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世纪民生视域下的文化建设与核心价值体系构建

2016-03-19周晓东卫静春

大连干部学刊 2016年11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核心

周晓东,卫静春

(1.海南省教育厅,海南 海口 570100;2.中共海南省委党史研究室,海南 海口 570100)

新世纪民生视域下的文化建设与核心价值体系构建

周晓东1,卫静春2

(1.海南省教育厅,海南 海口 570100;2.中共海南省委党史研究室,海南 海口 570100)

相对于物质层面的民生,文化涉及的是人民群众乃至整个民族的精神状态、道德规范、价值共识,是更高层次的民生。中共十六大以来,文化和民生问题得到全社会前所未有的高度关注,党和国家通过加强文化建设,积极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安顿民众的精神生命,有效促进了民生改善。新形势下,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仍然需要加强文化建设。

中共十六大;民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衡量民生幸福的终极尺度,就是让人民群众生活得快乐安康。快乐安康的生活需要物质条件的丰盈,更需要精神家园的守护和建设。精神家园是人民群众精神生命的安顿栖息之所,只有让精神有了家园,灵魂才能有所安顿,民生才会真正幸福。历史和现实都反复证明:文化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建设和守护精神家园,从根本上说要靠文化建设。文化的功用突出表现在 “化人”“育人”,即通过一定的教育引领和精神感化,实现人们对共同价值理念的认同与传承,进而实现民众精神生命的安顿。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相对于衣食住行等物质层面的民生,文化涉及的是人民群众乃至整个民族的精神状态、道德规范、价值共识,是更高层次的民生。在现代化进程不断推进、社会急剧转型的当代中国,民生幸福更有赖于文化建设的有力支持。

改革开放促使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一路高歌行进。但正如亨廷顿所言:“现代性孕育着稳定,而现代化过程则滋生着动乱”[1]。改革开放特别是中共十六大以来,中国的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各种体制、利益的调整以及思想观念的冲突裂变,导致社会结构错动、社会秩序失范、社会问题频发,人们的精神生活也变得 “茫然失措、无所适从”,出现了较为严重的信仰迷茫、道德失落和心灵空虚问题,迫切需要 “寻找到一个新的价值支点和价值标准,将世界观、价值观整合成一个有序有力的价值观念系统,找回丢失的人生意义,确定生存的框架,规范人生,以平息浮躁、安顿心灵。”[2]重建民众的精神信仰,安顿民众的精神生命,日益成为当代中国亟需解决的民生问题。中共十六大以来,党和国家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重塑国家主流意识形态,为人民群众提供精神生活的终极归宿,切实促进了社会和谐和民生改善。

一、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生存境遇

主流意识形态是 “一个社会思想文化的中枢和支柱”[3]。一个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对社会的有效整合和控制,不仅是其统治制度合法化的重要基础,也是社会稳定、民生幸福的必要条件。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无疑是主流意识形态。然而,中共十六大以来的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受到严峻挑战,导致许多社会成员遭受迷失精神家园的困惑和痛苦。

(一)经济全球化带来马克思主义信仰冲击

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不仅加强了世界各国各地之间的经济联系,同时,也使得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与意识形态日益向全球拓展,由此引发世界范围的文化交融与冲突、意识形态交流与碰撞。中国在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与世界范围内的思想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借机加紧对中国实施文化渗透,依仗其经济、政治和科技优势,大肆兜售以 “西方中心主义”为基础的文化和意识形态。自苏东巨变后,中国社会有相当一部分人对马克思主义产生了疑惑,对长期以来所接受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产生了怀疑。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强势传播,进一步加剧形成了 “人们对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和对马克思主义的不以为然”[4]。此外,由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一项崭新的事业,在探索前进的征途中难免遭遇曲折。西方国家趁机大做文章,极力把这些缺陷和不足牵扯到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层面,力图动摇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主导意识形态地位,社会各界有些人深受影响。

