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用能力研究的新进展——《过渡语语用学视角下的语用能力研究》评析*

2016-03-19孙晓斌西安外国语大学英语实验基地陕西西安710128

高教学刊 2016年1期
关键词:语用能力

孙晓斌(西安外国语大学英语实验基地,陕西西安710128)



语用能力研究的新进展——《过渡语语用学视角下的语用能力研究》评析*

孙晓斌
(西安外国语大学英语实验基地,陕西西安710128)

摘要:姜占好博士的专著《过渡语语用学视角下的语用能力研究》在过渡语语用学研究30年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向我们展示了过渡语语用学研究的主要内容、语用能力的定义、分类和特征;结合我国外语教学语境,著作从语用课堂教学模式、语用评估、语用师资培养和语用教材开发进行了探索。文章对该书做了简要评价,指出其主要特色和未来研究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关键词:过渡语语用学;语用能力;语用评估;语用师资培养;语用教材开发

Abstract:The study of pragmatic competence in the perspective of transitional pragmatics is based on 30 years of research on the pragmatic competence of the transitional language, which is based on the years of research on the definition, classific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pragmatic competence. Combined with the context of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the book has explored pragmatic teaching mode, pragmatic assessment, pragmatic teacher training and pragmatic textbook development of transitional pragmatics. This paper makes a brief review of the book, pointed and points out its main characteristics and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Keywords:transitional pragmatics; pragmatic competence; pragmatic assessment; pragmatic teacher training; pragmatic textbook development

引言

教育部高教司于2004年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明确提出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流……,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显然,“语言使用、社会交际和文化素养”已成为大学英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要素,语言交际能力培养成为大学英语教学的基本目标之一。语用能力作为交际能力的一部分(Bachman 1990;张辉1994;董晓红1994;Celce-Murcia et al. 1995;Bachman&Palmer 1996;殷银芳,苗新伟2008),是学习者在特定文化中根据社交语言规则适用的得体性来理解和表达话语的能力,是学习者使用目的语正确理解对方,得体表达自己的能力,是外语学习的终极目标之一(姜占好,2012)。基于此,语用能力受到越来越多国内外学者的密切关注。可是,语用能力的内涵到底是什么?语用能力和语法能力之间的关系如何?在英语作为外语的中国语境下,该如何收集数据评估学习者的语用能力?课堂上该如何进行语用教学模式的构建?如何评估学习者的语用能力?如何在现行的教材中融入语用知识?语用教学和评估的过程中,教师有何作为?

近日,我们拜读了姜占好博士著的《过渡语语用学视角下的语用能力研究》(以下简称《语用能力》)(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4月),发现上述问题似乎都能在本书中找到答案。鉴于此,下面在简述该书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解析上述问题,对该书进行评析,旨在为语用能力的研究提供新的理论视野和实践范式。

一、主要内容

《语用能力》全书261页,共计18万余言。主题部分共计10章,即“引言”、“过渡语语用学”(ILP)、“语用能力”、“国内外语用能力评估数据收集方法研究”、“我国语用能力问卷构念效度研究”、“我国大学生语用能力评估具体操作”、“语用能力与语法能力之间的关系”、“语用教学模式构建”、“教师与学习者语用能力培养”和“教材中的语用知识研究”。综观这10章内容,我们发现它们集中在如下三个层面:

(一)理论篇

该篇包含第二、三、四和七章。

第二章聚焦于过渡语、语用学和过渡语语用学的定义、过渡语语用学(ILP)的研究内容以及过渡语语用学研究过程中涉及到的理论基础,以及过渡语语用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在汉语中,“中介”指在不同事物或同一事物内部对立两极之间起居间联系作用的环节,给人的联想常常有:房屋中介、职业中介等。作者没有将interlanguage(IL)翻译成外语界常见的译文“中介语”,避免了汉语中“中介”一词可能产生的误解,从而可以更好地理解IL的内涵——从“原有语”向“目标语”转移过程中的语言现象,是“语言学习者在学习第二语言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既不同于其母语又不同于其目标语的个人独特性语言,是指受母语干扰并不断向目标语靠拢的语言现象”。结合语用学的定义,作者提出ILP的狭义和广义的定义,进一步细分了狭义的过渡语语用学。狭义的过渡语语用学定义可以参照Kasper和Blum-Kulka的描述,指的是“对非母语者运用和习得第二种语言的语言行为模式的研究”(the study of nonnative speaker's use and acquisition of linguistic action patterns in a second language)(1993:3),是“对非本族语者以二语理解、实施和习得语言行为的研究”,“或简言之,过渡语语用学是研究二语环境中如何以言行事”(Kasper, 1998:184)。其可细分为“静态过渡语语用学”和“动态过渡语语用学”。前者是从静态的角度对非母语使用者过渡语语言的语用现象和特征进行的研究,内容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从语用学的角度对非母语使用者使用目的语的语用现象进行研究,二是对非母语使用者理解目的语时的语用知识进行研究。“动态过渡语语用学”是对非母语使用者语际语言特征的形成和发展规律进行的研究(详细内容参见第11-12页)。ILP的研究内容包括语用理解、语言表达、语用迁移、交际效果以及语用石化;研究过程中涉及的理论有言语行为理论、语言的间接性、礼貌原则、合作原则和关联理论;研究中的问题如问卷的对等问题(言语行为的不对等、语境因素不对等、概念的不对等、语料收集工具和样本的不对等)、较少动态研究、较少语用正迁移、被试文化背景的局限性等等。本章的闪光点在于小结部分,该部分为读者概括了昔日ILP研究的课题、研究中心和具体探讨的问题,为读者梳理出纲领性的ILP研究对象。

