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民办高校校际联动比较研究*
2016-03-19杨楠辽宁传媒学院原辽宁美术职业学院辽宁沈阳110136
杨楠(辽宁传媒学院(原辽宁美术职业学院),辽宁沈阳110136)
中外民办高校校际联动比较研究*
杨楠
(辽宁传媒学院(原辽宁美术职业学院),辽宁沈阳110136)
摘要:高等学校校际联动是近年来高校发展的强劲趋势,以民办高校间合作、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间合作、民办高校与企业合作、民办高校与国外高校合作等方式,开展教师互聘、资源共享、文化共建、项目合作活动,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优势互补的共赢模式。本文对中外民办高校校际联动现状进行研究,总结了对其可持续发展的启示。
关键词:民办高校;校际联动;比较研究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interscholastic linkage is a robust tre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hich is mainly carried out between the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rivate universities and public universities, private universities and enterprises cooperation, private universities and foreign universities, so as to achieve the goal of resources optimal allocation and complementary win-win model by the means of mutual engagement of teachers, resource sharing , construction of collaborative culture, and project cooperation activities.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research of the interscholastic linkage between Chinese and foreign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sums up the enlightenment to it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words: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terscholastic linkage; comparative study
民办高等教育校际联动,一般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民办高校或与公办高校或与企业(至少一个为民办高校),以开展教师互聘、学分互认、资源共享和科研项目合作等方式,最大限度地使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发挥最大化,最终实现共同提升办学水平、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之下,社会对于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主体机构是大学,其中民办高校更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核心目标。如何利用现有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办学效益,培养高水平、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民办高校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开展校际联动成为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一、国内民办高校校际联动概况
(一)以联盟形式开展校际联动
国内高校校际联动于20世纪末开始实现跨越式发展,纷纷成立联盟组织开展校际联动。1994年8月,上海市成立西南片高校联合办学机构,包括上海交通大学等14所公办高校[1]。而民办高校由于底子薄,社会认可度低等因素发展缓慢,直到21世纪初期才开始实现大力发展。2013年12月12日,在教育部的支持下,在3年多试点探索的基础上,由吉林华侨外国语学院等26所民办高校发起成立了非营利性民办高校联盟。重点开展宣传引导、交流合作、调查研究、建言献策四个方面的工作,推动我国民办高等教育体系的完善[2]。
(二)以个别合作形式开展校际联动
在国内,高校合作办学分为与国内高校合作和与国外高校合作两种办学合作形式。国内高校合作如:辽宁传媒学院与沈阳师范大学互聘教师,丰富了公办大学的师资力量,也为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登上了新台阶。国外高校合作如:哈尔滨剑桥学院自2014年起以师生互派、学术交流等形式开展国际交流,分别与美国肯塔基州兰草技术大学、英国泰晤士河谷大学、韩国培材大学等十多所中国教育部认定的国外大学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开展国际化校际联动[3]。
二、国外民办高校校际联动概况
(一)美国民办高校校际联动
美国高等教育校际联动发展较早,最早起源于1925年建立的克莱蒙特学院联盟(Claremont Colleges),克莱蒙特学院是一所高水平的本科生博雅教育和有特色的研究生教育而享誉美国及世界的民办大学,它由5所独立的本科生院和2所研究生大学组成。具有完善的监督理事会制度[4]。在整个美国高校联盟是一个普遍现象,通过校际联动的形式交叉注册学生、资源共享、合作科研、定期研讨,在物资、师资、科研水平上明显提高,减少了大学办学成本[5]。
(二)日本民办高校校际联动
日本东京地区首都圈西部大学联盟,共28所高校参与校际联动,其特点在于互换学分、交互学习外,针对学生感兴趣的内容组织集中授课,共享讲座资源,感受不同大学的特色思想和文化氛围。另外,东京地区f-Campus大学联盟,其中包括世界知名大学早稻田大学、学习院大学、学习院女子大学、立交大学、日本女子大学五所大学,由于区域位置较近,更便于学生互动,开展校际联动合作。五所大学串联利用图书馆资源,五所大学的教师和学生凭借教职员证、学生证便可进入其他高校图书馆查阅资料。
三、中外民办高校校际联动比较
(一)联动方式
我国民办高校的联动方式因其性质和管理层的意识问题,多数是以各自为营,闭门造车的形式开展,各民办高校自主联系合作院校,自主选择合作院校性质,根据需要选择适合学校的企业来校授课,缺少相应的平台和完善的制度来管理、协调民办高校。因此,由于资金短缺、资源有限最终也只能选择一些层次较低的学校和企业进行合作。直到近期,由国家教育部支持成立的我国非营利性民办高校联盟,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民办高校纷纷加入,各民办高校严格落实学校法人财产权,坚持公益性办学方向,共同提高办学水平。联盟成员高校间本着精诚合作的原则,依托联盟平台,开展师资队伍交流、校园文化建设交流、开展国际合作,推动民办高校的特色发展[6]。
