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关系研究

2016-04-01欧阳碧媛张建中

东南亚纵横 2016年6期
关键词:承包工程投资额国际贸易

欧阳碧媛 张建中

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关系研究

欧阳碧媛 张建中※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国与东盟国家在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国际承包工程等领域的合作正加速发展,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之间存在相互替代的关系,国际投资与国际承包工程之间存在互补的关系,国际贸易与国际承包工程之间存在相互替代的关系,三者的协调发展对中国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国际投资;国际贸易;国际承包工程

一、问题的提出

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黄金十年”,中国已成为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和第四大外资来源地,东盟则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和第三大外资来源地。中国与东盟在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国际承包工程等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双方在区域经济合作中实现了互利共赢。当前,在打造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及维护南海安全稳定等新形势下,理顺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国际承包工程等区域经济合作的关系,对深化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实现自由贸易区经济加速融合以及资源的有效配置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文献回顾

关于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的关系研究,Mundell(1957)①Mundell Robert,“International Trade and Factor Mobility”.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57,47(3),pp:1269~1278.以严格的假设条件,基于标准的古典国际贸易模型进行的研究表明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存在相互替代的关系。Beldelbos和Sleuwaegen(1998)①Belderbos,R.,and L.Sleuwaegen,“Tariff Jumping FDI and Export Substitution:Japanese Electronics Firms in Europ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1998,16,pp. 601~638.在Mundell研究结论的基础上,认为东道国若存在贸易保护,则国际投资与投资国出口贸易之间存在替代的关系。Vernon(1966)②R.Vernon,“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he Product Cycle”.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66,(50).在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中指出,在一般条件下,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存在转换关系,但在生产技术不断进步的条件下,国际投资对国际贸易的替代作用越来越显著。Johnson(1967)③Johnson H.G.,“Nominal Tariff Rates and United States Valuation Practices:Two Case Studies”.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67,49(2),pp.138~142.认为关税政策的实施导致国际投资对不具有比较优势的进口替代部门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减少了国际贸易总量。Schmitz和Helmberger(1970)④Schmitz A.,Helmberger P.“Factor Mobility and International Trade:The Case of Complementarity”.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70,60(4),pp.761~67.研究表明生产要素流动与国际贸易既可能存在替代的关系,也可能存在互补的关系。小岛清(1977)⑤(日)小岛清:《对外直接投资论》,日本钻石出版社,1977年版。认为国际投资可以挖掘投资国对东道国相近水平技术转移的比较优势,技术转移的结果将形成新的产业,进而扩大投资国与东道国之间的国际贸易量。Svensson(1984)⑥Svensson,Lars E.O.,“Factor Trade and Good Trad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1984,16,pp.365~378.运用要素比例模型,深入研究了国际贸易与要素流动(FDI)之间的关系,认为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是否存在替代与互补的关系,主要取决于贸易和非贸易要素的关系,即贸易和非贸易要素是“合作”关系还是“非合作”关系。Stone和Jeon(2000)⑦Stone S,Jeon BN,“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Trade in Asian-Pacific Region:Complementarities,Distance and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Journal of Economic Integration,2000,(15),pp.294~315.的研究表明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之间存在互补的关系。此外,Chipman(1971)⑧Chipman J.S.“Intemational Trade with Capital Mobili:A Substitution Theorem”.Jagdish N.Bhagwati,Robert A.Mundell,Ronald W.Jones,and Jaroslav Vanek.Trade,Balance of Payments,and Growth.North-Holland.Amsterdam,1971,pp.201~237.、Porter(1990)⑨Michael E·Porter,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New York:the Free Press,1990.、Hein(1992)⑩Hein,S.,“Trade Strategy and the Dependency Hypothesis:A Comparison of Policy,Foreign Invest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in Latin America and East Asia”.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1992,40(3),pp.495~521.、Lucas(1992)⑪Lucas,R.,1993.“Making a Miracle”.Econometrica,1993,61,pp.251~272.、Grosse和Trevino(1996)⑫Grosse,R.,L.J.Trevino,“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an Analysis by Country of Origin”.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1996,77(1),pp.139~155.等都证明了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之间具有互补性或替代性问题。

