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整体性视野下的马克思阶级理论

2016-03-19蔡青竹

大连干部学刊 2016年12期
关键词:阶级资产阶级生产力

蔡青竹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 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浙江 杭州 311121)

整体性视野下的马克思阶级理论

蔡青竹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 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浙江 杭州 311121)

阶级理论是马克思对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关系结构的一种本质性的描述,但并非是其社会关系思想的全景。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发展水平是阶级产生和消亡的终极根源,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阶段。从等级到阶级再到阶级消亡、社会主体自由交往,是马克思关于社会关系基本状况和发展线索的完整理论抽象。

马克思;阶级;整体性视野

当前,学术界对马克思理论中的重要范畴一一一阶级范畴的研究仍存在不够清晰、不够全面的地方。事实上,正如马克思本人曾强调过的那样,阶级理论并非他首创,也不是他对社会关系研究的全部。但由于阶级理论本身的重要性,又不能不对其加以重视和规范。本文正是从这一点切入,期望通过对马克思理论中有关阶级理论的论述的收集、整理、提炼、反思,呈现出马克思阶级理论的本来面貌。

马克思对 “阶级”概念的认识有一个发展过程。马克思早期对等级和阶级的区分不是很清楚。在 《黑格尔法哲学导言 〈批判〉》中,马克思指出无产阶级是在资产阶级的历史发展中孕育并发展成熟的,他说, “社会解体的这个结果,就是无产阶级这个特殊等级”[1]。在这里他意识到了无产阶级作为一个特殊群体的诞生,但还没有认识到这个群体的性质,认为这只是社会分层中产生的全新群体,因此他称之为 “等级”。在对阶级的分化内容的描述里,马克思说到, “以前的中间等级的下层,即小工业家、小商人和小食利者,手工业者和农民一一一所有这些阶级都降落到无产阶级的队伍里来了……”[2]39这里他虽然先是在 “以前的”这个时期界定中使用 “等级”,但后来又直接将它们称为 “阶级”,反映出此时 “等级”和 “阶级”都只是用来指代不同的社会层级。这种混淆还体现在对资本主义时代的阶级关系的描述中, “在过去的各个历史时代,我们几乎到处都可以看到社会完全划分为各个不同的等级,看到社会地位分成多种多样的层次。在古罗马,有贵族、骑士、平民、奴隶,在中世纪,有封建主、臣仆、行会师傅、帮工、农奴,而且几乎在每一个阶级内部又有一些特殊的阶层。……但是,我们的时代,资产阶级时代,却有一个特点:它使阶级对立简单化了……”[2]31-32马克思在对 “过去的各个历史时代”的描述中既使用了 “等级” “层次”, 又使用了 “阶级” “阶层”。“等级”一词仍旧是指社会分层意义上的不同地位群体。而在 《哲学的贫困》中,马克思开始将“等级”和 “阶级”对比起来使用, “工人阶级解放的条件是要消灭一切阶级,正如第三阶级即资产阶级解放的条件就是消灭一切等级一样”[3]。这里的 “等级”和 “阶级”概念显然有一个历史性分野,适用于不同的历史时期,表示着不同的社会关系性质①。

从等级到阶级,概念重心的转换映射出历史过程的演进。阶级由社会经济关系界定,这反映出阶级概念最本质的意蕴是经济意蕴,而不同于等级概念的政治意蕴。机械化的社会化大生产彻底瓦解了小块土地所有制和小农生产,人们的生产和社会交往范围逐步扩大到世界范围,人们之间 “所有封建的、宗法的和纯朴的关系”都被撕去了,封建等级观念土崩瓦解,人的独立性和平等性等现代观念随之确立。在市场经济阶段,人的社会分工出现了新的分化,社会主体的基本关系也因此表现为新的历史形态,这就是阶级。

一、生产力发展水平是阶级产生和消亡的终极根源

阶级的划分以生产的不足为基础。当社会总劳动提供的产品可以满足社会所有成员的基本生活需要,但是又没有充裕到有足够的剩余产品满足所有成员的高级需要时,就总会有支配生产力的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在原始社会的低生产力条件下,所有成员都要为解决基本温饱问题而努力,没有剩余产品的分配,没有私有制,因此也不可能出现剥削阶级。到了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畜牧业和农业的分离成为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以氏族为单位的集体劳动逐渐被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劳动所代替,分工加剧了社会成员之间的社会差别和劳动的异化,私有制开始出现。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提升,财富越来越集中,奴隶主和奴隶的出现意味着社会成员分为占有生产资料的剥削阶级和不占有生产资料的被剥削阶级。阶级现象出现了,但并不意味着阶级关系已经成为了主要的社会关系。因为在小私有制中,生产资料的占有并不等于在政治上处于主动地位。伴随着手工业和农业的分离、工业和商业的分离,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变成现实,阶级关系占据了社会关系的主要位置。阶级的消亡必须以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为前提,在生产力发展到可以满足每个社会成员的需求时,阶级这个历史现象也就将退出历史舞台。但是,阶级的存在并不单纯依赖生产力的客观发展,生产结构是阶级关系具体形成的直接原因。

