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态系统理论:从动态的观点对二语习得研究的回顾*

2016-03-19许琳刘佳大连海事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大连116026

高教学刊 2016年1期
关键词:研究述评二语习得

许琳 刘佳(大连海事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大连116026)



动态系统理论:从动态的观点对二语习得研究的回顾*

许琳刘佳
(大连海事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大连116026)

摘要:近年来,将动态系统理论应用于二语习得领域的研究越来越多,这些研究或是对其它理论框架的补充和丰富,或是使得语言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从不同维度得到了更加深入细致的观察和理解。它提出的将语言视为复杂、动态、发展系统的观点为揭示语言发展过程的特征开辟了新的视角。本文从动态系统理论的视角出发,对传统的二语习得研究进行了反思;对国内外动态系统理论在二语习得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和归纳,指出了优点和不足,并为将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动态系统理论;二语习得;研究述评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more and more researches have employed Dynamic System Theory(DST)as the framework in the field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SLA). These researches either enrich the existed theories, or observe and understand the language learning process in a deeper and subtle way. For DST, language learning is a complex, dynamic and developing system, which provides a new perspective for discovering the features of second language development. This paper aims to rethink SLA researches in DST view, review DST researches in SLA, and propose suggestions for future studies in both methodology and researching territories.

Keywords:dynamic system theory;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literature review

一、概述

动态系统理论(Dynamic System Theory,简称DST)是语言学研究领域里新兴的理论流派。应用语言学领域的DST研究始于Larsen Freeman的文章《混沌/复杂性科学和而语习得》(1997),她从混沌论出发比较全面地讨论了语言作为一种复杂自适应系统的特点,基本上奠定了DST的理论框架(李兰霞2011:411)。不同于传统观点,DST视语言学习为混乱的、复杂的、动态的过程,为语言学研究者打开了观察和研究语言学习过程的新角度。近年来,通过国内外研究者的不断努力,DST在语言学领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但研究领域的深度和广度都十分有限,还有很多问题值得深入探讨。

二、DST视角下的二语习得

1997年Larsen-Freeman开创性地将DST应用在语言学研究中。DST认为语言学习是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而该子系统又包含着多个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次一级子系统,即由多个子系统嵌套而成(de Bot 2008);每个子系统中的因素都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每个因素的变化都会对系统内的各级子系统产生不同的影响。

与二语习得静态观点相反,DST将第二语言学习过程置于动态的系统中。横向来看,语言在实际使用中会发生变化,在不同的语境中呈现出不同的变化;纵向来看,语言随时间变化,在学习过程中会出现增长和磨蚀。

语言系统是复杂的,不可预知的。任何一个因素的改变都会对系统的变化产生影响。因此,我们无法用对某个子系统的观察结果来判断整个系统是如何的。DST提倡将语言学习过程、学习者作为整体来研究;把子系统和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作为整体来研究;我们无法割裂关系,也没法提取单一因素。语言之所以是复杂的,是因为语言系统是开放的。对周围环境的开放,使得系统不断增加输入,这也增加了语言系统的复杂性。好在语言系统还具有自组织性和自适应性,这两种特性是使得外部因素与子系统内部交互作用,引起系统内部重组,并自动适应外部环境。

总的来说,DST倡导以统一的方式看待语言和语言学习(李兰霞2011:412);区分不再重要,重要的是融合和统一。

三、DST视角下的二语习得研究

(一)国外研究综述

自1997年Larsen-Freeman以复杂理论为出发点提出将DST应用于二语习得领域,DST在应用语言学领域的研究也不过十多个年头;时间虽然尚短,但经过初期的开拓性实验研究后,该领域已经涌现出一些经典又具启发意义的研究成果。

