1128)前,即妙喜禅师往云居山见圆悟克勤禅师之前,也曾来到过云居山。
《山志》卷十四还载有韩驹的《赠别妙喜禅师》:
幻世吾方梦,迷津子作舟。禅心如密付,当为少淹留。①(清)元鹏禅师编纂,何明栋、卢川校注:《云居山志》(合订本),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35页。
此诗收录在《陵阳集》卷四中,题为《送云门妙喜游雪峰》,共八句,为“忆宰分宁日,逢师溪水头。裁书访彭泽,倚杖话荆州(原注:时得天觉、莹中书,师与二公善)。幻世吾方梦,迷津子作洲(原注:一作舟)。禅心如密付,更为小淹留。”《送云门妙喜游雪峰》共三首,这是其一。《大慧年谱》载绍兴四年甲寅(1134),“是年二月,作七闽之行。按:《子苍赠别诗》,其略曰:‘幻世吾方梦,迷津子作舟。禅心如密付,当为少淹留。’又有‘还应雪峰老,领众待云门’之句。”②(宋)祖咏编:《大慧普觉禅师年谱》,《明嘉兴大藏经》第1册,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78版,第799、795、797页。此诗即《山志》中所载之诗,为送别之作,《年谱》中记录了作诗的时间为绍兴四年二月,送妙喜禅师至闽。此外,“还应雪峰老,领众待云门”是《送云门妙喜游雪峰》(其三)中的一句。
关于大慧宗杲与韩驹的交游,从政和八年(1118)开始。政和八年,韩驹被贬,知洪州分宁县。至分宁后,韩驹遂与宗杲、惠洪、善清等僧人交游。《大慧禅师年谱》载宣和元年己亥(1119),“时韩子苍宰分宁,洪觉范寓云岩,师与二公从游久之。一日,师作《觉范顶相赞》,有‘种空花,抽暗楔’之句,二公击节,大称赏之。按:子苍送师诗云:‘忆昔分宁日,逢师溪上头。裁书访彭泽,倚杖话荆州。’”③(宋)祖咏编:《大慧普觉禅师年谱》,《明嘉兴大藏经》第1册,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78版,第799、795、797页。“子苍送师诗”之“诗”,即《送云门妙喜游雪峰》(其一)的前半部分,系于此处,用以说明宣和元年之事。
这是大慧宗杲与韩驹最初的交游。其后,《大慧年谱》载建炎二年戊申(1128),“十月,省觐圆悟于云居,道由金陵访韩子苍待制,留五宿而别,泛舟溯流以抵星渚。至山次日,入首座寮。按:子苍答师书云……”④(宋)祖咏编:《大慧普觉禅师年谱》,《明嘉兴大藏经》第1册,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78版,第799、795、797页。建炎二年,大慧宗杲前往云居山的途中,在金陵与韩驹相见。《山志》卷十三“书问”中也收录了“子苍答师书”,但题为《与云居妙喜禅师》,原文如下:
邂逅金陵,虽适我愿,然始不谓,遽往庐山。故对床夜谈,不过四五。自离岸至今,不闻消息,极以忧悬。得书乃知到山旬日,道路安稳。又知便首众云居,与老和尚分座说法,良深慰喜。昨烦作觉范行状及出世入寂月日,欲为作一铭,托同安入石,切不可缓也。⑤(清)元鹏禅师编纂,何明栋、卢川校注:《云居山志》(合订本),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20页。
又绍兴三年癸丑(1133),“临川太守曾公纡以广寿虚席,请师,莫之得,遂托待制韩公子苍及舍人吕公居仁,以书劝谕,庶几肯就,而师坚志莫屈。按:子苍书云:……。九月,同珪禅师之临川,访子苍、居仁,谒草堂和尚于疏山,因馆子苍之西斋。按:《普说》云:‘子苍为此事甚切,与某鼻孔厮拄者半年。’”⑥(宋)祖咏编:《大慧普觉禅师年谱》,《明嘉兴大藏经》第1册,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78版,第798-799页。“子苍书”是为请禅师驻锡广寿而作,也收录在《山志》卷十三中,紧接《与云居妙喜禅师》后,如下:
昨颜知藏归,附书奉劝。以彼太阒寂,山下时有劫掠,似非禅定之所,不若与众来此。或须卓庵,极易事耳。不知何故,了不见听。今郡守钦仰道德,且采众论,特屈公高躅说法广寿。不肖语之曰:“此公誓不出世,虽坚请必不来。”然自闻议定一方,道俗无不延跂。昔汾阳累请不出,后来自要住院。乃知通人或出或处,岂尝固执?况今禅道颓坏,所以圆悟望公振起扬岐之风。若孤峰顶上,草衣木食,终不为人。此则独觉行也,岂圆悟之意哉?⑦(清)元鹏禅师编纂,何明栋、卢川校注:《云居山志》(合订本),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20页。
《山志》卷十四还载有吕居仁的《送惇上人之云居省师》:
杲公昔踏胡马尘,城中草木冻不春。胡儿却立不敢问,其谁从者惇上人。
袖手归来两无语,而今且向江西住。云居老人费精神,送往高安滩头去。①(清)元鹏禅师编纂,何明栋、卢川校注:《云居山志》(合订本),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35页。
吕居仁即吕本中,此诗载于《东莱诗集》卷十二,题为《题圆悟与惇兄法语》,建炎三年(1129)在筠州作。诗作中“胡马”、“胡尘”之事发生在靖康元年(1126)。《大慧年谱》载靖康元年(1126):“时女真之肆骄,取禅师十数,师为首选。圆悟遣惇上人侍行。有西竺密三藏,俱馆金明池上,日与论义,密深敬服。虏酋壮师不少屈,由是一众获免其行。”②(宋)祖咏编:《大慧普觉禅师年谱》,《明嘉兴大藏经》第1册,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78版,第797页。这首诗也出现在这一年的记载中,“师于是年八月出京。按:吕居仁送惇上人之云居省师诗曰:……”③(宋)祖咏编:《大慧普觉禅师年谱》,《明嘉兴大藏经》第1册,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78版,第797页。。《山志》中《送惇上人之云居省师》与《大慧年谱》的记载相比较,不仅诗作内容相同,连题目也与“送惇上人之云居省师”相同,这与前面的情况有所不同。
关于吕本中与宗杲的交游。绍兴三年(1133)秋天,宗杲驻锡海昏云门庵。此时,吕本中由桂州(今广西桂林)北还至临川,期间,他与宗杲、士珪禅师交游,东林珪禅师为宗杲绍兴元年(1131)登仰山时相识。《东莱先生诗集》卷十三有《赠珪公杲公四首》、《戏呈东林云门二老》、《东林珪云门杲将如雪峰》等诗。此外,《东莱诗外集》卷一有《寄云门山僧宗杲》,为绍兴五年(1135)在福州作,时宗杲已入闽。
三、诸缘洪断禅师的交游
诸缘洪断禅师,兴阳词铎禅师之法嗣。俗姓张,真定藁城(今河北藁城县)人。生于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示寂于明天启初年(1621)。《山志》卷三“住持”详细记载了禅师的生平。有关禅师交游的诗歌,《山志》收录六首。现将诗歌和作者简介列出如下:
余孟麟《诸缘上人自京师往建昌云居建刹赋此送之》:“曾记当年锡挂,不知何处杯浮。一塔空花古寺,双林积藓清秋。但向法门重叩,应教心印长留。老衲蒲团定坐,潺湲石濑声幽。”余孟麟(1537-1620):字伯祥,江苏江宁人。明神宗万历二年(1574)榜眼。万历二十年(1592)七月,由南京翰林院侍读学士升为南京国子监祭酒。后上书乞归。④何明栋、卢川校注《云居山志》中注释余孟麟“字中树,号白元,荆州(今属湖北)人,清顺治年间任建昌知县。”诸缘洪断为嘉靖至天启年间人,两人生活年代稍有不合,疑误。且万历二年进士余孟麟与下文朱之蕃有过唱和,万历年间,“余孟麟以南京20景为题赋诗,引得朱之蕃(元介)、顾起元(太初)、焦竑(弱侯)等人迭相唱和,这些诗作后来合集编为《雅游集》”,见韩希明主编:《耕读偶记:文学研究与教学》,广州: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2013年版,第278页。
余作《前题》:“遥飞锡杖天边下,内殿灵文自捧来。湖色重开明月印,山光独领白云回。孤钟日暝闻清梵,双树年添护旧台。我已逃名修净业,远公莲社几时开。”⑤(清)元鹏禅师编纂,何明栋、卢川校注:《云居山志》(合订本),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39页。余作,可能是“余孟麟作”的省称,余孟麟曾上书乞归,与“我已逃名修净业”相符。
