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化中的中国全球形象
2016-03-19刘康
(美)刘 康
变化中的中国全球形象
(美)刘 康
2008年以来,中国迅速向一个世界性、全球性大国转变。但无论从战略视野还是从自我定位来讲,中国都是突然“被大国化”的。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积极参与全球化,坚持和平与发展、合作共赢的国际战略,成为中国全球形象的主要特征。在中国急速转向全球大国的今天,首先,应梳理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全球形象演变史,深刻理解为什么中国一定要坚持和平与发展路线;然后,清醒认识与理性分析当下中国突然成为全球大国所面临的问题;最后,把握大国形象与价值观的关系,找到中国作为新的全球领导型大国的人类共同价值观基础。
中国;“被大国化”;全球形象;价值观
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是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最大的全球形象展示或公关活动,象征着中国以全球性大国形象开始走上世界舞台。这一年,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影响力急剧下降。2010年,中国迅速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两相对照,更加凸显中国在全球的崛起。其实,在2008年之前,中国还只是一个区域性的发展中国家,虽然人口第一、经济发展位居前列,但还没能真正在世界上扮演一个国际领导型国家的角色。无论从战略视野还是从自我形象定位来讲,当时中国都没有心理准备。经过了七八年时间的发展,今天中国与世界都开始从战略角度认识、研究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定位、大国形象。无论从宏观战略角度还是从微观技术细节层面,中国的大国定位、大国形象都极其复杂,而且时刻都在发生巨变,就更难以认识和把握好。本文首先拟梳理一下中国全球形象的一些重要发展脉络与轨迹,从历史角度来理解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形象的演变;然后,在今天的世界格局变化的背景和语境中,提出当下中国突然成为全球大国所面临的一些问题;最后就大国形象与价值观的关系这一话题,提出基于人类共同价值观基础的一些思考。
一、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形象
从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逐步形成了一个追求现代化、对外开放、坚持和平发展道路、不称霸、“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全球形象。这是中国领导者坚持走发展经济、建设现代化国家道路的选择,而这一选择与世界经济全球化浪潮合拍。中国融入全球化大潮,对外开放,与国际接轨,从而迅速崛起,中国也成为全球化最大受益者之一。近四十年来,中国全球形象的最大特征,就是与世界融为一体。尤其是在经济领域,中国成为“世界工厂”,“Made in China”成为中国形象的名片、标识。中国从世界经济中相对落后的状态,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从一个相对封闭、落后于世界现代化进程的第三世界人口大国、经济弱国,发展成为一个对世界格局产生决定性影响的国家,这是上世纪末本世纪初世界历史最为重大的事件之一。如果说在同一时间内发生的世界重大事件包括了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世界秩序由两极化向多极化转型、全球化、高科技与知识经济给人类发展的重大推动等,中国的崛起无疑是其中最具正能量或正面意义的事件。
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①出自《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5页。邓小平对世界格局的判断体现了中国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思路和中国的国际战略定位。“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是中国对自身发展的要求和对世界的期望。中国沿着经济发展的路线创造了世界奇迹。从中国立场出发,和平与发展的主题不仅仅是中国主题,也是世界大趋势,中国的大国形象也是在这个主题引导下形成的。在和平问题上,中国成为东西方关系(尤其是中美关系)互利共赢的表率;在发展问题上,中国也是南北关系即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关系的楷模。
从根本上说,自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全球形象是正面、积极的形象,中国的崛起与发展对人类的贡献在世界上有高度共识。虽然有国家利益、地缘政治、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种种差异和冲突,作为国家形象传播载体的世界传媒体系有着各自的立场与角度,尤其是占主导地位的欧美传媒体系对于中国长期存在误解和文化偏见,但中国崛起的正面形象,始终贯穿着中国改革开放近四十年的历程。