基于DST,Larsen-Freeman(2006)对5名中国英语学习者的语言复杂性、流利性和准确性进行了研究。经过六个月的数据收集,该研究发现:学习者的语言复杂性、流利性和准确性的发展总体趋势是是上升的,但个体的发展轨迹并不相同;且发展呈非线性,无明显相关性。这个研究结果反映出个体发展存在着不同的特点,学习者的动机和个人经历对其发展有着较大的影响。

2007年de Bot,Lowie和Verspoor合作撰写了《二语习得的动态系统理论方法》,系统地阐述了DST应用于二语习得的研究方法和范式,并且扩大了DST的研究领域,推进了二语习得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Verspoor, Lowie&Dijk(2008)历时三年,追踪收集了一名荷兰英语专业高级水平学习者的18篇学术英语作文,描述了语言在词语多样性和句子复杂性方面的变化特征。该研究结果表明学习者的语言习得过程呈非线性发展趋势,进步和倒退相互交替;发展趋势的变化与学习者内部因素的变化相关。与Verspooret al.的历时研究不同,van Geert(2008)在《一语和二语习得研究中的动态系统方法》中提出采用建模的方式模拟真实语言环境,通过改变参数,观察结果,模拟变化条件来探索语言系统内部变量之间的关系,推断各个变量如何在时间流逝中交互作用。这既是对传统研究方法的颠覆,也是一种很好地补充(李兰霞2011:417)。

2011年第16届世界应用语言学大会上,de Bot就DST的研究现状作了专题报告,并指出DST的理论框架正逐步完善,其基本观点得到了广泛地关注。同年,Verspoor,Kees de Bot和Wander Lowie三人合作编写的《二语发展的动态路径:方法与技术》着重解决了DST在二语习得研究中的方法论问题。

2012年Larsen-Freeman提出“二语发展(Second Language Development)”的表述更能体现语言学习过程的特点后,于2014年在LanguageTeaching上发表文章详细阐述了由“二语习得(SLA)”变成“二语发展(SLD)”的12个理由:

(1)学习语言,每个学习者的途径不同,选取的角度也不一样,因此不能统一地看看待学习者和学习过程。

(2)“习得”是不可逆的,一旦习得就不会丢失;但“发展”是变化的过程,语言技能可以增长也会衰退。

(3)“习得”意味着学习过程的完成和终结;但“发展”永不结束。

(4)被“习得”的东西是不变的;但事实上学习者是有能力发展变化使用语言的。

(5)“习得”的是形式,而非意思;但学习者更注重表达意思,而非语言的形式。

(6)学习语言的过程是相互适应,不断调节的过程。这是一个发展的过程。

(7)独立看待学习者发展二语的系统。如果把学习过程视为“发展”而非“习得”就使得这个过程区别于单一语言的行为。

(8)语言系统存在蝴蝶效应,小改变将带来大不同;语言具有自我再生能力。

(9)不存在所谓的“目标语言(target language)”;语言的应用本来就充满了变异。

(10)不能视“习得”为完整的过程,因为“发展”的过程是不同方面以不同的速度进行着的。

(11)多数情况下“二语习得”意味着由一语向二语过渡。但已有研究表明二语同样影响一语。

(12)“习得”指的是语言;而“发展”包含了语言和学习者两方面。

从上述国外代表性的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出国外研究者在不断完善DST理论框架,实证研究需进一步深入,研究方法在不断创新和推广。

