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内化视野下的高校德育策略建构
2016-03-19何淑娟
何淑娟
(丽水学院工程与设计学院,浙江 丽水323000)
德育·教育科学
道德内化视野下的高校德育策略建构
何淑娟
(丽水学院工程与设计学院,浙江丽水323000)
摘要:内化是高校德育工作的起点与终点,但高校在德育内化工作中出现了诸如德育对象消极应对、德育内容空洞不合理等现实困惑。文章从培养大学生的主动意识、改革德育内容、调整德育方案、创造良好的德育环境、公正德育评价标准等五方面提出高校德育内化的实现途径。
关键词:道德内化;高校德育、策略建构
高校德育是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指高校针对大学生的身心特点,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其进行思想意识、政治观点、道德品质等方面的教育与培养。党的十八大将“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高校教育的根本任务,这就要求高校工作者要做到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但长期以来,高校德育侧重向学生灌输“德知”,忽视了学生对道德规范和道德要求的接受能力和内化程度,易造成学生的“知行不统一”,德育的实效性大打折扣。
一、道德内化与高校德育教育关系解读
道德是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以善恶为标准,是用于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20 世纪初,法国社会学家杜尔克海姆提出“内化”的概念,指社会意识向个体意识的转化,也即个体意识之中渗透社会意识。道德内化是指个体通过社会实践,受环境的影响和教育的引导,将道德行为规范、道德法则等诸多要素转化为个体内在的行为准则和价值尺度,从而不断完善自我道德品质的过程。道德内化的实质是道德他律向道德自律的转变。
高校德育工作是包含思想品德教育、法律基础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在内的综合教育体系,是高校遵循人才培养的客观规律,教育引导大学生将外在的道德原则与行为规范内化为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质,最终学生外化的表现出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的过程。也即帮助学生实现从“他律”向“自律”转变,因此,道德内化既是德育工作的起点、又是德育工作的目标(终点)。内化是学生德性养成、道德品质与境界不断提升的必要条件,也是衡量德育工作实效性的重要标准,是高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优秀人才的必然要求。[1]
二、高校德育内化工作的现实困惑
1、内化主体—德育对象消极应对
高校德育工作的最终目的是引导大学生自觉遵守和执行社会道德原则和规范,既解决学生“知”的问题,也更正其“行”存在的问题。但现实中,部分学生深谙孰是孰非,但知行相去甚远,知道与认可并不对等。如认可“业精于勤荒于嬉”,但仍然痴迷游戏、耽误学业;认可拾金不昧,但常会将拾得之物占为己有;部分学生道德冷漠,对待他人之事摆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对社会道德规范熟视无睹、置若罔闻,对道德问题视而不见、无动于衷。利己主义思想的泛滥降低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导致社会人际关系的疏远及道德情感的冷漠,对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发展产生巨大危害;部分学生对自己和对社会采取双重道德认知标准,如只一味索取不思回报,凡事以我为中心,严于待人、宽以待己,这些行为严重影响了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形象,反映出高校德育功能的缺失。
2、内化客体—德育内容空洞不合理
德育内容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德育内化目标的实效性。合理化的德育内容应紧跟时代潮流,贴近实际、贴近学生、贴近生活。但当前部分高校的德育工作多围绕国家大政方针和传统道德条例来编制教学内容,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脱离社会实践,忽略学生的现实道德需求,德育往往被作为思想工作和政治教育的代名词,德育内容形式化、本本主义现象严重,对与学生学习生活切实相关的问题,诸如人格培养、情感困惑、人际交往、心理健康问题等方面缺少关注。这样的德育内容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德育内容非己所需,因而往往很排斥且难以接受,德育成效空洞低效。高校德育内容重理论轻实际,与实际联系不紧密,对学生缺乏感染力与实用性,德育成效自然低下。[2]
3、内化途径—教育方法陈旧
德育方法是教育者实施德育的基本手段,对于实现德育内化目标、完成德育任务、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德育实践中,我国高校德育沿袭了传统的单向灌输的教学方法,方法上的单一化、机械化导致高校的德育工作缺乏生气。高校德育往往是通过教师讲解道德概念、逻辑系统地传授德育理论,忽视并抑制了学生的主体选择与判断,理论联系实际不足,学生的道德认知往往只停留在知识表面,淡化学生主体意识与真实需要,学生也没有求知若渴的渴望,学习成为枯燥被动的接收,难免因此产生枯燥逆反心理,德育对象消极应对导致德育成效低下。
4、内化成效—评价机制不科学
德育成效评价作为德育内化工作的重要反馈,对反思德育工作的开展情况具有重大意义,但部分高校存在德育评价机制不科学现象。对于德育成果的评价,高校往往“以分数定优劣”、“以声誉论修养”,对学生真实的道德情感、行为、需求评价不足。实际上,考试得分的高低仅代表学生吸收了多少道德知识,声誉的好坏仅代表外界对学生最基本的看法,而非学生本人道德内化成实际行为的能力高低,这样的评价体制往往会造成“虚假内化”的情况,不利于德育真实成效的收集与反馈。[3]
三、高校德育内化的实现途径
1、培养大学生的主动意识以实现自我认知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内因是根本,外因是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而当前的德育工作的方式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教师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及教育,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这种教育是被动的,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主体认知和体验。从本质上看,道德是一个高度自主的个人领域,需要人的自觉自愿,通过人的主体性实践自然流露与表现。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过程中应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充分了解大学生的心理需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参与道德体验,进行道德辨析、道德探究,通过切身体验,学生会加深对事物的认识,形成道德认同与完整的道德感悟,从而更积极的接受和内化道德规范。