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崛起过程中的领导作用是中国最重要的特征,也是中国全球形象的重要特征。所以,理解中国共产党的国际战略,尤其是作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邓小平的国际战略是打开中国全球形象发展变化的钥匙。邓小平国际战略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中国的发展必然要对外开放,与国际接轨,融入全球,世界和平环境是中国现代化发展的立足点,反对霸权主义和不称霸、不结盟、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倡导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等,都反映了中国融入世界、和平发展的基本立场。上世纪九十年代起,邓小平更进一步提出“冷静观察、沉着应付、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十六字方针,作为中国国际战略的指南。邓小平认为,中国既是一个“大国”又是“小国”,由此来为中国准确定位在世界的位置。从经济角度来看,邓小平指出“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同我们这样一个人多地大的国家地位不相称,仍处于低水平收入国家,还是经济小国、穷国”。但从政治角度来看,“中国已是一个政治大国”,我们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员原则,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又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同时,中国的力量又不够强大,面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还有维护国家主权、独立、领土完整的任务。从国家规模角度上讲,中国是一个地广人多的大国,人口居世界首位,领土居世界第三位。但同时“我国可耕地面积只占世界7%,绝大多数农民教育科学文化素质低,文盲率在亚洲名列前茅。由于人口太多,现在就有十亿五千万,增加人民收入很不容易,短期内摆脱贫困落后状态很不容易。因而中国实际上是小国,是不发达国家或叫发展中国家。”①出自《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58页,部分内容转引自张福财:“论邓小平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外交战略思想”, http://www.faobserver.com/NewsInfo.aspx?id=9129。根据邓小平对中国的定位,一直以来中国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第三世界大国的形象,对外开放、和平发展这一主旋律,一以贯之。“中国永远站在第三世界一边,中国永远不称霸,中国也永远不当头”②出自《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63页。,这三个“永远”清楚表述了邓小平国际战略形成后的国家定位。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中国的国际定位基本延续了邓小平的战略思想。中国呈现在世界面前的,是一个开放、包容、自信的形象,不寻求世界霸权,自觉与发展中国家、第三世界国家站在一起,与欧美发达国家、俄罗斯和东欧国家等均建立经济贸易伙伴、构建合作共赢关系的一个发展中大国形象。
二、中国全球形象的新变化与问题
2008年以来,中国突然“被大国化”,或成为一个“正在进行时的大国”。1978年至2008年的三十年间,中国迅速崛起,但无论从中国的自我定位即“邓小平国际战略”来看,还是从国际关系的大格局、国际舆论来看,中国实际上还只是一个区域性的发展中大国。中国“被大国化”可以从中国向美国提出构建新型大国关系这点得以说明。在2012年北京举行的第四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时任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发表了题为《推进互利共赢合作 发展新型大国关系》的致辞。他强调,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无论中美两国国内情况如何发展,双方都应该坚定推进合作伙伴关系建设,努力发展让两国人民放心、让各国人民安心的新型大国关系。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我们将改善和发展同发达国家关系,拓宽合作领域,妥善处理分歧,推动建立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新型大国关系。”①新华网:“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由来”,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3-06/06/c_116064614.htm。
“新型大国关系”是中国的一个自我定位的思路,是因为中国突然发现自己变成了一个“新型大国”。所谓“新型大国”,其实就是一个在国际事务上要有主导意识、有领导视野的、全球性而不是区域性的国家。回顾十九和二十世纪两百多年的世界史,这种角色长期以来是欧美扮演的。二十世纪的一段时间内,是美国和苏联扮演的,中国从来没有扮演过这种角色。目前西方国际政治理论把世界性大国划分为“现状型强权”(status quo power)和“修正型强权”(revisionist power),依据是十八世纪迄今的国际强权争斗的历史经验,其基本预判是后起的修正型强权必定挑战现状型强权。而全球化时代中国的崛起,在世界历史大背景和中国内在因素方面虽然未必史无前例,但的确比较特殊。无可置疑的是中国正在迅速走向一个世界性大国。但如何在世界舞台扮演这样的角色,中国自身准备显然不足,所以言行举止上往往是“被大国化”的被动应对。“正在进行时的大国”这一说法,也意味着中国这个新型世界性大国的方向和目标并不十分明确,起码套用现行的西方强权划分法,对中国而言未免削足适履。
