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源多元化背景下高职学生“双线”管理模式实践与探索
——以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16-03-19常叔杰

高教论坛 2016年4期
关键词:双线高职学生

常叔杰

(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设备工程系,广西 南宁 530003)



·学校治理·

生源多元化背景下高职学生“双线”管理模式实践与探索
——以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常叔杰

(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设备工程系,广西南宁530003)

摘要:在高职生源多元化背景下,随着中职生占高职生源比例逐年增长,高职传统学生管理模式的保姆式做法呈现出一些弊端和问题,学生“双线”管理模式可以克服这些弊端和问题,但在实施过程中需注意几个问题。

关键词:生源多元化;高职学生;双线管理;专业导师

一、高职生源呈现多元化的态势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逐年提高的同时,相关适龄入学人口数量却在逐年下降,这导致在我国高等教育分层中不具备学历综合优势的专科高职院校出现了程度不一的生源短缺问题。面对这种新情况,原来那种单纯依靠高考生源或以高考生源为主的高职招生制度已经不能够适应,取而代之的必将是形式多样的更加灵活和开放的多元招生制度。而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稳步发展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初步建立,我国高职院校多元招生的制度和模式业已形成并初步缓解了高职招生生源紧张的问题。从各高职院校的实际招生情况来看,高职学生的入口途径目前主要有四条:一是通过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简称“高考”)途径入学;二是通过高等职业院校单独考试招生(简称“单独招生”)途径入学;三是通过高等职业院校对口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自主招生(简称“高职对口中职自主招生”或“对口招生”)途径入学;四是通过“2+3”中高职五年一贯制教育招生途径入学。在上述四条高职学生的入口途径中,通过前两条途径进入高职院校就读的学生一般都是应届高中毕业生,通过第三条途径进入高职院校就读的学生一般是中职应届毕业生(含一年制中职毕业生)和中职二年级在校生,通过第四条途径进入高职院校就读的学生一般都是中职二年级符合“2+3”条件和要求的在校生。总体而言,在高职生源多元化过程中,中职生占高职生源的比例呈现出逐年增长的态势。

二、生源多元化对高职传统学生管理模式提出的挑战

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高职院校传统学生管理模式一般采用专职辅导员工作制,尽管部分学校还采用了兼职班主任(班导师)或党员联系班级工作制作为专职辅导员工作制的补充,但由于相关配套政策和经费的支持力度不够或缺位,加之兼职班主任本身还承担有正常的教科研任务或行政事务,致使兼职班主任工作制开花结果的少、流于形式的多。即使是在兼职班主任工作制运行得比较好的学校,如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等,兼职班主任的工作亦多停留在因职务(职称)评聘需要而分担专职辅导员一定工作业务(量)的层面,与专职辅导员工作制的业务区分度和互补度均不大,基本上属于专职辅导员工作制的“瘦身版”。

在学生生源是高考生或以高考生为主的高职院校,专职辅导员工作制在学生教育、管理与服务中所呈现出的特点,与学生生源同样是高考生或以高考生为主的普通本科院校相比,其反差是强烈而巨大的,高职院校呈现出“保姆式”的特点,本科院校呈现出“放羊式”的特点。原因何在?学情分析告诉我们,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高考制度选拔出的高职院校学生比之于普通本科院校学生,无论是在思想意识、文化基础、学习能力,还是在自律性、自主性等方面都要逊色一些。面对教育精英化背景下留下的为高职院校拿来所用的大学生管理相关法规、制度和政策,高职学生(在学习、纪律、自主性等方面)表现出诸多的不适应,需要配备专职的辅导员老师给他们以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指导、管理和帮助,才能确保他们大学生活不掉队、少犯错、多收获。高职传统学生管理模式的保姆式特点由此而形成。在高职生源多元化背景下,随着中职生入高职院校学习的人数逐年增长,高职传统学生管理模式增添了更多要实施保姆式做法的变量元素和理由,如学生的思想政治意识薄弱,安全法律规则意识不强,文化基础、学习能力更弱,自律性自主性更差,个性化更强等。虽然目前高职传统学生管理模式的保姆式做法有其一定的合理性,因大部分高职院校都是由原来的中职学校升格而来,而中职学校对学生管理所实施的班主任制多呈现出保姆式的特点,所以高职学生管理相当程度上带有中职学生管理模式的惯性和特点。但由于辅导员工作的保姆式做法所涉及的内容繁杂且多,工作费时耗力不说,责任大压力大,成就感也不强,所以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导致想转岗调岗的多,能坚守岗位的少,这种情况特别是在专职辅导员整体待遇一般的情况下更是如此,非常不利于辅导员队伍的稳定化、专业化、职业化发展,也不利于培养高职学生的自主与创新能力。问题的出现呼唤新的高职学生管理模式的产生。

