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养助力国家战略质量强国实施
2016-03-19邱晓红
邱晓红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轻化工技术学院,广东广州 510300)
加强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养助力国家战略质量强国实施
邱晓红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轻化工技术学院,广东广州 510300)
“质量强国、制造强国”是“十三五”时期国家战略。一切产品质量的基础是企业一线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工匠精神”,高职院校正是这些人才的培养基地,“工匠精神”应该成为学校职业教育的灵魂。本文通过从学校确立“工匠精神”使命的战略层面,到做实实践教学环节、正确管理“双师”资源等战术层面阐述加强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从源头上解决当今“中国制造”质量短板的问题,助力实现“质量强国”国家战略。
高职教育;质量强国;制造强国;工匠精神;培养
前言
2016年3月5日开幕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将在“十三五”时期实施“质量强国、制造强国”战略,这是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建设质量强国”。质量发展是强国之基、立业之本和转型之要,我国正处于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把提升质量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乃至整个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切入点,具有深层次战略意义。而提升质量归根到底靠企业,企业要担起产品和服务质量的主体责任,在创新、管理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下功夫。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还提到,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1]可见,质量离不开企业一线人员的工匠精神!以就业为导向、服务区域经济的高等职业教育,正是培养企业一线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基地。在当今这种市场配置人力资源的机制中,只有适应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高职教育,才能培养出满足市场对人力资源素质需求的人才,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工匠精神”应该成为学校职业教育的灵魂,成为每一个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所努力向往的一种境界。
一、工匠精神是“质量强国、制造强国”的基础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国经济崛起的一个重要支柱是中国制造使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据工信部于2015年解读的《中国制造2025》,我国已成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2]但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人均规模甚至不及制造业强国美日德的1/3,整体还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中低端,产品大多存在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价格低,更不是质量强国,至今鲜有真正质量过硬、享誉世界的优秀品牌,倒是每每听到“楼歪歪、桥脆脆”之类的“豆腐渣工程”的新闻,更有“三聚氰胺奶、瘦肉精猪肉、地沟油”之类的报道。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人的质量问题,而人的质量取决于教育的质量。支撑起“中国制造”的数以千万计的一线
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质量是一切产品质量的基础,这些人才的质量是通过其职业化素养反映出来的。职业化素养是由职业化理念(包括职业意识、职业道德品质和职业心态)、职业能力和职业发展的突破要素构成,其中,职业化理念是基础。因此,要实现从“制造大国”向“质量强国、制造强国”转变,使《中国制造2025》规划达到预期实施效果,一些基本的关键的问题需要解决,这其中就包括加强培养一线技术技能型人才具备“工匠精神”的职业意识。能否培养出满足当今经济发展方式质量要求的一线技术技能型人才,取决于高职教育的质量,高职院校在这方面肩负着重大的社会责任。
工匠精神(Craftsman’sspirit)属于职业精神的范畴,是从业人员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与其人生观和价值观紧密相连,是从业过程中对职业的态度和精神理念。具体而言,它是从业人员,尤其是工匠们,对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理念,是不断地雕琢产品、改善工艺、享受产品升华的过程。工匠精神的核心是对品质的追求;目标是打造本行业的精品;其内涵包括:精益求精,注重细节,严谨、一丝不苟,耐心、专注、坚持,专业、敬业。[3]