冯有经《前题》:“山中云来复云去,山僧去向云中度。行看闲云何所生,坐对空山名无注。蠡湖一点映禅房,庐山半尺接云床。钵中咒雨买何日,锡下神泉飞几霜。澄空碧落澹如洗,云去云来老衲子。闲将云影证真如,悠悠虚映澄江水。”冯有经(生卒年代不详):号之园,原籍慈溪(今属浙江),后移籍燕京(今北京),明万历十七年(1589)进士,官江西布政司参议。⑥(清)元鹏禅师编纂,何明栋、卢川校注:《云居山志》(合订本),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39、340页。
黄汝亨《前题》:“曾到九江上,不到白云居。闻有老衲子,诸缘恣所如。□□是处依云卧,历历山光潭影过。回首白云无尽期,纵横始觉乾坤大。”黄汝亨(生卒年代不详):字贞甫,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进士,授进贤(今属江西)知县,有政绩,后官至江西布政司参议。⑦(清)元鹏禅师编纂,何明栋、卢川校注:《云居山志》(合订本),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39、340页。
朱之蕃《前题》:“闻君再创白云居,古寺规模迥自如。三藏舒风炎火息,五门樆化涅槃余。诸缘寂静依灵鹫,万籁空清混太虚。花氏城中归去后,灵襟草忌论交初。”朱之蕃(1564-1624):字元介,一作昇升,号兰屿,原属东昌茌平(今属山东省),移籍金陵上元(今江苏南京),属锦衣卫军籍,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进士,官至吏部侍郎。①(清)元鹏禅师编纂,何明栋、卢川校注:《云居山志》(合订本),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40、341、221-222页。
汤宾尹《前题》:“飞锡曾从星渚去,云居重创旧招提。慈悲尽破悭贪网,功力全开法慧基。甘露水施三世业,火莲花观七珍池。于今陀国伽耶寺,寄语摩伽好护持。”汤宾尹(生卒年代不详):字嘉宾,号霍林,又号睡庵,明代宣城(今属安徽)人,万历二十三年(1595)进士,选庶吉士,授翰林编修,官至南京国子监祭酒。②(清)元鹏禅师编纂,何明栋、卢川校注:《云居山志》(合订本),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40、341、221-222页。
这六首诗除第一首外,全部题作“前题”,应和第一首诗题目相同。但从诗作内容来看,另有诗题。如“曾到九江上,不到白云居。闻有老衲子,诸缘恣所如”,“闻君再创白云居,古寺规模迥自如”,“飞锡曾从星渚去,云居重创旧招提”,写明禅师既已重建真如寺,并驻锡于此,怎么还会作诗送禅师往云居山建刹?
这六首诗各有特色,第一、二首表现诗人与禅师的交游意趣,有“曾记当年锡挂”、“远公莲社几时开”等句;第三、四首歌咏禅师的悠闲自得,如“山僧去向云中度”、“诸缘恣所如”等句;第五、六首歌颂禅师重建云居道场,如“古寺规模迥自如”、“云居重创旧招提”等句。
关于禅师重建真如寺的事迹,记录在《山志》卷三中:“……后中贵邀入北京西山古基万佛堂,国太后开建十方海会丛林,请松谷法师讲演。自住万佛堂,约十三年,未自肯也。岁壬辰,年四十三。晤紫柏尊者于京师,闻‘最怜清净金仙地。反作豪门放牧场’之句。遂荷策云居,结茆闭关,跪诵《华严》三载。丙申,慈圣皇太后遣中贵到山赐紫衣等物,始建方丈。辛丑建大殿。壬寅进京,皇太后施金铸渗金千佛宝莲卢舍那大佛。癸卯遇达观大师之难,同逮狱中。夏末蒙恩放还,迎佛返山。乙巳进京,国母颁赐《龙藏》。戊申回山,建藏殿安奉,请僧检阅。……壬子复往万佛堂,不复来矣。前后往来经略云居二十年,行忍荼蓼,心同佛祖。殿堂寮舍,凡丛林所宜有者,内外焕然。续置庄田,约计七处。命徒属辈各依庄庵静住,商请十方高僧住持常住,以公法化,冀唐宋盛时气象,将见于今日矣。经营事竣,功成不处,杖笠飘然。复逸老于万寿堂。”③(清)元鹏禅师编纂,何明栋、卢川校注:《云居山志》(合订本),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40、341、221-222页。