三、高职学生“双线”管理模式的产生及其运行效果

为了克服生源多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专职辅导员工作保姆式做法的弊端,改革完善高职院校传统学生管理模式,更好地发挥管理育人与合力育人的作用,一些高职(高专)院校在学生管理模式创新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如,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探索实施了以专职辅导员为“主体”、党员联系老师和班级导师为“两翼”的“一主两翼”学生管理模式[1],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育系探索实验了“专业成长导师+辅导员”制的学生管理模式[2],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探索实施了“辅导员+成长导师制”的学生管理模式[3]。总体而言,上述学生管理模式虽略有不同,但其实质均有效地消除了学生管理专属于以专职辅导员为代表的学管队伍的刻板印象,打破了学生管理与教学管理两条“线”间的藩篱,已在事实上初步形成了专职辅导员与专业导师齐抓共管、协同育人的学生“双线”管理模式。

笔者在理论研究与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高职传统学生管理模式的特点及本单位本部门学生管理工作实际,于2014年9月开始在本校设备工程系倡导并实施“专职辅导员+专业导师”制式的学生“双线”管理模式。具体做法为:首先在全系确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工作理念,向全体教师阐释清楚专职辅导员与专业导师在学生事务管理工作中的侧重点,即专职辅导员主要负责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心理疏导和安全教育等日常教育及服务育人工作,抓好学生班集体与学生干部队伍的建设与管理,对学生进行纪律规则等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和诚实守信感恩文明等养成教育,做好学生的奖助贷减免等服务工作;专业导师主要负责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与专业学习引导、专业(职业)技能竞赛辅导、行业发展形势教育、实习指导与管理、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指导、就业指导与管理等。其次是制度跟进,制定并实施系级《辅导员工作实务手册》《辅导员工作量化考核办法》《专业导师制实施方案》《实习就业课酬计算与分配办法》等,以确保“双线”管理有规可循。再次是过程监控与管理,系级层面成立学生“双线”管理领导小组,定期不定期地对“双线”岗位上的老师进行工作督导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最后是定期总结,每学期末对“双线”岗位上的老师进行考核表彰,以树立先进,督促落后,激励中间。经过一年半(三个学期)的实践证明,学生“双线”管理模式加强了专职辅导员等学管教师和专业导师等专业课教师间的沟通、交流和理解,调动了两个方面的育人积极性和责任感;增强了学生的专业学习自信、大学生活自信及集体归属感,促进了学生的社会化进程;深化了生源多元化背景下学生事务管理暨教育教学分层次改革,推动了系部各项学生事务管理工作规范有序、安全稳定、扎实有效地开展;有利于全员育人理念和机制在高职院校真正地落地生根、深入人心。