约翰·戈德弗里德·赫尔德:“每一种道德和政治文化的背后总是要有一种精神的,一个民族有没有健康向上的精神,是决定这个民族能否真正崛起的关键”。因此,“中国制造”最终能否如“德国制造”般优质有赖于将科研成果或技术产品转化为真正生产力,形成预期中的产品的一线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工匠精神”。否则,无论科研成果或技术产品如何优秀,一个国家制造业的竞争力依然无从谈起,质量强国、制造强国无从谈起。
二、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实现途径
(一)职业院校应确定培育“工匠精神”的使命
职业教育是与科技水平、行业发展、社会文化紧密相关的教育,肩负着培养数以千万计的一线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重任。“工匠精神”是职业教育价值根本和导向,是职业教育精神标杆,是职业教育“立德树人”的特征和灵魂,是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指导思想,是职业教育文化软实力的象征。[4]因此,职业院校的决策层应确定培育“工匠精神”的使命,在物质、制度和观念三个层面上有效管理“工匠精神”这一使命,使教育管理者、教师、学生朝着共同的使命努力奋斗,不断培植“工匠精神”的组织文化,继而充分利用组织文化的导向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约束功能、辐射功能,传播、弘扬“工匠精神”,确保使命目标的实现。
如前所述,人的质量取决于教育的质量。高职教师是职业教育的具体实施者,在其职业活动中扮演着文化知识传授者,学生成长引导者,信息整合咨询者,职业技能训练者和应用研究实践者的角色,[5]社会(包括高职院校本身)对他们的角色期盼之一是三承三启:一是承上启下:承职业教育的灵魂思想到受教育学生的心里;二是承前启后:承职业教育过往的历史经验到受教育学生未来的磨练;三是承点启面:承教师个人的知识、智慧、技术、技能、经验到受教育学生群体中,使他们的所学能不断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因此,高职教师个人的职业化素养直接影响着其培养出来的学生的质量,间接影响着“中国制造”的质量,“工匠精神”使命之于高职教师不可或缺。
当今社会,急功近利的气息已充斥着人的思想与行为,弥漫在社会风气上,致使企业对高职毕业生的普遍评价是:浮躁,既不高也不职(专),人文素养缺失,具体评价为:好高骛远,专业知识不扎实、技术技能不强、职业化素养不够,职业发展的后劲不足,难以适应和胜任企业的工作,更谈不上与企业共同成长。其结果就是,企业很难找到合适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学生却很难找到与高职毕业相匹配的岗位,致使整个技术技能型人才市场流动性很高,不利于高质量产品的产出。因此,如何培育高职学生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使命是抓手!我们知道,高职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仍处于不稳定状态,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处世哲学:诸如从学习动机上引导他们不是为求职、为科举而学习,而是为求知、为科学而学习的思想;“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一技之长,只有对“技”的“专”和“精”,才能称得上“长”等等,以此培养他们对职业发自内心、始终如一的热爱,对工作追求完美与极致,砺炼他们心无旁骛的定力。
通过上述“工匠精神”使命的确立,在3年的高职教育中,虽然不可能将毫无实践经验的学生培养成真正意义上的工匠,更谈不上已经具备了“工匠精神”,但至少可以改变他们的心态,正所谓,心变则态度变,态度变则行为变,行为变则习惯变。
(二)做实课程体系中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工匠精神”培育的重要途径
实践教学是高职学生将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赋之实践的重要环节,旨在培养知识的“应用性”能力,过程中融入了基本文化知识、职业化素养(包括职业意识、职业道德品质和职业心态、目标计划能力、沟通协助能力、时间管理能力等)的培育与养成,也是砺炼他们心无旁骛的定力、培育“工匠精神”的重要途径。
现阶段,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主要通过两个平台实现:一是校内的实践教学平台,二是校外的企业平台。后者的学生大多数是即将毕业的高年级学生,是对高职学习阶段“工匠精神”培育的巩固,过程中会受到实践企业的企业文化的影响,同时也与政府推进产学研融合的配套支持政策紧密相关,属于顶层设计问题;而前者是“工匠精神”的孕育阶段,要使苗红,首先必须根正!因此,校内实践教学平台的质量(包括设施、管理和服务等质量)是“工匠精神”培育的关键。理论上,为学生提供技能训练的高职院校的仪器设备应与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经济发展与时俱进,事实上,由于学校的单位性质、主要职能和管理理念与企业或科研院所的差异,且经济发展的过热、过冷以及行业企业的趋利性,我国相当部分高职院校的实验实训设备资金投入不足,实现不了与时俱进,甚至存在实验实训仪器设备陈旧、简陋、因维护保养不足致使仪器设备故障维修停用的几率高、使用寿命大大降低、甚至实验场地不足等现象,严重影响了及时对接科研生产实际的实验实训项目的开设,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做实实践教学环节,尤其是校内实践环节,进而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成了摆在管理者和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
