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位一体”辅导员工作机制构建
——辅导员视角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模式探析*

2016-03-19丁莉婷中国人民大学北京100872

高教学刊 2016年11期
关键词:五位一体辅导员

丁莉婷(中国人民大学,北京100872)



“五位一体”辅导员工作机制构建
——辅导员视角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模式探析*

丁莉婷
(中国人民大学,北京100872)

摘要: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是一项长期艰巨且重要的任务,建立培育工作的长效机制是切实推进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必须保障。站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最前线的高校辅导员在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各个环节都充当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从辅导员角度出发,构建“五位一体”的工作机制,为推进核心价值观培育提供了一种新视角、新尝试、新思路。

关键词:辅导员;五位一体;核心价值观培育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核心要求,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核心要义。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主力军,站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前线,辅导员不仅担当着“教师”的角色,也同时饰演着“家长”、“朋友”、“知心人”、“引路人”等多重角色。辅导员存在于大学生成长的各个环节,作用重大且不可替代。因此,辅导员是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最直接有效的力量源泉、最高效的队伍保障和最前线的战斗先锋。

既有关于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研究大多是非高校即学生的视角,鲜有从辅导员这一角色入手;且研究大多是针对实际问题提出具体措施,鲜有从宏观角度构建长效机制的尝试。而此两项“鲜有”正是本研究的着力点,以辅导员为出发点,构建了一个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五位一体”工作机制。

一、融通一、二课堂,扩展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主阵地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主阵地。但思想政治理论课毕竟只是高校诸多课程中的一小部分,且通常开设时间较短(通常在一年级开设),很难在这一门课中使核心价值观培育得到长足的推进。现实中一、二课堂的剥离现象不容忽视,因此应探索如何在学分设置多、课时长、被学生重视度高的专业课讲授中融入核心价值观理念,扩展核心价值观培育主阵地。这涉及到对专业课教师的要求,如教师强化学习以身作则、发掘专业课中的价值因素、创新授课方式等,这里不另论。作者要分析的角度则是从辅导员的角度出发,如何把一、二课堂有效联结,使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得到推进。

具体而言,辅导员可以从以下几个步骤入手。

首先,了解专业课内容、与专业课教师沟通。任何一门专业课都有其特有的价值观因素,只是发掘角度不同。专业课教师对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理论与方法不甚了解,辅导员可以依据核心价值观培育理论,结合专业课内容,与专业课教师深入沟通,商讨一、二课堂结合的方式,给专业课教师提供可资参考的建议。如经济学可以从如何把所学知识运用于经济建设入手来探讨;文学可以从如何创作符合核心价值观的作品入手等等。

第二,开展与专业课相关的实践活动。在了解专业课内容并与专业课教师沟通基础上,辅导员应有的放矢地开展与专业课相关的实践活动,课上与课下相呼应、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做好活动策划,请专业课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相关内容,由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共同带领学生进行课外实践以促进学生对专业知识和核心价值观理念的双重深入理解。

第三,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的沟通常态化,要保证这种理论与实践的相互促进具有持续性,能够不断强化对学生的影响。

最后,辅导员要做好一、二课堂相联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保障,包括制定活动方针、确保学生人身安全、做好后勤保障等。同时做好这种新模式的效果评估,总结经验,不断优化。

二、重视制度建设,巩固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主保障

第一,完善班级评优制度。制定明确的班级评优制度,把参与核心价值观活动的积极程度作为评优指标,提升学生积极性。

第二,完善学生骨干遴选培养制度。制定明确的学生骨干遴选规则,围绕核心价值观从学生思想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工作能力、发展潜力等方面考量,把践行核心价值观深入的、真正优秀的学生遴选为骨干并着重培养。

第三,完善党团建设制度。一方面,制定工作计划,以核心价值观为核心有的放矢地开展党团活动,发挥党、团的组织战斗力;另一方面,在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和党员发展过程中充分考虑对核心价值观践行的情况,以民主的方式选拔真正优秀的同学加入中国共产党。

从积极性产生的心理机制来看,需要是积极性产生的基础和源泉,人们追求的需求层次越高、目标越明确、动机越强烈,其内在的动力就越大,积极性也就越高、越持久。通过以上三项制度,依次从他人认可需求、自我提升需求和精神满足需求三方面逐步深入地实现了对学生积极性的激发,使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工作有了进一步保障。

三、深入社会实践,拓宽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主渠道

社会实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的根本途径,是衡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否真正确立的最终标志,也是内化于心的外在表现。“社会实践”内涵是广义的,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志愿服务、社会调查、课外实践、公益活动等教育实践活动,也包括日常生活等其他活动,即把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深入贯彻到大学生活的各个方面。

首先,做好实践活动的把关者。日益丰富的实践活动为大学生提供了广泛的实践平台和锻炼机会,随之而来的负面影响是使大学生应接不暇,在选择困难的同时疲于应付,无暇用心体会总结,而成为了一个个“认证证书”的奴隶。基于此,辅导员务必担当好实践活动的把关者。针对学生的专业特点、年级分配、时间充裕程度等因素,根据各个实践活动的内容及以往经验,推荐学生参加适合自己的、能取得更好收效的实践活动,以有限的时间收获最大的成长。