(二)社会转型消解主流意识形态社会整合力

中共十六大以来,中国的改革发展向纵深推进,国民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样性和差异性也随之进一步增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促进了中国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仅是一种经济形态,同时也是一种价值体系,自由、平等、竞争、信用、法制等观念,构成了这一价值体系的基本理念和原则。市场经济主体的多元化以及市场经济活动固有的缺陷,导致人们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和功利化,人的各种本能也开始表面化并趋于合法化,人们对精神价值、终极关怀的人文关切逐渐为利益所替代,传统的 “国家至上”、集体主义的价值观趋于弱化,民众的道德出现滑坡、信仰出现真空。另外,随着政治民主化特别是公民社会的兴起,社会成员的思维方式越来越呈现出自主性和随意性的趋势,人们不再盲目信奉主流意识形态,而是根据自身利益在多元文化中自主选择和评判意识形态,这就为意识形态以及价值观的多元化提供了滋长的土壤,并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与国家主流意识形态之间的分歧甚至是冲突。加之,马克思主义作为一元化的指导思想,不可能完全满足所有人的精神需求,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出现民众价值选择与主流意识形态的背离,有的人开始淡化甚至质疑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也导致了部分民众对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不信仰、不认同。

(三)渗透能力滞后弱化主流意识形态吸引力

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历来是依靠国家主导的新闻媒体和文艺作品自上而下地灌输给民众,这在相当长时期内保障了马克思主义的绝对主流地位。改革开放特别是中共十六大以来,新闻传媒和文化生产发生了主体多元、内容多样的变化,而且,在商业利益的刺激诱惑之下,许多广播影视节目以及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开始淡化或放弃意识形态建设,文化生活趋向娱乐化、功利化和低俗化,传统的意识形态传播体制、渗透手段的作用因此受到很大削弱。此外,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勃兴,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交往方式,也为意识形态的斗争搭建了一个新平台。网络传播的即时性、互动性、虚拟性构成了强大的渗透功能,既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提供了新渠道新载体,也为西方敌对势力的文化侵略和意识形态渗透拓展了新空间。由于网络技术相对滞后,中国意识形态工作在新媒体环境中的防御能力相对有限,而西方国家凭借网络技术优势,形成 “信息强势”,其意识形态在网络化境遇下的渗透和影响日益加剧。此外,网络传播的开放性打破了主权国家对社会思想和价值观念的垄断封锁和控制筛选,海量信息的网络化传播为社会成员的价值信仰选择提供了诸多可能,导致了指导思想一元化和社会意识形态多元化的矛盾与冲突。

二、以文化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安顿民众精神生命

意识形态作上层建筑,是 “对文化抽象的结果”,其本质都是价值信念,文化是意识形态得以形成的前提和基础,但是,意识形态因其 “具有强烈的国家意识、集团价值和制度模式的因素”,又构成了 “文化的核心和灵魂”[5]。中共十六大以来,中共中央一方面反复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要与时俱进,一方面也高度重视抓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着力通过文化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积极探索实现对个体价值观的引领,有效增强了马克思主义的吸引力凝聚力,为人民群众提供了强有力的心灵抚慰、道德指引和精神激励。

(一)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能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供强大的思想基础和理论支撑,人们只有真正做到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才能有效抵御各种错误思潮的影响和侵蚀,让自我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变化面前不至于迷失。新世纪新阶段,中国通过文化建设,积极推动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普及。一是编译出版理论著作。2004年初,中共中央启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该工程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 “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和重大现实问题的研究,加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编译和研究”[6]。截至2012年底,取得了丰硕成果。在经典著作编译方面,编译出版了10卷本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和5卷本 《列宁专题文集》,文集编译工作注重服务当代中国的现实需要,所选取的篇目都直接或间接地有助于学习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阐释方面,组织编写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读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读本》等;在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上,组织编写了 《理论热点面对面》《划清 “四个重大界限”学习读本》等系列通俗理论读物。二是实施国家重点文化出版工程。“十一五”期间的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与 “十五”规划相比,新增了马克思主义著作出版规划等。在这一周期,重大题材出版物出版数量激增,仅2007年一年,全国就有336家出版社推出了3319种关于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选题[7]。三是制作播出理论专题片。中央电视台和地方电视台分别编辑制作播出了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专题片,如:反映马克思主义一个半世纪波澜壮阔进程的大型电视理论专题片 《创新》,大型理论专题片 《六个为什么》《七个怎么看》《从怎么看到怎么办》等,引导人们不断增强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认同。