(二)国内研究综述

国内对DST的研究起步较晚。李兰霞(2011)、王涛(2010)、沈昌洪和吕敏(2008)分别就DST的理论和方法论、核心概念、起源和发展,以及在SLA领域的应用进行了阐述。之后相继有研究学者将DST的理念应用到SLA的各个领域,从DST的视角对语言在该领域的核心概念进行了解读,对发展特征进行了诠释,并提出了相关的研究范式。郑咏滟(2011)以二语词汇发展的实证研究为切入点,讨论了动态系统理论在二语习得研究中的应用可能性,并给出了研究方法上的建议。韦晓保(2012)试图将动态系统理论(DST)、联结论(Connectionism)和构式语法论(Construction Grammar)三大语言习得研究范式进行整合,提出D-C-C模式;并以此模式为基础对二语的学习机制,频率对二语学习的作用,二语的发展特征,二语习得的路径等问题进行回答和探讨。赵昌芝、杨连瑞(2012)从DST的框架出发,从心流、动机任务处理和理想二语自我三个方面对认知-动机的交互研究进行了阐述。戴运财、王同顺(2012)详细分析了影响二语习得的三个子系统:环境、学习者和语言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对它们之间的交互作用进行了阐述,并构建了中国语境下的二语习得动态模式。郑咏滟、温植胜(2013)从外语学能与语言动机两大主要个体差异因素入手,阐释了个体差异的复杂动态系统特征。段士平(2014)以基于使用的语言观为基础,运用DST对语块发展中的语法化、意义构建、构式浮现以及语块学习等过程中所呈现的复杂动态性、交互性进行了详细的阐释,并构建了动态系统理论视域下二语语块发展研究理论模型。这些研究都极大的丰富了DST理论框架下的研究领域。

黄冬梅(2013)和胡兴莉(2015)将DST应用到了课堂教学的研究中:运用DST分析大学英语课堂的研究现状,揭示大学英语课堂的特征,探索DST的课堂研究方法,以及探讨了教师角色的重建与学习者主题发展的关系。这些研究开拓了DST在教学方面的应用,使得我们可以从新的角度看待课堂教学。

除了理论研究,国内研究者在DST的实证研究方面也取得了进展。郑咏艳(2014)采用DST框架,跟踪了8名大一与大三英语专业学生的二语词汇深度发展过程。通过一套自行设计的词汇深度测试与有声思维法结合的方法发现了词汇深度知识发展起伏波动,呈现出非线性特征,且语言输入与进展并不成正比。王海华、李贝贝、许琳(2015)的研究追踪了4名非英语专业学生48周内书面语语言的准确性、流利性、词汇复杂性和语法复杂性四个方面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4名受试在上述四个方面的变化轨迹呈非线性;其发展具有明显的动态性和变异性。郑咏滟(2015)以16名英语专业大一学生为研究对象,历时一学年收集了128篇作文,运用极值图等DST特有的数据分析方法,揭示了学习自由产出词汇的跳跃式、阶段性和非匀速发展以及不同维度之间的互动关系。

从上述研究我们可以看出,国内语言学界对DST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个别领域中的理论研究,侧重DST视角下二语习得过程核心概念和特征的解读和阐述;以DST为理论框架的实证研究还很有限,这可能是因为研究方法受限制的问题。

四、DST在二语习得领域的研究前景

(一)研究方法

Larsen-Freeman(2008)认为定性和定量方法都适用于动态系统的研究;研究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纵向历时研究、与语料库结合、与语篇分析结合研究、电脑建模等等。但每种方法都有其限制性和缺陷。例如徐丽华、蔡金婷(2014)就认为电脑建模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限制了变量的数量,这恰恰是动态系统理论所反对的简化论的一种表现形式。因此,DST的研究方法在SLD领域还需调整。

传统应用语言学领域实证研究多采用的SPSS等软件的数据分析都是基于均值分析上,采用平均数就意味着泯灭了个性,也就是忽略了个别因素极小变化可能产生的影响。传统的统计学分析在对大量个体所浮现出的一般模式进行研究时是有用的,它提供了一个实用的方法来确定某个人的大概水平(de Bot et al. 2005:24),但对一个群体进行的均值分析所产生的描写可能与该群体中的任何一个个体都不一致(Larsen-Freemam 2006)。这与DST的理念不符。因此,采用传统的数据分析方法显然不能从动态的角度分析语言系统的特征。

