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课的卓越教师教学技能培养
2016-03-19鲍方印黄守成金光明孙玉军
鲍方印,黄守成,崔 峰,王 松,金光明,孙玉军
(安徽科技学院, 安徽 凤阳 233100)
基于微课的卓越教师教学技能培养
鲍方印,黄守成,崔峰,王松,金光明,孙玉军
(安徽科技学院, 安徽凤阳233100)
掌握娴熟的教学技能是师范生成长为卓越教师的重要保障,如何应用微课培养师范生的教学技能是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阐述了微课的涵义,探讨了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了利用微课培养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具体对策。微课也适用于在职教师的培训。
微课;教学技能;卓越教师;培养
微课(Micro-lecture)也称微型视频网络课程,它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载体,针对某个教学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网络课程资源[1];教学技能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与教学有关的知识和经验,促进学生学习,达成教学目标的行为方式。通常,师范院校往往是运用微格教学(Micro-teaching)培养训练师范生的导入、语言等教学技能,微格教学从上世纪80年代引入我国,曾被认为是高校培养师范生教学技能最有效的培训模式之一[2]。微课与微格教学的区别之处在于网络化、信息化,但就从微课的设计制作开发而言,具有优于微格教学训练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功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是教育部实施的一项系统工程,旨在推动师范院校深化教师培养机制,努力培养一大批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而教学技能是卓越教师最重要的专业素养,如何使高等师范院校的学生成长为卓越教师,笔者在实施培养计划的过程中,通过让师范生进行微课的设计、研制、开发,从而训练他们的教学技能,收到一定成效。在网络化、信息化的今天,微课的运用价值值得开发利用。
1 微课的涵义
微课(Micro-lecture)是2008年由美国圣胡安学院高级教学设计师戴维·彭罗斯(David Penrose)首创,国内“微课”的概念2011年被首次提出来,之后人们对微课概念的认识经历了“微资源构成”、“微教学过程”、“微网络课程”三个不断完善的发展阶段[1]。最初的微课是广东省佛山市教育局胡铁生率先提出并推行的,他认为微课是可以利用的有益于教学的资源,是制作人结合基础教育改革,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将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开展的教学活动和各种教学资源通过视频记录、呈现的有机组合体,而这种组合体不是一节完整的课,只是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某个教学环节。由于摹课(MOOC)也就是大规模开放网络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的兴起,也有人将微课可理解为Mini Open Online Courses,即是微网络课程[3]。
1.1微课的内容
微课的核心内容是5~10min的课堂教学视频,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微教案)、素材课件、练习测试、教学反思等辅助性教学资源。从视频制作方面看,可以采用专业的录播设备由他人录制,也可以利用抓屏软件自我录制。从形式上看,微课分“微课堂”和“微课程”两类,“微课堂”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一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突破难点、培养技能、启迪智慧等教育教学标的数字化资源集合。“微课程”是指系列化的微课堂教学,一门微课程不少于3个微课堂教学[4]。
1.2微课的作制
微课的结构和组织形式不尽相同,有些微课是根据课堂教材组织制作的,有些微课是通过电视等媒体工具录制讲解内容后整合成微课程。
1.3微课的功能
对中小学而言,微课主要用于学生学习或者教师培训。微课或微视频可以用作学生自主学习的材料或手段,也可以用于教师上课的辅助形式,或者用于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学反思的手段。对高等院校而言,微课的功能还没有充分发挥作用。
2 微课在培养师范生教学技能中的作用
教学技能从教学环节的角度可分为教学设计技能、使用媒体技能、课堂教学技能、指导课外活动技能、教学评价技能、教学研究技能等。孟宪凯先生针对课堂教学把教学技能分为导入、语言、板书、演示、讲解、提问等十种[2],师范院校利用微格教学训练学生的教学技能,通常是指课堂教学技能。而利用微课不仅可以培养师范生的课堂教学技能,而且可以培养他们的教学设计、课堂组织、现代教育技术和教学研究等多种技能。
2.1利用网络微课资源可以为学生提供观摩机会
教学观摩是一种常见的教学实践活动,对师范生来说,旁听中学优秀教师的课程,从他们的教学过程中学习和吸取教学经验及教学技巧,是难得的学习机会。通过教学观摩,进行反思与感悟,可以探讨教学规律、研究教学方法、推广教学经验,帮助师范生提高教学水平;但是在校师范生往往只有在教育实习时听1~2节指导教师的课。利用互联网微课资源就不同了,师范生可以获得更多的观摩机会,并且可以反复揣摩,可以吸收众家所长,为我所用,学习面更加广泛。