(二)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在现代社会,以广播电视、报纸刊物、网络新媒体为代表的大众传媒为人们构建起一个被认识的现实世界,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人们提供精神家园,离不开正确舆论的引导。中共十六大以来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高度重视发挥新闻媒体的引导作用,坚持以正确的新闻舆论导向促进全社会形成和巩固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和良好的道德风尚。一是坚持新闻宣传工作的党性原则。中共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管媒体、党管干部原则,牢牢把握新闻宣传工作领导权,保证了新闻媒体作为党和人民 “喉舌”的性质不变。2007年全国电视台台长论坛在北京召开,发布 《2007年全国电视台台长论坛 (北京)宣言》,庄重承诺:“中国电视媒体作为党、政府、人民的喉舌和重要的思想文化阵地,必须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舆论”。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各大主流媒体与都市类媒体、网络新媒体较好地发挥了舆论引导作用,共同唱响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旋律。二是新闻宣传工作持续强化正面引导效应。“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中共中央在新世纪新阶段对宣传思想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中共十六大以来,新闻媒体坚持 “三贴近”原则,弘扬社会正气,鞭笞丑恶现象,形成了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人民日报》自2006年推出 “社会公德”专栏,每篇报道从百姓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切入,配发针对性的言论,阐述一个基本思想,比如指出 “让理性和宽容成为社会潮流和趋势”“扶危济困是高尚行为”等等,观点鲜明,发人深思[8]。新闻媒体在坚持发挥正面报道激励功能的同时,还兼顾了负面报道的疏导功能。在2010年海南特大暴雨灾害、2010年三亚市 “温99招考门”等重大事件中,《海南日报》、海南广播电视台对事件进行了全程播报和跟进,并以正确的报道立场、恰当的报道方式有效引导负面报道形成正面舆论导向。三是加强网络新媒体建设管理。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普及,当代中国日益成为世界新媒体用户大国。中央和地方各级主流媒体纷纷融合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建设舆论引导新平台。人民网、新华网等主流网站成为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新阵地新渠道。但是,网络新媒体也是一把 “双刃剑”,其传播速度快、信息量大、受众面广、互动性强的特点,以及网络文化的易复制性和娱乐性,也让网络谣言、网络暴力、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等问题日益突出,中国的网络舆情日益复杂。为此,国家先后出台了 《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互联网文化管理暂行规定》等系列法律法规,大力推进网络管理法治化。

(三)用高尚的精神塑造人

道德力量在促进国家发展、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事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来纾缓国民的 “道德贫困”、提高公民的道德水平,是中共十六大以来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一是促进公民道德建设。《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颁布后,全国各级各类文化单位都把公民道德建设放在突出的位置,大力生产推介富有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优秀文艺作品,利用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社区文化机构以及报纸刊物、广播电视、网络新媒体等加强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宣传,依法加强文化市场监管,用健康向上的文化产品充实文化市场,等等,使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深入人心,社会道德风尚发生可喜变化。二是促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2004年印发的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突出强调要用先进文化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为广大青少年提供了优质丰富的精神食粮,积极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截至2007年,央视少儿频道落地覆盖全国296个省辖市,地市级以上的电台、电视台百分之百开办了少儿栏目。截至2010年,文化部牵头组织实施的 《中国少儿歌曲创作推广计划》,“先后征集了7000多首新创少儿歌曲,推出了两批30首推荐歌曲”。截至2013年,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图书活动 “向社会推荐了1000种优秀图书”。各级文化主管部门的不懈努力,促进了广大未成年人精神面貌的深刻变化和道德素养的不断提升。三是以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文明风尚。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大问题。2006年5月,中央文明委印发《关于深入学习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意见》后,各级文化主管部门充分发挥报纸刊物、广播电视、网络新媒体、文化活动场所的宣传阵地作用,借助歌曲、影视剧、文艺活动等载体,宣传阐释 “八荣八耻”,营造学习宣传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浓厚氛围;联合教育、工会、妇联、共青团等部门,广泛开展 “最美教师”“最美家庭”“美德少年”等评选活动,积极宣传各行业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通过这些卓有成效的工作,在全社会凝聚起了强大的道德力量。

