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少数民族干部培养问题研究
——以谅山省为例
2016-04-01滕志勇越南杨梅科
吴 凡 滕志勇 (越南)杨梅科
越南少数民族干部培养问题研究
——以谅山省为例
吴 凡 滕志勇 (越南)杨梅科※
越南谅山省是越南一个少数民族众多的省份,少数民族干部在其干部队伍建设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谅山省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呈现出干部和女性少数民族干部较多、高层次人才少、队伍呈过度年轻化趋势、政策环境弱的基本现状,并出现了整体素质有待改善、数量分布不均衡、年轻化严重、政策有待补充完善等问题,本文对越南谅山省少数民族干部培养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可从丰富少数民族干部培养途径、加大培养其他少数民族干部的力度、合理选拔任用各年龄阶段的少数民族干部、完善少数民族干部培养政策等路径,对越南谅山省少数民族干部培养现状进行优化,从而进一步提升越南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的素质。
越南谅山省;少数民族;干部培养
越南有54个民族,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其中人数最多的民族为京族,占总人口的80%以上,除京族以外的民族统称“少数民族”。越南历来重视少数民族干部培养工作,并积极提倡“少数民族干部管少数民族”这一施政理念。越南在胡志明执政时期提出“只有注重少数民族干部的培训、培养、选拔工作,才能锻造出一支又红又专,能够带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①(越南)陈代意:《胡志明全集》(卷一),河内:国家政治出版社,2005年版。。胡志明认为,少数民族人数虽少,但意义重大。民族关系处理不好,国家的稳定、发展就无从谈起,少数民族比较了解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情况,从少数民族当中选任培养干部,能够更好地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做好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工作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稳定发展、提高少数民族干部的质量、优化干部人才结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问题缘起
越南有53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干部培养问题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稳定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政治和经济意义。杨成中认为,少数民族干部的合理选拔与队伍建设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应当注重干部的选拔与任用,并加大对公职人员的培训力度②(越南)杨成中:《薄辽省干部、公务员队伍建设研究》,《薄辽日报》2006年10月(第2版)。。阮德核比较注重借鉴发达国家的干部培训经验与学习模式,积极主张国内的干部培养与培训工作应当多与国外先进国家进行合作,并提出选派少数民族干部出国培训、深造,积极与国外的培训机构建立合作项目③(越南)阮德核:《2006年度组织与党建工作的现状和结果、2007年度方向和任务的研究》,《党的建设》2007年第1期。。张明战认为,现在干部的能力和素质与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不同步,少数民族干部、妇女干部、年轻干部的比重较低,知识水平较落后,国家应当在发展过程中向这些薄弱环节倾斜④(越南)张明战:《1997~2007年阶段薄辽省推进工业化、现代化事业干部队伍建设规划研究》,《薄辽日报》2008年4月(第160版)。。农德孟提出,要多多给予年轻少数民族干部学习与培训的机会,突出年轻少数民族干部在干部队伍中的积极作用⑤(越南)农德孟:《越共第十届第九次中央委员会全会37号结论关于继续加强实施干部队伍教育培训规划的必要性》,《党的建设》2010年第16期。。上述研究涉及越南少数民族干部的培训、选拔还有干部队伍建设等,但从整体的角度出发分析少数民族干部培养的基本现状和谅山省少数民族干部培养方面的研究还比较缺乏。
二、越南谅山省少数民族干部培养现状
越南谅山省北邻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是一个边境省份,总面积大约为8320.8平方千米,下辖1个地级市,10个县,5个乡,14个镇,207个村落,总人口约为74.41万人,其中,城市人口14.31万人,农村人口60.1万人,劳动力人口49.03万人⑥资料来源:根据2013年越南统计总局网站公布数据整理。。2013年,在越南全国63个省级行政区划单位竞争力指数比较中,谅山省排名第34,被评为良好,是越南中等发达省份。作为一个少数民族众多的省份,谅山省非常重视少数民族干部的使用与培养⑦越南省级竞争力指数评价官方网站:http://pcivietnam. org.。
(一)干部队伍民族现状
如表1所示,越南谅山省干部总人数为8131人⑧干部总数:在越南,一般包括中央、省、县级越南共产党、政府、社会政治组织里工作的人群。,其中京族干部为1637人,占干部总人数的20.13%;少数民族干部人数为6494人,占干部总人数的79.87%;尤其引人注意的是谅山省的女性干部组成部分,女性干部人数为2688人,占干部总人数的33.06%。其中少数民族女性干部达到2379人,占干部总人数的29.26%。