而美国民办高校校际联动较为成功的例子均是采用大学联盟的方式,如“常春藤联盟”和“克莱蒙特学院”,在不同的区域内开展合作,包括共享师资,共享课程资源,专家定期交流学术意见等合作项目。不同仅在于常春藤是世界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联盟,克莱蒙特学院联盟其成员大学的办学规模普遍小于常春藤联盟的大学。
(二)经费来源
非营利性民办高校联盟中各民办高校办学经费主要是来自举办者,政府投入扶持较少,缺少其他的经费来源渠道,虽鼓励和引导民间资金进入民办高校联盟拓宽融资渠道,但由于资金有限,非营利性民办高校联盟也只能保证基本工作的运转,难以发挥真正的实效。
美国的CIC大学联盟、克莱蒙特大学联盟和日本五所高校联盟的资金渠道相比起来就较为广泛,他们通过科研项目从社会上获取一定收入,还接收来自基金会、企业和个人的资助等。民办大学校际联动经费来源的多样化,为联盟组织的有效运转也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联动管理
非营利性民办高校联盟成立时间较晚,相关制度建设不尽完善,现在工作重点仍在建设中,2014年的工作主要围绕加强规章制度建设、组建专家指导委员会、加强交流与共享三方面展开,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美国和日本高等教育相对发达,很多校际联动的民办高校位居世界前列,具有丰富的联动经验和完善的联动制度。如美国CIC12所大学联盟成立了校际合作委员会(CIC provost),负责领导、指挥、协调活动和计划。每年定期召开会议,制定联盟合作的方针政策,提出新的设想,解决高校发展中共同的问题。
四、国外民办高校校际联动的启示
(一)理念层面
各民办高校应把实施校际联动作为自身发展的一种新趋势,寻找并扩大联动项目,充分认识到校际联动的重要意义,依托校际联动,引领民办高校改革创新。大力宣传民办高校校际联动理念。广泛宣传,力争社会各界对民办高校校际联动的关注度,为民办高校校际联动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合作氛围。在民办高校内,很多学生、教师甚至学校领导对民办高校校际联动的了解甚微,更别提开展民办高校校际联动。因此,在社会和民办高校内部大力宣传民办高校校际联动,全民自发参与到民办高校校际联动中来,对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二)操作层面
国家方面。保护校际联动中民办高校的学生能够在评奖评优、升学就业等方面享受与公办高校学生同等待遇;落实民办高校教师待遇,在工资、福利等方面按照相关规定享受与同类公办高校教师同等待遇;加大政府对于民办高校的资金投入,对参与民办高校校际联动的高校采取有限扶持和资助;对于实施校际联动效果较好的民办高校授予表扬并给予资金和政策倾斜,在全国民办高校中进行推广,形成特色的民办高校校际联动机制。
民办高校方面,校际联动的民办高校、企业之间是独立关系。首先,选择合适的联动伙伴和联动形式,因地制宜。各民办高校在办学水平、软硬件设施和合作需求上大不相同。在选择民办高校联动伙伴前,对自身进行全面定位和分析,积极寻找民办高校校际联动效果最佳的合作伙伴。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影响因素后,合理的选择,保证民办高校间能够开展实质性的校际联动。其次,选择合适的共享资源,实现民办高校的可持续性发展。民办高校应合理选择资源,使资源利用率最大化、互相补充,满足自身和社会的发展需求,拓展发展空间。再次,成立专门的民办高校校际联动组织机构,保障民办高校校际联动的全面实施。目前国内民办高校校际联动组织机构可分为独立组和挂职组。独立组,单独分立,即民办高校校际联动的上级管理组织,主要负责民办高校校际联动短期和长期规划,选定校际联动项目,制定校际联动政策和制度,在校际联动中协调各民办高校及企业关系,对校际联动实施项目全面跟进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估和监督;挂职组,设立在民办高校内部,由其他行政部门兼职管理校际联动,需要开展校际联动项目时开展工作,其余时间依然是做自己的本职工作。最后,保证长期稳定的资金链,确保民办高校校际联动正常运作。校际联动项目的开展必须要有稳定的经费作支撑。各联动民办高校应拓宽资金渠道,多方筹集经费,鼓励和引导民间资金进入民办高校校际联动。借鉴国外的丰富经验,如开展捐赠活动,弥补经费不足,设立联动基金会,保证经费来源的稳定。同时对于民办高校校际联动项目和联动管理的每一笔经费花销详细记载合理配置,保证经费的健康稳定。
民办高校学生方面,学生需要接受高水平的教育,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民办高校大力宣传校际联动的基础上,加强学生之间互动交流,使其扩宽视野,丰富知识面。只有学生积极参与到民办高校校际联动中,才会从民办高校校际联动中真正受益,主动寻找先进的知识,成为创新型的精英人才。
(三)制度层面
民办高校校际联动组织应具有完善的联动合作章程及合理的制度,对于保障民办高校校际联动的实施具有重要作用。民办高校间应对这些制度学习实践,承认相互间开展的民办高校校际合作项目。如在民办高校实施校际联动前,在学分互认上达成共识,保证互换学生回校后学分完整,避免重复授课获得学分。
民办高校校际联动将成为未来我国民办高校发展的新趋势,借鉴学习国外的成熟经验,结合自身情况总结经验教训,推进民办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上海市西南片联合办学服务网[EB/OL].http://202.120.35.3/wsu ni2006-03-20.
[2]非营利性民办高等学校联盟[EB/OL].http://www.nppua.com/n ppua/.
[3]陈红梅,高景海.浅谈民办高校教育国际化发展之路[J].科技创新导报,2013(12c):176.
[4]Frankin Pateson.college in sonsort[M].Jossey-bass,inx,publish ers,1974.
[5]金凤,朱洪镇,李延吉.美国的五校联盟探析[J].现代教育科学,2007(4):88-90.
[6]王强.建立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卓越发展机制——非营利性民办高校联盟成立综述[N].中国教育报,2014-2-26.
作者简介:杨楠(1985-),女,辽宁锦州人,辽宁传媒学院(原辽宁美术职业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民办高等教育与管理研究。
*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辽宁省民办高等教育校际联动机制研究”(编号:W2014389)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8.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6)08-0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