中国大国形象的变化可以从国际民意、国际舆论对中国的看法的变化有所了解。美国皮尤和英国BBC多年调查世界各国民意对中国崛起的态度,并与美国相比较。皮尤2013年的全球态度调查报告认为,“世界各国的民意相信全球的力量平衡正在转移。中国的经济力量正在上升,许多人认为中国最终将取代美国成为支配世界的超级大国。但中国力量的增长并未给中国形象加分。总体上美国的全球形象要好于中国。我们的民调显示,平均63%的各国民众对美国表示好感,对中国有好感的只有50%。”②Pew Research Global Attitudes Project (2010)“America’s Global Image Remains More Positive than China’s”,July 18, http://www.pewglobal.org/2013/07/18/americas-global-image-remains-morepositive-than-chinas/.笔者从2009年开始主持以中国学术调研机构(上海交通大学)为主体的中国国家形象全球民意调查项目,迄今为止,已经通过与国际民意调查机构的合作,开展了亚洲15个国家与地区、拉丁美洲26国、非洲38国和美国的2—3次中国形象民意调查。我们的民意调查关注的是中国日益增长的国际影响力的公众认知。不同国家的人民是如何看待中国崛起的?再就是了解他们对中国崛起的看法。此外要讨论的是他们对于中国发展道路或模式的看法,以及对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发展的了解。通过这些对于中国内政外交的世界民意评价,我们不仅可以发现世界各国民众对中国的了解程度、信息多寡、知识的深度与广度、全面或片面的程度,等等,更能够深入发掘对中国态度和看法背后的固有的价值观、意识形态和文化观念等。
我们的研究表明,对于中国的信息和知识的多寡跟对中国的看法正面与否并无必然联系。长期以来的流行观念认为,世界对中国的偏见是因为缺乏了解或了解片面,加强沟通与了解,就会大大改变这种对中国的偏见。但现在的世界传播与沟通的渠道、规模、速度、深度与广度都是前所未有的。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让中国彻底融入了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世界对中国的了解与认识程度更因近年中国的迅速崛起、全球聚焦中国而大大加强。总体上来讲,世界民意对中国崛起的正面意义予以高度肯定。尤其是非洲和拉丁美洲的民众,对于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成就非常赞赏。与此同时,中国发展道路上的一切不确定、不连贯、自相矛盾的现象,中国史无前例、摸着石头过河、打破种种现代化发展模式与“常规”的高速发展轨迹,都不断让世界感到茫然和困惑。研究表明,中国在全球的影响力越增加,卷入世界事务的深度和广度越强,跟周边国家与地区的摩擦与冲突越多,世界对中国的正面与负面看法都将呈几何级数增长。历史经验也表明,任何一个大国崛起的过程,都伴随着反对力量和拥护力量激烈地此消彼长,往往反对力量的势头更为汹涌。①刘康:“利益、价值观和地缘政治:中国崛起的全球民意调查”,《大国形象——文化与价值观的思考》,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3—30页。
中国全球形象的变化与问题,反映了世界格局的变化和中国国际战略、中国自我定位的变化。中国学者王缉思指出,“中国的国际定位可以概括为以下四点:(1)国力最雄厚的发展中国家,但在经济发达程度、科技、教育、文化软实力等方面同美国、欧盟和日本还有很大差距;(2)利益和影响迅速向全球扩展的亚洲大国,但并未能在亚洲发挥主导作用;(3)政治体制和价值体系独特的社会主义大国,正在经历深刻变革,领土尚未完全统一,受到民族分裂主义的威胁;(4)现存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受益者、参与者和改革者,同时受到西方主导的国际规则的制约。”王缉思认为,“在可预见的将来,上述‘虽强犹弱’ 的中国国际定位不会发生重大变化。这就决定了中国仍然必须坚持‘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战略思想。”②王缉思 :“中国的国际定位问题与‘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战略思想”,《国际问题研究》,2011年第2期。王缉思指出了中国“被大国化”的国际定位的内在矛盾,这些都是中国全球形象的不连贯、不确定、相互矛盾的重要内因。中国学者贾庆国指出,“崛起中的中国身份和利益出现越来越大的不确定性。崛起中的中国既是崛起前的中国,也是崛起后的中国;同时又两者都不完全是。这增加了中美处理它们之间关系的难度。从身份上讲,崛起中的中国既是发展中国家也是发达国家;既是穷国也是富国;既是弱国也是强国;既是普通大国也是超级大国。如果说身份决定利益,这就意味着:中国既有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也有发达国家的利益;既有穷国的利益,也有富国的利益;既有弱国的利益,也有强国的利益;既有普通大国的利益,也有超级大国的利益。由于这两种身份和两类利益常常是矛盾或冲突的,中国在制定对外政策过程中越来越难界定自身的利益和保持政策的稳定性与连续性。在此背景下,中国和外部世界都很难准确判断彼此的意图,从而加剧了美国对中国的困惑、担忧和防范以及中国对此的反制。”①贾庆国:“新时期中美关系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国际观察》,2015年第1期。美国学者沈大伟(David Shambaugh)则认为在“二战”后的国际秩序问题上,中国希望对某些领域进行修改和调整,但是,中国目前对“自己究竟是谁,想要什么”并不明确,存在相当程度的身份定位危机。②(美)沈大伟 :“中国存在国际定位危机”,http://www.voachinese.com/a/china-foreign-policy-20150227/2662623.html。沈大伟的看法在美国政界和学术界都相当有代表性。
中国全球形象的新变化与定位跟中国“被大国化”的现状密切相关,中国目前的国内国际战略动向,都对中国全球形象产生重大影响。目前全世界都在密切观察、关注中国的发展动向。2013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其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2014年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中国共产党全面从严治党和反腐败,都是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的重大标志。“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中国改革开放不可逆转的两大方向,也是把握和理解“中国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经济的市场决定作用与法治国家是现代化国家的基石,是人民自由平等的根本保障。