其次,做好实践活动的引导者。学生在参加实践活动时,置身于特定的价值情景中、亲身体验特定的价值角色,在这个过程中认知自己、了解社会,找准自己与社会的结合点,从而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联结起来、个人诉求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个人行为准则与社会价值观统一起来。在此过程中,学生不可避免地遇到价值冲突,引起学生内心世界的矛盾冲突。辅导员应注意观察并及时引导学生以理性的思维、积极的世界观、包容的心态正确处理价值冲突,及时调整到与核心价值观相一致的思维路径上,提高实践的有效性,保证实践的目标性。

最后,做好实践活动的促进者。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主渠道不仅仅是社会实践,更应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可、践行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知、体验与感悟,因此必须在学生生活的各个环节融入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在辅导员的悉心浇灌下盛开在学生心中。日常生活中,辅导员不仅要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做学生的榜样,还要在与学生的每一次交流中、为学生解决的每一次困难中渗入核心价值观理念,于小事中见真情、于细节中促内化,促进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感知、认可、践行核心价值观。

四、把关网络宣传,建设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主空间

“当今信息化社会中,互联网已成为第四媒体,高等学校是中国社会网络化的发展前沿”[1]。“‘90’后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和热衷,必定决定着网络对大学生的思想和生活的深刻影响,所以通过网络加强对大学生价值观培养,已经成为新时期一举多得的渠道。”[2]作为辅导员,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把关网络宣传。

第一,建设网络平台。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与广泛应用使网络平台建设成为核心价值观培育不可缺少的环节。辅导员应根据学生情况,搭建微博、微信、微视、微课堂、微论坛等传播教育平台。主动适应网络平台便捷性、多样化、渗透性、互动性等特点,搭建学校、学院、班级等多层次的网络平台。一方面宣传报道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典型人物和事迹,另一方面及时有效地为大学生解决学习、生活、心理、思想等各方面困难,同时为师生间、同学间的交流提供空间。

第二,甄别过滤信息。网络是把双刃剑,目前网络信息繁杂多样、参差不齐、良莠并存,国内外多种思潮也暗流涌动。由于大学生甄别能力不强、自控能力不足,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诱导。辅导员应认真甄别过滤信息,保证网络平台上的信息传播都是符合核心价值观的正能量,并向学生推荐一些适合访问的网站,在信息源头上严格把关。

第三,线上线下结合。对于网络宣传,辅导员的一大优势是能够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把线下活动与线上宣传相结合。围绕实际开展核心价值观培育活动,充分发挥网络媒体的优势,在开展线下活动的同时及时有效地在线上进行宣传报道,使线下活动的成果得以扩大与延续,使线上宣传的覆盖面更扎实与深入;使线下活动的开展更严谨有序,使线上宣传的影响力更广泛系统。

第四,互动情况监管。网络平台搭建并开始运转后,辅导员并不是高枕无忧了,而是要时刻监管大学生互动交流情况,及时发现不正常的舆论信息与思想动态。对个别行为进行针对性引导,对较为集中或严重的情况在可控前提下,发挥辅导员在网络上设置议题和主动发声的能力,引导学生思潮,为网络这一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主空间营造良好的风气。

五、注重总结提升,确保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效性

核心价值观培育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在工作中不断完善、自觉奉行、继承创新。不断完善需要总结反思,自觉奉行需要反复实践,继承创新需要去粕存精,而这一切最终都需要落实于基层的实践与智慧的累积,而这最基层的实施者正是辅导员。因此,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长效机制的建立,辅导员在工作中的经验总结、方法创新、智慧累积与不断尝试是最基础、最具生命力的动力源泉。详言之,辅导员在工作中应及时总结经验,创新工作方法,理念与时俱进,融通各个环节。如是,才能够创造出更多的鲜活经验、创新理念、有益方法,才能确保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效性。

六、结束语

“五位一体”的辅导员工作机制构建是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的一种新尝试。战斗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第一线的辅导员需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总结、反思、提升,真正推进核心价值落细落小落实。

参考文献

[1]肖红艳.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机制的构建[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2(4):34.

[2]孙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培育路径探析[J].教育求索,2014,7:179.

课题研究

Abstract:Cultivating college students' socialist core values is a long-term arduous and important task,and to establish a long-term mechanism of cultivating work is anecessary guarantee for promotion of cultivationof the core values. Counselors,who are standing in the forefront of the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university in core values of each link,all play an irreplaceable role. From the angle of the counselor,it is necessary to build the working mechanism of "The five one"to provides a new perspective topromote cultivationof the core values.

Keywords:counselors;The five one;cultivationof the core values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6)11-0028-02

*基金项目:2015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辅导员骨干项目”

作者简介:丁莉婷(1986,10-),女,籍贯:河北,学历:研究生,中国人民大学教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五位一体辅导员
光荣啊,少先队辅导员
辅导员视角下的“抓学风”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电力物资企业“五位一体”建设策略
搭建“五位一体”多功能培训平台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
数年如一日的义务辅导员