第三章作者在回顾交际能力发展模式的基础上,指出语用能力越来越受到研究人员的重视;在综述了国内外近20位研究人员对语用能力的描述后,给出了语用能力的描述性定义和四个基本特征,并对语用能力进行了分类,指出其发展的三个阶段和涉及的三个维度。本章从理论层面为读者勾勒出语用能力发展的脉络,帮助读者了解其内涵、特点和构成,为语用能力的培养、教学和评估提供了内容范式和实践可能。

在第四章里,作者归纳了过渡语语用学研究中数据收集的三种主要方法,及各自的子方法(口语语篇-真实语篇、话语引出和角色扮演,问卷调查-等级量表法、多项选择和篇章完形和自我报告-叙事型自我报告、口头话语原型和日记);通过各自方法描述,辅以相应例证,为读者的研究提供了具体的数据收集方式。

第七章关注语法能力和语用能力之间的关系,作者提出了学习者语言能力发展过程里的两种模式:语法能力先于语用能力,语用能力先于语法能力。作者最后指出,这一看起来矛盾的结论是由于不同的研究人员对于语法知识和语法能力的不同理解造成的:语法能力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意义上语言系统的内部知识,而是经历了从传统语法内涵到现代语法延伸的蜕变。可以说当前的语法描写已经将语法结构与其在语篇中的功能联系起来,已经将语用知识中的语境因素包括进来了。

(二)实践篇

该篇包括第五、第六章以及附录部分。

效度经历了单一概念阶段、种类概念阶段和整体概念阶段(邹申2005)。80年代中期逐渐形成的“效度整体观”颠覆了“效度三分法”的统治,确立了构念效度的中心地位。把构念效度作为一个整体原则,使效度验证符合长期以来的科学传统,即明确陈述所提议的解释(理论),然后使之经受实验和理论的检验和挑战(李清华2006)。所以,在第五章里,作者重点放在了昔日语用问卷的构念效度的检验,并编制了评估公外学习者语用能力的问卷,检验了其效度。本章为读者提供了语用问卷效度检验的具体方法,方便易行,为读者仿拟研究打下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为了进一步让读者熟悉语用评估的步骤,作者在第六章首先回顾了研究人员对不同被试语用知识的评估研究,如Bouton对隐涵意义的评估, Hudson对社会语用能力的评估,以及Rover对语用语言的评估;然后作者再次解析了语用能力的构成,为语用能力评估的具体操作奠定构念基础;最后作者选取了言语行为“批评”作为切入点,探讨了静态和动态结合的我国大学生语用能力评估模式的具体操作,提供了选择题、判断正误以及书面完型的具体题型,并从评估内容、具体验证方法、受试者心理分析出发验证了问卷的效度。

实践篇另外一个可圈可点的是作者在附录部分为读者提供的语用问卷。附录不仅列举了国内外现有的语用能力评估问卷以及相应的参考答案,而且还列出了作者自身设计的相应问卷和评分标准,为读者以后的实践提供了真实的物质基础--直接使用已有的问卷收集数据。

(三)探索篇

该部分包括第八、第九和第十章。

语言教学的环节除了评估外,还包括课堂教学模式、师资和课本编写。为此,作者在这三章中分别探索了语用教学模式、语用师资培养和语用教材开发。

第八章开篇作者就为读者勾勒出国外课堂语用教学的现状,直接展示了ILP的研究目的;从语用知识性质、课堂语用学习效果调查、课堂语用教学方法、课堂语用教学时间和课堂语用教学效果评价四个方面评论了国外的课堂教学研究;然后,作者探讨了语用失误的定义、分类,强调我国低年级大学生语用教学的必要性、迫切性、可行性,进而从显性和隐性两个层面为读者构建了课堂语用教学的具体模式,为中国语境下的课堂语用教学模式提供了可行的范本,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在课堂语用教学模式中,师资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作者在第九章强调了师资语用培养的意义,提出师资要熟悉的六种学习者语用发展理论,为语用师资培养提供了理论铺垫;接着作者从词汇层面、语法视角、文化伦理以及教学流派方面探讨了语用师资培养的注意事项。

