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限制语及其在商务英语写作中的语用价值研究*
2016-03-19欧阳璟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江西南昌330000
欧阳璟(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江西南昌330000)
模糊限制语及其在商务英语写作中的语用价值研究*
欧阳璟
(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江西南昌330000)
摘要:模糊限制语作为自然语言的一个普遍现象,在近几十年间得到了越来越多语言学家的关注。由于模糊限制语多出现在口语体中,所以人们对其在书面语体中的研究相对较少。在商务英语写作中,人们往往认为应当追求语言表达的精确性,其实许多情况下,由于缺乏具体数据,出于礼貌以及对事件不确定等各因素都有可能使写作者采用一些模糊的语言。本文从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功能角度出发,分析了其在商务英语写作中的价值。
关键词:模糊限制语;语用功能;商务英语写作;语用价值
Abstract:As linguistic universals, hedges have arous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by linguists in recent decades. Due to the massive existence in colloquialism, researches based on hedges in written language are relatively less. In business English writing, hedges are as necessary as the accuracy of expression because of the uncertainty, politeness or lack of specific data in some cases. In this article, the author analyzes pragmatic function of hedges, and how they are used in business English writing.
Keywords:hedges; pragmatic functions; business english writing; pragmatic value
*注:此文为2014年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课题编号:YY140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一、模糊限制语及分类
由于物质世界、人类感官功能及思维都具有模糊性,模糊现象客观地、广泛地存在于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1923年,英国哲学家罗素(B. Russell)在其《论模糊性》中指出了上述模糊现象。1965年,美国加州大学电机工程控制论专家查德(L. A. Zadeh)提出了“模糊集合”(fuzzy sets)的观点,标志着模糊理论的诞生,也为模糊理论的研究带来了巨大的突破。从那以后,模糊理论在许多领域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在语言学领域,模糊语言学、模糊语义学、模糊语言语义学等新学科相继出现。模糊限制语(hedges)作为模糊语言的一员最早是美国认知语言学大师拉科夫(Lakoff)提出的,他认为模糊限制语是“一些把事物弄得模模糊糊的词语”(Words whose job is to make things fuzzy or less fuzzy)。由于人类语言中有许多词语的表达概念没有明确外延或界限,所以形成了自然语言中普遍存在的模糊现象。而模糊限制语将对话语的真实程度或者涉及范围的内容加以修正,也可以表达说话人对话语内容的直接主观猜测,或者根据客观数据对话语进行间接评估,从而使得话语更加具有客观准确性、更符合礼貌原则,增强语言表达的灵活性,并且提高语言的表达效率。拉科夫指出模糊限制语是一些人们有意使用的具有模糊性的语言,韦氏词典第三版将模糊限制语定义为:“有意使用的一种不明朗或模糊的表达”,所以模糊限制语与模糊、含糊和歧义均不同,是指具有模糊语义特点的词语。含有模糊限制语的语言表达并不会造成歧义或者理解不清,反而在交际中具有重要的语用价值。英语中存在着大量的符合模糊限制语定义的词语,根据其语义特征和语用功能,可分为变动型模糊限制语(Approximators)和缓和型模糊限制语(Shields)。
变动性模糊限制语是指可以改变话语的词语。在交际中,人们使用这类限制语改变话语的真实度,或者对于语句进行某种成都的修改。这类限制语还可分为“程度变动词”及“范围变动词”。程度变动语能修改话语的真实程度,如sort of,a little bit,almost,entirely,kind of,more or less,等等。而范围变动语指的是限制话语范围的词和短语,如about,around,approximately,essentially,in most respects,等等。这类词往往与具体数字一起使用,使得听的人在一定范围内理解话语,不会过于追求实际情况与话语的符合程度。
缓和型限制语并不改变语句原意,只是增加说明,使得说话者语气更为缓和。缓和型模糊限制语也可以分为直接缓和语(Plausibility Shields)与间接缓和语(Attribution Shields)。直接缓和语是表达说话人的猜测或怀疑态度的词或短语,如:I think,as far as I know,I assume,I suppose,等。当说话人对话语的真实性信心不足,或没有把握给予肯定,就可以使用直接缓和语,对肯定语气加以缓和。间接缓和语则是引用第三者的看法来间接表达自己的态度,从而避免因为内容不准确时应承担的责任,如according to one's estimates,someone says that,it is said that,等等。