中国学者王洪庆和朱荣林(2004)⑬王洪庆、朱荣林:《东盟在华直接投资对中国与东盟贸易的影响》,《经济问题探索》2004年第12期,第12~15页。的研究表明,东盟对华国际投资积极地推动了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的发展,国际投资对双边贸易的贡献率较高。项本武(2005)⑭项本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统计与决策》2005年第24期,第84~85页。认为中国对外投资对国际贸易的影响表现为出口创造型和进口替代型。杨宏恩(2007)⑮杨宏恩:《边际优势战略下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的关系》,《财贸经济》2007年第9期,第100~105页。认为在边际优势战略下,一国对外投资将促进该国出口贸易的增长,但出口贸易对本国对外投资不存在促进作用或作用不显著,而对外投资与进口贸易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的作用。吴娟(2013)⑯吴娟:《老挝的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互动关系的实证检验》,《商》2013年第23期,第298~299页。以老挝为例,深入研究了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的互动关系,认为老挝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但国际贸易对外商直接投资流入的促进作用不显著。夏江华(2014)⑰夏江华:《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相互关系探析》,《合作经济与科技》2014年第7期,第76页。认为,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经历了从分歧到融合的发展历程,二者之间存在替代、互补或权变关系。

从现有的研究文献来看,国内外学者主要是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研究了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的关系,其研究结论各异,既有替代、互补或权变关系的代表观点,也存在不确定关系的观点;关于国际投资与国际承包工程、国际贸易与国际承包工程或三者之间关系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而对于中国与东盟区域经济合作关系问题,研究对象主要是国家间相互投资是否存在互补性、替代性等问题,国际贸易是否存在互补性、竞争性等问题,关于中国与东盟国家国际投资与国际承包工程、国际贸易与国际承包工程或三者之间关系问题的研究则几乎空白。

三、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现状

(一)国际投资发展现状

1.东盟国家对中国的投资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和发展,东盟对华直接投资额不断增长,但增长幅度较小。从2000~2012年东盟对华国际投资流量来看(见图1),年均增速达到10.39%,东盟已成为中国外资的重要来源地之一。自2001年以来,东盟对华国际投资呈快速发展态势,到2012年东盟对华国际投资额达到70.7亿美元。但东盟对华国际投资额占东盟对外投资总额的比例却呈现逐年下降趋势,2002年所占比例高达71.92%,此后呈下降趋势并波动发展;2012年,东盟对华国际投资额仅占东盟对外投资总额的8.23%。

图1 2000~2012年东盟对华投资总额及占比

从1990~2012年东盟对华国际投资国别来看(见图2),新加坡一直是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的主要来源国,对华国际投资额累计达到582.24亿美元,占东盟国家对华国际投资总额的76.7%;其次是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文莱和印度尼西亚,对华国际投资占比分别为8.26%、4.51%、3.95%、3.17%、2.84%;柬埔寨、越南、缅甸、老挝4国对华国际投资总额相对较少,仅占东盟国家对华国际投资总额的0.55%。

图2 1990~2012年东盟各国对华国际投资总额及占比

2.中国对东盟国家的投资

从2001~2012年中国对东盟的投资国别分布来看(见表1),中国对东盟各国的投资额差异较大。2001~2006年,中国对文莱基本没有进行直接投资,但近年来投资增速较快,2011年中国对文莱的投资额达历史最高值0.2亿美元;2001年,新加坡、越南、马来西亚是中国对东盟投资的主要目的地,分别排名前3位,投资额分别为0.92亿美元、0.24亿美元和0.17亿美元,占当年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总额的92.15%;2012年,中国对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和老挝三国的投资额分别达到15.19亿美元、13.61亿美元和8.09亿美元,占当年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总额的60.47%。受黄岩岛事件的影响,2012年中国对菲律宾的投资额仅为0.7490亿美元,仅高于中国对文莱的投资额。

