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困境的根源及对策

2016-03-19何丽娟

广东青年研究 2016年1期
关键词:根源对策

何丽娟

(广东青年职业学院 青少年研究所, 广 东 广 州 510507)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困境的根源及对策

何丽娟

(广东青年职业学院 青少年研究所, 广 东 广 州 510507)

摘要: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时下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手持弱势文凭的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更是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对于高职院校就业原因和对策的分析基础上,结合广东高职院校的情况,我们认为就业困境在于高职院校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关联性不足和高职院校的职业指导尚未与市场建立联动机制。要解决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困境应在扩大高职院校管理专业权限,深化高职院校就业指导管理部门功能,建立非营利就业服务组织等三方面努力。

关键词: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困境;根源;对策

一、引言

1978 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历经30 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也拉动了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根据2014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1]数据显示,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共有2 529所(含独立学院283所),其中普通高校中本科院校1 202所,高职(专科)院校1 327所,高职院校占据普通高等学校52.5%。截至2014年底,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在校生也达到1 006.6万人[2]。高职教育已占据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随着高职教育规模的持续扩张,高职院校毕业生数量也迅速增加。截至2014年底,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人数增加至318.789 4万人(2014年全国毕业生总数为659.3671 万人)[3],比例约占全国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的二分之一。随着全国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多,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更是充满了挑战。高职毕业生不仅要与同期的本科毕业生、中专毕业生相竞争,还要与社会上的其他求职人员相竞争,手持弱势文凭的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越加凸显。

尽管中国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并创造了“经济奇迹”,但中国“经济奇迹”并没有延伸至其他领域,大学生就业问题仍然是当下中国社会面临的重大难题之一。面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特别是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困境问题,一些学者从不同角度探寻就业困境的原因及其对策。闫学林等[4]认为当代高职毕业生失业是由高职毕业生供大于求、高职毕业生就业市场不健全、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不适应就业市场需求、学生择业观念等造成的。张晓冬[5]指出造成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困境的原因较为复杂,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客观原因有社会的自然发展趋势,经济的影响,企业自身的因素,政府管理等;主观方面的原因则主要是毕业生的个人素质。

对于如何破解高职毕业生就业困境,欧阳霞和申晓[6]提出应从以下三方面努力:政府高度重视并联合社会各界力量;加强职业指导,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以就业为导向,精心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张文才和张建英[7]则认为需要在准确市场调研基础上调整专业结构;改革专业培养模式,建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建立素质培养体系,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帮助毕业生做好职业规划,使其职业稳步发展;建立就业跟踪服务体系,提供人才培养理论依据等方面提高毕业生的就业水平。彭振宇和马必学[8]提出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需要国家政府、高职院校、个人以及用人单位等共同努力才能最终解决。

如上所述,学者将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困境问题归结为市场、高校、行业、或大学生自身,而学者们所提出的对策也是围绕以上角度而提出的,政府也从不同层面采取过相关措施。不可否认,完善市场机制、改革高校教育体制、加强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等措施对破解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发挥了一定作用,但这并非是治理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困境问题的根本性措施。

二、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困境的深层次原因探析

就业困境是社会经济发展、教育现代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当大学生就业形势不断加剧,并成为社会问题时,相关部门和研究者就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并找出原因,只有这样才能摆脱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困境。

(一)高职院校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关联性不足

当前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迅速,形势喜人,但透过繁荣表象的背后,高职教育实则存在一系列问题。其中最为普遍的问题是高职院校办学专业趋同性现象明显,与社会经济发展、市场需求存在差距,致使大学生就业竞争加剧,就业压力增加。以下本文将以广东高职院校为例说明这一问题。