2.2通过微课设计可以训练学生的教学设计技能
制作微课之前,需要备课、写教案、制作课件,这就要求师范生查阅资料,分析教材,进行教学设计,为微课录制做准备。因此,通过微课设计,可以帮助师范生熟悉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设计。训练学生科学制定教学目标、把握教学重难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和直观手段。还能够提高现代教育技术水平。
2.3通过微课录制可以训练学生的课堂教学技能
利用FS Capture 软件的抓屏功能,师范生可以自主选择内容,自己录制微课视频,并可以及时观看,对于训练导入、语言、讲解、提问、课堂组织等教学基本技能很有帮助,与微格教学相比,形式更灵活,反馈更及时。通过录制微课,师范生可以把各种基本教学技能具体地、逐项地进行研究和训练,经过回放观看,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及时强化。
2.4通过微课资源交流可以训练学生的现代教育技能和教研能力
在微课制作过程中,需要查阅资料,上传与人分享,下载资料,制作课件和网页,从中可以训练学生运用网络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因为制作的作品要与人分享,必然在备课、试讲过程中认真钻研,研究教材教法,改进教学模式,从而促进了教学研究的开展。
3 实施微课培养卓越教师教学技能的途径
利用微课训练培养师范生的教学技能,实质上是利用网络资源提供示范观摩,也就是一种基于网络的教学技能训练,同时具有传统的微格教学训练的特点,因此它的特点是小规模、灵活性、自主性、开放性。小规模一方面是指课的时长只有5~10min,短小精干,另一方面是指3~5个人一组或者1个人都可以训练;灵活性是指训练的内容、环境、条件比较灵活;自主性是指师范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系统训练,也可以自行训练;开放性是指信息交流、资源共享不仅仅局限在本班、本校,可以有一个足够大的网络空间。这些特点对教学技能的训练优于微格教学的训练效果,但实施时仍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3.1把握微课的特点,理论研究与实践训练并重
理论是指导实践的基石,为了使微课训练取得实际的效果,避免挂“微课”之名,按老经验、旧理论操作,指导教师要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把握微课的实质和特点,以解决在实际训练中的形式化问题。目前,微课引入我国不久,在实际运用中存在一些问题,如微课的结构和组织形式不尽相同,微课的深度不够,制作者在资源拓展方面存在缺陷,等等,这就要求指导教师去粗取精,把握精髓,在向学生介绍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系统的训练计划,提供精良的微课资源。理论与实践训练的时间比例应安排在1 ∶2以上。
3.2利用微课的优势,统一训练与自主训练相结合
利用微课培养教学技能的好处是学生可以自主训练,不必象微格教学那样需要专人管理设备、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进行试讲、回看、点评。为使自主训练达到一定的效果,指导教师必须制定详细的计划,先进行统一的训练,然后再让学生自主训练。指导教师事先要确定训练目标,制订训练标准,介绍参加此项教学技能训练前应掌握的一些基础理论,介绍训练程序与设备使用方法,使学生具备必要的基础知识;然后收集有关资料,包括历年的学生视频,观摩典范教学录像;接下来安排训练顺序,组织学生编写试讲教案,进行录制、播放、点评。学生在熟悉了整个过程和训练目标之后,可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选择训练内容、调整训练速度、控制训练时间,体现训练的个性化和针对性,将会收到较好的训练效果。
3.3引导师范生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
端正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品质是自主训练的前提和保障。在实施微课训练的初期,我们发现有些师范生进入机房后不是抓紧时间完成训练计划,而是上网浏览其他内容。网络的开放性要求学生在自主训练时应该具备良好的自控能力和鉴别能力,这就要求指导教师注重引导师范生,培养积极的学习动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积极、主动、自觉地学习。师范生的学习态度与学习的动机、兴趣、意志、目标等紧密相关,教师一是要进行思想教育,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二是要通过限定完成时间、不定期抽查、巡视等方式督促学生,还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师范生的兴趣。学习态度与品质的习得,以使师范生充分认识其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为前提,微课训练需要良好的学习态度与品质,良好的态度与品质反过来会使训练质量得到更好的提高。
3.4指导教师要掌握网络设计与使用的技能