谅山省少数民族干部占干部总人数的79.87%,少数民族干部在谅山省的干部组成中占有重要位置,京族作为越南的主体民族,其干部的数量大约为少数民族干部人数的四分之一。谅山省的女性干部也占有很大比重,超过了干部总人数的三分之一,且少数民族女性干部人数在女性干部人数里达到88.5%。少数民族干部当中,岱依族占所有少数民族干部总人数的64.68%,是干部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其次是侬族,占33.43%。两个少数民族的干部数量占据了少数民族干部总人数的98.11%。见表2。
表2 越南谅山省各主要少数民族干部统计表
(二)干部队伍学历现状
谅山省作为越南的一个边境省份,地处偏远,经济社会发展落后,人才资源相对短缺。如表3所示,谅山省干部总数为8131人,其中研究生学历人数189人,占总人数的2.32%;大学本科学历人数3414人,占总人数的41.99%;大专学历人数457人,占总人数的5.6%;中专学历人数2393人,占总人数的29.4%;中专以下学历人数1562人,占总人数的19.2%。占比最少的学历人群为研究生层次;占比最多的人群为本科人群;本科以下学历水平人群占比55.69%;中专及其以下学历人群占比48.6%。谅山省有近一半干部的学历层次处于中专及其以下水平,研究生及其以上学历水平的干部人群不足3%,呈现出一种金字塔式人才结构,高层次人才很少。
表3 越南谅山省干部学历构成表
(三)干部队伍年龄现状
谅山省干部队伍中,35岁以下的人数为2115人,占干部总人数的26.01%;36~40岁的人数为1733人,占干部总人数的21.31%;41~45岁的人数为2035人,占干部总人数的25.03%;46~50岁的人数为891人,占干部总人数的10.96%;51~55岁的人数为932人,占干部总人数的11.46%;55岁以上的人数为425人,占干部总人数的5.23%。
在谅山省干部队伍的年龄阶段中,人数最多的阶段是35岁以下;紧随其后的是41~45岁阶段;人数最少的是55岁以上人群;45岁以下的干部数量有5883人,占总干部数量的72.35%(见表4)。谅山省干部队伍的年龄构成基本上处于青年、壮年阶段,总体上呈年轻化,干部的总体活力比较强。
表4 越南谅山省干部队伍年龄构成
(四)政策环境现状
自从革新开放①革新开放:1986年,越南共产党第六次代表大会提出的政策,主要内容是在经济和思想上进行革新与开放,属于渐进式改革。以来,越南意识到公务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性,把公务员制度视为一种完成政府和国家使命的手段与工具,同时政府也找到了实现其主要目标的载体及其存在的合法化理由②吴孟雄:《越南河内市乡级公务员培训模式研究》,广西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根据越南现行法律法规的要求,越南共产党中央组织部为了适应公务员培训需求差异化、个性化的特点以及行政管理职能的需要,制定了一系列关于公务员培训的具体政策,为公务员培养、培训营造了良好的政策氛围③(越南)《越南政府总理关于“2011~2015年公务员培训计划”的决定》,《国家政治日报》2011年4月。。如表5所示,自2010年以来,越南出台的政策主要有《关于2011~2015年谅山省干部、公职人员、职员的培训计划》《关于2011~2015年时期干部培训的计划》《关于谅山省到2015年及未来几年的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等文件。
三、越南谅山省少数民族干部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少数民族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改善
表5 2010~2015年越南谅山省少数民族干部培养政策一览表
截至2013年,谅山省的贫困户大约有33215户,贫困人口为142187人,贫困户比例为18%,是越南的贫困省份之一①古小松主编:《越南报告:2013~2014》,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4年版。。谅山省的少数民族干部人数众多,占比接近80%,但总体素质并不高,超过一半以上的人群处于本科以下学历水平,缺乏研究生以上的高层次人才。谅山省地处偏远,经济社会发展落后等原因使少数民族干部素质一直处于较低水平,而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素质的高低与当地的社会发展水平以及该省份对教育的投入息息相关。一个国家的人民受教育机会的多少和人口素质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国对于教育事业投入的多少。没有高水平的教育就不可能有高素质的人才,这样就会使任何有利条件以及任何先进的科学技术设备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少数民族干部数量分布不均衡
谅山省人口大约有751191人,少数民族人口占谅山省人口总量的82.94%,省内有33个少数民族,是一个少数民族众多的省份②越南谅山省人民委员会:《至2014年谅山省关于实现培训、使用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的政策》。。因此,少数民族干部成为谅山省的主干力量,在整个干部队伍中占据重要位置,人数达到6494人。在33个少数民族当中,人数最多的几个族群分别是岱依族、侬族、瑶族、华族,其中少数民族干部数量占第一位的族群是岱依族为4200人,占谅山省少数民族干部总数的64.68%。岱依族、侬族约占所有少数民族干部资源的98%以上,而其他31个少数民族所占比重不足2%。由此可得出谅山省少数民族干部的资源分布呈两极分化的结论。干部资源多的族群,干部将越来越多,干部资源少的族群,干部将越来越少。干部资源分布的不均衡很容易出现大民族主义、民族狭窄、民族歧视等大民族思想并容易得“傲慢病”;人数少的少数民族干部则认为自己是小民族,容易产生自卑心理,认为自己什么事都做不了,从而不够努力③(越南)陈代意:《胡志明全集》(卷一),河内:国家政治出版社,2005年版。。
