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东盟海洋经济发展与合作:现状及前景

2016-03-19

东南亚纵横 2016年6期
关键词:海岸线东盟国家海洋

王 勤

中国—东盟海洋经济发展与合作:现状及前景

王 勤※

中国和东盟国家均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各国均制定和实施了海洋经济发展政策和战略,海洋经济也取得较好的发展。目前,中国—东盟海洋经济合作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合作前景广阔。

中国;东盟;海洋经济

中国和东盟海岸线漫长,海洋资源丰富。近年来,中国和东盟国家的海洋经济迅速发展,各国均制定和实施了海洋经济发展战略与政策,推动海洋经济的发展,促进海洋经济结构的调整。作为海洋经济的主导部门,海洋渔业、海洋油气、海洋船舶、交通运输、滨海旅游等产业快速发展,海洋产业已成为中国及东盟各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中国—东盟海洋合作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区域海洋经济发展与合作已呈现出广阔的前景。

一、中国和东盟海洋经济的兴起

中国和东盟国家拥有漫长的海岸线,海域辽阔,海洋资源丰富。印度尼西亚拥有3.5万千米的海岸线,中国的海岸线为3.2万千米,菲律宾的海岸线为1.8万千米,马来西亚的海岸线为4192千米,越南的海岸线为3260多千米,缅甸的海岸线为3200千米,泰国的海岸线为2800多千米,文莱、柬埔寨和新加坡也有一定的海岸线,老挝则是内陆国。因此,这些国家发展海洋经济和海洋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近年来,中国的海洋经济迅速发展,海洋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部门。2015年,中国海洋生产总值为64669亿元,其中海洋产业增加值为38991亿元,海洋相关产业增加值为25678亿元,海洋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6%。中国海洋产业涉及部门行业主要有海洋渔业、海洋矿业、海洋油气业、海洋盐业、海洋化工业、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洋电力、海水利用、海洋船舶工业、海洋工程建筑业、海洋交通运输业和滨海旅游业等。随着海洋经济的发展,海洋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速,海洋油气勘探开发向深远海拓展,海洋渔业的养殖与捕捞比重上升,海洋船舶工业自主研发能力增强;海洋新兴产业迅速兴起,海洋工程装备承接订单居世界第一,海水利用、海洋电力、海洋生物医药业和邮轮旅游等快速发展;海洋科技与创新成果显著,已建成多个国家海洋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示范区。

在东盟国家中,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屿国家,拥有世界上第二长海岸线。近年来,印度尼西亚海洋产业迅速发展,成为该国重要的经济部门。2014年,印度尼西亚总统佐科在就职演说中提出,要建设海洋强国,提升全民海洋意识,建设“海上高速公路”,推进海上互联互通,发展海洋经济;马来西亚是一个海洋国家,其对外贸易带动海洋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巴生港(Klang Port)和丹戎帕拉帕斯港(TanjungPelepas Port)是世界第12大和第18大集装箱港。作为东盟第二大产油国,马来西亚石油开采的50%以上来自马来盆地的海上塔皮斯油田,在沙巴(Sabah)和沙捞越(Sarawak)州的大陆架发现了储量巨大的液化天然气;菲律宾是全球最大的群岛国家之一,渔业资源发达,是世界上重要的渔业生产国。近年来,菲律宾通过引进韩国和日本的资本,船舶工业迅速发展,菲律宾成为世界第四大造船国。菲律宾是世界上重要的劳务输出国,也是世界上重要的海上劳务输出国;新加坡的经济发展与海洋密切相关,是世界上重要的海洋战略枢纽和第二大集装箱港,临港工业发展迅速,特别是作为世界主要港口,新加坡成功吸引了西方大型石油公司在此投资设厂,成为世界第三大炼油中心;泰国海洋资源丰富,是世界前十大渔业国家。作为东盟接待跨境旅游人数最多的国家,滨海旅游成为泰国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成为泰国外汇的重要来源;越南出台了《至2020年海洋战略规划》,提出2020年前实现海洋强国的目标。根据越南海洋战略的蓝图,到2020年越南海洋经济产值占GDP的比重将从47%~48%增加到53%~55%,出口比重将达55%~60%。

二、中国—东盟海洋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中国和东盟国家的海洋经济迅速发展,海洋产业成为各国重要的产业部门。各国政府纷纷制定海洋产业发展战略与政策,实施海洋产业的调整与升级,海洋渔业、海洋油气、海洋交通运输、海洋船舶和滨海旅游等已逐渐成为海洋经济的主导部门,它们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不断上升。

海洋渔业。一个国家的海域和海岸线是发展海洋渔业的基本维度。中国和东盟国家拥有漫长的海岸线与广阔的海域,渔业资源十分丰富。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统计,2014年中国和东盟主要国家的渔业产量分别为7360.6万吨和3869.2万吨,超过全世界渔业生产量的半数以上。其中,中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缅甸、泰国和马来西亚渔业产量均列世界前25位。

海洋油气业。中国海洋油气业快速发展,海洋石油天然气开采能力逐步增强,2010年,海洋石油天然气产量首次超过5000万吨。在东盟国家中,石油天然气大部分来自沿海大陆架。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石油储量相对丰富,菲律宾油气资源有限,近年来这些国家对海底液化天然气的勘探和开采增长迅速,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分别成为世界第二、三大液化天然气(LNG)出口国,文莱、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为天然气净出口国,菲律宾持平,新加坡和泰国为净进口国。