(四)用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文学艺术是 “借助语言、表演、造型”等艺术手段对 “社会生活的反映”,本质上 “属于社会意识形态”[9]。文学艺术具有涵养人的心灵,慰藉人的精神世界的独特作用。优秀的文艺作品彰显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体现了真善美的思想观和价值观,对民众正确理想信念和价值取向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中共十六大以来,各级文化主管部门牢牢把握 “二为”方向和 “双百”方针,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文化发展方向,指导创作生产了大量富有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的文艺产品,通过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进程的艺术再现,对古今先进人物的典型塑造,引导国民深入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和传统、系统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不懈奋斗、深刻理解社会主义中国的发展进步和灿烂前景,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激发他们的昂扬斗志。一是实施文化精品工程,扶持引导优秀文艺作品的创作生产。国家通过实施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重点京剧保护和扶持规划、昆曲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民族音乐发展和扶持工程等,积极推动优秀艺术的创作和发展。在影视剧创作方面,重大革命历史题材、革命英雄主义题材、现实题材得到高度重视。《我的长征》《东京审判》《历史的天空》等一大批影视精品,歌颂了党的丰功伟绩、塑造了伟人的光辉形象、弘扬了爱国主义精神;《生死牛玉儒》《小巷总理》《无愧苍生》等,着力表现了当代中国人对理想信念的执着坚守、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新闻出版方面,以百种优秀原创文艺作品和少儿读物、百种优秀原创社会科学研究著作、百种优秀原创科技科普著作为内容的 “三个一百”出版创新工程成果丰硕。二是隆重举行各种纪念活动,繁荣大型文艺创作演出。利用重要节庆举办具有导向性、代表性和示范性的重大文化活动,打造推出文艺精品,是中国共产党营造文化氛围、推动艺术繁荣发展的成功经验。中共十六大以来,国家以隆重举行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建党90周年,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等各种重大纪念活动为契机,推动了 《复兴之路》《我们的旗帜》等一批大型文艺精品的创造生产,在全社会唱响了社会主义好、共产党好、改革开放好的时代主旋律。三是发挥文艺评奖工作的激励和引导作用,文艺创作生产异彩纷呈。通过评选文华奖、群星奖、国家图书奖、“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图书奖,以及设立 “国家繁荣文学艺术创作专项资金”等方式,鼓励推出了大批极具思想内容、学术价值和文化内涵的优秀文化产品,吸引感染了亿万民众。

三、依托文化建设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守护建设好人民的精神家园

文化是维系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纽带,贯穿其中的本质内容是价值观,对于个人和社会而言,价值观都具有精神家园的寓意。任何人都要寻找自己精神生命的安顿之所,任何国家也都要为自己的国民确立某种核心价值观作为共同的精神寄托和行为导向,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否则,社会难免分崩离析,国家富强和民生幸福更是无从谈起。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立,关乎国家前途命运,关乎人民幸福安康,具有鲜明的民生意义。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体社会成员心中落地生根,是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光荣使命。

