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程在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经济学基础》课程为例*

2016-03-19黄玲重庆三峡学院财经学院重庆404100

高教学刊 2016年13期
关键词:经济学基础微课程应用型本科

黄玲(重庆三峡学院 财经学院,重庆 404100)



微课程在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经济学基础》课程为例*

黄玲
(重庆三峡学院 财经学院,重庆 404100)

摘要:文章认为微课程建设与应用型本科院校实现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要求相吻合,同时也满足理论性较强课程的改革需要,由此提出推广应用目标及设计建议。

关键词:微课程;应用型本科;教学改革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改革与微课程建设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育需协调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之间的关系,并将目标定位于职业型“工程师”的培养,为社会输送既能掌握应用性知识,又兼有较强适应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其素质的核心是具有创新创业精神。为此,应用型本科院校需在教学中进行适应性教学改革,以课程建设为核心,将传统的学术型课程转变为应用型课程。

而微课程建设刚好适应了这一诉求。它具有短小精悍、主题突出、资源容量小、交互性强等特点,这一特点恰巧迎合了时下广受好评的移动学习发展的需求。随着我国网络建设的加速,手机网民规模日益扩大,智能手机的更新率屡创新高,移动端APP的应用迅速普及,不仅为学习者提供了更便捷的应用场景,也增强了师生间的互动和沟通,有利于主动学习和改善教学效果。也正因为此,越来越多的研宄者加入到了微课程设计开发的研究队伍中,这为移动学习的发展带了新的机遇。由此可见,应用型本院校教学改革与微课程建设具有协调一致性。

二、微课程应用与《经济学基础》课程改革

《经济学基础》是各大高校经济管理类各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程,课程的内容多、体系庞杂,理解难度较大,在传统教学模式下通常需计划96-144学时量。但自2015年起,不少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行了新的教学培养方案,将该课程的课时数进一步削减。除经济学专业学生外,会计学、国际贸易、工商管理等各专业的学时仅为64学时,且需要在一学期完成宏微观两大部分的教学任务。这就对以传统理论教学为主的授课模式提出了挑战。虽然部分教师尝试使用QQ等即时通讯工具与学生进行课下沟通交流,但服务的对象仅为少数积极提问同学,且教师的课下解答时间呈现无序化、分散化特点,未能真正体现“即时”特点。如何在《经济学基础》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和教师的双向主动性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教育资源也呈现多样化形式。其中微课程建设因其灵活性和实用性受到了国家教育部的高度重视,各地也纷纷就其实际应用进行探索,尤其是针对某一课程的微课程设计。

信息化快速发展带来教育领域的变革、创新,教学手段和模式本身也要有创新。在微时代和提倡非正式学习的背景下,微课程具有短小、精悍、课程量小、学习目标明确、学习内容具有针对性的特点,刚好满足了学生碎片化学习《经济学基础》的需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有选择性地学习,有效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同时,微课程能够创设学习情境,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对提高学生学习经济学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见,微课程的应用为新教学改革计划下的《经济学基础》授课难度大但授课时间短的矛盾提供了一条可能的解决路径。

三、微课程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应用现状

微课程的制作在国外早已盛行,目前有大量可使用的微课程,主要集中在中小学课堂教学、特殊教育、网络微课程的开发等领域,最有代表性的当属可汗学院。被引入我国以来,不少学者结合所在院校的实际情况对微课程进行探究,尤其在实践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果,涌现了一批如凤凰微课、中国微课网、第九课堂、微学习、好知网、阳光微课等形式丰富的微课程网站及学习平台,内容涵盖基础教育、大学教育、家庭教育、中华文化、自然科学、哲学人文等各个领域,为学习者提供了移动化、碎片化的学习新体验。然而,国内对于微课程的实践还未达到专业化程度。

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尤其是刚转型的院校而言,微课程的设计、开发、实施、管理、评价等都还处在探索阶段,部分微课程只有微型课件、课堂教学实录节选的一个片段或是原有教学材料的堆砌,从严格意义上讲这些都不能称之为微课程。因为这些教学资源的本质并没有从传统的教学观念中脱离出来,仍然完全按照传统教学观念、教学模式的指导下设计、开发的,这样就很难适应学生的移动学习的需求。而且,有部分微课程是为了参加比赛而设计开发的,其真正目的不是用于实际教学,因此微课程开发的目的和用途与实际教学存在一定差异。