根据广东统计年鉴数据[9],目前广东共有141所高等学校,在校生人数有179.42万人,其中高职院校就有76所,高职院校在校生人数达到79.6万人,广东高职院校数量已占据广东高等学校数量的一半。笔者对这76所高职院校(分布于粤东、粤西、粤北、珠三角地区)普高招生专业进行对比,发现这些高职院校招生专业中有许多都是相同或接近的。比如,大部分学校都开设了计算机专业、市场营销、商务英语、物流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会展策划与管理、会计电算化等,这样具有相同专业的潜在毕业生人数就会增多,在市场容量有限的情况下,毕业生就业压力日益增加。例如,以往优势行业 IT、信息、电子等,近年来已经出现人才过剩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主要是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市场之间缺乏足够沟通所导致。

(二)高职院校的职业指导尚未与市场建立联动机制

高职院校是大学生进入就业市场前的成长平台。学生进入高职院校后,除不断学习各方面知识以外,还应对自身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绝大部分高职毕业生结束高职院校学习后都必将走向工作,因此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培育就显得尤为重要。自我定位、认识自我、了解自我是大学生进行合理职业生涯规划的前提条件。大学生要进行自我定位首先应该了解就业环境;其次再是认识自我、了解自我,这包括“我想干什么?我能干什么?”,从而明确自己的方向以及人生目标。大学生要了解就业环境,就需要培养对市场的敏感度和洞察力。高职院校应当将就业指导贯穿学生的整个大学生涯,建立大学生与市场间的信息互动机制,及时了解社会发展动向。

2013 年,应届毕业生求职网发布了《2013 年中国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本文选取调查问卷中的部分问题来分析大学生对就业的相关认识(有效问卷84 456 份)。

问题一: 您是否参与过任何形式的求职活动?

参加过求职活动的样本量占总样本量的89.67%,30.64%表示自己“参加过,但只是玩玩,给自己积累点经验”;59.03%表示自己“参加过,做了很多准备,认真对待”;10.33%的学生表示自己暂时没有找工作的打算,也没有参加过任何求职活动。

问题二:您认为现在大学生普遍求职意向不明确的主要原因是?

从表3中可以看出,无论是理科试卷还是文科试卷,难度和变异系数都具有明显的负相关,这就说明,难度偏高的试卷,变异系数也相对较高;难度偏低的试卷,变异系数也相对较低.试卷的标准差和变异系数没有显著相关性.

50.65%的学生认为主要原因是没有工作过,不知道哪些工作适合自己;24.08%的学生表示,不了解自己学的专业能做什么;16.96%的学生是因为不喜欢自己的专业,没有想要应该做什么好;“其他”的学生则占8.3%。

问题三:您对毕业后的职业生涯是否有所规划?

仅有19.81%的大学生有详细的职业生涯规划,虽然有超过半数的学生知道自己未来要做什么;仍有54.21%的学生并没有详细的职业规划;有25.98%的学生表示自己“没有规划,走一步算一步”。

问题四:您是否需要得到职业规划方面的指导或参考?

42.40%表示非常需要得到职业规划方面的指导或参考;47.74%的学生表示需要这方面的指导;6.06%表示自己不需要;3.8%表示有或者没有都无所谓[11]。

在有关求职活动问题上,有接近半数大学生并未认真为求职做准备,对当前就业形势缺乏关注。在有关求职意向问题上,大学生普遍不清楚自己能做什么,对自己专业也不了解,缺乏明确定位。而在有关职业生涯规划问题上,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没有详细规划,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在有关职业规划指导问题上,接近九成大学生都认为需要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指导。从上述问题与数据可以看出,当前大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就业意识弱,对当前就业状况并不了解,缺乏紧迫感。这与当前高校就业指导管理部门指导不到位存在一定关联性,但问题的关键是大学生、高校与市场间并未建立真正联动机制。

三、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走出困境的对策

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学生就业关系国家社会稳定。解决当前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困境需要各方协作,从多个维度进行路径选择,从而制定更有力的解决措施。要改变大学生就业难局面,可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扩大高职院校管理专业权限