海洋交通运输。伴随着中国和东盟国家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作为国际贸易主要载体的海洋交通运输得以迅速发展。据统计,近年来,中国和东盟各国注册商业轮船载重吨位(DWT)均呈增长之势,尤其是中国、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亚增长较快;港口是海洋交通运输的重要基础设施,2014年,中国和东盟6国的集装箱吞吐量分别为1.8亿标箱和9303万标箱,分别占世界集装箱吞吐量的26.5%和13.6%;同时,上海、新加坡、深圳、宁波、广州、青岛、天津、巴生、厦门、丹戎帕拉帕斯、雅加达港跻身世界前20大集装箱港的行列。

船舶工业。近年来,世界船舶工业快速发展,日本、韩国、中国是世界三大造船国,东盟国家的造船业异军突起,菲律宾迅速跻身世界第四大造船国,越南的造船业也已初具规模。目前,菲律宾的年造船完工量已超过欧洲,位居中国、韩国和日本之后。菲律宾和越南造船业的迅速兴起得益于韩国、日本大型跨国船舶企业在当地的投资。近年来,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泰国也纷纷出台政策,推动本国造船业的发展。

滨海旅游。滨海旅游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在沿海地区以及海上发生的所有旅游、休闲和娱乐互动。海洋旅游与滨海旅游含义接近,但海洋旅游还包括远海运动。中国和东盟国家拥有丰富的滨海旅游资源,沿海众多的自然风景具有巨大的旅游价值。滨海旅游是中国和东盟国家旅游业发展最快的市场,已成为这些国家重要的外汇来源之一。此外,近年来,各国还积极开拓邮轮旅游市场。

三、中国—东盟海洋经济合作及其对策

东南亚是中国最重要的周边地区之一,中国和东盟均有漫长海岸线,海洋资源丰富。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框架下,双边经贸关系迅速发展,海洋经济合作尚处于起步阶段,海洋产业合作将成为区域经济合作的新亮点。

近年来,中国与东盟国家领导人多次强调中国与东盟海上合作是双边合作的优先领域和重点方向。2011年11月,中国政府提出,中国高度重视与东盟国家构筑海上互联互通网络,愿采取有力举措与东盟国家发展冷藏船、滚装船以及集装箱班轮直航航线,推进海上旅客和货物运输便利化。从海洋科研与环保、互联互通、航行安全与搜救、打击跨国犯罪等领域做起,逐步将合作延伸扩大到其他领域,形成中国—东盟多层次、全方位的海上合作格局,并建议双方成立相应机制对此加以研究,制定合作规划。为开展海上务实合作,中国设立了30亿元的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2012年,中国国家海洋局颁布《南海及其周边海洋国际合作框架计划(2011~2015)》,中国国家海洋局与东盟国家相关海洋管理部门、科研机构建立了广泛的海洋合作伙伴关系。2010年5月,中国—印度尼西亚研究中心揭牌,成为中国海洋领域在海外建立的首个联合研究中心,双方开展了海洋与气候变化观测研究、海洋和海岸带环境保护、海洋资源开发利用领域的合作项目。2013年6月,中泰气候与海洋生态系统联合实验室正式挂牌,双方海洋合作由此进入实质性发展阶段。2013年11月,中国政府再次提出,稳步推进海上合作,发展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由此,中国与东盟国家的海洋产业合作逐步展开,并取得一定的成效。

在新的国际和区域形势下,实施中国—东盟海上互联互通,推进区域的海洋经济合作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它将有助于进一步扩大中国—东盟经济合作的规模,拓展双边合作领域,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也有利于将南海建成和平、友谊和合作之海。首先,应加快实施中国—东盟海上互联互通战略与政策。在中国—东盟海上互联互通的总体框架下,制定和实施政府相关部门参与中国—东盟海上互联互通的具体政策和措施,与东盟国家建立海上互联互通的合作协商机制;其次,注重选择中国—东盟海洋产业合作的领域。根据中国—东盟海洋资源和临港产业的优势,制定中国—东盟海洋产业合作的中长期战略目标、合作领域和主要项目。在平等合作和互利共赢的原则下,积极开展港口合作、海洋渔业、海洋船舶、海洋油气、临港产业、滨海旅游、海洋科研与环境保护、海洋教育与文化交流等,加快海上互联互通大通道建设;第三,鼓励和扶持中国海洋省份参与中国—东盟海洋经济合作。中国的几个海洋大省应该率先参与中国—东盟海上互联互通建设和海洋产业合作,根据各自海洋资源和海洋产业优势,选择区域产业合作的领域和项目,兴建区域海洋经济合作区,开展海洋渔业、海洋运输、临港产业、滨海旅游、海洋科研与文化交流等合作;最后,注重区域海洋产业安全和防范产业风险。强化海洋产业安全和防范产业风险意识,尤其是海洋资源开发产业(海洋渔业、海洋油气资源等)的合作项目,做好海洋产业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建立相关项目的风险防范机制。

(责任编辑:张 磊)

Development and Cooperation of Marine Economy between China and ASEAN: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spect

Wang Qin

China and ASEAN all enjoy the abundant marine resources,each country has established policies and strategies for supporting the development of marine economy,currently,the marine economic cooperation has just reached a starting phase,however,the prospect for cooperation is capacious.

China;ASEAN;Marine Economy

F125.4

A

1003-2479(2016)06-0036-03

※厦门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猜你喜欢

海岸线东盟国家海洋
中国与东盟国家合作关系的博弈分析
“一带一路”背景下海南-东盟国家高等教育合作的现状与思考
东盟国家刑事审判制度综述
海洋的路
徒步拍摄英国海岸线
徒步拍摄英国海岸线
徒步拍摄英国海岸线
爱的海洋
第一章 向海洋出发
徒步拍摄英国海岸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