壬辰,即万历二十年(1592),洪断禅师从紫柏尊者(达观真可)处听闻了真如寺的现况,遂从北京来到云居山,着手修复。又得到皇室的赏赐。癸卯,即万历三十一年(1603),因紫柏之事而身陷牢狱,不久即放还。其后又往返于京城与云居山之间。壬子,即万历四十年(1612),洪断去万佛堂之后,不再回云居。前后经历二十年。洪断禅师和他的重建之举,在真如寺的寺史上占有重要位置。时人与禅师的交游,以及对其人、对其修复之事的赞扬,可从《山志》所载的这六首诗中窥见。
四、晦山戒显禅师的交游
晦山戒显禅师,明末清初临济宗高僧,号晦山,灵隐具德弘礼禅师之法嗣。俗姓王,字愿云,娄东(今江苏省太仓县)人。生于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圆寂于清康熙十一年(1672)。明崇祯十二年(1639),从三昧律师受菩萨戒。甲申(1644)之变后出家。顺治七年(1650)夏,晦山往庐山。在庐山期间,先后挂单于东林、西林、圆通、归宗诸寺。清顺治八年(1651),应云居僧众及建昌缙绅之请,由匡庐归宗寺移任真如寺住持。顺治十八年(1661),移锡双峰(黄梅县四祖道场)。明末清初,有大量士人、官吏归隐或出家,晦山戒显禅师也正是这一现象中的一位。
晦山禅师是江苏太仓人,与吴伟业同乡里又同学。《山志》中载吴伟业所作诗歌三首,如下:
晦师二十而与予游。甲申闻变,常相约入山,予牵师不果,而师已悟道,受法于云门具和尚。今夏从灵隐来,止城西之太平庵,云将远游庐岳,贻书别予,以两人年逾不惑,衰老渐至世法梦幻,惟出世大事,乃为真实,学道一着,不可不勉。予感其言,因作此诗赠之,并识予愧也。
晓雨西山来,松风满溪阁。忽得吾师书,别予访庐岳。分携出苦语,殷勤谓同学。兄弟四十余,衰迟已非昨。寄身苍崖巅,危苦愁失脚。万化皆虚空,大事惟一着。再拜诵其言,心颜抑何怍。末运初迍邅,达人先大觉。劝吾非不早,执手生退却。流连白社期,惭负青山约。君亲既有愧,身世将安托。今观吾师行,四海一芒屩。大道本面前,即是真极乐。他年趺深岩,白云养寂寞。一偈出千山,下界钟磬作。故人叩松关,匡床坐酬酢。不负吾师言,十年践前诺。(《赠晦山大师》)
晦师住云居十年而归,出其匡庐诗,道五老、石门、九奇、三叠诸胜,飞泉怪瀑,不可思议,而尤以御碑亭云海为第一观,竟似住镜光、白银二种世界,不知沧桑浮尘为何等事矣。晦师赠予五十初度诗,其落句曰:“半百定将前诺践,敢期对坐听松声。”盖责予前约。会时方丧乱,衰病无家,顾以高堂垂白,不能从师以去也,乃为此诗答之。
胜绝观心处,天风万壑声。石门千镜入,云海一身轻。出世悲时事,忘情念友生。乱离兄弟恨,辜负十年盟。(《喜晦山大师从云居归(并序)》)
绝顶诛茆处,苍崖怪瀑风。书来飞鸟上,僧出乱流中。世事千峰断,乡心半偈空。却将兄弟梦,烟雨问江东。(《得云居晦山大师书》)①(清)元鹏禅师编纂,何明栋、卢川校注:《云居山志》(合订本),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48-349页。
这三首诗收录在《梅村集》卷一、卷十、卷九,分别题为《赠愿云师(并序)》《喜愿云师从庐山归(并序)》、《得庐山愿云师书》。且前两诗序中三次出现的“晦师”,在《梅村集》中分别为“愿云”、“愿师”、“愿公”。《赠晦山大师》和《喜晦山大师从云居归(并序)》两首诗,创作时间前后相隔约十年,前者为晦山禅师去往庐山时,在太平庵贻书与吴伟业作别,并劝勉其出世学道,吴伟业感其言,答应“不负吾师言,十年践前诺”。同时,吴伟业也表达了自己的忧惧心理,“君亲既有愧,身世将安托”。后者为晦山禅师离开云居后,给吴伟业看匡庐诗,又讲述庐山胜景,并赠他五十初度诗,邀他履行前诺,吴伟业因“会时方丧乱,衰病无家,顾以高堂垂白”,而“不能从师以去也”。
马导源《吴梅村年谱》载:“清顺治六年。顾谱:‘夏愿云师从灵隐来,止城西太平庵,别先生,将游庐岳,且期以出世,先生作诗赠之。《娄东耆旧传》:王瀚字原达,受业于张采。国变,为僧,号晦山大师,名戒显,字愿云。先生后有《得庐山愿云师书》,《喜愿云师从庐山归》诸诗。’……虎按《赠愿云师》诗,顾谱系之本年,然据宝山毛大瀛记,愿云庚寅夏入庐山,则诗疑作于明年庚寅矣。”②马导源编:《吴梅村年谱》,上海:上海书店,1989年版,第51页。可知第一首诗《赠晦山大师》作于清顺治七年(1650)。第二首诗《喜晦山大师从云居归》作于十年后,当为顺治十七年(1660)。