四、应用型本科院校微课程设计建议

(一)目标

1.解决传统理论课程内容庞杂而学时有限的矛盾

应用型本科院校需建立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人才培养目标,并由此进行针对性地教学改革,而教学改革的核心是课程建设。在网络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的今天,微课程作为一种新的学习资源,其设计开发工作在网络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不仅如此,它也为传统理论课程的多样化教学提供了选择思路。通过微课程建设,为《经济学基础》课程在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实施过程中所凸显的内容庞杂而学时有限矛盾的解决提供一条有效途径。

2.激发学生学习《经济学基础》的兴趣

《经济学基础》理论性质偏重,理解难度较大,学生在跟不上进度或无法及时解惑的情况下容易失去学习兴趣。加之传统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较为单一和枯燥,很难让学生保持浓厚的兴趣。微课程的建设有望解决这一难题。

(二)设计方案

1.微课程制作内容的选取

《经济学基础》包含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大部分,虽然较之于传统的《西方经济学》教材省略了部分教学内容,但知识点依然较多。大部分《经济学基础》教材只对知识点进行了概述,没有展开论述,虽然看起来书变薄了,但实质上各章节并没有减少,对于重点章节的理解反而更加困难。曼昆的《经济学基础》仍然有24章的内容,因为有大量的案例及新闻摘录,所以可读性较强。然而,该教材在国内的教学中仍存在难点。其一是教材所选取的这些材料均来自美国,不利于我国自身国情的分析。其二,该教材将传统教材中微观经济学里的效用理论、生产理论合并为1章的内容,且只从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角度来讲解,成本理论也进行了大量删减,并且删除了宏观部分的IS-LM模型等讲解,这样的内容安排可能对要参加国内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同学来说存在理解难题。

由此可见,微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需要结合国内外教材的特点以及对知识点的应试要求,选取重点、难点进行制作,让有多种需求的学生能自主选取相应微课程进行学习。

2.微课程媒体形式的选择

应用型本科院校与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主要差异是其任务在于培养大量掌握应用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应用性人才,因此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整个教学过程也需要尽量体现应用性和实践性,从而激发其创新意识。考虑这一背景,在微课程制作中需要对媒体形式的选择提出更多元化的要求。一般而言,文本形式最为简单,但却很难吸引学生注意,因此在制作中,对于必要的文本解释可以采用加粗、标注下划线、加黑点、变换颜色等形式突出效果。动画有利于过程的演示,可以适用于《经济学基础》中的模型推导,尤其是较难理解的微观部分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宏观部分的IS-LM模型演示等,学生可以通过反复学习微课程来解决学习难点。曼昆的学习网站中曾有配套的语音、动画讲解,只有作借鉴。视频几乎是所有学生都欢迎的一种教学形式,它也正好符合实践性教学要求,因此值得推广。但因为视频制作对技术要求和前期准备工作要求较高,因此会大幅增加微课程制作的工作量。

3.微课程配套考核机制的设计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质量并非统一评价标准,更不能以精英教育的教学质量标准来衡量,它需要结合各校实际加以构建,微课程的教学评价亦然。各院校需要根据学生基本情况、需求和各专业对学生的要求来制定微课程的评价指标。然而,一个可以适用的基本原则是微课程的配套考核机制应有别于“20%平时成绩+80%期末成绩”的传统考核方式,不仅要注重结果,更要注重过程,甚至鼓励学生参与微课程制作及考核标准的制定,提高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1]王瑞荣,李志彬.MOOC环境下微课程的设计与实现——以经济学基础课程为例[J].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2015(4):3-6.

[2]张静.基于微信的微课程设计开发研究——以《经济学基础》中的“机会成本”微课程为例[D].云南大学,2015.

[3]顾永安.试论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质量标准制定的依据与要求[J].中国大学教育,2010(6):12-16.

[4]胡铁生.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4):36-42.

[5]薄雪萍.微课程在成人高校教学中的运用[J].当代继续教育,2015(4):49-52.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6)13-0086-02

*基金项目:重庆三峡学院第六批教改课题“高校公选课教学内容模块化改革——以《经济学》课程为例”(编号:JG120644)

作者简介:黄玲(1980-),女,重庆合川人,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西方经济学、网络金融。

Abstract:The paper points out that construction of micro-courses is consistent with the requirement of educational reforms and innovations in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y,and also fills the need to reform courses with high theory character,putting forward the target and some advices of application and popularization.

Keywords:micro-courses;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y;transformation of education

猜你喜欢

经济学基础微课程应用型本科
高职院校《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应用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课程建设改革
地方新建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巧借微课,翻转课堂
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建设之必要性探讨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高职“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刍议
“经济学基础”教学环境的革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