在国际舞台上,无论是中国“一带一路”的倡仪还是近期的南海争端、中美之间战略关系的新变化、中国在国际事务中越来越活跃的参与和日益增强的影响力,国家层面都需要有明确的表述和传播,媒体需要全面公正的报道与解读,公众需要有理性的把握。而中国全球形象传播面临的问题,也恰恰在于国家的宏观话语与具体行动之间、媒体报道(包括中国与国际媒体)与现实之间、公众的理性理解与非理性因素之间,还存在着巨大鸿沟。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2016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重申,“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愿扩大同各国的利益交汇点,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中国坚定不移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在‘一带一路’等重大国际合作项目中创造更全面、更深入、更多元的对外开放格局。”③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7/01/c_1119150660.htm。习近平的讲话是国家战略层面的表态,是对中国全球形象的国家定位。习近平反复强调的“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所希望的就是要把中国的国际战略、国际定位与全球形象向全世界有效传播。
三、大国形象与价值观
在中国成为世界性大国的今天,中国的一举一动都在全球闪光灯的聚焦下,事无巨细地被全球媒体和世界公众所关注。这种全景式、特写镜头式和全天候的聚焦,对于任何一个世界级大国来讲,都是常态。就中国而言,毋庸置疑的首选是通过“自拍”来显示自我形象。但世界毕竟进入了一个互联网为主导的全媒体时代,中国传媒的国际影响力和信誉度跟中国在世界的经济影响力不相匹配。世界公众了解与认识中国的主要渠道是西方为主导的媒体,这一局面在相当长的阶段里难以改变。对此要有理性和清醒的认识。
中国的“被大国化”有许多被动和准备不足之处,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没有从现代社会科学与人文研究出发,对自身在世界上的形象、位置,进行切实、严谨和科学的调查研究。2009年以来笔者在美国、亚洲、拉丁美洲开展了数次大型的民意调查,同时收集分析了大量与中国形象相关的其他调查数据。结合历史、文化与国际政治的背景解读,对于中国在国际媒体与世界民意中呈现的大国形象形成了一些看法。
首先,在互联网和全媒体时代,中国尚未形成成熟的传播策略。这里不是讲中国的互联网技术,也不是单纯就传播论传播。一切“言论”都是行动,任何一项举措和动作,都离不开阐述、说明(如学术研究与教育)、劝说(如广告和公关)和指令(如政策法律)。在今天这个信息传播无远弗届、无孔不入的时代,话语权的争夺不亚于政治、经济、军事权的争夺。言行不一、只说不做、只做不说的做法都是失败的做法。
第二,大国形象的传播中显现的诸多问题,说到底是价值观的问题。相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而言,中国的崛起在价值观方面是缺失和模糊的。由于缺少让世界一目了然并基本接受的价值体系和话语表述体系,或曰中国的文化软实力,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形象是大打折扣的。近年来有许多人认为,中国要做世界领导型大国的话,首先要靠实力说话,利益优先、利益至上,国际关系要建构“利益共同体”。不少学者也把中国的经济实力、军事实力和中国的经济利益、国家利益作为中国国际战略的核心基石。美国和西方的中国战略始终是全方位的,对经济利益和国家利益的重视跟对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重视是高度一致的。世界民心所关注和展示的也不仅仅限于经济利益和国家利益,同样包括了价值观与思想、意识形态因素和与国家和个人生活息息相关的地缘政治因素。中国的大国形象不能建立在纯粹利益基础上,而是要建立在价值基础上,而且这个价值基础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观。所以,没有真正价值观的形象是没有灵魂的形象,利益至上的形象也只是在国家特定发展阶段形成的扭曲的形象。
2012年中共十八大提出了24个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从三个层面阐述其内涵。“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习近平在2016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重申“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①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7/01/ c_1119150660.htm。;2016年2月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他强调“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②“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 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人民日报》,2016年3月8日第1版。;2015年9月28日,习近平在纽约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的讲话中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也是联合国的崇高目标。”③习近平:“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的讲话”(2015年9月28日),《人民日报》,2015年9月29日第2版。习近平在各种国际国内场合反复重申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特别是在联合国这样的国际场合,让全世界了解到中国的核心价值观跟全人类共同价值高度一致,跟1948年联合国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1966年联合国通过、中国1997年签署的《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1966年联合国通过、中国1998年签署的《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这三个“国际人权宪章”的价值观高度一致。