马克思的阶级理论最显著的特点在于,从生产过程而不是从收入与分配或非经济领域来寻找阶级划分的标准。阶级差别不是建立在行业差别上,而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上,阶级的形成与纯粹的私有制占统治地位密切相关,这也导致生产资料占有关系成为阶级划分的关键。

另外,阶级意识和政治组织对于阶级的现实存在也至为重要。马克思在 《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中指出,法国的小农人数众多、具有相同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地位,但是他们的生产方式使他们相互隔离,他们之间的地域联系并不导致小农共同政治联盟的形成,因此他们在利益背景上属于同一个阶级,但是在现实中又不成为一个阶级。相反,在工人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过程中,工人会组织起来对抗资本家,资本家也形成反对工人的联盟。这才形成了两个阶级之间的斗争,也正是在斗争中,工人阶级的阶级意识逐步强化。

二、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阶段

经济斗争、政治斗争以及思想斗争都反映出社会基本结构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②经济斗争是阶级斗争的目的,政治斗争是阶级斗争的关键,思想斗争是阶级斗争的保证,三者在实际的斗争过程中相互交融。议会活动、宣传舆论、集会示威、起义罢工、撰写著作等等都是阶级斗争的方式,具体采取哪种要视具体的历史条件和斗争形势而定,哪种有效就运用哪种。来自经济、政治和思想意识形态关系上的反抗会在一定范围内对统治阶级造成一定影响。阶级利益寻求自身的政治表达,正是经济结构对政治结构施加影响,通过政治结构最终反作用于经济结构的方式。

早期资产阶级学者们对社会成员进行过阶级划分,但他们没能进一步揭示这些关系形成的根源;空想社会主义者也谈阶级,但他们没有意识到阶级斗争是实现社会主义理想的途径。马克思指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推动着社会的变更和发展。在阶级社会中,打破旧的生产关系就意味着消灭旧的统治阶级,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正是通过阶级斗争表现出来。以武装夺取政权为目的的政治斗争,是先进阶级向反动阶级斗争的最高的、最主要的、起决定作用的形式,这是马克思最为关注的斗争形式。在奴隶社会,奴隶阶级和奴隶主阶级这两大对立阶级的斗争推动着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变;在封建社会,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这两大对立阶级的斗争推动着封建社会向资产阶级社会的转变。同样的,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和发展,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尖锐对立的阶级结构现实地反映并推动着资本主义社会结构的发展趋势。马克思热切地希望个别企业、行业、地方的无产者汇聚起来,发展成为全体无产阶级反对整个资产阶级的全国性的斗争。因为只有这样,才可能代表整个无产阶级长远的、根本的利益,才可能真正消灭资本主义剥削制度。要不要阶级斗争,要不要实行无产阶级专政,是马克思和改良派的分水岭。但是,无产阶级专政并非阶级斗争的最终目的,而只是通过无产阶级专政进而消灭阶级现象,实现从政治解放到人类解放的伟大目标。马克思认为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阶段。

三、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关系具有自身的明显特征

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关系具有自身的明显特征,一方面,从社会关系的变化趋势来看,阶级关系大大简单化了;另一方面,从现实生活的状态看,阶级关系仍旧具有复杂性。

马克思所处的正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尖锐对立的年代。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关系具有自身的特殊性。资产阶级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无偿占有雇佣劳动者的剩余价值。无产阶级完全依靠出卖自己的劳动而不是靠某一种资本的利润来获得生活资料。资产阶级赤裸裸的压迫和剥削引起无产阶级的激烈反抗。根本的利益对立决定了无产阶级要求改变现状,并通过联合的行动迫使现有的社会结构发生变革。而变革的走向不再是阶级压迫阶级的社会结构,而是通过发展生产力、消灭私有制,从而彻底消灭阶级关系。