(三)干部年轻化严重
从年龄上看,谅山省少数民族干部队伍总体呈年轻化发展趋势。45岁以下的干部人数为5883人,占干部总人数的72.35%;55岁以上的为425人,仅占5.23%;现代生理和心理科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年龄与智力有一定的定量关系,不同年龄具有不同的智力和不同的经验④王元瑞:《领导人才学概论》,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见表6。
表6 不同年龄与智力对应关系表
王元瑞得出人体各项机能的最佳年龄阶段是25~45岁的结论。但过于追求干部的年轻化也会造成以下后果:第一,干部的博弈心理,这会影响干部队伍的稳定性;第二,年龄歧视使人力资源浪费,领导干部过早退居二线造成财政负担;第三,出现腐败问题向年轻干部蔓延的现象;第四,人民群众对年轻干部队伍的信任度下降。
(四)少数民族干部培养政策有待完善
政策是政府或社会公共权威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为达到一定的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方案和行为依据,一项合理的政策应当包括以下要素:合理性、明晰性、协调性、稳定性以及公平性等方面①丁煌:《政策制定的科学性与政策执行的有效性》,《南京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越南少数民族干部培养政策内容不够明晰,指导性有待加强。《关于2011~2015年谅山省干部、公职人员、职员的培训计划》规定了培训的对象、目标以及具体部门职责等,但对于干部培训的内容、怎么培训以及培训需求等问题缺乏说明。培训项目是否有效是一个培训项目是否成功的标志,也就是说,一个项目是否达到了它所陈述的目标,人们必须通过一个评价设计来衡量评价判断,而这种评价设计不致对结果产生模糊的解释②(英国)迈克尔·普尔等著,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译:《人力资源管理手册》,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又如《关于至2020年的各级领导、管理干部队伍建设的决议》中规定,增加女性领导干部和少数民族领导干部在国家干部队伍中的比重等内容,但这些内容缺乏明确的目标,具有一定的模糊性,易造成政策执行的效率低下。
四、越南谅山省少数民族干部培养问题的路径选择
(一)丰富少数民族干部培养途径
革新开放后,越南经济迅速发展,为了适应新的发展形势,越南政府连续推出322项目、Mekong1000计划、165项目、911项目等若干个干部培训和培养计划,力争在新的形势下使干部的能力和素质与时代的发展同步。见表7。
表7 越南干部培训项目一览表
目前越南干部培训计划很多,总经费也在逐年增长。培养干部的主要方式是:国外培训、国内培训、国内外联合培训、长期培训、短期培训。谅山省干部培训的主要形式有:集中培训(脱产培训)、在职培训、进修班培训。谅山省少数民族干部培养的途径比较单一,应当结合实际条件丰富培养路径。通过挂职锻炼,把一些优秀的少数民族干部外派到其他国家进行学习,或推荐到国内发达地区进行深造、取经;对于缺乏实践经验、缺乏历练,又年轻气盛、干劲十足的年轻少数民族干部,可选择下派到基层锻炼、磨砺。从表7可看出大部分计划都有派干部到国外培训的计划。从人才培养的长远角度和节约经费出发,谅山省党委和政府应当积极谋划,与国外的一些著名大学商讨在谅山省本地合作办学,特别是与干部培训经验丰富、卓有成效的院校合作。谅山省应积极提供便利的政策和一定资金支持,引进外来师资力量和设备创办一所高水平的干部培训学校,改善少数民族地区干部培养方式、教学方式单一以及基础设施落后的局面。
(二)加大培养其他少数民族干部的力度
越南谅山省除岱依族、侬族之外的少数民族干部所占比重极小,谅山省少数民族的生活水平也不高。据相关资料统计③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民族与宗教研究中心编:《周边地区民族宗教问题透视》,北京:时事出版社,2002年版。,广大山区的少数民族群众的生活水平仅是越南首都河内平均水平的1/14,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高,其他少数民族干部所占份额又少,作为少数民族代表的少数民族干部是影响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因素。其他少数民族虽然人口少、素质不高,但他们也是越南民族构成中的重要部分,从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角度出发,谅山省党委和政府应当努力改善这一局面,使各民族都有参政议政的权利,应让各个民族人才的任用与选拔达到一种均衡的状态。可以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第一,放宽人数少、能力欠缺的其他少数民族干部的准入条件;第二,对其他少数民族优秀的人才要着重培养;第三,对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干部要严格筛选,层层选拔。
(三)合理选拔任用各年龄阶段的少数民族干部