目前互联网上有微课网(http://dasai.cnweike.cn)、佛山数码学习港(http://www.seeworld.org.cn)、中小学微课程(http://open.kocla.com/)等网站提供微课视频,也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互动交流,但存在一些不足,设计应用方面,缺乏脚本设计,微课制作不精细,水平参差不一,忽略了与课堂的整合,应用对象及方式单一,应用平台不够完善等,如果指导教师能自行设计制作网页,将会给学生提供一个系统的有针对性的可以交流的平台。网站建设要充分考虑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提供多样化的信息沟通渠道,使教师能够对师范生在训练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指导、解答,师范生之间也可以相互学习、相互借鉴。
3.5多种训练形式相互配合,形成合力
虽然利用微课训练师范生的教学技能有其独特的优势,但微课训练要与其他形式相结合,才能凸显其特点。应该以传统的微格教学为基础,集中训练,使学生领会各种教学技能的作用、方式、运用要求,然后辅以微课训练,发挥其灵活性、自主性、针对性、主动性的特点,让师范生进一步模拟实践,反馈矫正,逐步提高。同时教师要安排评比、竞赛等活动,让师范生展示自己的成果,使同学之间充分的交流,相互学习与促进,共同提升与进步。
3.6制定和完善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
目前国内微课较国外起步相对较晚,大多数专家学者在微课的基本理论和设计开发应用方面做了研究,相对而言,微课的相关技术及评价标准方面做得研究远远不够,还需要进一步加强[5]。教师需要对网络上的微课具有鉴别评价能力,更要对师范生制作的微课进行评价,这就需要课程组或者教学管理部门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完善合理的评价体系,既可以对师范生的作品进行评价,激励学生更好的训练,又可以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增强鉴别力,更好地学习、欣赏他人的作品。
4 结语
合格的生物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师德素养、专深的学科素养、健全的人格品质、娴熟的教学技能。其中教学技能是成为卓越教师的关键,因此在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培养与训练。基于微课的卓越教师教学技能培养是对传统的微格教学的有效辅助,值得推广。同时,微课也可以作为在职中小学教师、高校青年教师培训的手段。
[1]胡铁生. “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
[2]孟宪恺. 微格教学基本教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3]焦建利. 微课及其应用与影响[J].中小学信息技术,2013(4):13-14.
[4]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 关于举行第四届全国“教学中的互联网应用”优秀教学案例征集评审活动之微课大赛的通知[DB/OL]. [2013-03-14]. www.cnweike.cn.
[5]刘中黎. 中学卓越教师培养与微型课题研究[J].教育评论,2013(4):48-50.
(责任编辑:李孟良)
Training Teaching Skills of Outstanding Teachers Based on Micro-lecture
BAO Fang-yin,HUANG Shou-cheng, CUI Feng, WANG Song, JIN Guang-ming, SUN Yu-jun
( Anhu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 Fengyang 233100,China)
It is worth studying how to cultivate the students' teaching ability by using the micro-lecture, because the skill of teaching is an important guarantee for normal students to grow up as an outstanding teacher. Micro-lecture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outstanding teacher skills training,how to apply Micro-lecture in their teaching skills is well worthy of research.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meaning of Micro-lecture, expounds the problems in normal students’ teaching skills training of Micro-lecture application,and puts forward the specific countermeasures on how to use Micro-lecture to cultivate their teaching skills. The micro-lecture is applied to the in-service teacher training.
Micro-lecture; Teaching skills;Outstanding teachers; Training
2016-02-20
安徽省质量工程项目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14zjjh028)。
鲍方印(1965-),男,安徽省太和县人,硕士,教授,主要从事生物学研究。
G658.3
A
1673-8772(2016)04-008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