然而,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两个对立的 “纯粹形式”的阶级结构不是直接呈现出来的,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互动仍然具有复杂性,这一点马克思本人也是非常清楚的。首先,社会中除了有基本阶级还有非基本阶级。所谓基本阶级,就是指它们的存在直接是由该社会的生产方式产生的、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体现出该生产方式的固有矛盾的阶级。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阶级就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除了两个极端对立的基本阶级之外还存在着产生于其他生产方式的具有不同利益的其他非基本阶级,如农民、手工业者、小店主等。在19世纪中期的德国的许多地方,这种人甚至在人数上占了多数。马克思认为这些阶级在经济上处于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中间地位,他们既是私有者,又是劳动者。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他们中的一部分变成资本家,而大部分沦落为半无产阶级或无产者。从这个意义上看,马克思对这些中间阶级的认识应该是带着发展眼光的,并不认为他们是和资产阶级及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平等的稳定的阶级,而是处于过度时期、还在不断分化中。其次,在同一种生产方式的不同阶段,由于各国发展程度不同,对立阶级之间的关系也会不同。如法国和德国的无产阶级的首要任务就不一样,运动的过程也不尽一致。最后,阶级内部还会形成不同的阶层和组织,他们的经济和社会地位都有差别,导致他们在策略和行动上存在差异,各个阶层为了自身的利益而与其他阶级或阶层形成互动关系。具体阶层的独特性和变迁度远胜于阶级结构。当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生危机时,正像过去贵族阶级中的一部分人在封建生产方式发生危机时转到资产阶级中去一样,资产阶级中的一部分人也投身到了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方向的无产阶级阵营中。同样的,在无产阶级内部也形成了不同的组织,英国有宪章派,法国有共产主义运动,北美有北美土地改革派,还有共产主义者同盟。这些工人组织都有共同的目标,但在斗争策略和斗争方式上各有不同。

四、结语

综上,本文认为,不应当仅仅从阶级分析方法本身去认识马克思的阶级理论,而应当将其放入一个更广阔的分析视野。从总体上看,阶级理论是马克思对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关系结构的一种本质性的描述,并不是其社会关系结构思想的全景,“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4]。马克思在阶级认识问题上的重要贡献是将阶级放在经济领域内去把握,而不是由经济决定的政治或意识的上层领域。而在经济领域内,又是从具有决定性质的生产领域,而不是由生产决定的分配等衍生领域。具体到现阶段,阶级关系是私有制社会的根本社会关系。首先,阶级关系可以反映出特定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社会基本结构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关系反映在社会主体关系上就是阶级矛盾。阶级和党派的划分不是由于什么所谓的原则,而是由于各自生存的物质条件。在私有制社会纷繁芜杂的社会关系中,阶级关系是最为核心和本质的社会主体关系,它直接反映了人们在与生产资料关系上的不同层次和人们在社会财富分配结构中的不同关系。其次,阶级社会中的个人总是隶属于某个阶级。从本质上来看,个体的个性和需要是由明确的阶级关系规定的。因为个体总是处于特定历史关系中的个体,而非 “纯粹的”自然个人。总之,阶级分析是马克思对社会主体关系分析的一个部分,也是对马克思所处时代的社会关系结构最准确的本质性把握。

唯物史观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不能脱离具体的历史条件去想象社会关系。等级关系的产生与政治发展相联系,阶级关系的产生与经济发展相联系,自由关系的产生与建立在政治和经济发展之上的社会整体发展相联系。从等级到阶级再到阶级消亡、社会主体自由交往,是马克思关于社会关系基本状况和发展线索的理论抽象。在 《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明确指出了未来社会的发展阶段: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之间的过渡期,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及高级阶段。过渡期和第一阶段的社会关系都无法完全摆脱旧社会的影响,社会主体的自由交往关系要到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才可能出现。马克思对社会主体的自由交往关系的预测之所以求助于理性,是因为还不能求助于历史。资本主义时代的社会关系对封建时代社会关系的超越,及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的现实发展是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设想的历史基础。

注释:

①恩格斯曾经对等级概念作出说明,“这里所谓等级是指历史意义上的封建国家的等级,这些等级有一定的和有限的特权。资产阶级革命消灭了这些等级及其特权。资产阶级社会只有阶级,因此,谁把无产阶级称为‘第四等级’,他就完全违背了历史”。引自《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

②美国学者布伦纳声称阶级斗争是解释历史的决定性因素,因为生产力应当由财产关系解释,而财产关系应当由阶级斗争解释。事实上,他的这种观点恰恰颠倒了因果关系。阶级斗争应当根据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来加以解释,而不是相反。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7.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197.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06.

[责任编辑:左眉]

A119

A

1671-6183(2016)12-0005-04

2016-11-28

浙江省一流学科A类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研究工程)建设成果。

蔡青竹 (1988-),女,四川遂宁人,中共浙江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研究院讲师,浙江省 “科学发展观与浙江发展研究中心”研究人员,中共中央党校博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猜你喜欢

阶级资产阶级生产力
马克思恩格斯的“中间阶级”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偏离”与“回归”:京郊土改中的路径依赖与阶级划分(1949—1950)
把“风景”转化成“生产力
我国道路货运生产力发展趋势
1920—1927年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对民族资产阶级的认知及影响
人口红利与提高生产力
凡事就怕做到极致 一个词的生产力
做好党外知识分子工作 促进阶级阶层关系和谐
毛泽东对资产阶级军事思想的批判汲取
第一支资产阶级军队的创建者——克伦威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