1999 年,我国在出台的《高等教育法》中明确提出了“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相关规定,但一直以来,高校专业的设置及调整都由教育部统一管理,能够获得专业设置自主权的高校只有极少数,这种状况直到2010 年才有所改变。2010 年,我国在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中对“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做了修订,增加了“自主设置和调整学科、专业”的内容,从而为学校差异化发展奠定基础。高校最重要的使命是服务社会,主要体现为向社会输送市场经济发展所需的人才。截止2014 年,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共有2529 所,分布于全国各地。各地社会经济发展程度各不相同、各地产业结构各有差异,所需人才类型也不一样。高校应该从本地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全局出发考虑人才培养。从当前社会发展形势来看,扩大高校管理专业权限是未来国家政府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重要路径之一。

高校管理专业权限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自主设置学科和专业;二是自主调整学科和专业。扩大高校管理专业权限将有利于高校灵活应对社会经济发展变化,能够及时根据市场反馈进行学科和专业规划设置或调整,使人才供求与需求尽量维持平衡。这就要求高校不断加强社会调研,关注社会经济发展新变化,对现有专业与市场发展匹配度进行论证分析,据此而对专业做出相应调整。同时高校还应对未来社会需求专业进行分析预测,及时增设社会潜在需求专业,以满足社会需要。这样才能让大学生学有所用,最终找到自己的落脚处。当然,扩大高校管理专业权限并不等于脱离政府监管。相反,国家应该加强宏观调控力度,确保高校发展方向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战略,这样大学生就业难的局面才能得到更有效的治理,最终实现经济与就业同步增长。

(二)深化高职院校就业指导管理部门功能

《现代管理学原理》一书中对“管理职能”是这样解释的:管理的职能是管理者为实现特定目标而进行的管理活动及其功能[12]。高校就业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能是为实现大学生就业而开展相关就业指导活动并履行服务的功能。事实上,要运用政府、市场的力量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离不开高校就业管理部门协作。在治理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中,高校就业指导管理部门承担着重要角色。

对于高校职业指导工作,我国起步较晚,到20世纪80年代末,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才开始迅速发展起来,以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为依托,开展就业讲座及相关课程。随后,就业指导课在全国高校中全面铺开。2007 年,国务院办公厅更是在《关于切实做好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中提出“将就业指导课程纳入教学计划”,要求高校将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纳入人才培养工作。紧接着教育部办公厅向全国高校印发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由此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成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

我国高校就业指导管理部门在获得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如就业指导针对性不强,就业指导专业性不高,就业指导内容较为单一,对就业指导缺乏整体认识。进入到新常态后,社会各方面都在发生变化,为应对大学生就业难新挑战,我们要不断深化高校就业指导管理部门功能,只有这样才能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我们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深化高校就业指导管理部门功能:第一,服务化功能。高校就业指导管理部门除提供就业课程培训、就业技能指导、就业信息、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等基本服务内容外,更要发展其作为政府与市场之外第三方力量,整合政府以及市场资源,为大学生提供优质服务。第二,专业化功能。高校就业指导管理部门走专业化道路是未来发展方向,基于此高校就业指导管理部门必须建立一支专业队伍。作为专业人员,他们必须了解市场经济发展走势,能够对行业走向提供专业分析,并掌握国家就业政策,进而为大学生提供专业解读,使大学生系统而全面地了解就业整体形势。同时,高校就业指导管理部门还应与市场主体建立信息反馈机制,及时掌握就业市场发展最新动向,从而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更专业服务。

(三)建立非营利就业服务组织

非营利组织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的非政府组织。一般来说,非营利组织以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或某些特定问题为工作内容,并以提供社会福利性服务为追求目标。根据非营利组织相关阐析,逐步探索建立非营利就业服务组织是可行的。非营利就业服务组织主要关注大学生就业问题,并以为大学生提供就业服务为工作宗旨,其服务对象主要为未就业毕业生。就业服务主要内容包括提供就业信息、推荐就业、提供技能培训等。