从中国对东盟国际投资存量来看(见表2),新加坡一直是中国国际投资的首选目的地,投资存量一直居于首位。截至2012年年末,中国对新加坡的投资存量为147.51亿美元,占对东盟投资总存量的41.36%;而同期中国对文莱的投资存量为0.72亿美元,仅占中国对东盟投资存量的0.2%。在对中等收入国家的投资中,中国对印度尼西亚的投资额为46.57亿美元,对泰国、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的投资额分别为24.72亿美元、16.68亿美元和6.92亿美元。在对低收入水平国家的投资中,中国对缅甸、柬埔寨的投资额分别为35.7亿美元、28.49亿美元,对越南、老挝的投资额分别为21.67亿美元、27.71亿美元。中国对东盟新成员国①东盟新成员国是指越南、老挝、缅甸和柬埔寨。的投资存量总额为113.57亿美元(占比31.84%),大于对东盟5个老成员国(除新加坡)94.89亿美元的投资存量总额(占比26.60%)。

3.中国—东盟双向投资比较

表1 2001~2012年中国对东盟各国直接投资额(单位:百万美元)

表2 截至2013年年末中国对东盟10国投资存量

截至2012年年末,中国与东盟累计双向投资额已达1007亿美元,中国对东盟投资额235.64亿美元,东盟对中国投资额为771.36亿美元。中国对东盟投资领域主要集中在电力、热力、燃气、采矿业、批发和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制造业、金融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行业,占中国对东盟投资存量和流量的93%以上;投资国别以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泰国、缅甸、柬埔寨和老挝为主,缅甸、柬埔寨、老挝和越南是中国对东盟投资的新兴市场,属于典型的市场型投资行为。东盟国家对华投资以制造业和不动产业为主,投资来源以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文莱、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为主(其中新加坡占70%以上),投资主体主要以华人企业为主,投资地域以中国东南沿海地区为主。

(二)国际贸易发展现状

2000年以来,中国与东盟进出口贸易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双边货物进出口贸易总额一直保持快速增长的趋势(图3),由2000年的395.22亿美元增长到2013年的4803.94亿美元,以年均19.53%的速度高速增长,但受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中国—东盟进出口贸易额为2130.11亿美元,负增长7.8%。2014年,中国—东盟进出口贸易总额达4803.94亿美元,同比增长8.29%,其中对东盟出口额为2720.72亿美元,同比增长11.5%,进口额为2083.22亿美元,同比增长4.4%。

图3 2000~2014年中国—东盟进出口贸易总额及增速

从国际贸易差额来看,1997~2014年中国与东盟进出口贸易的差额呈典型的“W”形发展趋势,1998~2011年中国对东盟进出口贸易连续处于逆差地位,其中2004年贸易逆差额为200.76亿美元,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2009年中国对东盟进出口贸易逆差下降,随后贸易逆差逐年增大。2011年中国对东盟贸易逆差达最低值226.88亿美元;此后,中国对东盟贸易顺差额逐年扩大。2012~2014年中国对东盟贸易顺差分别为84.51亿美元、445.3亿美元和637.5亿美元,呈逐年递增趋势。

图4 1997~2014年中国对东盟进出口贸易差额

从对外贸易依存度来看,受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各国对外贸易依存度均有短期下降趋势。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明显低于东盟水平,在2%~6%区间内波动,说明中国与东盟进出口贸易发展比较平稳,基本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同步增长;东盟对外贸易依存度呈逐年递增趋势,由1997年的3.47%迅速扩大到2013年的18.43%,特别是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成后,东盟对外贸易依存度迅速提高,说明中国与东盟进出口贸易对东盟国家而言增长速度较快,增长速度显著大于东盟经济发展速度。

