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院校的德育现状与提升路径
——以天津体育学院为例

2016-03-19

高校辅导员学刊 2016年4期
关键词:艺术院校德育工作校园文化

何 艳

(天津体育学院 运动与文化艺术学院,天津 301901)



艺术院校的德育现状与提升路径
——以天津体育学院为例

何艳

(天津体育学院 运动与文化艺术学院,天津 301901)

艺术院校的德育存在关注度不高、社会负面环境的弱化以及德育内容、载体缺乏吸引力等问题,要创新艺术院校德育路径,如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整合德育资源,加强师德引领示范作用,凸显大学生的主体地位,优化德育内容载体等全面培养德艺双馨的艺术人才。

艺术院校;大学生;德育;路径

艺术院校在中国高等教育中具有的重要地位和使命,艺术院校的德育工作直接关乎我国艺术人才的培养质量。新时期,面对经济全球化、科技现代化、价值观念多元化的发展,艺术院校应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迎接挑战,把握机遇,着力探析德育新路径,全面培养德艺双馨的艺术人才。

一、 艺术院校德育现状调查

本课题组对天津体育学院运动与文化艺术学院的师生进行了以“艺术院校德育教育调查问卷(教师卷)(学生卷)”为主题的抽样问卷调查,同时对部分学生和教师进行了访谈。此次调查旨在了解艺术院校师生对艺术院校德育问题的关注、参与以及德育现状等,以期为艺术院校探索德育的新路径提供更多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

(一)调查对象及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同时对部分学生和教师进行了访谈。 受调查对象为天津体育学院运动与文化艺术学院590名师生进行问卷调研(发问卷590份,收回590份)。

(二)调查结果

对德育教育的关注度。就“对学校、院系、班级开展的德育工作是否关注”提问,师生调查者为(前面数据是教师调查者,括号内的数据是学生调查者,下同):非常关注占43.3% (48.9%);比较关注占46.7% (47%);一般关注占13.3% (18.9%);没有关注占0%(0%)。

对大学生德育重点的看法。就“你认为艺术院校重点在哪些方面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提问,师生调查者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艺术观占63.6%(60%);陶冶情操、提高修养、完善人格占80.6%(72.7%);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社会和热爱生活占33.4%(31.8%) ;树立自信心理,培养健康心理素质占73.9%(82.9%);树立竞争合作意识、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占53.9%(40.9%)。

艺术院校德育面临的主要困难。就“你认为在艺术院校加强大学生德育主要面临哪些方面的困难”提问,师生调查者为:社会大环境的不利影响占20.9%(27.2%);艺术教师队伍对德育认识不高13.6%(14.2%);学生认识存在误区,重视专业提升,忽视道德修养占46.6%(63.6%);没有真正形成艺术院校德育工作体系占20.6%(27.3%)。

艺术院校加强德育的重点环节。就“你认为目前学校在德育中应重点加强哪方面的工作”提问,师生调查者为:加强德育应激转型正面影响,减少社会环境负面冲击49.9%(34.5%);加强德育资源整合,形成德育合力占53.6%(63.6%);大力加强教师师德建设,充分发挥教师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占69.9%(54.5%);确立学生主体地位,追求德艺双馨6.9%(45.6%);创新德育的内容,增强吸引力占53%(63.6%);创新德育的手段和载体占46.7%(40.9%)。

二、艺术院校德育的现状分析

新时期,艺术院校的德育机遇和挑战并举,在实践工作中存在一些发展的问题和困境,当前德育教育的状况整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视角:社会环境弱化了学校的德育效果

目前,世界格局的多样化,不同文化、理念、观点的交融和碰撞,个体思想意识冲突加剧,滋生了一些个人主义、功利性思想、奢靡享乐主义等价值理念,严重影响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同时,随着网络科技的快速发展,特别是自媒体的便捷性,使得学生能在第一时间捕获社会负面新闻以及垃圾信息,学生难以辨认真假、美丑、善恶,从而干扰了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对学校进行的德育产生怀疑,弱化了德育的效果,如一些网络事件“郭美美炫富事件”的拜金主义,“宝马女”的不健康爱情观等等,冲击着学生的价值观。调研数据“师生认为社会大环境的不利影响占20.9%(27.2%)。

(二)文化视角:校园文化弱化了对德育的关注度

从文化视角看,德育是一种文化现象,特别是校园文化的集中体现。做好德育工作,需要从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聚合校园文化的物质、精神、行为等各方面资源,形成教育合力,从而形成全员育人,共同关注德育。目前,从艺术院校整体思想认识、队伍建设、规章制度、资金保障、长效机制等方面还没有形成大学生德育常态化的保障机制,校园文化育人的风气尚未全面形成,调研数据“认为没有真正形成艺术院校德育工作体系占20.6%(27.3%)”。

(三)主体视角:师生均存在重专业轻德育的误区

长期以来,大学生的德育被认为是高校思政课教师、辅导员等的任务,学校整体上把较多的精力放在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上,再加上有的艺术院校艺术教学出现功利化、技艺化倾向,单纯为了比赛获奖、追逐明星梦等,出现专业课老师只教好专业知识,学生只学好专业的重专业轻德育现象,忽视对大学生审美、情操、修养的提高,这种思想弱化了艺术院校德育工作的力度,也降低了对德育的整体的关注度,如调研数据显示师生对德育重要性认识为13.6%;学生重视专业提升,忽视道德修养占46.6%。