《得云居晦山大师书》(即《得庐山愿云师书》)作于晦山禅师在庐山及云居山的这十年间。末联“却将兄弟梦,烟雨问江东”,表现了同乡及同学情谊间的真挚情感。
《山志》中又载有吴伟业给晦山禅师的书信一篇,从文中“闻已得天上云居古道场”来看,当作于晦山禅师驻锡云居山后:
《五老峰歌》奇哉!高于五老矣。道兄于道力禅理,所不必言,惟此事当放弟出一头。今睹此作,无文士气。并无高僧气,乃知心地光明,洞彻了当,俯视一世,直以为蟪蛄鸣苍蝇声耳。云霞吐纳,岂亦得山川之助耶。□□□□道法履甚悉,闻已得天上云居古道场,开宗设教,甚善。吴中法席,比因岁荒,机缘落落。吾两人连床读书,忽忽二十年。老兄跳出尘网,在万山之上,而弟独守其腐鼠。云山渺默,相见何期,临纸三叹。(《复云居晦山和尚》)③(清)元鹏禅师编纂,何明栋、卢川校注:《云居山志》(合订本),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24页。
《山志》中还载有顾梦麟的《得云居晦山禅师书并诗却寄》、《怀云居愿云和尚》,顾湄的《寄云居晦山和尚》,文德翼的《己亥肇秋奉祝云居晦翁大师》,许缦的《登云居山访晦山和尚》,韩本骏的《游云居呈晦山和尚》,黎民贵《云居雾景兼怀晦山和尚》,樊维师《怀云居晦山和尚》(诗中有“人传师亦去双峰”,作于禅师移锡双峰之后),姚佺的《奉祝云居晦大师》(诗中有“江西今喜在黄梅”,作于禅师移锡双峰之后),史白的《请云居晦山和尚开法荐福》,文行远的《奉怀晦老和尚(二首)》,都或多或少地反映了晦山戒显禅师的交游。
这些人中,顾梦麟和顾湄是太仓人,与晦山禅师同乡。顾梦麟是顾湄的嗣父,顾湄是吴伟业的弟子,“太仓十子”之一。他们的诗都有讲诉家乡现况和表达桑梓情谊的内容,如“江南昨大浸,沃壤化为水”、“石裊嶙峋呼弟子,莲生安养忆家乡”、“寄言方外士,桑梓故人稀”等句。
其余各诗的作者,多是建昌及其附近地方人士,如:韩本骏、樊维师、文行远是建昌人,文德翼是德化人,史白是鄱阳人。也有建昌官员,如黎民贵。诗作内容,或歌咏云居山风光古迹(韩本骏《游云居呈晦山和尚》),或抒发自身所见所感(史白《请云居晦山和尚开法荐福》),或赞颂禅师(文行远《奉怀晦老和尚(其二)》),等等。其中,文德翼有《云居晦山和尚楚游录序》,记录了他与晦山禅师的一些交游情况,该文收录在《山志》卷八中。
五、僧俗交游诗的文献特点
从以上论及的一些诗歌中,不难发现其中的一些特点:
1、这些诗歌被其他文献收录的情况不一。如苏轼的《和黄山谷游云居作》和黄庭坚的《登云居作》,没有被他们各自的诗集或全集收录,而是收录在《建昌县志》这样的地方文献中,这是第一种情况;与诸缘洪断有关的交游诗难见于其他文献,这是第二种情况;秦观的《送云居佛印禅师》收录在《淮海集》,吴伟业的三首诗收录在《梅村集》,李彭、韩驹、吕居仁的诗歌均见于他们的全集以及大慧宗杲的年谱中,这是第三种情况。通过考察这些,可以了解这些诗歌的真实度及其价值。
2、这些诗歌在被收入《山志》时,诗题大都被改动,这可能是为突出“云居”二字。如秦观的《送云居佛印禅师》(《淮海集》中题为《送佛印》),在“佛印”前添“云居”,表明驻锡或暂住于此,但秦观此诗的创作时间不明,佛印是否驻锡云居是不得而知的。又如李彭的《送妙喜禅师归云居》(《日涉园集》中题为《送果上人坐兜率夏》),将“坐兜率夏”改为“归云居”,是对地点的篡改,从《大慧年谱》的相关记载中可以考知事实。只有吕居仁的《送惇上人之云居省师》与诗集不符而与《大慧年谱》相符,因为已经出现“云居”,无需改动。除诗之外,卷十三“书问”也有类似情况。种种这些,在上文论述禅师的交游时已经提及,不再一一列举。
3、这些诗歌大都与云居山相关。如朱之蕃、汤宾尹的《前题》都提到了“云居”、“再创”、“重创”,歌咏的是诸缘洪断重建真如寺的事迹;吴伟业的三首诗,一作于晦山戒显往庐山再往云居山之前,一作于离开云居山后,一作于两段时期之间。这些诗之所以与云居山联系紧密,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这些诗作于明中叶至清初,距离修志时间较近,又是真如寺大规模重建后的一段时期,有其时间上的连续性,资料也较为丰富。《山志》中有关大慧宗杲的交游诗与云居山的关联,可以从诗的创作时间来看。大慧宗杲于建炎二年(1128)来到真如寺,建炎四年(1130)迁往海昏云门庵,绍兴四年(1134)由赣入闽。韩驹的诗作于绍兴四年(1134)大慧宗杲由赣入闽之时,此时宗杲尚驻锡云门庵。吕本中的诗作于建炎三年(1129),歌咏惇上人与宗杲之事,此时宗杲已在真如寺。而李彭的诗作于政和六年(1116),虽然此时宗杲尚未来到云居山省觐圆悟,但和李彭往来欧阜,与云居山也存在着关联。