图5 中国—东盟进出口贸易依存度比较

从进出口商品结构来看,中国对东盟出口主要以劳动密集型产品和资本密集型产品为主,东盟对中国出口主要以资本密集型产品和资源密集型产品为主。按照SITC分类标准,中国对东盟国家出口商品主要是机械和运输设备(SITC-7),皮革、橡胶、纺织品等以材料分类的制成品(SITC-6),建筑材料、旅游用品、服装成衣及配件等杂项制品(SITC-8),化学品及有关产品(SITC-5),矿物燃料和润滑油及相关材料(SITC-3),约占中国对东盟出口贸易总额的80%以上;东盟国家对中国出口商品主要是机械和运输设备(SITC-7),矿物燃料和润滑油及相关材料(SITC-3),化学品及有关产品(SITC-5),约占东盟对中国出口贸易总额的70%以上。

(三)国际承包工程发展现状

从国际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来看(见图6),受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1998~2001年中国对东盟国际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呈下降趋势;自2002年11月中国与东盟签署《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以来,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启动,中国对东盟国际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迅速增长,由2002年的16.37亿美元迅速增长到2013年的209.66亿美元,以年均26.09%的速度高度增长,明显高于中国—东盟进出口贸易和双向投资增长速度,国际承包工程业务的开展有效带动了中国部分机电产品、成套设备、原材料和劳务等的出口。

从国际承包工程国别来看(见图7),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越南和缅甸一直是中国对外承包工程的主要国家。1998~2013年,中国国际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为1046.44亿美元,占对东盟国际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的91.22%。对东盟国家国际承包工程增长最快的是印度尼西亚和越南,1998~2013年分别年均增长45.10%和30.97%;增长速度最慢的是文莱,1998~2013年的年均增长率仅为5.63%;发展速度较为平稳的是新加坡和缅甸;发展波动较大的是菲律宾,主要是受中国与菲律宾政治、经济关系的影响,特别是黄岩岛等南海岛屿和海域争端的影响。

图7 1998~2013年中国对东盟各国国际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

从国际承包工程业务类型和方式来看,主要集中在越南的电站、公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化工原料生产线等行业;缅甸的水电站及水力资源开发、油气管道等行业;泰国的房地产以及公路、铁路、港口、机场和航道基础设施等行业;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房地产行业;菲律宾的水电站及配套设施;印度尼西亚的电力、交通、石油化工和电子通讯等行业;柬埔寨的水电站及配套设施;文莱的房地产、石油化工、电子通讯等行业。

从国际承包工程主体和经营方式来看,在东盟国家较具影响力的企业有中国路桥工程有限公司、中国机械设备进出口公司、中国机械工业集团公司、中国水利电力建设集团、中建海洋公司等。经营方式以总承包为主,以分包和联营为辅,BOT、BOOT等方式相对较少。

四、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关系的实证分析

(一)模型的建立

国际投资、国际贸易、国际承包工程等国际经济合作方式将直接对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产生影响,其复杂的关系很难通过单一模型进行描述,为了充分描述多个变量之间的复杂关系,本文将通过建立联立方程模型深入研究多变量之间的内在关系,以期真实反映国际投资、国际贸易、国际承包工程等主要变量在区域经济合作中的关系。由于中国对东盟国际劳务合作、国际技术合作、国际发展援助等规模较小、数据统计口径不一、数据统计年份较短等因素的存在,本文仅研究中国对东盟外商投资、国际贸易以及国际承包工程等区域经济合作的关系,模型建立如下:

其中,联立方程模型包括:

1.四个内生变量

Kf——国际投资,用中国—东盟双边投资总额表示。

T——国际贸易,用中国—东盟双边进出口贸易总额表示。

IEC——国际承包工程,用中国对东盟国际承包工程营业额表示。

Y——中国经济总量,用国内生产总值(GDP)表示。

2.一个滞后变量

Yt-1——t-1期中国经济总量。

方程(1)表示国际投资将对国际贸易、国际承包工程产生影响,若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国际承包工程正相关,则国际投资总额的增加将促进国际贸易和国际承包工程量的增长,即国际贸易、国际承包工程前的系数为正;若负相关,则国际贸易、国际承包工程前的系数为负。

方程(2)表示国际贸易将对国际投资、国际承包工程产生影响,方程(3)表示中国对东盟国际承包工程将对国际投资、国际贸易产生影响。方程(2)和(3)的机理等同于方程(1)。

方程(4)表示衡量国际投资、国际贸易、国际承包工程与中国经济总量的关系,反映国际投资、国际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即国际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和国际贸易促进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二)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本文实证分析所用的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13)(原始数据见表3),用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剔除国际投资(Kf)、国际贸易(T)、国际承包工程(IEC)和国内生产总值(Y)受物价波动的影响,目的在于为了避免数据的剧烈波动和消除时间序列中存在的异方差现象;同时,对方程相关数据取对数,因为对变量采用对数的方法可以有效避免变量之间的多重共线现象的出现。

表3 中国—东盟经济合作相关数据(单位:亿美元)

(三)实证分析

根据前文构建的联立方程模型,运用Eviews 6.0软件,使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2WLS)对国际投资(K f)、国际贸易(T)、国际承包工程(IEC)和中国国内生产总值(Y)的关系进行参数估计,得出估计模型(5)式,根据参数估计结果,4个方程的拟合优度非常好,方程的回归系数显著(t统计量对应的p值较小)。

(四)简要结论

1.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的关系。方程5中LN(T)系数(-0.896501)和方程6中LN(Kf)系数(-0.755944)均为负,说明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相互影响显著为负,其关系是替代而非互补。

2.国际投资与国际承包工程的关系。方程5中LN(IEC)系数(0.010087)和方程7中LN(Kf)系数(0.010680)均为正,说明国际投资与中国对东盟国际承包工程相互影响显著为正,二者相互促进,其关系是互补的。

3.国际贸易与国际承包工程的关系。方程6中LN(IEC)系数(-0.101209)和方程7中LN(T)系数(-0.127079)均为负,说明国际贸易与中国对东盟国际承包工程相互影响显著为负,存在相互替代的关系。

4.国际投资、国际贸易、国际承包工程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关系。方程8中LN(Kf)、LN(T)和LN(IEC) 的系数分别为(0.227584)(0.232491)和(0.364735),说明国际投资、国际贸易和国际承包工程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显著为正,三者协调发展对中国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注:本文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TPP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影响测度及我国应对策略研究》(16AJY019)、广西财经学院一般科研项目《南海安全视角下中国对东盟国际经济合作的风险评价与控制研究》(2014B043)的资助。

(责任编辑:罗 梅)

Relationships of Reg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ASEAN

Ouyang Biyuan&Zhang Jianzhong

With the deepening of constructional process in CAFTA,china and ASEAN have been accelerating the cooperation on international trading,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d international contracting projects. International trading and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can be substituted,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d international contracting projects can be complementary,international trading and international contracting projects can also be substituted.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them could provides impetus to boom the Eanomy in China.

CAFTA;International investment;International Trading;International Contracting Projects

F125.4

A

1003-2479(2016)06-0084-07

※欧阳碧媛:广西财经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张建中:广西财经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复旦大学在站博士后

猜你喜欢

承包工程投资额国际贸易
土建工程造价在总承包工程管理中的作用研究
你应该知道的国际贸易
警惕国际贸易欺诈
点扬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关于对外承包工程公司的战略选择
Китай вышел на второе место в мире по объемам прямых внешних инвестиций
浅谈如何做好海外火力发电厂总承包工程
2015 年1~9月机械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8.7%
2015年1~6月机械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55%
对外承包工程项目中的设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