越南谅山省在选拔任用干部时应把握好年龄因素,维持干部队伍的均衡发展,以免造成干部队伍年龄比例的失调。为了保持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的合理性,首先,谅山省党委和政府应当规范干部选拔任用的标准,尤其应把规定年龄作为一个重要条件而不是一个必要条件。其次是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让民众参与干部的考评工作。干部的好坏、能力的强弱、政绩的大小,人民群众都看在眼里,让群众参与其中才能选出人民拥护、人民爱戴的好干部,避免出现唯年龄晋升的现象。不同阶段的干部拥有的素质、心智、理性程度等都有一定程度的差异,年龄结构的合理与否对整个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完善少数民族干部培养政策
少数民族地区的干部培养政策应着重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这对各少数民族地区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处理和改善民族关系,实现各民族都能够管理各族的事务具有重大意义。目前,谅山省少数民族干部政策一般呈现出阶段性特征,如五年计划、十年计划、当年的重大计划等。这些培养政策存在模糊、重叠和相关性不高等特点,良好的少数民族干部政策在内容上应该具体和明确,在整体上要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统一性、系统性。谅山省党委和政府应从这几个方面完善少数民族干部培养政策:第一,从政策源上,扩大政策制定的主体,进一步丰富少数民族干部培养政策;第二,邀请国内外著名的专家学者参与政策的制定;第三,制定培养政策的长中短期计划,细化每个阶段的具体任务。此外,越南谅山省的少数民族干部培养政策的主体不应仅局限于少数民族干部,培养范围应进一步扩大到其他少数民族人才。要选拔和任用有能力、有才华、能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少数民族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培养政策应当在少数民族教育培训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与投入。
(责任编辑:李碧华)
Study on the Training of Minority Cadres in Vietnam——A Case Study of Lang Son Province
Wu fan&Teng Zhiyong&(Vietnam)Duong Maikhoa
Lang Son Province in Vietnam is a province with many ethnic minorities.The cadres of ethnic minorities play an extremely important rol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ir cadres.The minority cadre training in Lang Son province shows that the cadre and female minority cadres are more,the high level talents are few,the team is over-younger,the policy environment is weak,and the overall quality needs to be improved,the quantity distribution is uneven,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and causes of the minority cadre training in Lang Son,Vietnam,and puts forward that it is possible to enrich the cultivation of minority cadres by means of enriching the training methods of minority cadres,Ethnic minority cadres in all age groups,and improving the training policies for ethnic minority cadres,and to optimize the training of ethnic minority cadres in Lang Son,Vietnam,so as to further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adres of ethnic minorities in Vietnam.
Vietnam Lang Son Province;Ethnic Minorities;Cadres Training
D733.3.33
A
1003-2479(2016)06-0065-06
※吴凡: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广西大学中国—东盟研究院研究员、管理学博士;滕志勇: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越南)杨梅科: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越南谅山省北山县共青团团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