但需要指出的是,世界对于中国价值观的了解和认识是五花八门的,依然存在着许多误解和困惑。发明“软实力”概念的美国学者、资深外交官约瑟夫·奈认为,软实力来自文化力(传统与现代文化)、政治价值(国内国际的价值观)、外交政策(外交行为的合法性与道德权威),“中国强调了它的文化与经济力量,但对政治方面不够重视,这将有损中国推动其软实力的努力。”奈认为中国国际软实力的局限性,“根据国际民意调查的数据,第一是来自中国国内日益增强的民族主义”,第二是因为中国“不愿意全力调动民间社会的自觉力量。”④Joseph Nye,“The Limits of Chinese Soft Power,” Project Syndicate, July 10, 2015.https://www.project-syndicate.org/commentary/china-civil-society-nationalism-soft-power-byjoseph-s--nye-2015-07。中国学者、中央党校外交研究室主任罗建波认为,“中国外交要真正赢得话语权,提升软实力,最根本的是必须拥有能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认同的核心价值观。”⑤罗建波:“中国外交亚须塑造核心价值观”,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68709?full=y。
在中国成为一个全球大国、面临种种转型的挑战与机遇的今天,建构、传播中国全球大国的价值观,不仅仅是一个外交问题和技术问题,更是一个中国与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关乎人类发展的前途与方向。在本文结束时,谨提出以下一些想法以供思考。
第一,如何从一个领导型的世界大国、全球大国的视野,来确立中国的国际定位、全球形象?大国的胸襟和视野、大国的义务与职责,首先体现在如何与各国人民共享其资源与成果。伟大文明对人类共同体的共享和奉献,就是大国应有的价值体系。
第二,中国作为领导型的世界大国,如何孕育、建构、传播自己的普世关怀、共享胸怀、人类情怀,如何让世界人民由衷地赞美和信服中国的领导地位?
第三,如何从人类共同价值观的高度,讲述中国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奉献故事?中国从十九世纪中叶进入现代社会,是从一个被动、落后、挨打的状态开始的。1840年的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现代化道路的开端与动力。“五千年文明,百余年耻辱,落后挨打、崛起雪耻”,许多年来都是现代中国历史叙述的主旋律。
今天作为一个正在成为世界领导型的全球大国的中国,对于这个讲述了近百年的历史叙述,需要有更加宽广和宏大的视野,从全球历史大进程的角度,作出修正。从西欧开始的现代化全球化历史大进程,其主旋律包括了文艺复兴和世界地理大发现、启蒙运动、工业化与科技进步、推翻帝制和建立法治、人民主权的民主共和国,也包括了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奴隶制和血腥的世界大战。中国在这个过程中,开始时是被动落后者,跟世界大多数国家与人民相似,受到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奴役、压迫。同时中国也跟世界大多数国家与人民相似,坚韧不拔,在争取民族独立、人民主权、建设现代化国家的道路上,奋斗不息。通过艰苦卓绝、长达十几年的抗日战争,终于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阵营的骄傲一员,在联合国建立时,成为世界新秩序的引领者、缔造者之一。1949年由中国共产党建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中国现代化奠定了现代民族国家的基础。在最近短短不到四十年的时间内,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改革开放,融入世界,从而创造了人类发展的新的奇迹。与此同时,不可忽略的是,发展的奇迹也在世界各地以不同程度、不同形式呈现。在二十世纪后半期与二十一世纪初,人类见证了全球化与中国崛起这两个最为巨大的变化,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这是一个世界大历史,中国在这个大历史的潮流中,迅速发展,逐渐复兴。因此,“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不仅让中国人扬眉吐气,也是全人类的福社”, 这样的说法,可以成为代替“百年雪耻”大叙述的新纲领。其实从宏观大历史角度来看,“雪耻”不是某个民族国家的事情,而是受到专制皇权、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奴隶制、法西斯极权统治的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雪耻”。推翻专制与奴役,拥抱民主和自由,这才是雪耻的真正内涵。“复兴”也同样如此,中国的伟大复兴,必然是中国坚定不移走现代化和平发展道路的结果。这个道路是世界发展的共同道路、共同目标,所以中国的复兴必然也是世界文明的复兴。今天中国的发展奇迹与世界变化把中国又一次推到了新的转折点。世界在看着中国,如何以大国的胸襟和视野、大国的义务与职责,来与各国人民共享其资源与成果,来共同建构和平、共赢的世界,给全人类带来利益与福社,这应该是中国今天的全球形象。
(责任编辑:林凌)
刘康,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杜克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