4、这些诗歌出现北宋中、两宋间、明中期、明末清初四个时期,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这四个阶段都是禅僧士大夫化与士大夫禅悦之风盛行的时代,虽然形成这种风气的内在心理因素不尽相同,但外在表现大都相同,即僧人与士大夫广泛地交游。像佛印了元与苏轼、秦观等人,大慧宗杲与李彭、韩驹、吕本中等江西诗派诗人,还有晦山戒显这样的由儒入禅的僧人与吴伟业等人的交游,都可以说是这一现象的具体表现乃至典型代表。这是从时间来考量。从地域上来看,这些诗收录在《云居山志》中,展现的是与云居山有关的僧俗交游现象,同时也是江西禅宗文化的具体表现。
佛印了元、大慧宗杲、诸缘洪断、晦山戒显四位禅师,分别处于不同的历史阶段,当时的文人、信众多与他们交游,留下了许多诗歌。这些诗,或作于四位禅师驻锡云居山时,或作于前往和离开云居山的某段时间内,大都和云居山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又被收入《云居山志》中,成了其地道场山水、名僧大德很好的文化注脚。
(责任编辑:刘丽)
The Study of Poems Referring to Monks and Laymen in Book of Yunju Mountains
Xiong Chao
(Depart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of School of Humanities of Nanchang University,Nanchang Jiangxi,330031)
Book of Yunju Mountains is a temple historical literature about zhenru temple in Yunju mountains,which includes the poems come down through the years about monks in there associated with ancient literati.This article selects poems related to the social intercourse of Foyin,Dahui,Zhuyuan,Huishan in zhenru temple,and studies background of writing,situation of included in other books about these poems.In the end,we can get some conclusions about the select messures of Book of Yunju Mountains and historical evidences of monks associated with laymen.From these,we make a cultural research on Jiangxi Zen literatrue.
Book of Yunju Mountains;Zhenru temple;Poems of monks associated with laymen
K901.6
A
1008-7354(2016)03-0103-10
熊超(1992-),男,江西南昌人,南昌大学人文学院硕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学。
本文系江西省社科规划重点项目“江西禅宗名刹研究”(项目批准编号:13007006)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