四、高职学生“双线”管理模式在实际运行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是专业导师制的引入与实施必须得到系部或学校党政领导班子的大力支持。这种支持既要有政策层面的,也要有物质层面的;既要有思想层面的,也要有行动层面的。专业导师制的本质是专业教师参与学生管理。而传统的思想观念认为学生管理属于以专职辅导员为代表的学管工作队伍的职责范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让承担了正常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任务的专业教师再承担起部分学生管理的任务,不仅需要领导层面出来统一全体专业教师的思想,而且还需要配套的政策支持、物质保障和行动导向;不仅需要领导层面出来讲奉献、施鼓励、并率先垂范,更需要提供实实在在的物质支持和经济待遇。否则,高职学生“双线”管理模式中的专业导师制将会与大部分高职院校中实施的兼职班主任制一样有名无实、流于形式。如果是这样的话,学生“双线”管理模式也将会因专业导师制的运行不畅而难以有效运转。显而易见,思想问题解决以后,问题的关键集中到解决专业导师的待遇问题上。而在系部或学校资源一定的情况下,这一问题显然是对党政领导班子的资源整合与价值创造能力提出的一个严峻挑战。其解决与否,直接决定着专业导师制及学生“双线”管理模式能否有效实施。

二是学生“双线”管理要分阶段分主副讲分工讲方法地开展。学生“双线”管理不是均匀发力、多头管理,而是讲究分工合作、合力育人的管理。根据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专业教学计划,高职生的前两年或前两年半大多在校内进行理实一体化的专业学习和毕业设计,其第三年或第三年的最后一个学期大多在校外进行顶岗实习和选择就业。学生在专业学习期间宜实行以专职辅导员管理为主、专业导师管理为辅的“双线”管理模式,学生在毕业设计、顶岗实习和选择就业期间宜实行以专业导师为主、专职辅导员为辅的“双线”管理模式。考虑到“双线”管理不是高职学生管理的最终目的而仅是达到最终目的(学生的专业成长和综合发展)的变通手段,因此在整个“双线”管理期间,无论是谁主谁副,双线双方的老师都需要密切配合、互通学情、定期交流、合力育人。而鉴于生源多元化背景下部分高职学生的学习成就驱动感不强,得到的正向引导和鼓励不够,而部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我管理和服务能力又相对较好的现实,“双线”岗位上的老师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务必要注意恰当运用并实时创新相关的教育方式与方法,系部或学校在“双线”老师的选拔和培养上也要注意多下一些功夫、多倾斜一些资源,尤其是在专业导师的选拨和培养上,要特别注意发挥他们在专业教师群体中的示范引领作用,以有效激发专业教师参与课堂管理和学生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责任编辑:蒋国平)

参考文献:

[1]王金凤.高校“一主两翼,三环联动”学生管理模式的实践探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11):59-61.

[2]廖怡华,刘岚.高校学生管理模式的思考与探索——“专业成长导师+辅导员”制[J].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4):49-52.

[3]才晓茹.高职院校引入“辅导员+成长导师制”学生管理模式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31):92-93.

Dual Linear Management Mode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on the Background of Diversified Student Source——Taking Guangxi Polytechnic of Construction for Example

CHANG Shu-jie

(Equipment Engineering Department,Guangxi Polytechnic of Construction,Nanning 500003,China)

Abstract:On the background of diversified student source,with the ratio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students to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increase year by year,the nursing style practice of traditional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 management mode appears some shortcomings and problems,dual linear student management mode can solve the above mentioned shortcomings and problems,however,it need pay attention to several problems.

Key Words:diversified student source;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dual linear management;professional instructor

中图分类号:G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719(2016)4-0093-03

作者简介:常叔杰(1978—),男,河南许昌人,系副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收稿日期:2016-02-19修稿日期:2016-03-01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立项课题“实践育人视域下的大学生组织建设与大学生发展关系研究”(2013C198)。

猜你喜欢

双线高职学生
中老铁路双线区段送电成功
论“双线竹鼓壶”的花器工艺和文化蕴含
一种双线半自动闭塞信号过渡设计的研究
双线自动闭塞轨道电路故障时发车进路准备的探讨
结合“室内检测与控制技术”专业教育浅谈高职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测评机制建设问题研究
职业院校创业法律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化途径分析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