(一)深化宣传引领,不断增强民众对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

刘云山指出,“抓好宣传教育”始终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 “一项基础性工作”,要通过对民众进行 “持续的灌输”,增强认知认同[10]。因此,在文化建设中培育弘扬核心价值观,必须注重宣传引领。一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管媒体的原则。各级文化主管部门要切实加强对报刊、电台、电视台、网络新媒体等的建设管理,实现媒体全联动,舆论全覆盖,唱响时代主旋律,促进全社会形成弘扬核心价值观的强大舆论场。二是要强化理论研究和宣传阐释工作。要注重发挥文化部门作为人才集聚地的重要作用,强化对核心价值观先进性特质、理论内涵、实践路径的研究,进一步增强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说服力和穿透力,积极推动核心价值观有效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三是要坚持以典型示范引领文明新风。要以公益广告、文艺演出、事迹报告、网络互动等民众乐于接受、便于参与的方式,发挥道德模范、最美人物、感人故事的示范效应,进一步增强宣传教育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二)抓好文艺创作,充分发挥精神文化产品育人化人的功能作用

精神文化产品润物无声,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价值判断、思想观念和道德行为。在开展培育弘扬核心价值观的工作中,要注重发挥精神文化产品育人化人的独特功用。一是要加强和改进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各级文化主管部门要不断深化对党的文艺方针政策的认识理解,把握和遵循文艺规律,切实加强对文艺工作的科学领导,毫不动摇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造导向,加强对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正确引导,使精神文化产品既体现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又为大众通俗喜闻乐见。二是要实施精品战略,强化融入渗透。要为文艺工作者创造各种有利条件,使他们能深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真切感应时代脉搏和群众情感,创作出大批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精品力作,将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生动具体地展现出来,向人民群众传递积极的人生追求、高尚的情感境界和健康的生活情趣。三是要营造优秀精神文化产品宣传推广的良好文化生态。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旗帜鲜明地批判亵渎经典、肆意恶搞的庸俗、低俗、媚俗等丑陋现象,坚决抵制 “娱乐至死”的文化观点。

(三)植根传统文化,为核心价值观提供丰厚滋养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必须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下的文化建设,要着力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充分利用中华民族的优秀精神财富,增进核心价值观的凝聚力和感召力。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中华传统文化。既要摒弃将中华传统文化全盘否定、自惭形秽的文化虚无主义,又要摒弃将中华传统文化全盘肯定、妄自尊大的新国粹主义,做到有鉴别地对待、有扬弃地继承,为核心价值观提供丰厚滋养。要努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全体文化工作者要结合时代要求,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精髓和思想精华,并作出通俗易懂、生动具体的当代表达。同时,要加强对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和开发,让中华传统文化瑰宝得以赓续和发展。

[1]塞缪尔·亨廷顿.变动社会的政治秩序 [M].上海:三联书店,1989:25.

[2]荆学民.社会转型与信仰重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263.

[3]张雷声.论社会主义社会主流意识形态 [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4).

[4]马晨,雷琳.当前我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面临的挑战[J].社会科学,2008(1).

[5]罗剑明.意识形态——文化发展绕不开的一个中心[N].社会科学报,2007-12-20.

[6]李长春.文化强国之路:文化体制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7]新闻出版总署图书出版管理司选题分析小组.服务政治大局把握时代精神弘扬优秀文化[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03-21.

[8]坚持“三贴近”润物细无声许多媒体继续努力做好 “社会公德”宣传 [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6-02-14.

[9]张瑞才,范建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10]刘云山.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EB/OL].http://theory.gmw.cn/2014-01/17/content_ 10145071.htm.

[责任编辑:江亚玲]

D64

A

1671-6183(2016)11-0014-06

2016-10-12

海南省社科联课题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国家形象构建与教育研究》(课题编号:Hnsz2015-2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周晓东 (1977-),男,江西丰城人,海南省教育厅,中国社科院历史学博士;研究方向:中国当代政治史、文化史。卫静春 (1983-),女,山西阳城人,中共海南省委党史研究室主任科员,历史学硕士;研究方向:中共党史。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我的价值观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