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中导师队伍建设

2016-03-19陈培坤福建师范大学福建闽侯350117

高教学刊 2016年11期
关键词:培养质量导师研究生

陈培坤(福建师范大学,福建闽侯350117)



浅论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中导师队伍建设

陈培坤
(福建师范大学,福建闽侯350117)

摘要:当前,建立健全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已成为众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重要任务,而在培养质量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的导师队伍建设也成为各培养单位的工作重心。本文从导师队伍建设与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之间的联系出发,阐述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视角下的导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并就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研究生;培养质量;导师

培养质量作为研究生教育的生命线,一直备受全国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教育管理部门以及用人单位的关注。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高与否所涉及的因素众多,生源好坏、培养方案设定是否合理、课程体系是否完善、导师队伍建设情况以及研究生国际化程度等均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影响因子。可以说,研究生培养质量既是目标的体现,更是过程的集合,是目标性和过程性的有机统一。

一、导师队伍建设在研究生培养质量体系建设中的地位

正如上文所说的,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影响因子众多,其中导师对研究生的影响是较大的。首先,研究生教学与本科教学的差异决定了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本科生的教学多数是通过设置一定数量和比例的课程进行培养,没有专门的导师进行学术指导。而研究生的教育则在课程学习的基础上还实行导师制,加入了导师这一特殊的角色,每位研究生在开学前后均有与之相适应的一位导师,“在研究生的培养中,研究生导师起到了关键重要,在研究生的成长、发展中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承担着重要使命。”[1]这种特殊的教学方法也就决定了导师在研究生教学中有其特殊地位。

其次,导师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影响是全过程的。研究生培养质量是在一系列的行为下“合格性的体现、研究生个体自我进步程度的体现和水平、素质和能力的综合体现”[2],这一系列的行为包含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制定、研究领域选择、课程学习、学术指导、科研参与、外出交流以及学位论文撰写等,应该说,导师贯穿了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参与了与研究生培养的各个环节,与研究生的日常生活、科研学习以及学术交流等方面的联系是非常的紧密,其关系类似于古时的“师徒”关系,是超越了普通的师生关系。可以说,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的说法是与现实相符的。因此,导师队伍的建设在建立健全研究生培养质量体系中居于重要地位。

二、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视角下导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导师师资不足

从我国实行研究生扩招以来,我国研究生总体数量呈现出几何式增长的速度。2014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显示,“全年研究生招生62.1万人,在学研究生184.8万人,毕业生53.6万人。”数据明显可以看出,当前我国研究生的总体规模在急速扩张。要在这种研究生数量快速增长的背景下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不降低,就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导师队伍数量。然而,当前我国“部分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少量导师同时招收了过多的研究生,所带的在学研究生总数达到几十人,足可以组成一个研究生班。”[3]师生比严重失调的情况,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自然就是一个未知数了。

(二)导师对研究生培养的投入不足

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是一个过程培养的体现,其研究的深度、宽度是要在导师的精心教育、指导下才能实现一个量的积累和质的飞跃。在经过漫长的实践探索和历史上无数能人志士对知识的不断探索,人类的科技树越来越大,涉及的知识面越来越广。不管是文科类的研究生,还是理工类的研究生,在面对浩瀚无垠的人类知识海洋、研究领域中汗牛充栋的书籍选择以及延长研究深度的时候遇到的理论和实验困境均需要导师的指导。可以说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导师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是成正比的,培养质量越高越需要导师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然而,实际培养过程中,很多导师更关心自己的科研或课题研究,对自己承担的培养研究生的责任不够重视,与研究生的交流较少,部分导师甚至对自己所带研究生的数量和名字都不清楚,如此情况下的研究生培养质量如何不让人担心。

(三)导师对指导研究生的能力不足

研究生培养质量很大程度上依赖导师的指导,导师的指导能力和水平对研究生将来的学习、研究等均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当前,在研究生规模扩张迅速的背景下,各高校也大力发展研究生导师,然而在这种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导师队伍难免泥沙俱下,一些导师的能力和水平无法对研究生进行指引,对研究生采取一种“放养”的培养模式。同时,学科或专业领域内的知识一直日益更新,新知识不断涌现,一些导师无法结合现代知识进行指导,或对社会新产生的现象和问题无法进行深层次的剖析,出现一些师不如生的现象,还有部分教师在聘为研究生导师后就放弃学习,种种现象都不利于培养出理论基础扎实、掌握科学研究方法的高质量、高水平研究生。