(四)路径视角:德育内容单薄,方法创新不足

访谈调研认为德育工作较少,内容和手段单一、缺乏吸引力。许多学生反映目前学校的有些德育内容过时了、老套了,与自己现在的生活、学习以及未来的职业没有多大关联,缺乏时代感、实用性、趣味性等,另外目前传统的德育方式也过于呆板,倾向于“老师讲,学生听”,是一种师生面对面的自上而下的教育,局限于一定的场合、时间,讲解和传授道德规范等,面对艺术院校学生本身思维活跃、个性鲜明、感情丰富,这种教育内容方式已经很难满足艺术院校学生的学生知情意行的内在统一需求。

三、提升艺术院校德育效果的路径

针对艺术院校目前德育的现状,可以从以下路径提升其德育实效。

(一)加强德育正面影响,减少社会环境负面冲击

面对社会环境负面影响对大学生德育的冲击,艺术院校应快速适应社会的变化和学生的需要,搭建德育教育平台,统一思想,整体布局,多渠道、多手段及时传递正确的思想理论、价值观念,对大学生感到模棱两可的问题,要出手快,进行正面的引导,对大学生感兴趣的议题,要增强大学生的参与意识,通过参与讨论将自己与现实社会联系起来,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公民意识、爱国情感等,促进理想信念形成。如“钓鱼岛事件”激发大学生爱国热情,“薄熙来、王立军”事件微博同步直播法庭审判,大学生通过接触多元化声音,提升自己的社会认知能力,强化大学生的法制观念教育。所以艺术院校德育教育面对瞬息万变的社会,要及时转身到位,增强应变的方法、手段,发挥正能量。调研数据认为“加强德育教育应激转型正面影响,减少社会环境负面冲击占49.9%(34.5%)”。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整合德育资源

校园文化是学生知识获得、能力培养与德育养成的环境,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加强思想引领,注重提升政治方向正确、文化品味高尚、道德风尚良好的校园文化精神内涵;坚持校园环境的整体建设,烘托出学校人文、德育氛围,影响师生的思想感情、风尚行为和理想信念;健全学院规章制度,促进了德育工作的规范化、常规化和人文化;协调学校、社会和家庭等各方面力量,综合施教,形成育人的有机合力;同时要加大资金投入,创建平台,完善考核奖罚机制等。校园文化建设、德育教育整合是一项长期、综合、整体、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共同发力,形成整体合力,调研数据显示“师生认为加强德育资源整合,形成德育合力占53.6%(63.6%)”。

(三)加强师德建设,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学校德育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进行品德教育的过程,教师自身道德品德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言传身教的作用,调研数据显示“大力加强教师师德建设,充分发挥教师的引领和示范作用69.9%(54.5%)”,专业课教师、文化课教师及其他面对学生的教师都要注意自我修养, 用人文情怀、言行举止感染、教育学生,特别是专业课教师在传艺的过程中,一定不能忽视其对学生的品德感染,因为艺术院校的学生对专业教师更加的信任和接近,专业老师更应该让学生“信师德,而学师艺”。同时,在德育过程中要凸显学生主体地位,调研数据显示“确立学生主体地位,追求德艺双馨占6.9%(45.6%)”,所以要使学生在德育工作者的引导下进行自主修炼、自我提升,成为德育的真正生动主体,要及时正确引导学生克服学习的功利化、技艺化倾向,学习专业不仅仅是为了拿大奖、成名星,要做到审美、情操、修养的提高,成为德艺双馨之才。

(四)优化德育内容,创新教育载体

针对有的德育内容单薄,说教苍白,意行割裂现象,要优化内容,紧扣时代,从现实生活出发,对时政焦点、社会热点,要及时引导、讨论,增强教学内容的及时性和现实性;对学生的实际需要、关心的话题要广泛参与、共享;对传统德育内容要与时俱进,走出课堂,增强体验;在艺术实践中培养学生的人生观、团队精神等。同时在教育方式方法上,体现多样性、时代性,如强化主题教育、示范教育和警示教育,开展“导向式”的信仰教育,“针对式”的预防教育,“灌输式”的条规教育,“剖析式”的典型教育,“案例式”的警示教育,“家庭式”的情感教育,“启发式”的疏导教育;同时要利用好多媒体网络平台、手机等自媒体,把德育的思想性和现代传媒传播性相结合,创制网络德育内容,创新德育载体。

[1]李彪.网络事件传播空间结构及其特征研究——以近年来40个网络热点事件为例.新闻与传播研究,2011,(3)

[2]何艳.网络热点事件在高校学生中的传播及引导策略探究.现代传播,2015,(9)

[3]邵百艳.整合中国传统文化 培养艺术类大学生人文精神.科教文汇,2016,(4)

[4]王启和.把握廉政文化精髓 提升校园文化品质.教育纪检监察研究,2008,(4)

(责任编辑:陈九如)

On How to Improve the Moral Education in Art Academies

He Yan

(CollegeofSportsandCultureandArt,TianjinInstituteofPhysicalEducation,Tianjin, 301901,China)

Many art academies are not paying enough to moral education. Negative influences from the social environment, unappealing moral education contents and vehicles are also among the problems with moral education in Art Academies. This article urges art academies to improve the situation by strengthening campus culture construction, integrating all the moral education resources available, highlighting the exemplary role of the teachers and the subject status of the students and optimizing the moral education contents and vehicles.

art academy; college student; moral education; pathway

10.13585/j.cnki.gxfdyxk.2016.04.018

何 艳(1976-),女,天津体育学院运动与文化艺术学院副教授。

G641

A

1674-5337(2016)04-0075-03

猜你喜欢

艺术院校德育工作校园文化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资产管理工作在艺术院校的应用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等级考试为导向的艺术院校计算机教学研究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
校园文化建设的践行者——浅析高校工会对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作用
高等艺术院校科研工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