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课堂教学问题分析
2016-03-19李菲上海思博职业技术学院上海201399
李菲(上海思博职业技术学院,上海 201399)
高职院校课堂教学问题分析
李菲
(上海思博职业技术学院,上海 201399)
摘要:高职院校旨在培养服务、管理、建设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人才,而课堂教学效果因为教学进度紧张,教师队伍变动频繁,学生生源复杂等原因一直处于不尽理想的状态,学生课堂纪律散漫,玩手机,昏昏欲睡现象比比皆是,针对种种现象发现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教学管理;教学进度;学生生源;无规划学习
一、教学管理不完善
(一)教学进度紧张,师生互动贫乏
为培养服务、管理、建设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人才,高职院校在每学期的教学安排中根据专业与课程的不同会安排1-4周的实训操作,为了更好地训练学生的实训能力,势必要留有足够的时间供学生演练,由于整体的教学周期是固定不变的,无形中导致任课教师的授课时间减少,而为了完成教学进度,教师们的上课时间总是很紧张的,课堂中留给学生思考、消化的时间较少甚至全无,而课堂中的师生互动也相对减少,仅有的互动方式也以简单的问答代替。而在我们调查中发现,学生对于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也存在较大的意见,教学方法吸引不了学生,学生在课堂中的注意力便随之转移,导致教师精心准备的理论知识的传授课堂变得无实际意义,仅仅是为了完成教师自己的教学工作量而徒劳的消耗时间。
良好的师生互动,一方面是指教师在课堂上以平等的态度积极组织双边活动,与学生进行自然平等交流,实现教学民主;另一方面则指学生对教学充满热情,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是师生互动的关键,同时也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乐于学习的动力。互动的内容不仅涉及知识技能的传授,还设计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从而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高职教学现状中,学生参与教学互动的并不多,更多的表现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各成体系,相互脱节。
(二)教学方式与教学重心偏移
传统注入式教学在高职教育领域仍然占主导地位,对于课堂讨论与经验交流、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参与学习与电视教学、教师讲授与学生参与的情境转换式教学等教学方式,缺乏探索性的研究与应用。在当前大力提倡信息技术、计算机辅助教学等现代化教育手段的背景下,这些现代化教学方式和教学条件并没有得到充分应用,一方面高职院校对这些先进教学设备并没有普及性应用,另一方面是教师和学生各不负责的表现,部分教师只是沿用传统教学方式将知识一成不变的传授给学生,很少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消化程度,学生则对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不容置疑的全盘接受,教师的教学方法对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都是不利的。教师的教学重点在于传授技能知识和理论知识,提高教学能力与教学水平,而衡量教师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的标准原本应体现在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实践中,高职院校为扩大知名度与招生规模,提升学校的影响力,在不同程度上支持和鼓励任课教师带领学生参加技能大赛,甚至为了能够获得好的名次,不惜让学生放弃课堂学习,让教师放弃正常课堂教学进行集中训练。而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考核也逐渐从课堂教学质量转移到技能大赛的参与度与奖项获得情况,教师可以为了比赛放弃课堂,放弃大部分学生而只培养个别学生,学生为了赢得某场比赛可以放弃所有课程的学习,致使真正的教学意义无法体现。
(三)师资匮乏,人员变动频繁
由于教学重点的偏差,部分高职院校对教师的培养与关注有所转移。在对高职院校教师年龄的调查中发现,教师队伍中的新青年教师居多,具有五年以上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偏少,相当一部分教师是直接从学校学生过度到学校教师,然后任职教学的,经过简短的岗前培训,开始授课生涯。新教师所享有的资源就是丰满的学历背景下提供给自己的丰厚的理论知识体系,而对于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只能通过自己在课堂中的多次演练才能不断总结升华出来,这是一个时间累积的过程,消耗或者牺牲掉的可能是教学最先接触到的一届学生。而当教师的教学技能开始逐渐成熟以后,教师往往因为教学环境等其他原因的影响出现跳槽等现象,毕竟相对于教学资源丰富、教学环境优越的公办院校和本科院校,高职院校的教学资源还是有限的。而教师人员的变动最终产生的结果是学校不得不重新招聘相关专业的背景的人才作为新进教师,重新培训上岗,开始课程传授与新进教师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新积累的循环周期。而学校在师资队伍建设上也会考虑学历层次相对较低的优秀毕业生作为本校的储备资源,因此,会有小部分本科生甚至专科生融入教师队伍。
二、学生基础薄弱
(一)高职院校生源复杂
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高等职业院校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进入高职院校就读的学生学习基础也越来越薄弱,部分省份在划定高考分数线时,对报考高职院校学生的要求为“所有参加高考的考生均可报名高职院校”,个别省份甚至指定专科最低分数线为180分。部分高职院校拥有自主招生的资格,为扩大招生规模,高职院校的生源趋于复杂化,有成绩不理想的应届高中毕业生,还有来自中专、职业高中、技术学校的对口生,而对于应届高中毕业生,针对不同区域,又分别划定了不同的录取分数线,甚至有的高职院校为扩大招生规模,采取广招、普招和散招的方式,只要发给负责招生的老师高考准考证号、成绩单以及身份证信息,就能获得录取资格,甚至个别院校还会采取由上一届学生直接回母校招生的方式来获取新生,这样直接导致院校招收的整一届学生的素质水平和知识技能水平存在较大差别,从而影响日后的教学质量。从专业领域来看,职业高中、中专和技术学校的学生因为对所选择的专业已有了学习的基础,因此,再次深入学生相关专业知识时便会一点即通,而应届高中毕业生因为没有接触过相关课程的学习,对课堂的领会能力普遍来讲会低于以上三校的学生,由此,任课教师在授课时便无法有效掌控教学进度以及教学难重点的传授。