出于不同交际目的的需要,说话人根据语境会选择使用不同的模糊限制语,有时一个句子中甚至会同时出现数个不同类别的模糊限制语,可见模糊限制语的广泛应用是言语交际的实际需要。
二、商务英语写作中模糊限制语的语用价值研究
我们在沟通中既要求准确,又需要模糊,准确性与模糊性的共存是交际语言的广泛特点,这种特点不光体现在口语体中,也体现在书面语体中。在商务英语写作中,通过使用模糊限制语可以修正语义范围,调整语言的真实性,从而使语言表达更为准确。可以说,模糊限制语在商务英语写作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符合礼貌原则(politeness principle)
礼貌原则是英国语言学家利奇(Geoffrey Leech)提出的。利奇认为,人们在语言交际中,都应尽量地表示礼貌(maximize the expression of polite beliefs)和尽量减少不礼貌的表达方式(minimize the expression of impolite beliefs),即“礼貌原则”。在商务英语写作中,礼貌原则主要体现在语言得体、尊敬对方、合理沟通,从而达到双赢的目的。在写作中使用模糊限制语,可以使话语表达内容更为灵活,使双方沟通具有回旋余地,减少负面影响,避免专断的语句,从而表示了礼貌与尊重。
礼貌原则可以说是商务英语写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则。一封语言得体、言辞诚恳、礼貌真诚的信函是成功交易的开始,也是树立良好公司形象的好机会。遵守礼貌原则不等同于客套,或是用模棱两可的语言将会使得信函得到模糊、含糊等负面效果。在商务信函往来中,往往会出现难以用直白语言面对的一些情况,遵循礼貌原则使用模糊限制语表达自己不确定的态度,或者间接表达自己的看法,可以达到缓和语气的目的,如:(1)Your reply is a little late.(2)I'm afraid I can't accept that.(1)句所表达的意思为“你的回信有点晚”,语义为对方回信时间过迟,但是使用a little缓和了语气,既让对方认识到了自己的过错,又模糊了错误严重程度,表现礼貌得体。而(2)句中,语义为拒绝,而模糊限制语I'm afraid既可以清楚地表达拒绝,又不会使得拒绝过于生硬,使得保持贸易往来成为可能。
(二)符合顺应性理论(the Theory of Linguistic Adaptation)
顺应性理论是语用学家Jef. Verschueren提出的,该理论认为语言的使用过程是一个语言使用者基于语言内部和外部的原因,在不同的意识水平上不断进行语言选择的过程。顺应性(adaptability)是指语言使用者能从可供选择的不同语言项目中做出灵活的选择,尽量满足交际的需要。Jef. Verschueren认为顺应性为语言现象的语用描述和语用解释提供了四个角度,即语境关系顺应,语言结构顺应,动态顺应和顺应过程的意识程度。语境关系顺应和语言结构顺应规定了顺应的范围,动态顺应指出顺应的动态特征,顺应过程的意识程度则涉及顺应过程的心理因素。
在商务英语写作过程也是语言交际的过程,作者与收件人在语言结构、策略选择、交际意图等方面均需不断做出语言选择,达到相互顺应的效果。商务信函中,使用模糊限制语可以将一些接近正确,不完全正确的话语模糊化,避免言论绝对化,如:(3)Our samples will arrive about 1st June.(4)The market investigation indicate that the prices of this kind of commodity are tending down.(3)句表达的意思为“我们的样货大约6月1日到达”,由于具体货物到达时间无法确定,所以使用一些模糊限制语,如句中about或roughly,approximately,around等都可以表示卖家对于时间的无法确定。这样既尊重客观事实,又给自己留有回旋余地,买方看到信息后,也将酌情考虑、进行调整,从而避免因为无法按时收到样货而造成经济损失,卖方也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纠纷。(4)句中,笔者的目的是希望对方降价,但是并没有直接提出降价的要求,而是通过间接缓和语“the market investigation indicate”表明自己要求是有据可循。可见通过运用模糊限制语,商务英语写作可以更为准确,并且具有语言的艺术。
三、结束语
模糊限制语充分利用了语言本身及信息交换的模糊性,而模糊限制语的不确定性、含蓄性、客观性及精确性增加了通过商务英语写作进行贸易沟通的有效性。在商务英语写作中恰当地使用模糊限制语能产生积极的语用功能,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并且得到意想不到的交际效果。总之,模糊限制语在商务英语信函中的有效运用具有不可忽视的语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周红,钱纪芳.模糊限制语——表达礼貌的语言策略[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08(2).
[2]陈林华,李福印.交际中的模糊限制语[J].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94(5).
[3]朱艳宁.商务英语写作中模糊语语用功能之探究[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10).
[4]胡勇忠,李建中.模糊限制语及其在商务英语中的语用功能[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7).
作者简介:欧阳璟(1984-),女,汉族,江西,学士学位,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6)08-024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