早在1999 年,北京市政府就曾经推出“社区公益性就业组织”。1999 年至2014 年间,社区公益性就业组织共安置了近25 万人次城镇就业特困人员[13], 其成绩是有目共睹的。2014 年8 月,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了《北京市社会公益性就业组织管理试行办法》,在试点部分街道、乡镇设立“社会公益性就业组织”,并于2015 年在全市推开。可见,社区公益性就业组织积极作用是获得社会认同的。

由此预测,建立非营利就业服务组织将会带来潜在的社会收益,其收益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缓解就业压力。非营利就业服务组织通过整合社会资源,为未就业大学生提供就业信息或推荐就业等服务,致力于实现未就业大学生就业。非营利就业服务组织参与治理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将为我国解决大学生就业困境提供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径。第二,提升大学生对组织的认同感,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将未就业大学生纳入非营利就业服务组织,让大学生在组织中获得帮助,将有利于帮助大学生重建信心融入社会,成为社会建设积极力量。

参考文献:

[1] 2014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 聚焦教育部印发《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EB/OL]. 中国教育新闻网特别策划,http://www.jyb.cn/zyjy/tbch/2015/2015gzjycx/index.html.

[3] 中国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中国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年度数据[EB/OL]. http://www.stats.gov.cn/.

[4] 闫学林,许慧玲,李秀萍. 高职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探析[J]. 职业教育研究,2009(10):66-68.

[5] 张晓冬.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分析[J].学周刊,2014(11): 7-8.

[6] 欧阳霞,申晓.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对策[J].职教论坛,2010(17): 84-85.

[7] 张文才,张建英.高职毕业生就业问题及对策研究—基于山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就业跟踪调研[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2(24): 56-60.

[8] 彭振宇,马必学.高职毕业生就业问题的解决之道探究[J]. 中国高教研,2006(7): 75-77.

[9] 广州统计信息网.广东统计年鉴[EB/OL]. http://www.gdstats.gov.cn/tjsj/gdtjnj/.

[10] 促进粤东西北地区产业园区扩能增效工作方案[EB/OL].[2014-04-17].http://www.gdcsh.gov.cn/article.php?id=1033.

[11] 应届毕业生网. 2013 年4 月应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调研报告[EB/OL].http://www.yjbys.com/news/8336.html.

[12] 娄成武,魏淑艳. 现代管理学原理[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6-31.

[13] 新华网. 北京将试点设立“社会公益性就业组织”[EB/OL].[2014-09-25].http://news.xinhuanet.com/local/2014-09/25/c_1112630979.htm.

[责任编辑:子任]

收稿日期:2015-12-20

基金项目:2015年度广东省高职教育创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学改革立项项目(CYYB2015005);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研究项目(德育专项)(2014JKDYZ12)

作者简介:何丽娟(1983-),女,广东广州人,广东青年职业学院青少年研究所讲师,主要研究青少年思想。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446(2016)01-0087-05

The Reasons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Employment Problems of Vocational College Graduates

HE Li-juan

(Guangdong Youth Vocational College, Guangzhou, Guangdong, 510507)

Abstract:The employment problems of college graduates have become the focus of attention from all walks of life. With their lower level of diploma, vocational college graduates are facing unprecedented challenges. 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sis of the reasons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employment problems of vocational colleges, as well a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vocational colleges in Guangdong, this paper holds that the reasons of employment problems lie in the fact that there is less relevance between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regional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needs; and the linkage mechanism between career counselling in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employment market has not yet been established.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efforts should be strengthened on expanding vocational colleges’ management authority, deepening the functions of employment guidance department in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establishing non-profit employment service organizations.

Key wordsVocational College Graduates; Employment Problems; Reason; Countermeasure

猜你喜欢

根源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一道电偏转创新题的命题根源剖析
帮孩子找出问题的根源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走,找对策去!
凑合是离婚的根源
陈文茜:母亲曾是我痛苦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