离开了教材,再好的师资可能会遇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现象。因此,作者在第十章为我们阐述了语用教材开发的重要性。首先,作者点评了国内外语言教材语用知识研究,列举了现有教材中语用知识和语用信息存在的问题:如语用知识量的匮乏、课本素材和现实情境的反差、性别语言的不对等、会话结尾的无代表性等等;进而,作者提出了语用知识渗透于语言教材的准则:语料的真实性、语用知识元语用阐释的迫切性、语用练习的必要性、语用知识的层级性和语境的重要性。

二、该书简评

综观全书,我们发现了该书如下的特性:

(一)研究和应用的统一性

在书中,作者将过渡语语用学的研究成果有机地应用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例如:语用能力的三个维度(3.3)对语用问卷编制的指导作用(6.5),学习者语用发展理论(9.1)对师资培养的启示(9.2)……这些都折射出作者能将研究成果紧密地融入到实践教学中,并通过实践教学的反馈作用,证实理论研究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做到了理论和实践的契合性,达到了Ishihara和Cohen(2010)所强调的:过渡语语用学的研究成果一定要及时应用到我们的教学实践中,教学实践为我们ILP的进一步深化研究提供新的“食材”(food)。

(二)新的研究的可仿拟性

作者在全书中,始终遵循理论到实践的模式,重点放在了实践的具体操作中,不管是学习者语用能力的评估方法、课堂的语用教学模式、还是语用师资的培养模式、以及语用知识和语用信息渗透于教材中的原则,作者都列举了具体的详实的操作步骤,为读者进一步的仿拟研究提供了可操作性和可实践性。

全书不足之处之一在于语用评估内容的单一。虽然作者选取了隐涵意义、所指、预设等语用知识进行设题,但是学习者语用能力和语用意识是动态的概念,体现在多个方面:如对话中话轮的转换、修补和序列知识的掌握、机构性谈话内容、言外之的行为的丰富和具体言语行为、礼貌、指代性、语言的间接性与否、语境的变量因素、语块对语用能力发展的作用、社会身份的话语构建……(Bardovi-Harlig, 2012:150)。如何将上述层面有机地融入到问卷中,丰富语用评估的内容将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不足之处之二在于专著没有将语料库语言学的内容有机地融入到语用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毕竟语料库语言学是基于现实生活中的语料,进行语言现象分析的学科,和语用能力的各种特征关系密切。若是作者能够围绕中国学习者的语用能力特性,有目的性的收集语料并进行标注,并建立同一言语行为的可比语料库,这无疑会对我国语用教学各环节(如课堂教学模式、教材中语用知识渗透和语用评估范式的构建)都能够提供切实可行的语料。

总之,全书通览之后,读者定会大有收获。该书的面世,定会引起二语习得、语用学研究人员的密切关注和感悟,并再次引起中国语境下对语用教学模式、语用评估、语用师资培养和语用教材开发的思考。

参考文献

[1]Bachman, L. F.&Palmer, A. S. Language Testing in Practice[M]. Oxford:OUP., 1996.

[2]Bachman, L. F. Fundamental Considerations in Language Testing[M]. Oxford:OUP., 1990.

[3]Bardovi-Harlig, K. Exploring the interlanguage of interlanguage pragmatics:A research agenda for acquisitional pragmatics[J]. Language Learning, 1999(49):677-713.

[4]殷银芳,苗新伟.外语课堂环境下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模式[J].外语教学,2008(5):42-45.

[5]张辉.试论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迁移与语用失误[J].外语教学,1994(3):24-27.

[6]邹申.语言测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孙晓斌(1981,11-),男,汉族,陕西西安,硕士,西安外国语大学英语实验基地,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翻译、文化交际等。

*基金项目:本文为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名称:多媒体语境下中小学英语师资语用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13JK0309。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6)01-0049-03

猜你喜欢

语用能力
以汉语为母语的日语学习者的社交语用失误及其对策
英语教学中学生语用能力培养之我见
在故事教学中培养学生英语语用能力
论如何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
捕捉语言训练点,提升语用实践能力
关联视阈下的学习者语用能力发展研究
善用阅读策略构建,回归语用能力养成
课堂练习,学生语用能力成长的阶梯
如何培养中年段学生的语用能力
单元整合教学,提高学生语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