尽管以DST为理论框架的实证研究在收集数据方面依然采取传统的数据收集方法,但在数据分析方法上已经有所突破。Verspoor et al.(2008)、郑咏滟(2015)在其研究中都采用了DST特有的移动极小-极大值图表法(moving min-max graph)来观测复杂的数据变化。这种方法是从一语习得领域引进过来的,由van Geert&van Dijk(2002)首创。该表将研究中的数据测量总数,根据数据特征划分为若干个移动的子系列,并对其进行极小、极大值计算,用得出的数据绘制成表,能够很好地体现出数据发展过程中系统之间的关联和变化趋势。除此以外,DST研究还引用了再抽样技术和蒙特卡罗模拟等数据分析方法以弥补动态系统理论实证研究样本数据较小,缺乏统计意义的缺陷。

(二)研究方向

由于DST对于第二语言学习过程的看法有别于传统理论,因此与传统二语习得研究寻找普遍规律、发现共性不同,DST聚焦于二语发展过程的变异性。DST认为变异性是动态系统的固有属性,负载着有关发展过程本质的重要信息(van Dijk 2003: 129)。通过研究二语发展过程中系统、子系统、因素和学习者等多个维度的变异性有利于我们观察语言系统的特征,探索二语发展的本质。

此外,由于DST视角下语言系统的复杂性,我们很难用线性的观点来看待系统内各因素之间的关系。我们无法从系统中将单个因素完全孤立出来,因此对于单个因素的研究不具有重要价值;研究的侧重点转移到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上来。

综上所述,DST在应用语言学领域的发展前景是毋庸置疑的,无论是在研究方法上还是研究领域的深度和广度上都大有作为。

五、结束语

国内外研究学者正在不断推进DST在二语习得领域的应用。国内外的研究虽然在短期内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但主要还停留在理论研究方面,研究方法还需进一步探索;实证研究并不丰富,在研究深度和广度方面还需拓展;研究领域还可以进一步扩大。

动态系统理论揭示了语言发展动态、复杂的一面,为研究二语发展过程提供了新的视角,通过这个视角,我们可以对已有研究进行验证,对已有理论进行补充,从而使得我们可以更加真切的认识语言发展的实质和特征。这是一个由简入繁、由浅入深的过程,这也是一个反映真实性的过程。

参考文献

[1]Van Geert, P. 2008. The dynamic systems approach in the study of L1 and L2 acquisition: An introduction [J]. 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1992:197-199.

[2]戴运财,王同顺.基于动态系统理论的二语词的模式研究[J].山东外语教学,2012(5):36-42.

[3]段士平.动态系统理论视域下的二语语块发展研究[J].外国语文,2008(4):67-71.

[4]韦晓保.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新视角:D-C-C模式[J].外语界,2012(6):18-27.

[5]徐丽华,蔡金婷.《二语发展的动态路径:方法与技术》述评[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4(1):144-148.

[6]赵昌芝,杨连瑞.动态系统理论视角下的认知动机交互研究[J].当代外语研究,2012(10):48-51.

[7]郑咏滟.动态系统理论在二语习得研究中的应用——以二语词汇发展研究为例[J].现代外语,2011,34(3):303-309.

作者简介:许琳(1982-),女,汉族,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二语习得。刘佳(1988-),女,汉族,河南省郑州市人,硕士研究生,专任教师助教,研究方向:英语教学及国际关系研究。

*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supported by the Fundamental Research Funds for the Central Universities),(3132015108)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6)01-0201-03

猜你喜欢

研究述评二语习得
国外城市休闲化研究述评及启示
近几年来党员干部守纪律讲规矩研究述评
基于文献分析的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研究述评
安徽古代文人曲家剧作文献研究述论
大学英语句法教学中的中介语石化现象与对策
浅析中国学生习得英语存现句常见的问题及原因
高职院校英语视听说教学改革探究
独立学院英语专业低年级学生英语写作母语迁移影响实证研究
高中生二语(L2)习得的性别个体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