(二)学生自我管理意识薄弱
从传统意义上讲,高职学生属于高考失利者,再加上中国“学而优则仕”的贯通观念熏陶,社会上对职业教育存在鄙薄的倾向,认为就读于高职院校的学生均为失利者,在这种大环境的熏陶下,部分高职学生产生自卑心理,认为自己前途渺茫,但是,从内心来讲,他们是渴望得到社会尊重,渴望被人理解的一代。而学习动机是个体的内部机制,受内外因素的影响。部分高职学生期望通过三年或者两年的学习掌握一技之长,为日后的职业需求做准备,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会表现出极大的积极性;而另一部分学生则因为自我约束、控制能力较差,自感毫无希望,便自暴自弃,放弃学习,开始逃课、旷课,甚至辍学。厌学是一个普遍性问题,不仅存在于高职院校,它会同时发生在学业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和学业成绩优异的学生中,主要表现是学生不愿意去教室上课、或者上课不认真听讲、课中不记笔记、扰乱课堂秩序,被动学习甚至逃学等等。高职学生厌学的原因是学生注意力不稳定(由于移动终端信息的推送或者相关消息的弹出,使得学生的注意力转移的情况不在少数)、自我控制力差(手机就像学生的魂魄,如果学生没有带手机整个人会处于不安的状态,而学生在课堂阶段无法有效控制自己触摸手机的举动,尤其是当教师的授课不能有效吸引学生时,学生更会止不住用浏览手机消磨时间)、自我效能感低、心理健康状况不佳(学生在应试教育的培养中处于差等生,高考失利者的状态,自卑情绪较成绩良好者变现更为严重)以及特殊的人格特征。克里斯托弗·A·科尼(Christopher A.kearney)将造成学生拒绝学习行为的原因描述为四类:易引发学生负面情绪的学校相关刺激(例如学校评奖评优如果没有公开公平进行,极易引发学生的负面情绪,从而影响学生的课堂情绪)、易造成学生苦恼的社交活动或者评价(学生在与异性或者同性交往过程中出现冲突,冲突没有有效解决的情况下,容易导致学生课堂效果不佳)、学生为了获得关注(部分学生为了能够获得额外关注,会选择从事区别于常规同学的异常举动,甚至是通过直接拒绝学习的行为获得老师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学生为了获得校外实质性的利益(部分学生为了能够获得更多在校外实践的机会会通过逃避的方式直接拒绝学习行为)。部分优异的学生因为缺乏职业理想,学习目的不明确、对所学专业没兴趣、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对学习失去信心。而课余之外集体活动的参与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生,不积极参与集体活动的学生,在课堂中也很难融入教学环境的讨论学习中,课外集体活动过度参与则会干扰学生正常的上课情绪与学习精力。
(三)学生无规划学习状态严重
能够合理规划自己学习与生活的学生越来越少,学生对于相关技能证书的理解也知之甚少,部分学生因为父母从事相关专业而被迫来到高职院校从事此类专业的学习,在父母的一手安排下,被迫的选择自己没有兴趣的学习,所谓的学习,无非就是迎合父母的心愿。学习方法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有效因素,科学且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反之则会影响甚至降低。高职学生普遍缺乏学习规划性,尚不知道为什么学习?亦不懂得怎么学习?有的学生来到学校完全是父母所逼,自己远离父母管束也是自在,因此常常出现“空着脑袋、拎着手机”进入课堂的状况,课堂上的低头族越来越多,甚至整节课都不知教师所云,思考能力差,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即便是在教师的引导下亦不懂得思考,如果教师过于严厉,甚至还会发生与教师当面顶撞的情形。
部分高职学生在学习中持“实用主义”的观点,认为有用的就努力学习,而效用小的科目就少学、不学,轻视理论学习。因为是技能型人才,学生认为自己毕业后较长时间内一直在一线从事操作工作,因为,在校学习过程中对实践操作课程的兴趣远远大于理论课程,操作课程学习效果较为明显,通过操作培训,达到熟练程度很快便能获得成就感,而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短暂时间内没有实用性,因此没有得到学生的重视。加之理论知识死记硬背很容易忘记,在课程结束的考试准备复习阶段还需要重新记忆,而“临时抱佛脚”尚具有一定成效,这使得学生彻底降低了平时对理论知识的重视程度。
参考文献
[1]李华.关于学习倦怠的研究综述[J].社会心理科学,2011(3).
[2]李梦霞.学习倦怠的研究综述[J].科技信息,2009(21).
[3]彭康清,涂世东.关于高职生厌学心理的原因及应对策略[J].职教论坛,2010(17).
[4]刘翠霞.高职生厌学的原因及教育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
[5]彭立云.影响大学生自主学习因素分析及对策[J].职业教育研究,2013(2):142-143.
[6]于飞.高职学生学习行为及影响因素调查与统计分析[J].2013 (3):35-36.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6)13-0235-02
作者简介:李菲(1985,04-),女,山东聊城人,上海大学研究生硕士学位,助教,研究方向为法学(刑法学方向)。
Abstract: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imsto cultivate high skilled personnelin the first line of service,management and construction,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classroom teaching is not ideal because of tension,frequent change of teachers,complicated students source.Many students don't obey the classroom discipline,play with the phone,are always sleepy,the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Keywords:teaching management;teaching progress;student source;no planning lear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