笔者认为,一方面,在实验实训项目的开设上,以考虑学生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的专业与职业成长的素养要求为出发点,以培育“工匠精神”为目的,以“以点带面”为手段,做实做细做精一类或一个实验实训项目,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授”,引导学生在完成验证性实验后不断改变实验方法、工艺技术条件、设备改造等手段进行同类项目的创新性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使其融会贯通,帮助学生领会“工匠精神”;通过学生的躬行践履,教育学生光思考,不会找到新的行动方式,只有亲自行动,才能找到新的思考方式,不断磨练技艺,精益求精、精雕细琢,帮助学生体验并塑造“工匠精神”,进而转化为一种内在的职业素养。另一方面,在对校内的实践教学平台的管理上,引入现代企业管理的理念,施行倒班制,全天开放实验实训室,在完成日常教学任务后,学生根据自身职业技能训练的需要,预约进行自主技能训练。学校可根据自身设置的专业特点和资源条件,以实践教学资源效能最大化为原则,科学整合、配置、运用这些资源,制定相应的规制,包括开放的方式、管理制度以及实验实训指导老师的激励机制等,以确保管理有效。
(三)真正意义上的“双师”是“工匠精神”培育的关键
如前所述,高职教师在其职业活动中扮演着文化知识传授者,学生成长引导者,信息整合咨询者,职业技能训练者和应用研究实践者的角色,他们既要根据专业发展和学生成长及学生职业发展的需要,将整理提炼过的有效知识转化为学生职业理论素养外,还要具备相应的专业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经验。从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的角度来看,高职教师专业素养的基本要求是“双师”。[5]现阶段,有些高职院校把“双师”理解为“双证”,即高职教师只要拥有教师资格证和行业技术、技能等级证书或者专业技术资格证就是“双师型”教师,对“双师型”教师的管理停留在对主管部门的汇报和对外宣传负责的层面上,而不是对“产品”(毕业生)质量负责的层面上。在当今这种考证经济时代,证书的含金量值得商榷。因此,本文认为,真正意义上的“双师”应是指既能胜任理论教学,又能指导学生实践(实用双能力),[5]且其指导实践的能力来源于学校实验室、科研生产一线的工作经历,该实践能力还必须与本行业最新的技术技能水平与时俱进,因为,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不是来自于教师空洞的说教,而是来自于教师对自己工作经历的理解和内化,继而将其渗透到理论和实践教学当中,言传身授。鉴于此,高职教师,尤其是在学科体系下培养出来的,工作经历是从学校到学校的老师,要使自己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双师”,扮演好高职教师的角色,担负起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职责,就必须要有主动并且定时到学校实验室、尤其是科研生产一线锻炼的意识;同时,学校也应该有相应的强制性规制,要求教师在从事专业理论教学之前须有实践工作经历。前者(主动意识)比后者(强制规制)更重要,前者的结果是解决问题,后者的结果是转移问题,交差。因此,高职教师本身的职业化素养是培育学生“工匠精神”的关键,这就对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提出了要求,用错人,步步皆错;更是对高层管理者提出了要求,积极培育求真务实的校园文化。
三、结语
实施“质量强国、制造强国”战略离不开支撑起“中国制造”的数以千万计的一线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工匠精神”,这种精神本身有着深厚的文化、伦理与制度内涵,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执行一套系统的流程来培育。因此,肩负着培养高职学生“工匠精神”这一重大历史使命的高职院校,首先必须将“工匠精神”确定为学校的使命,全组织、全过程、全员牢记这一使命,摒弃浮躁、脚踏实地,从制度制定上,资源(包括教师资源和设备设施等资源)管理上,课程设置上等多方面、多方法确保目标的实现,只有这样,才能从源头上解决当今“中国制造”质量短板的问题,使我国制造业迈向全球产业链的中高端,助力实现“质量强国”国家战略。
[1]李克强.政府工作报告[R/OL].http://www.gov.cn/guowuyua n/2016-03/05/content_5049372.htm,2016-03-05.
[2]工信部规划司.《中国制造2025》解读之二:我国制造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R/OL].http://www.miit.gov.cn/ n1146290/n1146402/n1146460/c3270377/content.html,2015-05-19.
[3]王丽媛.高职教育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J].职教论坛,2014(22).
[4]李小鲁.“工匠精神”,职业教育的灵魂[N].中国教育报,2016(5).
[5]王向红,丁金昌.高职院校教师的角色定位与职业素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4).
G 717
A
1672-402X(2016)12-0094-04
2016-09-28
邱晓红(1965-),女,广东梅州人,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质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