2、德育内容立足生活以实现为生活服务
道德离不开生活,德育对象也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德育内容立足于生活,回归学生熟悉的生活,学生才能感觉到地气,才会主动接受和内化来源于生活的德育内容。同时,学校德育“实现与社会现实的视域融合,克服学校教育与现实社会的脱节,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赋予学校德育更多的生活趣味,丰富和扩展学校的德育资源。” 这完美的契合了高校培养人才与服务社会功能的要求。德育内容立足生活,要求德育的主题与素材来源于生活,教育者应从学生的真实生活中捕捉有价值的信息,收集学生“身历”或“心历”等富有教育意义的生活事件,并巧妙的将静态的德育内容与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重组”,诉诸学生新的视听享受,以此反思感悟道德意义。如利用大学生公认的榜样事迹来教育、感召大学生。立足生活,给学生提供了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的实践机会,引导其关注生活、反思生活、热爱生活、创造生活。[4]
3、尊重内化主体的个性特征以调整德育方案
高校的德育工作应充分尊重内化个体需求的差异性,做到投其所好,而非给己所要。以往的德育过程中,学生被置于被动接受的客体地位,德育内容单调枯燥,针对性与实用性不足。现今,高校德育对象多为95后的大学生群体,他们身上有着鲜明的时代特点。如成长于网络时代,人际交往、沟通、消费方式受网络影响较多,物质条件相对丰富,想法观念新颖时尚,自我意识强烈。但人际交往能力薄弱、团队与分享意识不足、理想信念薄弱等问题不容忽视。高校德育的内容应紧扣学生的特点,深刻剖析95后学生道德行为上的不足与缺陷,结合专业的心理学、社会学、法学等专业知识,以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呈现在课堂上,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分享过程中找到兴趣点,与教师的教达成共鸣,促进教与学的良性互动。如课堂上的“破冰行动”小游戏,增进了学生间的相互了解,锻炼了学生的表达与分享能力;带领学生实地参观革命纪念馆、博物馆等,真切的了解到国家建设的不易与惊喜,激发其心底最真诚最朴素的爱国情怀等。[5]
4、注重校园文化熏陶以创造良好的德育环境
大学校园文化活动是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健康发展的载体,通过良好校园氛围的营造,可以以润物细无声的思想感化、情感陶冶、榜样力量等形式实现教育目的。如打造良好的校风、学风、教风;大力开展各类科技竞赛、社会实践、文体活动等,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与精神世界;开办各类有意义的沙龙、讲座、访谈等主题教育活动;加强校园网络建设,利用网站、校园BBS、广播等喉舌宣传积极向上的思想文化,弘扬“核心价值观”的主旋律,是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手段;全体教职员工秉持爱校、护校的工作态度和精神风貌,并通过实际行动带动学生,学校的环境和风气好了,会让每个生活于其中的人心情舒畅,对德育工作起到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
5、注重内化实效以公正德育评价标准
科学的德育效果评价不以分数论英雄,考量学生道德行为的外化情况,如是否能自觉遵守践行道德行为,长期的系统考察后,道德行为是否能一以贯之成为习惯等。德育内化评价应坚持方法与内容、过程与效果相统一的标准。评价主体与方法切忌单一片面,可以采用自我界定、同学座谈会、教师及家长评价、问卷调查法、情境测验法等多种行之有效的德育内化评价方法。并对多种方法所得结论进行整合评价,以达成客观中肯的道德内化评定,提高德育内化评价结果的准确度。
参考文献:
[1] 刘美玲·对高校道德教育中道德内化的思考[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152-153.
[2]刘朋·道德内化理论引入我国学校德育教育问题的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0):250-252.
[3]樊桂清,牟占军·德育目的与学校德育实效性引发的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04):19-21.
[4] 檀传宝,班建武·实然与应然:德育回归生活世界的两个向度[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7(2):2.
[5] 马军红·内化视域下高校德育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5.
(责任编辑:王德红)
Mor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Moral Internalization Strategy Construct
He Shujuan
(Lishui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and Design Institute,Lishui 323000,Zhejiang,China)
Abstract:internalization is the beginning and end of the moral education work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ut appeared in the internalization of moral education work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uch as moral education object negative response, the moral education content empty is not reasonable, such confusion. This paper tries to cultivate students' initiative consciousness, reform the content of moral education, adjust the education plan, create a good environment of moral education, justice, moral evaluation standard in five aspects, such as internalization of mor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put forward.
Key words:moral internalization; Mor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trategies to construct
收稿日期:2016-02-22
作者简介:何淑娟(1987.11~),女,安徽宣城人,丽水学院工程与设计学院教师,硕士。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507(2016)02-005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