(四)导师考核机制不完善

当前,多数高等院校在导师队伍建设上是重聘不重评,重视对研究生导师的遴选、选聘。导师选聘通常情况下是由学校研究生主管部分牵头,科技部门、社科部门和人事部门协同参与,对申请该学科或专业领域内的研究生导师的职称、年龄、科研项目、研究成果等方面进行严格审查。在审查合格后,新遴选、选聘的研究生导师就可以招研究生了。而对于教师在被聘为导师后的考核,学校要么是缺少相应的规章制度,要么是缺乏可执行的措施,对研究生导师的考核流于形式,缺少一定的激励和惩处措施,对一些已经不符合导师要求或指导能力不足的导师缺少淘汰机制,重聘不重评、重选不重考是无法发挥制度的作用,对导师形成不了制约。

三、研究生培养质量体系视角下如何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

(一)实现导师选聘多元化,扩大队伍规模和质量

导师力量不足是多数高等院校面临的普遍性问题,特别是在近几年专业学位研究生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尤为突出。因此,在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前提下要充实研究生导师队伍力量。通过拓宽导师选聘来源,扩大导师队伍规模和质量。一方面,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制定更多优惠措施,从海内外招收、引进学科或专业领域内的顶尖专家学者、研究团队来校从事研究生教学、担任研究生导师。另一方面,要从与学科或专业领域密切联系的党政机关、群团组织、企事业单位、行业协会、科研机构等渠道中遴选和聘用一批实践经验丰富、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学术水平的专家学者作为研究生导师。

(二)改革评聘制度,确保导师履行职责

改革当前的研究生导师评聘制度,充分发挥导师指导能力。一是要打破导师终身制,实行导师岗位管理方式,出台相应的实施细则,实行动态管理机制,对导师的招生资格实行复查,达不到要求的,停止其招生资格。二是要建立导师考核和评价体系,考核要听取研究生、导师所在培养单位及导师自身的多方意见,评价体系应侧重学生测评,兼顾导师自评和学院意见,同时将导师所带研究生的学位论文查重、盲审、抽检情况以及科研成果数量、质量等纳入导师考核评价体系当中。对考核评价不合格实行淘汰,对存在问题但不严重的可要求整改,并定期对其考核,实现通过考核评价体系的建立健全倒逼导师切实履行自身的职责。

(三)加强导师能力培养,提高研究生指导能力

社会是在动态变化的过程中不断发展的,导师的理论水平、知识结构也要跟上时代的发展,也要不断的加强学习,避免出现能力不足的尴尬局面。加强导师的综合能力,一方面是要靠导师自身。“作为研究生导师,有责任、有义务对自己的教育理念、知识结构、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以及师生关系等不断地进行自我反思与改进”[4],导师要秉承保持学习、不断学习的初学者心态,努力学习自身专业领域内的前沿知识,提升自身的专业深度,同时,要跨越学科的壁垒,拓宽自身的理论视野和知识广度。另外,加强自身品德的修养,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影响研究生,引导研究生走上科学研究的道路,培养研究生的科研兴趣。加强导师的指导能力,另一方面要依靠相关职能部门。导师主管单位要加强对导师的岗前培训和日常培训,搭建交流平台,设立导师讲台,邀请海内外著名的导师开坛讲座,开展经验交流和学术交流实现在交流中进步。教师人事主管部门要鼓励和支持导师外出进修,为导师进行深造制定一定的优惠措施和资金支持。

参考文献

[1]刘明柱.如何作好研究生导师[J].中国教育学刊,2014(09):161-162.

[2]施亚玲,向兴华,李若英.培养质量导向的研究生导师绩效评价体系构建[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11):55-59.

[3]王梅祥.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J].教育与职业,2013(34).

[4]郭德侠.自我反思:导师的责任和义务[J].中国高教研究,2006 (07):24-27.

Abstract:At present,establishing and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postgraduate education assurance system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task of many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ion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utor team,which takes an important role in postgraduate education training quality,has also turned to be the focus of a lot training units. Analyz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of postgraduate education training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utor team,the paper sets forth the problem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utor team,and try to find out some measures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utor team.

Keywords:postgraduate;education training quality;tutor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6)11-0206-02

作者简介:陈培坤(1989,1-),男,汉族,福建泉州人,研究实习员,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

猜你喜欢

培养质量导师研究生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V eraW an g
导师榜
慕课理念下研究生培养过程控制体系构建
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
爱情导师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
军事科学院招收1995年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